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二章 坚持保护开发并重发展古村旅游产业——丰城市张巷镇白马寨古村调查

  ⊙余建红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名村资源,其中有不少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得不到保护和开发利用,未能发挥这些宝贵资源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课题组以丰城市白马寨作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典型个例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古村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以及如何将古建筑群在村庄规划建设中加以保护和开发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白马寨古村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充分利用古民居建筑群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景区,进一步推进古村落的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

  一、白马寨古村的历史文化概况

  白马寨古村坐落在丰城市张巷镇西南部,位于丰抚省级公路中段,距丰城市区15公里,交通非常方便,曾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丰城至抚州的必经之地及控扼要冲。2003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首批29个省级重点历史文化古村(镇)之一。

  (一)白马寨古村的由来

  白马寨村始于南宋咸淳九年(1274)由宋朝文学家杨万里第七代侄孙杨桂所建,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白马寨最早的村名为桕塘。明朝末期,村里出了个风水大师杨应祥,时任明奉政大夫尚宝司卿。他按照中国的风水理念对村庄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并将该村规划布局图呈给崇祯皇帝,得到了皇上御笔亲点,故改名上点村。至清代以后因村前有白马山,后有村民又曾在此结寨自保,故改名白马寨,并一直沿用至今。

  白马寨自建村以来,兴学重教,人文兴盛,孕育了大量的科举人才和名商巨贾,其中代表人物有明代尚宝司卿杨应祥,清代礼部进士杨廷言,通奉进士杨祖兰,兵部进士杨金诰以及在湖南常德、贵州铜仁一带经商的白马商帮等。白马商帮的经济实力雄厚,他们经商所获得的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回故乡建深宅大院,并逐渐建成古民居建筑群。

  白马寨是一个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浸润的江南古村,文化底蕴深厚。2001年12月,被丰城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被宜春市批准为“地级文物保护村”。2003年7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二)建筑文化

  白马寨自建村至今所保存的古民居建筑群,以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所建造的“父子符卿”坊和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的“世联科甲”坊及“应宿”、“庚星”、“参军第”五个门楼为前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25栋古民居建筑和122块石雕匾额,有纵深巷道64条,村中有七口古井,按北斗七星状分布。整个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建筑年代时间跨度长达三百多年。

  白马寨古民居建筑群,基本上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现出精心规划、精雕细刻、讲究对称、高大恢宏、坚固耐用等特点,其主要建筑有进士杨祖兰宅、“司马第”、“铨公祠”等。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保存也比较完整,全村横竖相连,纵横交错,转弯抹角,迂回曲折,联成一体,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堪与山西的晋商宅院、江浙的水乡古镇和徽州的徽派建筑相媲美。

  (三)匾额文化

  白马寨村现存的125栋古宅,几乎栋栋都有匾额,门首有石匾,宅中堂有木匾,总数达135块之多,其中:门首石雕匾额122块,中堂木刻匾额9块,木刻对联4副,木刻店坊招牌2块。这些匾额的字体则百花齐放,各不雷同,常见的有行、草、隶、篆、楷,还有难得一见的钟鼎文。草体有小草、狂草,篆书有大篆、小篆,楷书也有颜、柳、欧、米诸体。而题匾者更是出自多人,有尚书、侍郎、抚按、知县挥毫泼墨,也有本村进士、举人以及乡贤耆即兴之作。这些匾额文字,可谓字字有出处,句句有典故,大多出自《四书》《五经》和《后汉书》等,匾意有显其功名、述其家族渊源、示其治学修身齐家之道、盼其家庭事业兴旺发达、祈其吉祥安康以及祝贺、怀念之辞等等。白马寨的雕刻匾额数量之多、字体之全、内容之丰、寓意之深,构成一座中国书法艺术宝库。这种独特的匾额文化是白马寨文化亮点之一。

  (四)商帮文化

  白马寨至今流传这样一句话,“一个包袱一把伞,跑遍湖南当老板”,足以见证当时白马商帮文化的发达。明朝末期,白马寨人均耕地只一亩有余,迫于生计,白马寨人开辟了一条经商之路。白马商帮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6)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是明清时期江右商帮中的一支劲旅。精明的白马商帮选择了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黔东、湘西一带,他们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在贵州铜仁和湖南常德遍设钱庄当铺,通过多年苦心经营,其影响逐渐渗透到当地各个经济领域。白马商帮还热心当地公益事业,捐款铺路修桥、赈灾等,迅速地融入当地社会,从而赢得良好的声誉和丰厚的经济回报。

  白马商帮在江右商帮中出道较晚,但它以超前的创业理念、完善的创业机制和庞大的创业规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白马商帮在创业实践中孕育出来的创新、进取、实干、团队精神和诚信、和谐意识,是其在两百多年创业历程中给后人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风水文化

  白马寨的“以歪代歪、以斜辟邪”的风水文化源远流长,它无孔不入地渗透于古民居建筑群中,形成“歪门曲道”的建筑风格。明代名宦杨应祥是白马寨风水文化的创造者。他根据“风水学说”,按照村基“龙脉”、水系走向及八卦图演变程序等对白马寨村建设进行精心设计、规划和布局,从而使现在的古民居建筑群中蕴藏着丰富的风水文化。

  白马寨风水文化的主要体现有:一、全村设置的64条巷道,隐含八卦图中64卦象,寓意“聚财”;二、房屋均为东西向,南北开有正门或侧门,寓意“东成西就、南通北达、四方进财”;三、每栋屋的门、梁都雕有八卦图,寓意“辟邪”;四、村基地脉的发祥地是以村东首凤凰山地势的走向而确定,此分界线地比两旁略高一至二尺,按风水学讲即是“龙脉之脊”,不能破坏,只能沿“龙脉之脊”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五、利用村南村北两支蜿蜒之水作为“腰带水”,寓意“腰缠万贯”;六、状如半月形的门前塘期望起到学宫泮池的象征作用,寓意“文人发达”。可以说,白马寨无处不蕴藏着风水文化的奥妙与神奇。

