s 阅读页

第五章 教育

  本栏编辑 詹跃华

  综述

  2012年,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围绕进一步提高“五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职业教育就业率、高等教育贡献率和人民群众满意率)的阶段性工作要求、提升“五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校乐办、家长乐意、社会乐助)的战略性工作目标,先后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高校工作座谈会、基础教育工作座谈会、高校创新管理工作会等会议,团结进取,扎实工作,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教育结构渐趋合理,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颁布实施”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并经八易其稿、审议完善的基础上,经省政府同意,10月25日,省发改委、省教育厅正式印发《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到2015年,全省教育整体实力在中部地区排位靠前的具体目标任务,重点是推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4%目标落实并持续增长,推动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取得实效,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规划》的实施,将为江西省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正式施行”2月1日,《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正式施行。为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省政府于1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省人大法工委、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组织编写《〈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释义》,对《条例》的立法背景、立法宗旨和条文具体含义等进行详尽阐述,组织专家赴各地进行专题讲座。《条例》的施行,无论是对全省义务教育改革发展,还是对地方教育法制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教育投入实现“4%、16%”两个目标”2012年,省委、省政府为落实国家的分解目标任务要求,采取了加大教育投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教育投入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全省教育经费达774.6亿元,比上年631.7亿元增长22.6%。财政性教育经费达647.8亿元,比上年503.7亿元增长28.6%,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全省生产总值12948.5亿元的5%。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当年全省公共预算支出的16.8%,超过国家下达的任务。实现了“4%、16%”两个教育投入目标。

  “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2012年,围绕7项19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10项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在区域规划编制、院校布局设置、高校章程建设、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异地高考改革、高考分类考试改革、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等方面推出了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年内,省政府与财政部、教育部签订了共建江西财经大学协议;与教育部签订了共建江西师范大学协议。至此,江西省省部共建高校达12所。全省教育改革稳步推进,一批重大改革试点项目正在积累经验,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各级各类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落实义务教育小学生均500元/年、初中生均700元/年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继续对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规模拨付公用经费。提高中专和技校的生均财政拨款标准。通过2008年以来的持续努力,累计提高中专和技校的生均财政拨款900元。提高高等学校的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普通本科院校生均拨款从2009年底的4800元,提高到2012年的1.20万元。同时,大力推进高校债务化解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学校共同分担的原则,近两年安排化债资金112亿元,基本化解了现有公办普通高校债务,防范了高校债务风险。

  “济困助学体系实现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全覆盖”2012年,全省新启动了一批教育民生工程:启动营养餐改善计划,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6.3亿元为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9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每餐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启动学前教育资助,投入2800万元资助全省普惠性幼儿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启动研究生教育资助,江西省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全年安排1297万元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633人。继续做好各级各类教育资助工作,全省安排56.7亿元,为62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48.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安排3.34亿元,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83万名,并为2.24万名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安排6.74亿元,奖励、资助优秀大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20.61万人;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资助,全年社会捐助资金达1054.65万元,共资助5696人。全省的济困助学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覆盖。同时,近三年安排2.89亿元,用于奖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较好的地区和学校;认真做好高校应届毕业生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代偿工作,全年为全省84所高校2845名毕业生发放补偿、代偿金额4012.09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4.76万元,受益学生7.96万人,县域覆盖率达100%。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中有升”2012年,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公平就业、安全就业的工作思路,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年举办13场分区域、分科类、分学历层次的全省性大型招聘会,8000余场中小型校园招聘会和“一对一”招聘会,邀请了3万余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不断创新招聘方式,通过政府组团招聘方式扩大岗位信息、提高岗位质量,与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以及杭州、绍兴、昆山、赣州等地方政府、企业联合举办人才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稳步推进项目带动就业,继续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以及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计划。创业引领就业成效明显,开展了就业创业报告宣讲活动、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5.96%,比2011年提高0.12个百分点,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签署赣湘鄂三省教育合作协议书”8月21日,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在武汉签署《赣湘鄂三省教育合作协议书》,推进赣湘鄂教育合作联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协议,赣湘鄂三省将根据优势互补、分层分类、重点突破原则,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协议鼓励三省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学研方面,通过联合办学、学术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访学、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确定建立省际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三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作为召集人,轮流组织召开省际教育联席会议,集体协商、研究解决教育合作重大问题。赣湘鄂三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同时举行。

