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题分析
考情分析:
从近五年的考试分数分布表可以发现,从分值来看,考试分值在整个试卷中的比重变化较大,2010年为5分左右,2011年和2012年相对稳定,保持在3分及以内,但在2013的则突然上升至12分;2014年为6分;从考试题型来看,五年来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也出现了主观题的考查形式,如2010年的简答题,2013年的论述题,2014年的判断分析题。因此,本章内容属于重点章节。具体来说:
选择题。2010年一道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负强化的理解及应用;2011年主要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二是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2012年连续出现三道选择题,分别考查人本主义学习和教学观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合称为20世纪三大教育运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程序教学;2013年分别考查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和机械学习的定义;2014年分别考查“先行组织者”概念的提出者和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
主观题。简答题仅在2010年出现过,主要考查考生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的掌握情况,在此后三年中并未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本章的知识内容;论述题仅在2013年出现,主要考查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要求考生联系实际回答此题;判断分析题在2014年出现,要求考生对“有人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这句话的正误作出判断并阐述理由,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材料分析题近五年的考试中均没有涉及。
应考攻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复习应考过程中,由于本章内容较多,选择题为必考知识点,因此要特别留意每种学习理论的经典核心观点并能加以理解应用,同时本章出现的心理学家非常多,务必将心理学家及其所提出的重要观点、主要名词相对应,这些内容都是选择题非常青睐的考查要点;其次要加强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把握,这两个理论比较容易出现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
本章典型过关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描写的是典型的()现象。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消退
D。恢复
2.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班杜拉
3.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贝尔
B。布卢姆
C。布鲁纳
D。斯金纳
4.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选项是()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定义的是()
A。海豚投篮
B。望梅止渴
C。能背诵出课文
D。男孩长出喉结
6.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不包括()
A。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
C。情感价值观学习
D。社会规范学习
7.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学校给予相应的处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观察后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表现,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学习心理中属于()
A。惩罚
B。抑制
C。负强化
D。正强化
8.下列选项不属于概念同化模式的是()
A。类属性同化
B。并列性同化
C。总括性同化
D。并列结合同化
9.下列关于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接受学习都是机械的
B。接受学习有可能是有意义的
C。发现学习可能是机械的
D。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多了“发现”这一阶段
10.下列选项属于间接强化方式的是()
A。替代强化
B。自我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11.根据对黑猩猩的学习实验进而提出了著名的“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A。托尔曼
B。班杜拉
C。桑代克
D。苛勒
12.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自己的知识,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观点,这种学习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知识学习
D。技能学习
13.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叫作()
A。中性反应
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反应
D。操作性条件反应
14.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并主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一般理解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贝尔
B。布卢姆
C。布鲁纳
D。斯金纳
1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化()
A。情境学习
B。接受学习
C。顿悟学习
D。机械学习
16.李老师十分重视学习对本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掌握。从学习理论角度来看,李老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17.学习者按自定标准评判过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指的是()
A。替代强化
B。自我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18.桑代克认为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技能
B。情感
C。知识
D。刺激
D。反应的联结
19.程序教学的关键是()
A。编制出好的程序
B。有优秀的同伴
C。教师的指导
D。有良好的教学管理
2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杜威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21.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图形
B。词汇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22.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桑代克
B。康布斯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2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在于()
A。替代强化
B。条件反应
C。操作行为
D。强化
24.现代认知心理学所划分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25.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是()
A。学习概念
B。学习命题
C。促进迁移
D。创造性
26.布鲁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的帮助”。
A。矫正性
B。反馈性
C。指导性
D。评价性
27.加涅认为能够识别同类事物的能力是指()
A。辨别
B。规则
C。定义性概念
D。具体概念
28.班杜拉曾提出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最后他将动机阶段的意义延伸,并认为自律行为的养成依次需经历三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强化
B。自我观察、自我强化、自我评价
C。自我评价、自我观察、自我强化
D。自我评价、自我观察、自我强化
29.强调一切知识都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主体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出对外部世界的意义,并认为认识活动具有个体性质。这一观点属于()
A。社会建构主义
B。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C。激进建构主义
D。社会文化取向
30.短时记忆系统既接受外来信息,也接受提取于()的信息,共同完成信息的加工。
A。工作记忆
B。长时记忆
C。受纳器
D。反应器
二、简答题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2.简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3.简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阶段。
4.简述罗杰斯自由为基础的五条学习原则。
三、判断分析题
1.惩罚与负强化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作用与原理是一致的。
2.人的所有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引发的。
3.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使用惩罚是无效的。
本章典型过关习题详解
1.B“详解”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叫作刺激泛化。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来刺激的相似程度。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越相似,其诱发的条件反应就越强。该题中的“绳”与“蛇”具有某种相似性,从而诱发出相应的条件反应。
