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
同志们: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抓好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凝聚全校上下智慧和力量,推动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全面建成高水平特色水利大学,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开展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家全面正确理解与把握党的群众路线,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回顾历史,全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及作用
(一)建党以来关于群众路线观点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党对群众工作的认识是伴随着党的成长轨迹逐步演进和升华的。那么,群众路线这个概念是怎样提出的,又是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丰富,并最终形成并被写进党章?建党以来有哪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又做出了哪些历史性贡献?带着这些问题,我认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群众路线的来龙去脉进行探究,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1.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
首先,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遵循这一原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十分重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群众路线的理论。群众路线作为理论形态,它是和“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不开的。列宁深刻地指出,党必须紧密地联系群众,没有这种联系,政党就算不了什么,就会一事无成。
其次,群众路线来源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领导工作上的运用。所谓群众观点,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中,将群众观点运用到自己的领导工作中,并作为一种全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路线),这就有了党的群众路线。因此,我们说群众路线来源于群众观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群众观点就没有群众路线,没有群众路线也谈不上群众观点。因为群众路线作为群众观点的应用,其本身就是对群众观点的体现和落实。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质是一致的,它们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群众。
2.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群众路线产生于党的初创时期,形成于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
第一,群众路线这一概念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1月,李立三同志第一个使用“群众路线”这个词,但语意不大明确。我们党比较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是在1929中共中央转战赣南、闽西的红四军前委的“九月来信”中表述的,周恩来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里,有三处使用“群众路线”概念,这一文件指出,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需用品可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这时“群众路线”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在这以后,毛泽东同志对群众路线进行了一系列论述。1934年1月,他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中,讲到了党、红军和群众的关系,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这时,我们党的许多领导同志,已经认识到在革命工作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发动群众,通过走群众路线的方法,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但在这个阶段,群众路线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没有做出理论概括。
第二,群众路线的确立及其主要内容的充实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对群众路线做了大量精辟的论述。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等观点,这是毛泽东同志把群众观点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的理论概括,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的含义。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作为理论形态在这一时期得到基本确立。
第三,群众路线理论的成熟和完备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在1945年4月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刘少奇同志作了修改党章的报告,在这两个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极其深刻的论述,指出群众路线的科学含义,并进行了理论概括,完整地对党的群众路线做出了界定,从而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臻于成熟。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一条根本路线而载入党的史册。
第四,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群众路线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拓展了党的群众路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决治污、治贪,果断处置了刘青山、张子善,表明了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的决心和态度。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一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的新进程开启后,邓小平先后指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的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在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并结合新的实践特别是1989年政治风波的教训,进而把群众观点的内涵概括为六条: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二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四是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五是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六是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决定》彰显了党在群众观问题上的一贯性和坚定性。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倍加珍惜党的群众路线,并在回应现实中作了进一步发展。江泽民指出:“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并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内涵。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总结和提炼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工作,部署开展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从党的群众工作到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党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发展全过程,是我们党在不同时期战胜艰难困苦、不断开创新胜利的根本源泉和动力。这些新的发展,集中反映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改中,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更是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科学阐述,即“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我党历史上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回顾建党90多年的历史,我们党始终十分重视思想作风建设,尤其注重把群众路线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开展了10次有关党的群众路线的整党整风运动和学习教育活动。
第一次是古田会议。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做斗争的丰富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系统地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确立了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以及“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等军中党组织原则。针对错误思想,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纠正方法。古田会议提出的基本原则很快在红军中得以实行,并对此后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为了清除教条主义,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从1941进行党内的整风到1945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开展了一次全党范围内的大规模思想教育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整风运动以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主要内容。在整风过程中,中共中央大力提倡调查研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学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1944年5月21日-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对党的历史上若干重大问题做出正式结论,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第三次是土改整党。1947年至1948年,针对部分党的地方组织,特别是农村组织中存在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等问题,根据全国土地会议关于整党工作的部署,各解放区党组织密切结合土地改革进行整党。这次整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整党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方针,采取说服教育为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并公开党的支部,吸收非党群众参加党的支部大会,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党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部分党员骄傲情绪滋生,出现了官僚作风和思想、组织不纯等问题,党中央于1950年下半年和1951年下半年先后开展了整风和整党运动。1950年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整风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1951年2月,中央又提出以三年时间进行一次整党的任务,要求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新形势下,对党的基层组织普遍进行一次整顿,提高入党条件,慎重进行城市及新区的建党工作。这次整党一个新特点就是紧密联系当前工作,与“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查处了一批有贪污浪费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的党员干部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经过整顿,党的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对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重大作用。