  (省教育厅)

  基础教育

  “概况”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战线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全省基础教育工作新局面。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5%,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23%,均比上年稳中有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9.5%,比上年提升2%;幼儿园在园幼儿达152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提升比例达4.5%;特殊教育在校生为2.15万人,与上年基本保持稳定。

  “中小学德育工作有声有色”组织专门力量编写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强化学科德育功能,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全过程。征集评选“学科德育精品课程”50件、“育人精彩瞬间”100件。开展以“健康与成长”为主题的“素质教育月”活动。评选表彰了2011~2012年度省级优秀学生25人,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1572人。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举办了首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技能竞赛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专场报告会,促进队伍素质提升。

  “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初步得到缓解”加强学前教育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了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江西省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进一步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学前教育项目实施,制定了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争取中央资金8.43亿元,用于全省1138个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2290个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城市幼儿园建设以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争取“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工程”资金3亿元,用于33个贫困县建设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149个;争取省民生工程资金1亿元,支持农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农村民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管理,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江西省城市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制定《江西省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十项规定》,在全省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健康、快乐、发展”主题活动,倡导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对32所幼儿园进行了评估,对9个县(市、区)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在多次调研基础上,省政府出台《江西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把就近安全入学作为第一位原则。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评选活动,评选湖口县、青云谱区、吉安县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组织了20所高校对口支援省内20个国贫县,促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到2012年,投入近27亿元,为全省6100多所农村中小学校按标准配备教学设备,规划建设校舍改造项目学校570余所;投入18.4亿元,为17个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和25个享受西部政策县约4100多所学校实施了标准化食堂建设。

  “全面启动普通高中特色办学试点工作”2012年,遴选确定44所普通高中为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试点学校,为全省形成多样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发展格局进行有益探索。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和管理,省教育厅批准12所普通高中为首批示范普通高中,对23所普通高中进行评估和复查。争取国家财政投入7000余万元,启动1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普通高中建设。继续开展“我的课改故事”五项评比活动,万名师生积极参与。做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使用,举办全省课标通识培训会。进一步推进中考改革,全省27个县区实施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全省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提高至50%。

  “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成效”2012年,抓好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工作,下发了《关于贯彻〈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实施意见》,选取50所重点中小学校进行教育收费动态监测,取得了显著效果。

  “加强教辅材料使用管理”2012年,切实加强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印发《江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部门联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组织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工作,省教育、发改、新闻出版和纠风部门联合公布了教辅选用目录,供全省中小学生自主自愿选用。中小学全面实行“一科一辅”,社会反响良好。

  “出台《江西省关于做好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工作的实施意见》”11月28日,江西省出台异地高考实施意见,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从2014年开始,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可在江西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享受与本省户籍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政策。

  “特殊教育有了新进展”2012年,开展特教先进表彰活动,省教育厅、省残联授予40个单位为全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41所学校为全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学校、66人为特殊教育工作先进个人;5名优秀特教教师获全国表彰。用好省政府民生工程6500万元特殊教育专项资金,继续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助学90万元,支持300名贫困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举办全省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培训班,52名教师参加培训。

  “改善民族乡中小学办学条件”2012年,实施民族教育民生工程,安排1000万元资金,改善8个民族乡中小学办学条件。开展了第四轮对口支援民族乡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帮助贵溪市樟坪民族乡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民族乡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推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2012年,大力推进学校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织修订地方课程教材《人杰地灵诵江西》,相应增加安全教育内容。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开展安全演练,开展创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活动。加强汛期和暑期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省领导亲自致信各县(市、区)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和学生家长,要求加强暑期管理。省教育厅召开相关会议,专题部署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专项督查,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省教育厅)