2.B“详解”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长期对动物和人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他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了叫斯金纳箱的学习装置,白鼠在该学习装置中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按压杠杆变成了取得食物的手段和工具,并由此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条件反射。在工具条件反射中的学习也就是操纵杠杆(S刺激)与压杆(R反应)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结。
3.C“详解”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
4.D“详解”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5.D“详解”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力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理解这一定义有三个要点:首先,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我们才能说学习已经发生;其次,该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再次就是个体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的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6.C“详解”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类。
7.C“详解”负强化也叫阴性强化,撤销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条件,以增加或提高符合组织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
8.B“详解”奥苏伯尔概括的获得新知识意义的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9.A“详解”“接受与发现”和“机械与意义”的划分只是维度不同而已,但存在着交叉,即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同理,发现学习既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10.A“详解”替代强化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11.D“详解”苛勒对黑猩猩进行的一系列学习实验发现,学习是通过“顿悟”发生,而不是像桑代克所说的“尝试-错误”,他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2.B“详解”该题的前提是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因此只能从A和B两个选项中选择,同时题干中提到组织自己的知识,符合发现学习的定义,因此属于发现学习。
13.C“详解”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就是条件反应。
14.C“详解”题干所陈述的内容属于布鲁纳认知结构说的核心思想。
15.A“详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潜伏学习是托尔曼提出的。
16.B“详解”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观认为要让学生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就必须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
17.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自我强化的定义。
18.D“详解”桑代克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学习的形成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19.A“详解”程序教学法由斯金纳提倡并发明了教学机器,其关键是编制出好的教学程序,使学生的学生符合程序教学的原则。
20.A“详解”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有马斯洛、罗杰斯和康布斯等。
21.B“详解”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22.C“详解”奥苏伯尔是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
23.D“详解”强化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也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
24.A“详解”根据现代知识观,人类的知识广义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知识概念较为一致,也称为狭义的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它基本上与传统教育心理学中所使用的技能概念相吻合。
25.D“详解”解决问题是概念和命题在复杂情境中的运用,解决问题可以用常规性方法,也可以用创造性方法,当然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
26.A“详解”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布鲁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
27.D“详解”1971年,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其中智慧技能又分为五个小类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认为辨别是指区分事物的差异的能力;具体概念是指识别同类事物的能力。该题最大的混淆在于A选项。
28.A“详解”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观察别人行为而产生替代学习之外,也会经由自我观察而学到某种新的行为。他把观察学习四个阶段中的动机阶段的意义延伸,从而发展成他的自律行为养成的三阶段历程理论,即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强化。
29.C“详解”激进建构主义,又称“个人建构主义”,它有两个基本原则:(1)强调认知活动的建构性质,人们并不是通过感知觉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切知识都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主体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出对外部世界的意义。(2)肯定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认知的机能并不是去发现本体论的意义,而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组织自己的世界。
30.B“详解”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表明,短时记忆系统既接受外来信息,也接受提取于长时记忆的信息,共同完成信息的加工,然后到达反应生成器,而对于熟练的自动化的反应而言,信息可以直接从长时记忆流向反应生成器。
二、简答题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答案要点”
(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
(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
(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4)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5)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简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答案要点”
(1)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
(2)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
(4)推崇人性中心课程;
(5)提倡情感型的师生关系。
3.简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阶段。
“答案要点”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可分为五个阶段:
(1)教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
(2)将不同类型的“锚”呈现给学生;
(3)教师引导学生识别问题、分解问题并制定问题解决计划;
(4)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
(5)教师进行整体评价。
4.简述罗杰斯自由为基础的五条学习原则。
“答案要点”
罗杰斯对以往经验和研究做了总结,解释了他所坚持的以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学习的原则。
(1)人性本善,且人人皆有学习潜力。
(2)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的目的才会产生学习。
(3)在较少压力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
(4)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
(5)自评学习结果可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
(6)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变动的社会。
(7)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
(8)强调要从做中学习。
三、判断分析题
“答案要点”
1.错误。在条件刺激出现时或稍后呈现无条件刺激,这种无条件刺激的呈现起到增强学习的作用,称为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如果刺激增加了所期望的行为,那么这种强化物就是正强化。负强化也叫阴性强化,是指撤销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条件,以增加或提高符合组织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惩罚不同于负强化,它是指在某一行为发生之后,呈现令人不喜欢或不愉快的刺激会减少该行为的出现。
2.错误。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力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因此由于发展发育、适应、疾病或服药引起的暂时性的行为变化不属于学习范畴。
3.错误。惩罚包括呈现性惩罚和移去性惩罚。呈现性惩罚是指在某一行为发生之后,呈现令人不喜欢或不愉快的刺激会减少该行为的出现;移去性惩罚是指当某一不良行为发生后而取消个体所享有的一些特权或好处。因此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使用惩罚是有一定作用的。但由于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的改变,只能暂时的抑制行为,所以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