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四章 海伦和迪妮

  海伦年轻的时候是演员,后来考取了英国教师资格,当上了大学老师。迪妮年轻的时候就是学文学的,周游数国教授英文许多年,后来回到英国,依然执教文学。

  在伦敦西敏斯特大学,她们除了各自教的专业课程外,俩人还共同给一个由中国交换生组成的班级上课。已经许多年了,她们教了许多届这样的学生,认识了许多中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从师生交流中增加了许多。她们依旧用英国式的思维方式、英国式教学方法教授自己的学生,但在许许多多的事情上,却是怀着一种偏爱来帮助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不同年龄层次的留学生们。

  海伦风度翩翩,不论课堂上,聚会时,站着坐着,一招一式都不失其曾经受过表演训练的风范,每天上班开着一辆旧式的小跑车,衣衫考究。她教的语音学是极其规范的,抑扬顿挫,标准的不列颠英语。她告诫学生们千万别学东伦敦的发音,因为那是如此的不同,把妻子叫作“麻烦”,把楼梯叫作“苹果”,那怎么行?在家看电视,学生们老看见一个广告里的金发女郎像极了海伦,端着一杯茶款款走出,送到一老者面前。后来忍不住了,上课时一问,果然是海伦本人,她笑着说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广告,是用一个很棒的渔竿奋力甩钩钓鱼。“你们看过没有?”她显然很为广告片得意,虽然当起了老师,仍然有片商相约,颇为快意。

  迪妮却是个很随便很热情的人,风里雨里都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大学之间。要知道英国是没有自行车道的,要么跟汽车一起跑,要么在高低不平的人行道上骑,迪妮也不怕,穿着一件黄色的安全标记背心,头盔一戴就上路了。她还教文学院以外的课,几个学院跑来跑去,这些学院在几条不同的街上,有时一身骑车服就进了教室,褐色的头发好像也不怎么太整理。然后一下子从大背包里掏出好几本书来,上她课的学生们也得带好几本课本,因为不知道随时要讲哪一本。她可以一篇课文讲着讲着,忽然叫人翻开语法书的第几页大读一段,然后又点评一下谁的作文。初听起来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整个一个英国“意识流”,后来渐渐明白了,其实她用的是一种拾遗补缺的办法,发现留学生们错误在哪儿就讲哪儿,不讲究系统性,你能懂就行。就这连海伦也挺佩服她,一碰到文学方面的问题,常说要问迪妮,因为迪妮是研究文学的,其实所有的学生都觉得海伦才真像是艺术圈里的。

  海伦怕热。因为怕窗外的噪音,上课时不管是数九寒天还是盛夏酷暑,窗户只好关着。一休息,海伦第一句话就是“让我们打开窗户吧”。已是深秋了,海伦依然穿着一件显然是过夏天穿的短袖衫上课,学生们都已经羊毛衫上身了。大冬天的,人人都皮衣棉衣穿着,教学大楼有暖气,一进去外套可以去掉,里面也不能穿得太少了吧,可海伦就一件短袖衫“噔噔噔”上了讲台,课间休息,依然要开窗户,喝自来水。后来海伦病了,感冒得不轻,几天没上课,同学们真还挺想念她。想起来上海伦的课还是很开心的,常听到一些教科书以外的东西,尤其是周五下午的那几节课,人人都幽默了许多。后来海伦也发现了,说“是不是因为周末到了,所以你们特别开心呀”?其实也不全是,但周五下午的课大家感觉都特别好。