  二、白马寨古村的现状

  白马寨古村现有总人口1800余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600余人,土地面积2800亩,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民人均年收入7600元(以2012年为例)。

  (一)环境卫生和安全隐患堪忧

  白马寨古村落卫生环境存在脏、乱、差等现象。村中厕所缺乏,街头厕所老化陈旧,臭气熏天,没有及时清理,既不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古村面貌。居民卫生意识淡薄,垃圾随意丢放。村中电线错乱交叉较多,木柴随意堆放,容易引起火灾,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古村内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多数沿用单边排水的明沟,巷道内排水不畅,生活污水横流,炎炎夏日,散发出阵阵异味。置身于这样的环境,给人古色古香的感觉荡然无存。

  (二)古建筑损坏严重

  由于各种自然、人为因素,一些古民居建筑破坏相当严重。一是自然性的损坏。白马寨古村历经几百年的岁月,许多无人居住的木质结构古建筑难以抵抗风雨的侵袭,门窗、木梁腐蚀,墙体风化严重,甚至面临着倒塌的危险。二是生活性的损坏。村民们在整修古宅时自发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古村传统的景观风貌。三是偷盗性的损坏。一些不法之徒盗掘古村文物严重,特别是木雕窗花、门花,给古村的景观风貌带来一些破坏。

  (三)村民保护积极性不高

  当地村民虽然对于古村保护和开发的认同感较强,但是不满意古村保护与发展现状,对古宅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村民对古建筑保护积极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建房用地指标不够。为了保护古村景观风貌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白马寨在古村群的东南面进行了新村规划,但远远不能满足村民建房的需求,古建筑受到保护又不能拆,造成建房用地紧张。二是缺乏相应的保护资金补助。随着人们逐步迁入新村,大量古宅将废弃,只留下老人们坚守那些不舍离弃的老宅,村民不愿意花钱保护自己空置的古宅,希望有一些资金补助,用于保护修缮古宅。三是保护成本较高。按照“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古宅修缮资金较大,且又不能带来经济收入,因而村民不乐意增加保护投入。

  (四)保护和开发建设资金短缺

  白马寨古村资源基本处于未开发的自然状态,村内基础设施缺乏,古村知名度不高,缺乏人气。这一状况亟待改变,今年,张巷镇政府把白马寨古村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但需要资金来源无法保障。张巷镇是农业大镇,财政收入不多,无力独自承担如此巨额的开发费用,资金的短缺成为白马寨古村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最大瓶颈。

  三、保护资源与开发古村旅游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古村的保护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古村保护的监管,严格执行保护条例,积极引导古村健康发展;要加强对村民保护古村的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增加建房用地指标,提高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不断加大保护投入,改善古村保护状况,具体就是争取省、市、县三级文博保护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同时还需要探索一条市场化的道路,来破解当前资金短缺的困局,如通过出让古村建筑或场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古村的修复和整治,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和经营管理。

  (二)完善基础设施,保护优美生态环境

  白马寨古村要改变目前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客需要的现状,注意避免国内某些古村(镇)景区开发的失误,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扶持,在突出保护和开发旅游特色的前提下,将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将改善人居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加强新村建设,完善供水、排水、供电和垃圾处理设施,以及道路指示牌、景区解说系统等,进行停车场建设、景区景观照明的安装,新建旅游厕所和景区宾馆,引导农家宾馆升级改造。在着眼村内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村落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给游客展现一个风水环境优良、生态环境良好、天人合一、古香古色、设施完善的古村落旅游景区。

  (三)制定发展古村旅游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制定和完善旅游产业规划,邀请旅游规划研究机构,编制一套更为科学合理、有自己特色的旅游产业规划,各项工作严格地按照规划中的实施方案进行。在目前白马寨古村旅游业还处于探索阶段时,要避免短期行为,着眼于长远发展,借鉴云南丽江、江苏周庄、安徽西递和宏村的成功经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按照新旧分治的方针,找到保护与开发的切合点,保护好村中的古代建筑、民风民俗以及村落周围的田园风光和自然山水风貌,才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才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同时发扬村中居民良好的保护意识,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实现古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引进与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白马寨古村旅游业发展需要一支专业素质高的旅游从业队伍,要改变目前白马寨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素质低的状况,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因此,一方面要设置合理的人才引进奖酬制度,吸引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员;另一方面要重视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要通过乡规民约的制定,实现淳朴民风的代际传承,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

  (五)丰富古村旅游产业内容

  游客来白马寨古村旅游,不光是来观光、摄影,还有多方面的需求,如领略风土人情,参与体验,休闲康乐,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白马寨古村旅游产业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其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资源于一体的优势,以古村落特色为基本,创造性地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最大限度地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参与的机会,增强对年轻游客的吸引力。如开发民俗表演类节目、农业生产体验、白马寨古村婚俗、祠堂祭祖、白马寨古村夜游等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商品的生产与制作,根据市场需求分清档次,融入白马寨古村特有的文化气息。

  (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依据白马寨古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白马寨古村应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营造环境、形象宣传等方面工作;加强与中间商的合作,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根据游客感知规律,选择不同的媒介,设立古村自身的门户网站,扩大白马寨古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要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利用大型节庆、影视剧拍摄等活动,为白马寨古村旅游发展造势,迅速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