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大库档案的抢救、印行

  位于故宫东南隅(东华门内)的大库,是清代内阁存放档案和书籍的处所。它西临内阁,北对文华殿,是由两座上下各五间坐南朝北的楼房组成。库分东西,实录库居东,俗称东库,红本库在西,俗呼西库。实录库由满本房掌管,以储存《实录》、《圣训》和《起居注》为主。典籍厅管理的红本库(包括东库楼下),主要储藏档案和书籍。大库的功能告诉我们,除去这里储藏的宋代的典籍外,大量档案是记录清代二百多年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对于大库内这些重要的典籍和史料,内阁并不重视,光绪年间修缮红本库时就曾焚毁过档案,1909年大库又要进行修缮,恰逢宣统即位,载沣监国,令内阁查找清初摄政典礼旧档,阁臣们在堆满档案的大库内找不到,便又采取光绪年间阁臣的办法,称库中无用旧档太多,奏请焚毁。内阁的奏章被批准后,一些阁臣首先关心的是自己和以前科举名人的试策,纷纷进入大库寻觅,而将大批档案弃之而不顾。无意中章一山(梫)在典籍中发现宋写本玉牒残页,便影照分贻同好,并呈文襄(张之洞)和荣相(荣庆)。罗氏在荣庆举办的一次午宴上,答张之洞问询,说大库内的宋人玉牒应是《宋史艺文志》著录的《仙源集庆录》、《宗藩庆系录》,南宋亡后元代试行海运,先运临安国子监藏书,故此书得至燕京(按:即元大都)。又说大库所在地为明代文渊阁旧址,故大库内除此书外,还应有其他宋版书。罗氏之言,张之洞从其他阁僚处得到了证实,因此当罗氏向其进呈《文渊阁书目》并提出将大库图书储藏到京师图书馆时,得到首肯。于是内阁奏请将大库书籍和其他有关资料俱归学部,明确指出“片纸只字不得遗弃”。似乎保存大库档案之事已经解决,但实际并不如此简单,实行起来遇到了许多困难。当时受命清查整理档案的内阁中书曹君直(元忠)和刘翰臣(启瑞),未能贯彻执行“片纸只字不得遗弃”的谕令。“时往相助”的罗氏一日到曹某整理的现场发现,所谓“无用”和“废弃”的档案在地上堆积得相当多,不仅如此,就连架上清初绘制的“地图十大轴”也被列入“无用”和“焚毁”之列。看到这种情景,罗氏急忙“返部,以电话告文襄,文襄立派员径运至部”,才使那些“无用”的档案幸免于难。

  罗振玉又一次查看整理的档案时,见到大库庭院里已经“奏请焚毁”的红本、题本按年月顺序捆扎得很整齐,堆积得如小山,随手取出两件翻看,一为管干贞督漕时奏折,一为阿桂征金川时奏折。罗氏想,这是有关清初的重要史料,他不忍眼看其遭此厄运,再三恳请侍郎宝熙向张之洞转陈,张之洞很赞同罗氏的意见,但内阁已“奏请焚毁”,只得让宝熙转告“罗参事速设法移入部中,但不得漏于外间”。据此,罗氏迅即与内阁会稽司长宗梓山磋商,为节省学部开支,便于运输,决定把档案装入麻袋储藏,经唐尚书同意,径直将八千袋(有说九千袋)档案,运到学部后堂暂存,而后又转移到国子监敬一亭。

  作为学部参事的罗振玉,并未受命督察清理档案之事,仅以“相助”之名来往于学部和大库,却积极主动提建议,上下周旋,身体力行,使十几万斤的档案和典籍免遭焚毁,实属不易。但他对于那些“私运外出”的盗窃者就无能为力了。后来从“南北人家流出”的库书精品,都是“当日称为无用废弃”的书籍和档案。据罗继祖在《庭闻忆略》中所述,当时负责整理大库档案的曹元忠、刘翰臣都从“废弃”的旧档中窃出过宋元刊本或抄本的书籍,尤以刘某窃书为多,辛亥后,他曾转卖给傅增湘(民国时曾在北京任教育总长),在傅所著的《藏园群书题初续编》和《双鉴楼藏书续记》都有记载。在学部供职的部员,应该说都是有较深旧学修养的人,对于内阁保管的宋元古书和明清档案的重要性本应有足够的认识,他们对库档的态度却令人费解。众多读书人哪个不是由经、史起家?面对即将被焚毁的典籍和旧档却无动于衷,竟没人发表不同意见,保护大库档案的动议,却让一个没有科第身份的罗氏率先提出来。这种现象说明科举考试成名的人,并不见得有真才实学,他们进入大库开始只是汲汲于寻找自己或名人“试策”,似乎宋元版古籍和明清档案与他们无关。及至见到古书,他们掌握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也不用在正道上,而当作窃夺古籍的技能加以施展,足见这些人的心目中根本没有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料的见识。相比之下,罗振玉则不然,在档案遭毁的紧急关头,不仅一再向上司建议保存,而且亲自参加抢运封存,将档案安置在较为安全的地点。今天,许多海内孤本和善本书得以流传,明清档案能刊印出来供学者研究,实不应忘记当年罗氏的奔走努力。