  高等教育

  “概况”2012年,江西高等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实施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均衡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上迈出了新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成人高等学校9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88所(含独立学院)、成人高等学校10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108.5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9.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5.04万人;在校生85.11万人,同比增加2.25万人,增长2.72%。全省高校研究生招生8950人(博士生203人,硕士生8747人),同比增加597人,增长7.15%;在校研究生25209人(博士生809人,硕士生24400人),同比增加1385人,增长5.81%。高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8个。拥有高水平学科30个,“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70个、重点二级学科35个。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等4所高校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南昌大学入选教育部、财政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2年,以抓好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提升质量的重点,全力实施,全方位推进。一是深入实施“江西省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计划”。安排经费1亿元,立项建设科技落地计划项目100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2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8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个。同时,组织申报国家教学质量改革项目取得良好成绩,获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5项。二是继续实施“江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用好省财政2000万元,遴选建设了100门省级本科和100门省级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0个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依托江西师范大学建设了江西省高校精品开放课程网络共享平台。三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遴选825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织了第十三批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对120项教学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四是加大专业设置调整建设力度。启动实施江西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投入1000万元专项经费,遴选建设40个改革试点专业。同时,积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年内,全省高校新增69个本科专业,89个专科专业。全省高校本科专业达978个,专科专业2642个,约有40%的专业为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初步形成了反映市场就业需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改革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省高校新增校企合作企业3321家,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60个,新增校企共同开发课程408门。全省高校校企合作企业总数达5827家、校外实习基地5767个;校企共同开发课程1097门,平均每个专业开发课程24门,有合作企业的专业数占专业设置总数的51.81%。2012年度有近7.2万余名高职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达54.17%。同时,启动实施江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安排1500万元,遴选建设2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5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进展顺利”2012年,筹措3400万元,重点支持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等5所第二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确定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为第三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全省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专项2012年度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综述》报告中,江西省示范(骨干)高职综合评价排名位居全国第六。安排5000万元专项经费,遴选20个省级高职技能实训中心予以重点建设。组织开展高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继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数据采集和年度质量报告工作,引进第三方和社会评价,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制度,并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引进、聘请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已占高职专业教师的13.9%。“双师”素质教师有6481名,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4.26%。

  “启动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安排财政经费1500万元,遴选建设了2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5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2年,全省高校在国家级专业技能赛事上屡获佳绩,共有383人次获奖,其中个人项目一等奖4个,团体一等奖2个,创江西省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省教育厅)

  职业技术教育与

  成人教育

  “概况”2012年,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战线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加强内涵、提高质量、抓好对接、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着力转变观念,推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51所,招生25.29万人,在校生68.91万人。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深化”2012年,围绕影响全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推进了四项改革创新。一是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新余市根据教育部要求,完善试点工作方案,着力在制度层面有所突破,同时在其他地市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二是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确定在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建中高职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加快培养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积极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把职教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个有效渠道,采取措施引导,鼓励各地加快建设进程。新余、萍乡、赣州等地的职教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四是积极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已经形成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综合型等几类职教集团,全省已建成10余家运行良好、机制健全的各类职教集团。

  “基础能力建设有序推进”2012年,重点实施了三大项目:一是继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二期项目建设。协同省发改委制定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二期项目建设规划,年内21所中等职业学校获国家发改委每校1000万元基础能力专项建设资金。二是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省财政投入1.21亿元,建设60个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投入5200万元,建设26个实训基地。三是继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精品专业建设。省财政投入2710万元,重点扶持建设50个省级精品专业。

  “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成效初显”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加强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2012年,全省有13所中职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确立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中职学校,获1.30亿元专项建设资金,使全省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达到31所,有力增强了江西省示范中职学校的基础。组织开展2012年省示范性中职学校评审,对10个县级职教学校(职教中心)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促进各地进一步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努力改善县级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推动各地职业学校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全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精彩纷呈”2012年,出台了获奖选手免试推荐就读省内高职院校的奖励政策,争取相关行业部门的支持、参与,竞赛的吸引力更强,竞赛水平更高。在各校、各地预赛选拔的基础上,共有1669名选手参加了15大类49个单项全省决赛。积极组员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学校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21个;同时推荐13件学生技能作品参加技能作品展洽会,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3个,省教育厅获组织工作成绩突出奖。

