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二章 延名师设计豪宅 仿故宫大兴土木

  矞采请来宫廷建筑设计师“样式雷”第四代传人雷家玺。他是雷声征次子。他与长兄雷家玮(1758-1845,字席珍)、三弟雷家瑞(1770-1830)供职工部样式房。家玺是三兄弟中的翘楚,先后承办乾隆、嘉庆两朝的营造业,操办宁寿宫花园工程,设计嘉庆陵寝工程,筹办乾隆八十大寿庆典由圆明园至皇宫沿路点景楼台的设计与营造工程以及宫中年例彩灯、西厂焰火等设计与实施,嘉庆年间又承建了圆明园、绮春园建设工程以及同乐园戏楼的改建、含经堂戏楼的添建、长春园如园的改建工程。

  程矞采、程焕采、程楙采三兄弟请雷家玺三兄弟在正阳门外王广福斜街一家酒店喝酒,正巧父亲带来了家乡的“东坡肉”和“清明酒”。“样式雷”家族祖上是江西永修(建昌)人,与新建大塘交界,也就是邻居,他们谈了些关于江西同乡的一些事后,程家兄弟就把他们想在家乡建房屋的事以及他们父辈的一些想法与雷氏兄弟进行了交流,雷氏兄弟非常乐意为他们设计。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交谈,感情十分融洽。程矞采说:“我们江西人为有你们这样著名的建筑世家感到骄傲,从清康熙皇帝开始直至当代一百多年间,雷氏已有四代人主持了皇家建筑设计,包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及清东陵和西陵等这些宏伟建筑都是你们设计,你们将名垂青史。”

  雷家玺回顾起雷氏家族建筑史。雷家是永修一个很古老的家族。明末清初动乱的时候,雷家玺的祖先迁居南京,后来三藩基本平定以后,雷家玺高祖来到北京。包括雷家玺的曾祖雷发达和叔祖雷发宣,他们带着自己的子女,就住在海淀。他们在南方的时候就用楠木盖楼、装修、做家具,来到北京后通过自己的手艺挣钱养家。康熙二十二年(1684),曾祖雷发达来到了北京,参加了清廷宫禁营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去世。民间还有个有趣的传说,说是康熙中叶要重修太和殿,在工程基本接近竣工的时候,要举行一个上梁的活动,相当于现在的奠基礼剪彩。举行上梁仪式的那天,康熙皇帝亲临太和殿。到了上梁的关键时刻,可能是上梁的官员木工技术不好,脊檩安装时榫卯总是合对不上。当时主持的工部官员都急坏了,因为要是不成功,可能就要有人被杀头。最后,雷家玺的高祖雷发达自告奋勇上去装梁。但是上去干这个活儿起码也要有七品官职,他一个小工匠只好换上七品官的衣服,爬上去啪啪几斧头,很轻松就装上了。康熙看了之后,非常欣赏,当场就封雷发达七品官,雷发达也就当上了样式房的掌案。

  其实,太和殿在清代康熙年间确曾有过重修和重建,康熙八年(1669)太和殿重修,此时雷家尚未来北京;康熙三十四(1695)年太和殿重建,此时距雷发达去世已有两年。参与太和殿重建工作的主角不是雷家玺高祖,而是其祖父雷金玉。当时在上梁的时候,康熙发现雷金玉很年轻,技艺非凡,就召见他。谈话当中,康熙发现他才思敏捷,正好两个人年龄也相当,康熙非常欣赏他,马上封他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让他掌管皇家的建筑设计。

  两家人边吃边谈,直至深夜,气氛十分融洽。此后不到半年,雷氏兄弟就画出了一套富丽堂皇一品官员住宅的建筑图来,并且用纸、秸秆、木头等最简单的材料组合成立体微缩景观,按照1%比例制作出精细无比的“烫样”。

