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四

  近代中国的学术思想界,新旧并存,学人蜂起。宋代以来的理学观念,清代盛行的汉学风习,在阵阵欧风美雨袭扰之下,无可奈何地收缩了地盘;西方的科学技术、人文学说,尾随着剑与火的壮烈和痛苦,始而微弱,继而强劲地涌入这个东方古国。往昔那自古至今传承而来的文化一统天下,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交织着冲突和融合的多元局面。这是一个痛苦反思、重新抉择的时代,这是一个激烈论争,更新过渡的时代。如此的文化氛围造就出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思想博大、影响深远的学林巨子。被世人誉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的蔡元培,即其一。

  20世纪初期的二三十年间,举凡学界中人,几乎无人不知有位“蔡先生”。这位生长于清代同、光年间的浙东商家子弟,凭着博学强记和一手“怪八股”的功夫,数年间,奇迹般地由古城绍兴的布衣寒士而跻身于帝都北京的翰林文苑,一时间引来多少寒窗学子的艳羡和敬慕。然而,曾几何时,他却轻抛功名,挂冠而去,回乡兴办新式教育,随即走上反清道路,来了一个“翰林革命”。继而,又以“不惑之年”,远走欧洲,在德国苦学四年,一展游学西洋的生平宿愿。民国初立,他作为首任教育总长,厉行变革,底定共和教育的根基。几年后,他出掌北京大学,高擎“学术至上、兼容并包”的旗帜,将一个沉闷萎靡的官衙式学堂改造成为焕发勃勃生机的新式学府;由此开创的自由学风,促动了新文化的繁盛,也激发起“五四”风潮的热情,知识界的一代新人即从中育成。及至晚年,他主持国立中央研究院,将“五四”以来喧腾于世的“科学”口号落实为研究实体,面对种种困难,殚精竭虑,不仅组织起一支汇集各类人才的科研力量,而且初步确立了我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规模和体系。他的这种与时俱进的追求和在民国文化教育史上的卓著功业,得到中外知识界的广泛推崇和尊敬。

  就清末民初的一代知识分子而言,蔡元培可谓极重道德修养,对自身,对公众,莫不如此。倾心求索创造了近世文明的西方观念和文化,并没有使他丢弃早年诚笃信守的传统道德价值。在人们看来,本属相悖的中西道德伦理,在他那儿,即经由择善而从的筛选,得到浑然一体的自然融合。有人说:“他在西洋思想上,把握到自由与理性,在中国文化上,把握着中庸与良心。”或许正是因为受到来自两种文化精粹的作用,他一生砥砺私德,力求纤尘不染,同时倡行公民道德教育,致力国人内在素质的提高,追求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想境界。最能反映他这一特点的,莫过于数十年力倡不懈的美育。尽管世运不济,时人亦大多不以为意,但他初衷不改,我行我素。他的这种多少有些超然世外的高风亮节,常令世人感佩不已。“人世楷模”这一赞誉,在他辞世之初,或可视为悼亡的颂词,然而时过境迁,人心非古,却依旧被后人认可,则是一种“大德传世”的标识。

  蔡元培早年投身反清革命后,即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但本质上,他属“学界中人”。在他看来,社会的发展,虽然不排除必要时偶尔“骤用兴奋剂”的激烈运动,甚至革命,但就其常态而言,应是渐进的改良,要靠教育和文化,这是振兴国家的百年大计。因此,他的活动重心始终不曾偏离文化教育界,而政治上的地位适足用来保障其文教兴革活动的展开。这就使他虽置身宦海,却不失书生本色。作为一种个人追求,他对中西学术均有浓厚兴趣,曾先后整理编次中国伦理学史,疏证《红楼梦》,而成一家之言,介绍西方近代哲学和美学成果,传播民族学知识并确定该学科的定义和名称……这些工作及其文字成果,倘用严格的学术眼光加以审视,或许算不上是第一流的学术成就,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却带有学科开创的性质,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中国伦理学和民族学才得以立足学林之间。人们普遍注意到他涉足学术的广博性,公认其为学界的“通人”。“他在学问上虽不是一个专家,而是一位通儒,通儒不是样样都懂,而是能通达事理,明辨是非,不固执,无偏见,胸襟豁达而又虚心的读书人。”论者的这段评述,颇为契合蔡元培的实际。正是这种“通人”的特性,使他能够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形成大气候。对此,梁漱溟发表过很精彩的议论:蔡先生“天性上具有多方面的爱好,极广博的兴趣”,“他的器局,他的识见,为人所不及……因其器局大,识见远,所以对于主张不同、才品不同的种种人物,都能兼容并包,右援左引,盛极一时。后来其一种风气的开出,一大潮流的酿成,亦正孕育在此了。”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林语堂谈及蔡先生时,十分肯定地认为,“论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

  古人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以此比照蔡元培生平所为,应当说,他在这三方面均有非同寻常的建树,可算得一个“完人”。但从中国近世文化学术的角度细细考量,便不难发现,他在新教育、新文化领域内的功业最为突出:无数人才的培育,诸多改革举措的实施,学术自由风气的开通,科学研究基础的奠立……遍观近世海内学人,蔡元培堪称一位难得的重在“事功”的学界巨子。

  那么,他有着怎样的人生,又如何创立卓著的功业?且让我们循着他的生命历程,去探寻他那印在历史上的足迹。

  §§第一章 从绍兴到北京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