第五次是改革初期全面整党。1983年10月,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这次整党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为基本任务。通过这次整党,全党在思想、作风、纪律、组织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也积累了一些正确处理党内问题的重要经验。
第六次是“三讲”教育。针对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等问题,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三讲”教育活动为期三年,以推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改造主观世界为主要任务,发扬延安整风精神,采取自上而下,分期分批进行,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全国党员尤其是70万党政领导干部共同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
第七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随着改革日益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特别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活动采取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坚持学习教育和推动农村工作相结合,上下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首先在乡镇和县(市)部门开展,逐步扩大到村一级班子和部门驻乡镇单位。活动历时两年,1500多万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参加了学习,基本达到了“让干部受教育、使农民得实惠”的要求,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第八次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育活动与生产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对全国6800多万名党员进行了一次集中教育,基本实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
第九次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面对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带领全国人民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新课题,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活动自上而下,以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按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分三批进行。通过学习实践,全国370多万个党组织得到锤炼锻造,7500多万名党员经受了精神洗礼。
第十次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活动要求,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与重要作用
1.认真解读时代赋予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
综观群众路线的提出、发展和确立,以及在历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时代赋予了群众路线丰富的内涵,也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鲜明特色。
第一,群众路线是一种价值取向。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价值取向,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第二,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方法。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只要我们依靠人民群众,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压倒。毛泽东把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作鱼和水的关系,鱼没有水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
第三,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方法。从群众中来,就是把广大群众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提出的要求,集中起来,经过分析研究,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已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再拿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并使之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它正确地解决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四,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工作作风的核心。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体察民情、晓知民意,才能办好民事、谋好民利,得到广大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2.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性贡献
回溯历史,正是因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参与和拥戴,才能够战胜世所罕见的风险考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其一,正是依靠群众路线,我们党才把革命的主体扩大到工农大众。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里,涌现和组建过无数的主义和派别,大都因为选择的是一条“精英路线”,因而在昙花一现后,均未能尽显芳华。成长于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勇士,以一股强烈的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意识和使命,在创党初期就科学认识到了日益成长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所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力量,及时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被压迫民族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自由和解放等理论来武装自己,从而确立了“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的有效争取群众的科学路线。通过聆听工农大众的合理诉求,用党的先进的革命理念指导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获得了工农大众的深度认同,从而将党的革命理念内化到工农大众的肺腑心脾,并促使工农大众自愿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坚实动力。
其二,正是依靠群众路线,我们党才把革命的火种快速播撒到北国南疆。党成立之后,各地党组织通过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并在与群众相处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相信群众、关心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而获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为党的发展壮大赢得了无限空间。由于革命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征战于北国南疆,依靠沿途对军队的严格纪律要求及狠抓群众路线方针的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通达了民意获取了民心,广大群众纷纷用捐钱、捐物、积极参军等形式,支援前线,为革命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成为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伟大力量。依靠群众的有力支持,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才得以蔓延为燎原之势。
其三,正是依靠群众路线,我们党才把革命的壁垒延展到各民族、各阶层。历史不会遗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几次“围剿”。面对国民党纠集的几倍于我军的兵力八面来袭,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党带领红军最终赢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除去党自身的因素外,不可忽略各民族、各阶层的群众为党提供的有效保护。正是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在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及掉队的红军战士陷入生死危急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选择和中国共产党站在同一个阵营里,掩护、医救、护送了广大共产党员及红军战士最终回归组织,不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红军战士的生命和革命胜利的希望,成为支持中国共产党与敌人开展革命斗争的牢固屏障和坚实壁垒。
可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群众路线看作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3.充分认识群众路线对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在动员大会上已经做过阐述,这里我再强调一下。