  “首批双师型教师得到认定”2012年,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启动了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776名教师通过认定。加强了中等职业学校“双师素质”提高培训。省财政投入900万元,资助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聘请紧缺专业兼职教师。组织江西农业大学等9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对1000余名学员开展了“双师型”专业教师素质提高培训。进一步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南昌工程学院确定为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培训基地。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富有成效”2012年,各地各校初赛评选提交作品5大类13项1455件,创历年之最。通过以竞赛为载体,将竞赛主题渗透于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起与共青团组织的协调机制,调动班主任和德育课、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积极性,形成了富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整体合力和生动活泼的德育氛围。认真做好教育部、光明日报社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职业教育分团的宣讲活动组织工作。组织人员参加教育部2012年中职学校德育课“创新杯”说课比赛,获优秀组织奖。

  “少数民族内地中职班受到肯定”全省11所中职学校承担了少数民族内地中职班培养任务,共接受1200余名西藏和新疆中职班学生,占全国总计划的19%,为接受西藏中职班最多的省份。2012年,各承办学校坚持“办好内地中职班是光荣的政治任务”的理念,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以德育为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积极为内地中职学生提供良好实习实训场所,在江西省学习的2010级、2011级内地中职学生,都与相关企业、公司签订了意向性就业协议。江西省的办学成效,得到了教育部和西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政府的肯定。

  “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2012年,对全省中职学校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方案和建设规划。重点建设江西省职业教育信息网,充实网站内容,完善网站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研究开发江西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平台,举办首届全省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省教育厅)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会同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做好2012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组织1万名“两后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6000名中级工开展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5000名高级工开展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开展高级工培训以及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对50家省级基地和首批国家级基地进行评估自查,新建5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2.1万人,高技能人才规模达到7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342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总量比例达到38.7%。加强职业鉴定机构管理,全省新增8所省管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责令13所鉴定站整改,其中撤销8所整改不到位的鉴定机构。

  “技工院校教育进一步壮大”2012年,全省技工院校招生5.66万人,比2011年增长4.2%,扭转了2010、2011年招生人数连续下降的态势。首次开展全省技工院校教师正高职称评定,技工院校教师职称系列实现由初级到正高的全覆盖。安排省级中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700万元,从省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3000万元,支持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新批设立10所技工院校,撤销3所技工学校和6个校外办学点,3所技校列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成立江西技师学院上高分校”9月,江西技师学院与上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在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上高基地设立了江西技师学院上高分校。分校占地面积3.56公顷,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分校的落成有助于学院扩大招生,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双发共赢”的态势。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师范教育

  “概况”2012年,全省有专任教师51.21万人。其中:全省小学专任教师20.55万人,学历合格率99.65%;初中专任教师12.27万人,学历合格率98.77%;普通高中专任教师4.82万人,学历合格率91.91%;职业高中专任教师1.03万人,学历合格率77.16%;普通中专学校专任教师0.55万人,讲师以上人员0.34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41%;高校有专任教师5.02万人。全省完成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2246名、中小学教师资格4.06万名。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师德师风示范学校创评活动,通过自评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共有62所学校被授予“全省首批中小学师德师风示范学校”称号。组织开展《我的教书育人故事》师德征文活动,评出获奖征文578篇;编制《师魂》画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举办了“园丁之光--全省中小学教师暨教师教育院校学生才艺选拔赛”。

  “召开第二十八个教师节座谈会”9月10日,全省庆祝第28个教师节座谈会在南昌召开。省委书记苏荣,省长鹿心社,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尚勇,省政协主席黄跃金,省人大副主任陈达恒等出席座谈会,并为获表彰的教师代表颁奖。苏荣在会上强调,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迫切需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关键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开展“尊师爱生”主题教育活动”11月26日,全省教育系统启动“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尊师爱生’主题教育活动”,对教师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对学生加强尊敬师长、勤奋学习教育,努力解决师德师风、校风学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教师和教育的良好形象。为推动活动有效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专门下发实施方案,召开主题教育活动视频会。活动从2012年11月开始,至2013年6月底基本结束。共分为广泛动员、宣传发动,学习教育、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反思评议,深入整改、交流成果以及总结表彰五个阶段。

