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谢姓迁徙的轨迹
谢姓形成后,由于种种原因,除部分人留居祖根地外,早在西周后期及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了向外迁徙,其中有不堪忍受统治者的压迫而自动迁出的,也有被大国强迫外迁的;近者移居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一些地方,远者迁往东、南、西三方较远的地方。在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向东北方向迁居古阳夏(今太康县)及邻近各县。徙居外省者,有一支迁往山东,有一支作为谢邑遗民被强迫迁至湖北荆山,还有一支被迁至湖南江永,后来部分融入壮族和瑶族。战国时,河南谢氏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至四川涪陵,后又分为三支:一支于三国时迁至蜀郡,至晋代有部分人迁至陕西冯翊郡;一支迁至云南永昌郡,后发展成为当地大姓;一支迁到四川彭水一带及贵州北部,与当地的濮人、越人通婚,至隋唐时被称为东谢蛮、西谢蛮、南谢蛮,后大多融入布依族,部分融入水族和苗族。
汉代,谢氏的聚居地又增加了会稽郡(治所在吴,即今江苏苏州,后汉移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下邳(今江苏邳县)、江西九江、章陵(今湖北枣阳)、牂牁(在今贵州境内)等处。其中会稽郡的谢氏人丁兴旺,已相当有名望。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从此谢服及其子登、援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晋代,陈郡谢氏发展成为名门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阳夏谢氏,以及由此迁出的康乐(在今江西万载县东)谢氏。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频仍,中原人大量迁往江南。三国魏典农中郎将、阳夏人谢缵之子谢衡(任国子监祭酒)因避战乱,迁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山,在此发展繁衍,孕育出许多著名人物,因之成为谢姓的名门望族。这最重要的一支中谢衡有二子:鲲、裒。鲲及其子尚,裒及其六个儿子奕、据、安、万、石、铁,连同他们的后代,东晋至南朝时期多数都彪炳于史册。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起义,率领数万人入福建,创建闽国。据《台湾省通志》记载,随同王氏兄弟入闽的共27姓,以固始人居多,其中第9姓即为谢姓。据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记载,随王氏兄弟入闽的谢姓有谢彦时(正一)、谢淇、谢浩、谢康、谢文乐等人,后分衍为几支。柘荣溪坪《谢氏族谱》云:“后梁乾化间,我祖彦时公,从王审知入闽,为左朝仪大夫,掌建州武夷冲佑观事,及致仕,偕弟正二公卜居是乡。”福安晓阳《谢氏族谱》云:“始祖淇公,自(后)梁太祖朝随王审知入闽,始迁古田,旋迁晓阳之地创立基业。”古田石床《谢氏族谱》称:“浩公,兵马使,随王审知入闽,子雍,弃官居石床。”连江龙山《谢氏族谱》称:“康,唐光州刺史,随王审知入闽,传至南宋,基,避地龙山开基。”宁化、连城、松溪三个村的《谢氏族谱》均载:“始祖文乐公,字季远,左学士登云幼子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时,公兄弟自大梁徙居杭州,再投金陵威武节度使。王审知闻公博学多才,奏辟为判官,挈家相随入闽。审知屡用公策,削平黄巢。及审知为闽王,公为王府长史,寓居邵武禾坪鹳树下。后徙居黄连镇。其子望,字汝标,孙彦斌,相继为黄连镇将。”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闽西,后分衍到江西、广东。
