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寿诞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人一生要重复好多次。不过,这些在生日时举行的礼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礼仪的中心意义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年纪轻的一般不叫“做寿”,而俗称“过生日”。吉安民俗认为,小孩子、青年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只有到了50岁的年龄,才能做寿。吉安许多地方,男性到49岁,要举行登堂仪式,即由族长公主持,凡族中男性年届49岁者,选择腊月某吉日,一起进入宗祠,向祖宗祭拜,谓之登堂大吉。在族长主持下,登堂者先在祠堂神案前焚香燃烛,叩拜祖宗,鸣炮。其他随伴者也向祖宗敬拜。仪式简单。但标志着49岁的男子进入了宗族中老人的行列。为什么选择49岁,也有一定的道理,39岁太年轻,59岁有点晚,在乡村中49岁的男人,大多做了爷爷。

  吉安民谚云:“三十、四十无人得知,五十、六十打锣通知”,又云“年满五十,自打爆竹自杀鸡;年届花甲,做寿女婿来发起”。寿庆通常从50岁开始,50岁为“大庆”,60岁以上为“上寿”,两老同寿为“双寿”。儿女们在寿辰日要给父母做寿。又有“做七不做八”之说,80岁寿辰多延至下年补做,俗称“补寿”、“添寿”,也有提前一年庆寿的。凡成年人寿庆,男子“做九不做十”,不计足龄;女子则“做足不做零”;有的地方是男女皆“贺九不贺十”。旧俗还因百岁嫌满,满易招损,故不贺百岁寿。旧时凡大办寿庆,多是富裕且有社会地位之家,贫穷人家做不起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寻常百姓家儿女为父母做寿非常普遍,只不过礼仪形式简单了。

  吉安传统的做寿习俗有讲究,庆寿之家,先期为寿翁蒸制米粉或面粉做的“寿桃”,寿越高,“桃”越大,分送亲族好友,同时告知为家中某老人几十寿庆之喜,祝寿以女婿女儿为主,儿子媳妇协助帮忙。做寿当日(生日),儿子、媳妇要置办酒席,下午请亲友吃“寿酒”。富有的女儿、女婿请人题写寿匾,题写的内容都是祝福语,如寿比南山、鹤飞南山。寿匾提前请人书写,用木质匾牌,等寿诞日到来,女儿、女婿送到寿翁家,寿诞后,家人将匾额悬挂在宗祠里,也有挂在家里的。

  旧时代,吉安流行为寿翁做寿屏。一般是有钱人才这样做。先请地方名儒,或请有名望的朝官写寿序。凡请人写寿序,撰写人一定要落款,以示家庭荣幸。寿屏大多摆放在大厅的神案上,因此,寿屏几乎是大户人家大厅中一件重要的装饰品。寿屏制作精致,用金粉书写序文。直至今天,吉安民间的大厅里,还有不少清末、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寿屏。凡名人所撰的寿序,还要收进该氏族的宗谱中。

  从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我们大概是得知明代时期的祝寿习俗。明代庐陵县云楼中洲黄以祥有四女,二女嫁泰和苑前寺下萧璁。萧璁在家种田,能木工。另外三女嫁的都是读书或有钱势的人。黄以祥六十大寿时,女儿、女婿来拜寿,要送寿礼,有钱的女婿派人扛着挑着大礼来祝寿,黄以祥命家人打开黄氏宗祠,让女婿从祠堂大门送礼进来。黄以祥一直看不起种田做木工的萧璁,叫侄子在一里外的路口等萧璁夫妇,知道他们只能用篮子提点肉、蛋、鞋帽之类的小物小件,告诉他们从祠堂侧门进去,免得大家尴尬。二女儿受此侮辱,要丈夫吃苦读书,果然,十几年后中了进士,再去中洲省亲时,黄以祥尴尬极了,因为萧璁还坚持从祠堂侧门进去。黄氏只好把侧门改大。如今,黄氏宗祠的侧门比大门还要大一点。这里,我们从中知道,做寿也好,送寿礼也好,贫富差异大,场面不一样。富裕之家作兴送抬箱,内有寿面、寿饼、寿爆、寿酒、全猪腿、全鱼、阉鸡、衣物、帽鞋等,并游街扬名。一般是女儿为父母添置新衣、新鞋,还要送“寿包”、“寿面”,意为添福添寿。寿面留给自家吃,寿包分送邻居,少要2个,多则8个,吉安叫“飨众”。亲友来时,放一挂鞭爆,送上寿幛、寿联、寿桃、寿面等。

  吃寿酒前,要举行拜寿仪式。一般在家中厅堂设寿堂,正上方悬挂寿星画像或一个大“寿”字,长香案上,中间置福、禄、寿三星瓷像,两边是烛台,还有寿面、寿桃、寿糕及各色礼品;两边板壁上挂亲友送的寿幛、寿联;大门两边贴寿联。红烛高照、喜气温馨的厅堂正中,摆两把红漆靠椅,东椅坐祖父或父亲,西椅坐祖母或母亲;若丧偶,则只设一椅。司仪高唱一声:“祝寿仪式开始!鸣爆,起乐!”儿孙们便长幼有序给寿星跪下叩首拜寿,说一些吉祥词、祝福话。族人、亲友也拱手祝福。

  祝寿完毕,寿宴开始。先招待鸡蛋、茶点、长寿面。有不少地方,请全村、全族吃寿面,因事未到的还送上门。吃寿酒,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几个年龄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屋另开一席。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寿之兆。寿宴过后,做寿人家要给亲友回礼,多为寿饼。寿翁本人或由儿孙代表,向年高辈尊的亲族贺客登门致谢,俗称“回拜”。富有人家还请戏班演戏、或坐棚清唱(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但有鼓乐伴奏。大多唱喜庆戏文,如《打金枝》、《九锡宫》等。如今此俗仍不减旧时,喜欢热闹的家庭请唱戏的来唱跳吹打。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