  “多渠道补充中小学教师”2012年,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全年补充教师9610多人,包括当年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教师6235人;国家“特岗计划”为21个国贫县及罗霄山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瑞金市、南康市、石城县招聘特岗教师3015人,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万元;360名江西省生源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顺利就业;“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计划”招收三年制幼师定向生487人,五年制小学、幼师定向生3282人,生源质量继续上升,录取分数有些超过当地划定的重点高中线;制订《江西省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聘为正式教师考核方案》,对全省首批1600名在岗特岗教师进行了考核,共有1520名特岗教师考核合格被聘为正式教师。

  “提高边远地区教师生活待遇”2012年,积极推进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从2010年以来共争取中央投入3.69亿元,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予以支持,市(县)级财政投入4.40亿元,已竣工174套,在建525套,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同时,省财政安排1.5亿元,对条件艰苦地区教师发放了特殊津补贴。

  “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教师”2012年,启动新一轮五年周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参训教师达33.5万人,参训率90%,上网学习28万人,上网率83.6%。对申报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8所学校进行了评估,促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和“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培训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5.79万人、农村幼儿骨干教师和园长10182人;“省级培训计划”培训校长543人、教师15171人,培训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1150余人。

  “加强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完成第二批“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文社科类人选的考察工作,启动了第二批15名“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招聘工作。继续实施江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林知秋教授入选2012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加强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组织全省233名第六批特级教师进行研修提高培训;组织全省第二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确定学科带头人537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949名;对全省首批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确定考核“优秀”等次41人、“合格”等次309人、“不合格”等次3人。

  (省教育厅)

  民办教育

  “概况”2012年,全省民办教育坚持巩固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果,坚持抓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坚持规范和扶持并重,事业继续得到发展。截至年底,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0266所(个),比上年增加897所;在校生183.46万人,比上年增加7.15万人。按教育事业统计口径测算,民办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全省学校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38.78%和17.61%。其中:民办高等学校29所(独立学院13所、民办本科高校4所、民办高职学校12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职学校);在校统招生21.05万人(本科12.85万人、专科8.20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本科增加1.28万人、专科减少0.35万人)。学校数和学生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32.95%和24.74%。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1所,比上年减少16所;在校生11.89万人,比上年减少2.67万人。学校数和学生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36.10%和21.65%。民办中小学311所,比上年增加4所;在校生37.08万人,比上年增加2.61万人。学校数和学生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27%和5.21%。民办幼儿园9765个,比上年增加908个;在园幼儿113.44万人,比上年增加6.14万人。幼儿园数和在园幼儿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2.47%和74.57%。全省民办学校教职工12.87万人,比上年增加0.5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12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1.92%和16.02%。除幼儿园外,全省民办学校占地面积4793.33公顷,占全省总数的17.75%;校舍建筑面积2052.20万平方米,占全省总数的22.73%;固定资产169.50亿元,占全省总数的20.93%。全省还有23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包括民办高等学校招收的非统招生在内,全省非学历高等教育在校生46754人,比上年增加10861人。

  “进一步加大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2012年,积极推进国家教改项目“探索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建设,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此项目列为督办重点。按照《江西省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已将2011年度和2012年度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年全部下达到位,其中1400万元拨付到各级民办学校,100万元用于民办高校教师培训。

  “民办高等教育取得新进步”2012年,省教育厅坚持“计划安排倾斜、增加出省比例、扩大超录比例、一次降分”的办法,使民办高校在生源减少、外省民办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仍然完成招生计划。经省政府批准和教育部备案,新设立共青职业技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原江西蓝天学院、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中山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则分别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南昌职业学院、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

  “实施江西省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从2012年始,每年在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提取教师培训专项,将民办高校教师培训纳入“江西省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计划”同步实施,培训任务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承担。2012年共培训民办高校教师600人次。年内,组织了民办高校董事长赴陕、豫、京等地学习考察。

  “继续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2012年,委托专业机构对民办高校进行依法办学年检和财务审计,对不合格学校下达整改通知书;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工作的通知》,并在招生期间派员定期到校督查,实现了民办高校年度招生“零违规”目标;召开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规范工作推进会;印发《关于民办专修学院规范办学加强管理的通知》,对部分机构进行规范办学抽查;全面完成全省民办高校债务情况清查、核实工作,并报送教育部。