五代时入闽的谢氏有两支:一支始祖是东晋宰相谢安的后裔。谢安裔孙谢致中,唐僖宗时任左散骑大夫,生九子,其“季子英,后梁时仕古闽参军、节度使”,留居福建。谢英的后裔,分布于仙游、莆田、永泰等地。一支始祖是谢荫隆,他“于后晋开运甲辰(944)自豫章临川迁建昌军城,继以荒年,移居邵武水东坑”。谢荫隆的后裔,分布于闽北的邵武、将乐、沙县、明溪、永安一带。
两宋时期,中原居民有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时间在“靖康之变”前后,流向是长江以南,主要是江浙地区,也有逃到江南其他地区的。络绎于南行道上的移民队伍中,也有不少谢姓人。其中有史书记载的是谢克家。谢克家是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随宋室渡江后,寓居浙江杭州,高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宋代,谢氏还有继续迁入福建者。
谢姓经过多次迁徙、繁衍,至宋代,已遍布南方各省,今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自治区都有许多谢姓聚居点。谢姓在南迁的同时,由于官职调迁、游学、经商等原因,也有徙居北方各省的,至元代,已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河北省及东北的一些地区也都有谢氏的聚居点。
谢姓迁往海外,最早是南宋时的谢升卿,他改姓名为陈日煚,迁往安南,后创建了越南陈朝。其次是明代谢文彬等人,分别到暹罗(今泰国)、吕宋(今菲律宾)。清朝至现代,有更多的谢姓人走出国门,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谋生求发展,现主要分布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缅甸、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巴拿马、苏里南、法国、英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谢姓自大陆徙居台湾,最早者均是福建漳州、泉州人,是明末郑芝龙设寨于笨港时到台湾垦荒的,此后,有谢贤、谢岩随郑成功入台。清朝政府设台湾省后,谢姓入台者络绎不绝,除了漳州、泉州人外,还有广东人。
总之,河南是谢姓的发祥地,但自申国灭亡后,谢姓的迁徙就没有停止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末年、两宋之际、宋元之际中原地区兵燹不断,社会动荡,有许多谢姓携妇将雏,纷纷逃难江南,寻求安身立命之地。一浪高过一浪的迁徙浪潮不但使南方各省有许多谢姓居住,而且港、澳、台乃至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也有了谢姓人的踪迹。
二、秦汉时期谢姓的迁徙分布
谢氏形成后,除了一部分妇孺老幼及病残者留居原地外,大部分谢姓居民都辗转流徙到了外地。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居无定所,随遇而安,阳夏(河南太康)的谢姓就是申国灭亡后从南阳迁入的。据河南省太康县《谢氏族谱》记载,秦、汉时期已有谢氏先民在这里定居,绵绵瓜瓞,螽斯繁衍。太康县与谢氏发祥地南阳相距不过几百里之遥,且又坦荡如砥,揆诸情理,那里的谢姓当是申国灭亡后由南阳一带迁入的。该谱称:“若始祖讳嘉者,其先南阳人也,西汉末为水衡都尉。”既称其先为南阳人,便可断定太康的谢姓由唐河、南阳一带迁徙而来。汉平帝元始年间,谢嘉出任南昌县令,其时王莽将倾汉室,谢嘉避地于会稽之暨阳,并在那里定居,因此太康的《谢氏族谱》定谢缵为一世祖而未定谢嘉。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有明万历年间的《谢氏先茔碑记》说:“窃睹谢氏者,自汉晋以来,旧为阳夏之氓。”《河南新志》也说:“惟阳夏谢氏世代以原籍立册,不曾或易。”河南其他地区的谢姓,当是从南阳或太康播迁去的。