  明清档案从大库经学部转移到国子监,暂时摆脱了被焚毁的境地,不过等来的不是重登历史殿堂,而是要变为“还魂纸”的厄运。幸亏又一次得到罗氏的解救才化险为夷。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21年这批档案又从国子监搬到设在午门的历史博物馆,当时任教育总长的傅增湘,令人在午门上拆开几十麻袋,寻找宋元刊本、写本的古书,后来傅某曾通过傅斯年把这部分古籍卖给史语所。当时的历史博物馆馆长彦德,也从麻袋里找到海内孤本的《司马法》,因而“致富”。八千麻袋档案再次遭此洗劫后,幸亏比较完整的被北京大学借去“十二箱,一千五百零二麻袋”进行整理,余下的数千麻袋档案却被历史博物馆冠以“烂字纸”三字,并以馆内“绌于经费”为由,申请教育部批准卖给同懋增纸店。其实博物馆是为“运动费”而出卖档案的,今查到1922年纸店买“烂字纸”的账单为证。纸店用四千元买这些“烂字纸”,是要作“还魂纸”的原料。大库档案真是多灾多难,躲过“火劫”又将遭“水劫”。而参与出卖历史档案的文化人出自历史博物馆,更成为近代文化史上的大笑话!

  这部分大库档案转到同懋增纸店后,去掉麻袋另换芦席渍水捆扎成包,分别运往定兴和唐山化纸浆,同时也零星出售一些。罗氏此时因事至京,在市上看到洪承畴揭帖和高丽国王贡物表,断定是大库所出,于是与友人金梁访得库档归同懋增纸店,且闻该部分档案已分别发往定兴和唐山的造纸厂,于是立许以三倍其值买下所有档案,为此奔走于京津筹款。甲子(1924年)十月,罗氏立遗嘱时着重指出,有债务约四万元,须变卖所藏书籍、字画、文物以偿清,“诸欠款中以金息侯老伯之一万元最要,此系京旗生计维持会公款,借以购大库史料者,次则借周作民之五千元……”可知当时他是举私债千余元才换回这批“烂字纸”的。

  劫余的大库档案买下以后,罗氏先将留在纸店的数麻袋带回,且令其速速追回已发运的档案。从定兴运回北京的初存彰仪门货栈,又移商品陈列所大楼,再迁善果寺余屋。由唐山运回的留天津,特辟库书楼藏之。罗氏的第二次抢救总算及时,把大库档案留存人间了。王国维为彰其保存档案之功作《库书楼记》云:“非笃古如参事者,又乌足以与于斯役也。”徐中舒则称罗氏之举是“保存内阁大库档案的伟绩”。抢救保存大库档案的消息迅速传开,四方友人纷纷催问清理状况。罗氏自得档案之后,确实着手翻检,但因“以前称贷既竭吾力”,不可能再长期请人帮助检理,又无专馆展开,只能在狭窄的地方进行小规模的清查,他曾提出“若得三五同志协力图之,一面鸠金建筑,一面赁大屋从事检理,随时刊布,假以月成百纸,则十年得万余纸,是检理告终,紧要史料亦得大要矣”。但这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由于个人财力不济,1924年以不得转售于异国为由,将全部档案转让给大收藏家李盛铎。此后,罗氏继续关注流散于市面之明清档案的蒐集、整理,自1924至1936年间,总计编辑、影印出版的有:《史料丛刊初编》二十二种、《清太祖实录稿》三种、《史料丛编》二十二种、《皇清奏议》六十八卷、《皇清奏议续编》四卷(未刊),还有《大库史料目录》等。这些资料的出版,不仅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而且影响远播海外。傅斯年在致蔡元培的信中,对保存档案的意义有精辟的论述,他说:“其中无尽宝藏,盖明清历代私家记载,究竟有限,官书则历朝改换,全靠不住,政治实情全在此档案中也。且明末清初,言多忌讳,官书不信,私人揣测失实,而神、光诸宗代,御虏诸政,明史均缺,此后明史改修,清史续纂,此为第一种有价值之材料。罗振玉稍整理了两册,刊于东方学会,即为日本、法国学者所深羡,其价值重大可想也。”傅斯年的观点代表了当时学者的意见,故蔡元培接到傅信后,立即代为筹款,将档案由李盛铎处买下归史语所。从此档案有了归宿。

  罗振玉两次抢救和保存大库档案的重大意义,从明清档案整理的结果可以看得更为清楚,曾领导档案整理的徐中舒先在《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中肯定罗氏“对于整理、储存、传布三事,都有相当的努力”。继之又在《再述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指出档案的种类和重要性。他说,典籍厅管理的档案里“有许多宋、元版珍贵书籍,及外间不易得或已佚之地志及其他稿本等。此外还有明代启、祯年间的题行稿,有清代开国期及雍、乾以前的重要档案,有历朝诏敕、试卷、金榜等”。这中间宋、元版珍贵书籍当然不容忽视,而档案里以明档的辽事、边情和“流寇”诸端,清人的盛京旧档,清初对郑成功、李定国的用兵,康熙平定三藩,各地的报销黄册等资料最为质实,可以说没有这些史料,而使用经过再三修改过的实录或官修史书,根本无法弄清天启、崇祯时期与清人的关系及清初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罗氏保存大库档案的重大意义也就在于此。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