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琦
农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农业生产活动不仅是对周遭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而且又对周遭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直接影响。在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石化产品,如化肥、农药、农膜和除草剂,这些石化产品在长期的物理转化和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有研究表明,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大概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Smith 等,2007)。作为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生物固碳、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新特征的新型低碳农业。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
所谓低碳农业(Low-Ca rbon Agriculture),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农业,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改进管理,技术创新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最大经济产出,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和谐的一种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农业的特征
低碳农业与人们比较熟悉的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农业发展方式。低碳农业的独有特征。
节约性低碳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低碳农业,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节约各种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实现节约型低碳农业建设。
效益性低碳农业是经济高效型农业,以最少的物质投入,获取全社会最大的产出收益。由于减少的农用化学品的投入,从而可大大节省农业生产成本,这对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安全性低碳农业是优质安全型农业,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低碳农业在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同时,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低碳农业提倡少用或不用化学农用品,注重高产高效与持续发展的结合,有利于提农产品的安全性。
环保性低碳农业是环境保护型农业。低碳农业提倡对农用化学投入品采取减量、替代措施,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主张实施清洁能源工程,这不仅有利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
三、低碳农业的多元功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形态,低碳农业融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金融交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农业生产功能低碳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手段,在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同时,还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低碳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严格控制碳排放,积极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减轻农业生产的碳含量。
安全保障功能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农业安全对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事实上,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低碳农业通过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业碳排放,缓解气候变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其次,低碳农业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手段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生产环节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施用生物有机肥等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业安全。
功能主要作用
气候调节功能农业是与自然环境双向互动的产业,它最直接地感受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也通过排放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农业既是碳源,又是碳汇。从碳源方面来说,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影响CO2排放。另一方面,农业土地排放的CO2含量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占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CO2总量的1/5.从碳汇方面来说,低碳农业积极利用农业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鼓励保护性耕作,同时减少施用农用化学品等,以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减轻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促进节能减排目的实现。
生态涵养功能农业本身是一种生态产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涵养生态功能。发展低碳农业,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行节约集约利用,不仅改善了农业环境污染状况,还保护了农业环境。如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用化学投入品的减量替代,既防止资源过度消耗,减少面源污染,又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农业的生态涵养功能。通过保护性耕作、还田增肥、退耕还林等措施,能切实推进生态治理、修复、保育和涵养,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涵养和农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业金融功能低碳经济是从国际贸易经常项目下的一个碳交易项目衍生而来,最初是一种金融手段,其内涵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不断深化。目前,碳金融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碳金融已经发展成为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中的实现形式。通过低碳农业碳交易,不仅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农民还可以通过土地管理措施,农业生产措施来增加固碳或减少碳排放,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对农业碳减排量进行交易。中国农业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发展低碳农业减少的碳排放量每年可为农业获得0.45亿美元。可见,低碳农业有着巨大的碳交易市场潜力。
四、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经验
国外低碳农业的发展国外低碳农业发展迅速,其核心是利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措施、系统方法和策略,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探索不同的低碳农业发展道路,从发展战略、交易机制、标准制定、经营模式、消费引导等多个层面积极谋划与部署。
(一)制定低碳农业发展政策
发展低碳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国的低碳农业发展政策。
美国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与低碳有关的法律法规,1985年分别颁布了《农场法》《食品安全法》;1997—2003年实行碳封存计划;2006年先进能源计划,2007年《低碳经济法》《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和《农业林业低碳经济应用》
英国《可再生能源义务令》(1999年),《能源白皮书》(2003年),《气候变化法》草案(2007年),《农业林业低碳经济应用》(2007年),《低碳转型发展规划》(2009年)
(二)建立低碳减排的具体目标
很多发达国家将低碳农业发展转变为具体的指标。这一指标通常通过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目标。
(三)规范农业生产环节
减少和规范化肥使用是减少农业碳排放的另一重要举措。
(四)搭建碳交易市场平台
美国建立了全球第一个自愿减排的交易平台——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目前加入这个交易平台的公司已超过200家,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就充分利用农业碳汇。例如保护性耕作制度,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减少了耕作次数,秸秆还田次数增加了,有利于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同时减少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农民依靠美国农业局管理公司以及农场主联合签订合同,最终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进行碳交易。美国是每年设定碳价的,碳交易是在电子交易平台进行的,农民的碳汇收入就从中得到了实现。