  迪妮也怕热,上课干脆就开点窗,但是她可以乱穿衣,经常一件旧兮兮的衣服穿在身上,这位家乡是苏格兰的女士也太艰苦朴素了。大家心想她们工资挺高,不就是买房花钱嘛,干嘛这么省呢。可迪妮自己觉得这么活还挺滋润,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有一次在伦敦市中心的一个音乐厅参加合唱义演,几周前她就告诉她的学生们去听,那天她要上台演唱。那是一个周末的夜晚,去的同学不太多,迪妮还是挺感动,唱完了找到几个人由她请了一顿咖啡茶点。没去的人后来都后悔,心想迪妮没少关心咱们,听她唱歌也算是满足她的一个心愿。记得有次一个同学住院,迪妮和海伦都没少忙乎,那天一大早是海伦的课,海伦一听说这事,说得马上告诉迪妮,迪妮是班主任。接着海伦去打电话,将她知道的情况向住院医生解释,她说我们和医院之间的交流必须有人帮助,这非常重要。要知道这是在异国他乡!这种无私的关心让所有的海外学生都很感动。后来迪妮赶到了医院,去看那位来自陕西的中国学生,他好得挺快,英国医院里的免费餐也没多吃几天。

  都是些小事,想起来却很有趣也很感人。在西敏斯特大学的那些日子里,按照海伦布置的作业,见识了地道的英国式生活;跟着爱跑跑颠颠的迪妮,看书市,听议会辩论,参观了不少地方。海伦请大家去她家里做客,每人得做一个菜带去,她管酒和点心。十几个人去了,东西不少。大伙心想这真是地道的西式思维,请客还要客人带东西,然后分着吃。海伦是独身,整洁的单元房并不豪华,但却非常舒适,花园是鹅卵石铺的地上随便放着几把椅子,显出几分艺术气质。迪妮也请学生们去家里做客,她是个随便的人,什么也不用带,请的是下午茶,随意又方便。她家后面是一条城市运河,十几个人刚来齐,她就建议去河边走走,大家很高兴。跳跃式的思维,请客还稍带散步。回到她那略显陈旧却塞满书籍的套房里,她用类似中国击鼓传花的方式来回赠学生礼品,音乐一停,礼物传到谁手里就给谁。迪妮也是独身,“二战”后在英国那种年龄独身的女性好像特别多。为了热闹,迪妮特意叫来了侄子和侄女,让正在牛津读书的侄子为大家演奏钢琴曲子。这是地道的英式家庭,各人忙着各人的生活,静谧过头了,无怪乎令上年纪的人伤感。

  海伦挺硬气。有次上课她预约的教室电视机柜打不开,无法放像,她一边上课一边叫班长去找录像室的职员找钥匙。一会儿人回来了说钥匙没找到,她说你再去告诉他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预约过。不一会录像室那个管事小伙子来了,想解释一下,一见是海伦,没说几句就走了,不知从哪儿给拖了一台机器来,一边装一边冲海伦挤眼,好像说该办的都办了您也别较真儿了。迪妮是个随和的人,为了别人一件事可以牺牲许多时间自己跑来跑去。后来真出了一件事,让她和海伦都没少费心。那是暑假前,几个中国学生在一家旅行社预订了去邻国的旅行,为了省时间就让旅行社代办签证,没料到交了钱到临行时被告知签证没按时下来,本来顺理成章推迟就行了,可旅行社说不行,只能取消计划,退回20%的钱。几个人急了,心想这是法治国家总不能不讲理吧,可事情就是这样。海伦听说了也说不会,是我们听错了。确认没错后她气极了,用发抖的声音说:“对不起,我很难过。”要知道这是几天来这些学生听到的第一声“对不起”。那天正好又是录像室的那个小伙子来调设备,海伦问他听说过那家公司没有。小伙子说是有这么一个公司,只要海伦说话,大家可以一起去质问他们,他用摄像机摄下来。海伦听了很激动,觉得挺解气。当然后来没有那样做,按照迪妮的建议,由学校的律师出面调解,学生们自己去办了签证。迪妮亲自写信送给前往国的使馆,希望她的学生能成行。那些依然无法签证的国家,事后由律师出面和那家公司打官司,要求索回损失。事情办得很周折,但迪妮却很有信心,她要替自己的学生讨个公道,这官司还真打赢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