  “建立民办高校院长联席会议制度”2012年,出台实施《江西省民办高校院长联席会议工作规程(试行)》,建立民办高校院长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为民办高校院长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促进民办高校共同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民办高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的意见及措施;贯彻落实依法办学及其他有关重要事项;贯彻执行校董事会的决议、配合校党委做好思想政治和安全稳定工作情况;民办高校基本管理制度和重要规章制度建设;民办高校发展方向、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发展规划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财务管理等问题。

  (省教育厅)

  交流与合作

  “概况”2012年全省教育系统因公出国(境)访问、学术交流、进修、培训人数442人次;赴台访问、学术交流、进修、培训人数278人次;聘请外教资格院校109所,外籍教师670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1个;受理国外学历认证575人;来华留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学生94人;国家公派留学面上项目录取30人、国家公派留学地方合作项目录取49人、高校中青年教师及高水平大学教师项目派出31人;孔子学院5个,孔子课堂2个,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3个。

  “扎实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2012年,全省派出129批442人次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与学术交流;派出60批278人次赴台湾地区访问和学术交流。同时,派遣3批高校中青年教师研修团,分别赴新西兰、加拿大和美国进行为期四周的学习;组织140余名学生赴美国、新加坡进行短期英语游学。接待国情教育(澳门)协会江西交流团一行23人,以及香港教育局“同行万里高中学生内地交流计划”350名师生在江西省的交流访问。各高校纷纷开展教育国际交流活动,南昌大学承办了发展中国家官员中国文化与经济研修班、发展中国家大学校长研修班;江西财经大学承办了发展中国家官员财经管理与经济发展国际研修班;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承办了非洲英语国家地方政府负责人(州长、县长)研修班、发展中国家内陆地区经济开发区管理与创新研修班等。

  “稳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2012年,省教育厅批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个。另有南昌航空大学与澳大利亚亚格利菲斯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东华理工大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南昌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韦斯特菲尔德学院合作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华东交通大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全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91个。

  “汉语国际推广成绩喜人”在继续扶持南昌大学普瓦提埃孔子学院、印度尼西亚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马达加斯加孔子学院,九江学院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基础上,9月27日,赣南师范学院与塞拉利昂共和国塞拉利昂大学合作举办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在塞拉利昂大学举行了揭牌。全省有孔子学院5个,孔子课堂2个,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3个。12月16日,九江学院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和赣南师范学院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获先进个人。2012年,江西省继续选派了第二批18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和9名留任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国开展汉语教学工作,同时选送了4名赴美国汉语教师和4名赴新加坡汉语教师。

  “积极推动公派留学”2012年,受理国家公费出国留学申请78人,录取30人。全省高校单位公派留学64人。委托省外语培训中心举办了为期4个月的全省高校公派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外语培训班。组织国家公派留学地方合作项目申请、评审、录取工作,共录取地方合作项目出国留学人员49人。新加坡奖学金项目开展顺利,14人获新加坡高二奖学金项目,18人获新加坡初三奖学金项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绿色通道”项目录取11名学生;美国交流生项目共选拔15名学生赴美交流;AFS年度交流项目录取12名学生。

  “稳步推进外聘教师和来华留学工作”2012年,新招收来华留学学历生530人,在江西省高校学习的来华留学生(学历生和短期生、交流生)共约3500人。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美国、日本、韩国、孟加拉、泰国、尼泊尔等100多个国家。在江西省高校学习的港澳台学生94人。聘请外教资格院校109所,其中43所高校、25所中学和外语培训机构聘请长短期外教670人。经省政府批准,蕾切尔布瑞斯等11名外国文教专家获2012年江西省“庐山友谊奖”。

  “加强留学中介监管”积极与公安、工商部门协商,共同执法,规范自费留学中介市场。2012年,江西教育国际合作中心、江西教育出国留学咨询服务中心积极开展赴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留学和学生交流项目,成功办理学生自费出国留学170余人。10月,江西金才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西理工留学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两家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被教育部批获认定。

  (省教育厅)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