  按这个图,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依山枕水,占地108亩,主体建筑以祖堂为中心左右排开,呈东西走向,前面一排九栋并列,每栋四至七进不等,有房屋25幢、1443间,大小天井572个,为九兄弟合家共居,共享荣华。建筑结构采取外墙青砖立斗灌土,采用单丁斗式、一斗一眠式砌筑方法,并每隔一段用拉铁把外墙“铆固”在木构架上。墙体一般高达7米,墙头高出房架,跌落成“三山式”“五山式”的阶梯式防火马头墙,白灰压边,青砖黛瓦,宏伟壮观;外墙除正面每户有三个门,两旁和后面很少开门,窗小且高,红石漏雕,既符合“气不外漏、财不外流”的风水讲究,又符合牢固、安全的居家心理。正面大门一般宽1.64米、高2.6米,巷门宽1.08米、高2.2米,均以花岗岩做门槛和底座,整块红石做门框。门上方均有门罩,石雕出挑,上架三檩披檐并饰以木雕垂柱。门罩下、门梁石上的墙面,嵌有雕花红石镶边的青石匾,留待以后刻上贵府门第。整座土库虽为九栋并排,每栋皆为独立的家居空间,有六尺宽的巷道相隔,但栋与栋之间又有“八尺巷”相通,“八尺巷”贯串整座土库东西,可供马车、轿子接送主人进出。墙内侧采取定磉立柱承重的形式,屋内花楼重门,木雕、石雕、砖雕有龙腾凤舞、狮子滚球、八仙过海、梅兰竹松等图案,表现主人的志趣和愿望。

  老大把图纸和“烫样”送到家乡,对父母、叔婶解释道:我请的这个设计师是目前我们国内一流的设计师,但按设计图去做,恐怕有违朝廷体制,所以我们必须对设计作些处理。特别是七进只能做六进半,可在其中留条巷道,为以后做七进留有余地。要外简内繁,外粗内精,既富丽堂皇,又遵守体制。在屋与屋之间都建有巷道,地下埋水缸,以装滴檐水和预防火灾之用,巷道两边是十米高的封火墙,除了显示官宦之家的气势之外,另外的一个功能就是防止火灾蔓延。

  整个土库的前进厅房与后进的厅房高低都相差几寸,既便于内部的排水和空气流空,又隐喻了对仕途前程的寄托。土库的外部采取左右拱卫的格局,在每一幢房的内部则采用了五行学说,尤其是天井全部都是四水归堂,以喻大道归一而流于四表,为了表示众兄弟平等,土库的所有门、窗都是四方木格制,取意“明”字的繁体,意为“月明在空,四方齐”。

  家人听后都十分高兴,共同商定下一步动工修建事宜。

  开工之前的夜晚,程楷、程达先兄弟请木匠老梁师傅和石匠老李师傅喝开工酒。酒过三巡,老梁师傅与东家程楷、程达先商量房屋的朝向和雕刻图案的事。梁师傅说,房屋朝正东,太硬,非大人物难镇得住,略偏西,向头软一点,但东西两边不太平衡。说到这里,梁师傅欲言又止。一会儿继续说,木雕是汪山土库的主要装饰手段,主要采用的技法有立体雕、透雕、浮雕三种。土库建筑中的斜撑、垂柱、丁头拱等独立构件,一般都应用立体雕法;所有对外开的门上面的门罩都用立体雕法;围绕天井的卷棚与厅堂前檐交接处垂柱也都用立体雕法,与精致的卷棚相得益彰。而所有居室窗户和隔扇及仪门门罩都运用透雕和浮雕手法。这样做行不行?程楷兄弟说,全凭师傅做主。梁师傅又说,东家对所雕花纹有什么要求?程楷说,父母都希望儿女成龙成凤,梅、兰、竹、菊还有荷花品行高洁都是好的题材;老人的房间,门窗上可雕龟、鹤表示长寿和吉祥的图案。老李师傅也说,石雕主要用于外墙门框、青(红)石匾框和外墙漏窗之上。土库建筑所有外墙门框,除祖堂大门用花岗石做框外,其他应用红石门框。门框内侧的雀替多使用浅浮雕手法,我想在大门两边雀替上雕些丹凤朝阳图和与一品府第相媲美的象头、仙鹤的图案。在大房大门上方的匾框上下四角位置上雕刻四张桌子,摆放琴棋书画,两侧各雕两层官人上朝图,条幅上刻“当朝一品,指日高升”,希望三兄弟中有人成为当朝宰相。土库正面外墙上使用透雕手法雕刻漏窗,既起到通风换气之作用,又给整座墙壁增添了活泼因子。土库内天井下水道口的窨井盖,在正面施以浅雕图纹外,还用立体雕法雕刻出十二生肖、宠物等形象,既逼真可爱,又可做把手,形似官印。程楷兄弟听了笑逐颜开。达先说,师傅真是匠心独具。丹凤是吉祥鸟,象与相谐音,鹤是我们鄱阳湖的候鸟,是长寿的象征,也是一品文官补服上的图案。李师傅继续说,祖堂隔墙的门洞上方由两层青砖组成的“品”字形出挑,在出挑青砖的最顶端中间位置,用青砖雕刻出一“顶珠”,与两层出挑的青砖整体组合成一顶官帽图案,显示这是官宦之家。