第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校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的重大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高校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汇集人才的高地,肩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承担着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责任。学院的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肩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转化为师生员工自觉行动的重要职责。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院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对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推动学院内涵发展、实现层次提升的强大动力。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学院统一思想,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面向“高水平特色水利大学”的发展定位,提出“内涵提升,外联拓展,实干兴校,进位赶超”的发展战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这其中最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贯彻了群众路线。学院当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要想在巩固成绩的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关键还在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班子成员的工作作风影响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广大干部作风建设推进广大党员的党风建设,以党风建设带动校风建设,进一步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赢得广大师生的内心真正认可、支持和信任,凝聚起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师生反映强烈问题的迫切要求。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我院认真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学院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前一阶段,学院通过各层面座谈会、个别谈话、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了解师生对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意见。从师生反映看,“四风”问题在我们学院一定范围内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少,为师生办实事和解决师生切身利益问题力度不够,部分机关部门办事拖拉、互相推诿、缺乏服务意识,部分干部不太会做群众工作,与师生交流不顺畅,甚至存在障碍等等。还有少数干部守着“旧摊子”,蹲在“老圈子”,想着“小九九”,得过且过,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更有个别党员干部,心中没有群众,眼里没有组织,嘴里没有真话。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这些问题进行排查、检修、扫除,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具有更广泛、更深厚、更可靠的群众基础。
二、与时俱进,正确理解新时期“四风”问题的主要特征及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并强调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省委强卫书记在全省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指出,“四风”问题直接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暴露了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灵魂上的污垢。“四风”问题的种种表现,在我省党员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对“四风”之害,绝不能轻视小视,绝不能见怪不怪,绝不能听之任之。因此,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正确分析新形势下“四风”问题的主要特征及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一)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就是凡事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讲究外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归结起来就是“虚”字当头、“形”字挂帅、“假”“大”“空”横行。在当前,其主要表现有三:学习上“虚”,不求实效。有些干部对理论的学习只停留在会议上、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本本上、停留在宣传报道上,不能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有些干部表面上热衷学习,实际上却只是摆个架子、做个样子、举个幌子,不能真正做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调查时“浅”,不察实情。有些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并不是要了解真实情况,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而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走马观花、浅尝即止、走过场;并不是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体察民情、了解民生,而是“走一圈”、“看一下”、“听一遍”、“讲一通”,图完成任务;并不是轻车简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而是兴师动众,搞层层陪同,图场面热闹。工作中“假”,不干实事。有些干部在工作中,弄虚作假、敷衍塞责,不干实事的却大有人在;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时文山会海,雷声阵阵,却不付诸行动;谋发展、抓工作时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屑于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汇报时头头是道,夸夸其谈,工作中落不到实处,干不出实绩;制度建设喊得凶,但挂在墙上、印在纸上,却不抓督促检查和落实。可见,“形式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危害党和人民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腐蚀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从思想源头抓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从监管查处着力,坚决戒除形式主义之风。
(二)坚决清除官僚主义之弊
官僚主义是一种以权力本身作为权力运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背离党性、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官僚主义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但它始终与权力息息相关,其主要表现我们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权力崇拜。一些领导干部一心追逐个人权力,一味经营个人政治前途,不顾群众意愿,不讲科学发展,好大喜功、虚报浮夸,唯GDP论政绩;二是权力滥用。一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不讲边界,不讲规则,不讲程序,不负责任,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不作为、乱作为,拍脑袋决策,瞎指挥等等;三是权力寻租。一些领导干部把权力作为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资本和筹码,大搞权物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现实中官僚主义的三种表现并非截然分开,它们在很多情况下相互交叉、集于一体、危害深远。可见,官僚主义不仅损害党的执政形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在思想观念上,大力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在态度作风上,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充分尊重实际情况和实践规律;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度,切实保障其有效贯彻落实。我们党才能清除官僚主义之弊,才能够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够凝聚全社会的最大共识,才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集聚正能量。
(三)享乐主义之风当诛
所谓享乐主义,就是以享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以享乐为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当前主要表现为三种“享乐歪风”:一是拜金风。以钱为乐,把拥有金钱与财富多少当作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人生价值扭曲为金钱价值,把权力资源和个人好处联系在一起。二是攀比风。一些领导干部讲虚荣、好面子,事事攀、件件比,舍我其谁,不甘人后。接待比规格,庆典比阔绰。事事求气派,处处讲门面,名烟、名酒、名表、名包、名鞋,名牌享尽,不惜代价,追求虚荣。三是玩乐风。一些领导干部以欲为乐的感官主义,片面追求感官刺激、欲望满足,挟公权之威享乐公款,在吃、喝、玩、乐中纵情声色。享乐主义以追求物欲的无限占有、尽享其乐为本质,既浪费社会财富,又腐朽政治;既懈怠精神,又败坏风气,对社会文明进步危害严重、影响深远,必须坚决铲除享乐主义的歪风邪气。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把权力关进笼子,规范公权力者所言所行,从根本和源头上遏制享乐之风的蔓延和泛滥。
(四)全力扫除奢靡之风
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即古人说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当前突出表现为:公款大吃大喝,“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违规建设楼堂馆所,浮华攀比愈演愈烈;超规定、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车轮上腐败”的浪费惊人;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公款消费屡禁不止。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机关和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但为害甚广、为祸甚烈,其一是败坏了党风政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消极的示范效应;其二是造成了严重的物质浪费,并助长着消极攀比的不良风气;其三是加剧了不满和对立的社会情绪,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听任奢靡之风泛滥而不加控制,必将破坏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肌体、侵蚀党的基业。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扫除奢靡之风,要把突出重点作为科学方法,形成以点带面的促进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形成科学可行的长效机制;要通过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逐步形成崇尚节俭、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