另一种情况是,大多数谢姓人被当做楚国的战俘迁到了淮河上、中游,这就是《左传》所说的“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平王即位,既封陈、蔡,而皆复之,礼也”。许、胡、沈皆是春秋晚期的弹丸小国,道、房、申皆是故诸侯,被楚国灭亡后,改为邑。荆即荆山,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楚灵王十年(前531)灭蔡前,许国已迁至今安徽亳县东南,胡在今安徽阜阳境,沈在今河南沈丘东南,道在今河南确山北,房在今河南遂平境,都在淮河上游到中游以北地带,申国与许、胡、沈、道、房一起,都在楚国东境范围之内。当时的形势是:楚、晋之间争霸中原的战争已逐渐停息,而新兴的吴国却频频骚扰楚国东部边境,楚、吴之间争夺淮水流域的战争愈来愈烈,楚灵王在灭亡蔡国之后,迁许、胡、沈、道、房、申等小国之民于荆,是怕这些亡国遗民趁机作乱,与吴国的军队遥相呼应。楚平王继灵王即位后,“封陈、蔡”,是使陈、蔡重新立国,所谓“皆复之”就是恢复故国。而对于已经亡国的申人来说,只是重返旧居,不再说封,显然不是恢复其社稷。当然,重返旧居的只是一小部分谢人,居住在荆山的谢姓人又由这里迁徙到南方各地。
申谢被楚国灭亡后,一支飘零无依的谢人在摆脱了楚国的控制后,沿着潇水南下,迤逦来至湖南南部与广西交界的江永县,那里峰峦起伏,偏僻闭塞,交通虽不方便,却没有刀兵之扰,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经过几世纪的生息繁衍,至汉代时,已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势力,朝廷在这里设立了谢沐县。《水经湘水注》说,湘水支流之一的观水即发源于谢沐县,西北经灌阳县西。灌阳县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现在仍叫灌阳。
居住在荆山的谢姓人中,大约在战国时期,有一支向西迁徙,后来到了四川涪陵,便卜地而居,成了当地的著姓。汉献帝建安年间,涪陵就出了一个叫谢本的人。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年间,涪陵有个大姓徐巨反叛,大将邓芝率众讨平,为防止他们东山再起,邓芝将谢、徐、范等几家豪门大姓的5000余家迁往蜀郡,后来谢姓在那里也成为大姓,并因善射而成为射猎官。东汉巴蜀有“白虎夷王谢节”,白虎夷人系巴人的一支,既有谢姓为其王,说明谢姓早在东汉时已与巴人中的白虎夷融合在一起了。
涪陵谢氏成为当地著姓后,其中的一支在三国蜀汉时辗转向西南迁徙,历尽了千辛万苦,来到了山水迢递的云南永昌郡,即今之腾冲县,那里已是靠近缅甸的边陲城镇了。《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永昌郡有著姓谢氏,即指的这一支。即使今日隶属于重庆市的涪陵至云南腾冲,仍然是荆天棘地,交通不便,1800年前的谢姓先民竟然有如此毅力长途跋涉,这种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涪陵谢氏中还有一支在东汉初年从居住地南下,进入了黔中。黔中土著有獠人、濮人等,这支谢姓与这些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他们关系融洽,互相帮助,不少谢姓人与这些少数民族结为朱陈之好,以至于自己也融入了少数民族之中。有的人甚至成为部落酋长。虽然融入少数民族,但姓氏依然未改,至隋唐时期,形成了东谢蛮、南谢蛮、西谢蛮。东、南、西是表示他们在贵州境内的方位,蛮是指少数民族,谢蛮两字连在一起,则指少数民族中的谢姓。即使融入少数民族,也不忘木本水源,在蛮字前冠上谢姓,这是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