  砖雕主要用于门头之上,祖堂一进大门前上使用浮雕手法用砖雕刻龙头鱼尾组成的“鱼龙吻脊”,有祈求风调雨顺、望子成龙、鲤鱼跳龙门之意。兄弟俩都说,师傅考虑周全,真是费心了。

  酒席过后,程楷找到梁师傅问,酒席上师傅为何欲言又止。梁师傅说,这事本不好说,东家既然问到此事,我只好如实告之。停了一会儿又说,房屋的朝向如何,对你们兄弟两家有点影响。如果朝正东,住东边的压力大;如果偏点西,对整个家庭的前程都会有影响;如果东边朝正东,西边略偏西,西边对东边是个支撑,但西边的兄弟吃点亏,整个家庭还是会兴旺。程楷说,为了我们整个家庭的前途,请师傅就这样做,并且将这事保密。其实,他们的谈话已经被坐在隔壁房间的程达先听到了。他不相信梁师傅的话,又埋怨程楷轻信梁师傅的言辞。

  一切商量妥当后,就派人去赣南采购木材,去南矶山采购红石,去景德镇采购一些缸瓦,到附近砖窑订好石砖,等来年春节后就动工。

  道光元年(1821)二月的一天,温暖的阳光洒遍大地,汪山土库在一片锣鼓和鞭炮声中正式动工。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根根十来米长、直径一米多粗的杉木和红石堆积如山。随着三个大红顶子不断升迁,汪山土库财源滚滚,一幢幢房屋耸立起来。至1851年左右,整座建筑粗具规模。后又时断时续建了20余年,小木工梁思海(进贤人)、石匠李先胜(抚州人)从十几岁学徒到六十多岁,一辈子在汪山程家建土库做工,是程家土库的建筑艺术家。汪山土库建筑严格按照朝廷的建筑法规和礼制约束,所有堂舍五间七架或五间九架不等,不设台阶,不饰油彩,门槛高不过一尺,一切皆低调处理。但在构式上均采用中国传统的官式构造,除厅堂外,上下房及厢房均筑设基座架空,施以地棱铺钉木质地板,既增强了防潮功能,又显得高爽气派。同时,在房屋的高度和用料上极力发挥。如磉与地伏一色红石,水磨方砖或青石板铺地,望板封顶再盖青瓦,滴水瓦另用陶缸瓦,瓦当印有一色“福”字兼万寿花边,显得整齐规范,堂皇富丽。

  程家土库初建十多年时,矞采已在南京做官,只有其母在家监工。每天泥木工几百人,只有吃饭的人,没见做事的人,没听到斧头凿子响。他们担心这么浩大工程,程家能不能付得了工钱。老太太心急如焚,写信要求儿子回家施工。矞采便派人接老太太到南京,打开仓库让母亲参观。老太太看到仓库官宝(银锭)成堆,比家中谷子还多,听儿子说,他一年的养廉银都二千两,便不再担心了。同时矞采又派妻子李氏回家。他妻子回家后,晚上暗中给每个泥木工一块银元,分别要求他们做工超过同行。第二天,工地泥木工个个铆足了劲干活,你想超过我,我想超过你,互不相让。收工时,矞采夫人便定下规矩,以后每天施工就按今天的工程量计算,否则就不给工钱或辞退。从此,工程进度比往日快了许多,祖堂很快就建起来了,东边老大、老二的住房和父母的房子也很快建起来了,西边的三房、接官厅也粗具规模。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