(五)设立农业低碳度量标准
构建统一的农业碳减排标准,以及碳减排的规则,建立碳交易市场,确保碳交易的公平、公正。例如美国的筹环境服务标准委员会,制定了统一的土壤管理碳汇度量标准,标准的制定是农业部负责,农业部同时还要建立申报、注册系统,农业部长就是标准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来自能源、商业、环保等行业的负责人。农业部出台的标准,是农业部提供资金支持,由大专院校和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目前农业碳排放交易的核定标准是利用“杜克标准”,同时农业碳排放交易的具体操作也是按照“杜克标准”,“杜克标准”的《农业林业低碳经济应用》文件是由美国环保协会和杜克大学共同发布的。
四、国内低碳农业实践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同时又是农业大国,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低碳农业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低碳农业的发展日益受到我国各地的广泛关注。
新疆试行农业碳排放交易。低碳农业项目分区域实施,在试验实施粮食作物免耕种植、棉田机灌、沼气和红柳种植4个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试验,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为碳排放交易做准备。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经利用“杜克标准”,对这4个低碳农业项目进行了实地测定,4个试验区的碳减排总量已经基本确定了。可以通过国内的碳交易所,将积累的碳减排总量销售给自愿购买的企业,以获取现实资产。
黑龙江绥滨农场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低碳农业。黑龙江省绥滨农场从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太阳能经济”等多个产业入手,在新型工业园区引进了稻壳制碳厂、秸秆固化厂、糠醛厂等11家绿色产业。
江苏泗阳县综合利用秸秆发展低碳农业。泗阳县把低碳农业作为致富农民、美化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抓手,通过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发展沼气、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产业和生物发电来推进低碳农业发展。
福建2009年,福建省农科院将全省划分为4个片区,实施百名高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服务百家龙业企业和基层农村的“双百”行动,以解决各片区涉农企业面临的农业技术问题与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为切入点,扶持发展以优质、高效、低能耗、低污染为内涵的“低碳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实现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
省市区低碳农业模式
浙江德清县实施低碳型高效循环农业开发项目。德清环保局和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实施了新型科技环保项目——农村生态环保“畜禽设施园艺”低碳型高效循环农业开发项目,有效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该项目的核心是将畜禽的粪便经综合处理后运用于花卉培植,即把猪牛粪放在发酵池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大棚用于花卉的光合作用,剩下粪肥就是有机肥。
五、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建议
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适宜自身特色的路径选择,是实现低碳农业发展的必要保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策工具是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农业的主要措施,充分利用政策工具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例如行业标准、碳排标准、碳排放交易和农业规划等政策工具,发达国家对政策工具的应用,对我国发展低碳农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
制定低碳农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对低碳农业发展阶段性的战略进行协调,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点项目统一协调管理,促进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把低碳农业的发展指标作为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农产品生产安全的监督、报告和评价体系,设立能效和排放标准,建立节奖超罚机制,制定以有机碳含量为基本指标的耕地地力升降的财税奖惩条例、对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施用有机肥生产、运输、利用制定集成式的激励政策及措施。
(二)建立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
制定农业减排增汇的生态补偿政策,改善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等是完善价格税收和财政等经济政策。运用价格、税收和财政等经济杠杆来激励和刺激低碳农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发展低碳农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对现有法律进行修订时,要注入低碳农业的理念和内容,逐步制定完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逐步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
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每年安排资金投入,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土壤保护和改良低碳技术改造,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改善低碳农业的基础设施;加强金融支持,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支柱作用,构建发展低碳农业的信贷政策。为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等;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低碳农业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集中信贷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低碳农业项目、低碳农业示范园、低碳龙头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例如优先贷款、贷款贴息等,以促进低碳农业规模效益的形成。
(四)健全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政策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低碳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低碳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曾以禹,陈卫洪,李小军,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10(10):59——63.
[2]周婷婷,李布青,朱丽君,肖文娜,浅谈低碳农业的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2)。
[3]季晓燕,江洪,王涛:低碳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2(29)。
[4]李晓燕,王彬彬,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5]郭辉,张术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1(9)。
[6]罗吉文,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0(12)。
[7]林梅,张伟利,刘碧云,福建低碳农业保障体系探讨[J],农技服务,2012,29(7)。
[8]刘星辰,杨振山,从传统农业到低碳农业——国外相关政策分析及启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6)。
[9]郑恒,李跃,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6)。
[10]张蕾,贾凤伶,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经验及对天津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13(6)。
[11]李晓燕,何晓玲,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基本思路——基于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J],农村经济,2012(11)。
[12]李晓燕,王彬彬,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下的农业发展之路[J],农村经济,2010(3)。
[13]林梅,刘碧云,周凯,福建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10)。
[14]牛恬静,低碳农业的中国模式探索[J],学理论,2012(4)。
[15]李建波,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
[15]高尚宾,杨殿林,张贵龙,赵建宁,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问题的思考[J],《发展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2010(6)。
[16]江苏省农委赴美、加低碳农业考察团,美、加低碳农业发展及经验借鉴[J],江苏农村经济,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