从地域分布来看,从申谢灭亡至秦汉时期山东、湖北、河南、浙江、贵州、陕西等地均有谢姓居住,不少人成为朝廷命官,因其才能和建树而光耀史册。谢姓最早的名人是谢息。他是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鲁昭公的大臣,晋人攻鲁,谢息率兵据守,为谢氏东迁齐鲁最早见诸史册者。西汉时见诸史册的有谢殷、谢禄、谢躬等人。谢殷是章乡(今湖北荆门)人,平帝刘衍元始年间官拜中郎将之职,与陈崇等人巡行风俗,封章乡侯。谢禄则为东海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汉末年赤眉起义军领袖。天凤五年(18)起兵响应樊崇。赤眉军建立政权,攻入长安,立刘盆子为帝,官至右大司马。建武二年(26)因粮尽从长安退出。次年设计打败刘秀部下邓禹、冯异所率的军队,但不久即被刘秀所部包围,随从投降,谢禄被刘秀部将刘恭所杀。谢躬为西汉末南阳(今属河南)人,更始年间为尚书令,与光武帝刘秀共定邯郸,刘秀甚忌谢躬之才,口头上称他为“真吏”,躬毫不怀疑,后被刘秀设计诱杀。
东汉时期谢姓人物增多,居住地区也更为广泛。牂牁(今贵州遵义一带)人谢暹任本部功曹,公孙述据蜀称王,暹与当地大姓龙、傅、尹、董等保境为汉,得知光武帝刘秀在河北,派人从番禺奉贡,刘秀甚为高兴,称之为“义郎”。下邳(今江苏邳县)人谢安(与东晋名相谢安同名),东汉中叶顺帝时盗贼群起,有一个叫徐凤的贼将焚掠东城县,谢安率其宗亲斩杀了徐凤,被封为平乡侯。东郡武阳(今山东阳谷)人谢弼,为人正直,甚受乡里推重,灵帝时对策任郎中。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广陵府丞,不久,辞官归家。权臣曹节之侄任东郡太守时将他拘捕,后死于狱中。南阳章陵(湖北枣阳)人谢该任公车司马令,因父母年迈辞官,大臣孔融上书朝廷,说他“博通群艺,周览古今”,朝廷授他为议郎。他谙熟《春秋左氏传》,有门生近千人,为当世名儒。汉献帝建安年间,有人从南阳徒步至许昌请教《左传》,他一一诠释,集成《谢氏释》一书,今已亡佚。召陵(河南郾城)人谢甄善言谈;九江(今属江西)人谢曼卿善毛诗;许州(今河南许昌)人谢彦章系武将,任匡国军节度使,又礼贤下士,时人见其行阵整齐,便说:“谢彦章必在此也。”扶风(陕西西安西北)人谢服,官征西大将军,屡立战功,卒葬洛阳北邙山。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人谢煚,东汉末期大臣。另一会稽山阴人谢夷吾,字尧卿,少为郡吏,学风角占候,太守第五伦擢为督邮,举孝廉,任寿张县令,有政绩,在百姓中口碑甚佳。明帝永平年间,蝗虫发于泰山,周边禾稼啃食净尽,惟寿张庄稼完好无损,人们认为是夷吾善政所致。后屡次迁升,任钜鹿太守。因乘柴车从两吏行春,冀州刺史劾奏他失礼仪,谪降为下邳令。后夷吾预卜自己死期,果然如期而卒。为会稽山阴谢氏开基祖。
三国时谢承,系谢煚之子,孙权谢夫人之弟。博学洽闻,尤熟悉东汉史事及本郡掌故。孙权时曾任吴郡督邮,升任五官中郎将,后作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已佚。又撰《会稽先贤传》7卷,原书已佚,《太平御览》多次引用,鲁迅称该书“吉光片羽,真可宝也”。著有文集4卷,今残存有《三夫人箴》等数篇。宛(河南南阳)人谢景任吴国太子宾客,善于言辞。任豫章太守时政绩颇佳,为吏民称道。会稽人谢渊举孝廉,任吴国建武将军,虽是武将,犹留意人物。骆统之子骆秀被人诬谤,谢渊出面为之昭雪,在百姓中口碑甚好。彭城(江苏徐州)人谢慈,满腹经纶,曾撰写《丧服图》,今已亡佚。任吴国齐王奋相时,因屡次上书谏诤,为奋所杀,时人冤之。谢缵,在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曾任过三国时魏的典农中郎将,职责是掌管农业生产、民政、田租,官阶与太守同。因出身寒微,不为世人所重,《三国志》未为他立传。为官后寓居洛阳,死后由其子谢衡扶柩归葬阳夏吉迁里,今谢家堂村,至今墓碑犹存,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他是陈郡阳夏谢氏的开基祖,谢安即其曾孙。陈郡也成为谢姓的郡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