同志们,社会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阻碍普通劳动者劳动尊严和生活幸福,令人们深恶痛绝。相对而言,高校为“一方净土”的“象牙塔”,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是好的,但通过认真分析和调研发现,我们高校同样也存在一些带有自身特征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院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个人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从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四风”方面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有些集中学习应付了事,学习不刻苦浮于表面,平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不够深入,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理解不到位,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实际,有些工作停留在“文发了、会开了、话讲了”,有些制度停留在纸上、墙上、网上。会议多,文件多,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在官僚主义方面:有的领导干部联系师生不够广泛,渠道不够畅通,深入基层第一线不够,作风还不够扎实,已有的调研存在走过场、走马观花的现象;有些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倾听群众的呼声不够,解决民生工程力度不大,尤其在一些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问题上,有时“拍脑袋”决策,在办公室里出政策,听意见蜻蜓点水,或只听不改,政策不能落地生根,有的职能部门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不放在心上,不及时解决。在享乐主义方面:有的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有的领导干部不敢担当,怯于管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存在小心谨慎、求稳怕乱、等待、观望思想,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后缩,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满足于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在奢靡之风方面:随着学院债务的不断化解,学院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勤俭节约意识与过去相比有所淡薄,勤俭办学意识不够。比如,在设备采购方面存在论证不够充分和资源浪费现象,有的部门不需要买的设备也要买,有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买来了,但利用率较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上述“四风”问题,需要我们在接下的整改阶段,认认真真地反思,扎扎实实地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三、因地制宜,确保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虽然不分阶段、不搞转段,但在方法步骤上明确了三个重要环节。当前学院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查摆问题的关键环节,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学院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既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规定动作”,也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自选动作”。要因地制宜“接地气”、“聚人气”,以高标准、实举措、严要求,圆满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不虚”、“不空”、“不偏”,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上下功夫。毛泽东同志多次指出,“从群众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可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这句话既通俗又深刻。一个学校,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不能凝聚人心,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关键是看有没有一个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同时,我们要从群众路线出发,加强学院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学院各级党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统揽全局,以发展凝聚人心,要在领导和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工作中,显示其走在前列、发挥其“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要把群众路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学院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干部在履行本职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强化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意义,特别是我们领导干部,要把手中的权力看作是为师生服务的工具,要把权力充分运用到师生服务上。
二是在加强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把握大局、谋划发展的能力。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要高度重视和抓紧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要把群众路线全面落实到中心组学习中,切实回答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办学水平,使党的干部理论学习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强化使命,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党委中心组学习在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发挥思想库作用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中心组的学习必须强化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使命意识,带着责任、带着激情去工作,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即:适应党和国家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适应党的干部教育和理论武装的要求,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组织开展“找标杆、寻对策、提建议”专题活动,着力把党委中心组打造成为红色殿堂、党委行政的重要智库、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坚持立场,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中心组的核心是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任务来学,做到“四个最”,即:党委提出课题,最早去研究;党委制定决策,最主动参谋;党委作出部署,最迅速贯彻;落实党委工作,最讲求效果。要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使中心组的学习更加贴近党委行政的中心工作,更加贴近学院改革发展的实践,更加贴近广大干部的需求,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打造队伍,回答好“依靠谁”的问题。要以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为新契机,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着力建设一支过得硬打得胜的干部队伍,为学院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要以整风精神解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永不满足、积极进取、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目标上追求高标准,工作上强调高要求,作风上注重高效率,不断把学院各项工作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
三是在确保活动成效上下功夫。学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扎扎实实开展好各个阶段的活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查摆问题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整改落实要虚心向群众请教,评估结果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照“四风”一条一条查摆、一项一项整改。在活动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梳理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教职工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
四是在加强作风建设上下功夫。作风问题十分重要,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要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牢牢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着眼于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起,从自己做起,切实开好民主生活会,广泛听取意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践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与基层单位的联系,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评判,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常态,把党的群众路线更加自觉地贯彻到实践中去。要更加自觉地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议权,切实把群众评价纳入到制度的轨道上来,在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消除“四风”滋生的土壤,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五是在推动工作服务师生上下功夫。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如何,关键还是要看解决问题的程度,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解决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下猛药推进整改落实,下大力气推动专项行动,下功夫推进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畅通各类意见收集渠道,建立健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申诉机制和学院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切实加大对民生工程投入力度,特别是在老校区土地开发利用、食堂周边道路的安全管理、教室和学生宿舍空调安装工程、大学生考研培训与服务中心建设、学院网站的提升与完善、校车路线、提高教职工福利等问题上下功夫,帮助广大师生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以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成效,赢得广大群众的满意和拥护,保障学院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同志们,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学院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并长抓不懈、持之以恒。希望全院师生员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树立和发扬以学院发展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和发扬对工作高度负责、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树立和发扬永不满足、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树立和发扬顾全大局、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树立和发扬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使我院党风、作风、教风、学风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学院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多出效益,实现学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