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释墨

  一

  墨,是不是一种最单纯、最单调、最单一的颜色?或许,它是最丰富、最复杂、最多元的创作资源?这个答案,早已经有了,它就蕴藏在纵横数万里的中国大地上,浸透在浩漫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间!正如“仁”、“礼”、“和”、“阴阳”、“乾坤”以及诗词歌赋、端午清明、龙舟狮舞……成为中国文化的元素和基因,墨,也同样是中国文化不可忽略的元素、不能去除的基因之一。

  墨色斑斓,墨息清香,墨韵隽永,墨趣悠远……正如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焰,从一滴墨中,我们是否可以看见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在我们眼前熠熠生辉?!

  一滴墨,浓黑,晶亮,聚天地之精,成人间万象。它组成线条,线条千变万化;它化成色晕,色晕满目琳琅。它凭气而运行,籍神而焕彩,因形而达意,经象而至道。它体现阴阳的互动,展示虚实的变幻,即可传圣人之语,豪杰之迹,亦可写青山如螺,碧水如练……

  有人夸耀中国的“国色”是大红,我却以为中国的原色为墨色。墨不是黑,不是暗,它有内敛的气质和外耀的光华。此章对墨的描绘,其实浅显粗陋,诸君倘若对中国文化情深,自能更深入地识得墨的本相。

  二

  墨,《辞海》的相关释义,第一条就是“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这与《说文解字》的释义是一样的:“墨,书墨也。”

  最初的毛笔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用于涂绘彩陶上的装饰纹样,而绘图用的颜料之一,就有黑色的墨。古籍上有这样的记载:“史占墨,从占坼。”(《周礼·春官·占人》)——周朝的时候,占卜的人沾了墨来施行他的卜术。

  墨除了占卜,还可另有他用,比如木匠用来做墨斗,所谓“物仰其墨”,意思是木匠裁料,必须用绳墨来校正,于是有“墨斗”“墨路”“墨线”一类的专业用语。而木匠用墨,早于书写,于人类生活发展过程来看,是不言而喻的。

  这里不能遗漏的是,墨还有一种恐怖的功能,就是施作刑罚。商周时代就有这种刑罚,叫作“墨刑”,后来又叫作“黥刑”,是为上古时期的五刑之一。这种刑罚,先用刀在触犯刑律的囚犯脸上刻上记号,然后在伤口处染上墨色,这样既醒目,又不易去除,让人一望便知。同样是《周礼·司刑》,记载这种刑罚的方式是:“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十个字,宣示了这种刑罚手段的残忍。

  以上说明,墨,作为一种颜色,在用于写字之前,已经运用于古人的生活当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了。

  那么,《说文解字》和《辞海》为什么要把“书墨也”作为墨的第一要义呢?笔者以为,自从墨的功能扩展到书写和绘画以后,它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蕴涵获得了巨大提升;而且,在大千世界千万种色彩当中,墨,毫无疑问地超越其他,成为人类生活中最有价值、最有魅力的色彩,它是人类文明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传承手段。

  自此,由墨衍生的词组,更多地与人类文化(指狭义的文化)密切相关了,比如文墨(指文书辞章,亦指写文章)、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名家法帖,包括拓本和印本)、墨本(意思同前)、墨义(唐代进士明经科考试的答卷)、墨卷(明、清两代科举制试卷名目之一),还有墨钉、墨版、墨迹、墨池、墨海、墨猪(指毛笔字写得痴肥无骨)……而那些文章写得好的,干脆被称为“墨客”。

  文人墨客一词,在“文化大革命”遗毒未能彻底清除的今天,依旧带有讥讽和嘲弄的含义,但在过去,这可是个高贵的词汇。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曰:“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把文人才士的自诩与自负描绘得淋漓尽致。

  文人们自负才气,自然看重自己的文章,说道是“文章千古事”,说道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章既然如此地美妙,它辐射出来的魅力,便超越世间的一切俗事俗物,闪耀着星月一般的光芒,散发出岁月的袅袅沉香。书香,主要指文章的魅力永恒,其次指读书继世传家的传统——这两层意思,梁实秋先生有自己的阐述,说“书香是与铜臭相对立的”。不过,书香还有两个物质层面的意思,一是指为防止蠹虫咬噬书籍,便在书里放置一种防虫的芸香草,这种草有一股清香之气,故而让人闻之而喜。另外,古人书写和印制书籍的墨,其制作原料为松烟和植物油等,这些天然植物都具有清香气息,也是使书籍闻起来有香气的原因。因此,古人早有“墨香”一词,以表达对黢黑墨色的赞赏之意。

  三

  墨是古人绘画写字最为重要的用品,与纸、笔、砚合称“文房四宝”。写字用墨,这是常规——除了皇帝批文用“朱批”(即红色颜料,又叫朱墨)外。中国画尽管也会用到五彩,但墨色却是主基调。在留存下来的古画中,纯用墨色的为大多数,有些画虽然采用各色颜料,但黑色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颜色——这是与西洋画不同的地方。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卷16《丹青》篇的墨章,专门讲解墨的制作方式。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者也。

  凡爇油取烟,每油一斤,得上烟一两余。手力捷疾者,一人供事灯盏二百副。若刮取怠缓则烟老,火燃质料并丧也。其余寻常用墨,则先将松树流去胶香,然后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净尽,其烟造墨,终有滓结不解之病。凡松树流去香,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暖倾流而出也。

  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鞠篾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内外与接口皆以纸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其下掩土砌砖先为通烟道路。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凡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彻尾。靠尾一二节者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若近头一二节,只刮取为烟子,货卖刷印书文家,仍取研细用之。其余则供漆工垩工之涂玄者。

  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精悫。其和胶之后,以捶敲多寡分脆坚。其增入珍料与漱金、衔麝,则松烟、油烟增减听人。其余《墨经》《墨谱》,博物者自详,此不过粗记质料原因而已。

  20世纪80年代,笔者参加全省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曾去安徽黄山旅游,下山之后,组织方给我们安排一项参观:徽墨的制作。那时的徽墨,制作还是按照《天工开物》所讲述的方式,用松木炙烤,取得松烟,然后加入辅料,和胶调制而成。制墨的辛苦,用料的考究,做工的细致,从当时场景中可以体味出来。而现今制墨,基本不采用这种传统方式了,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包括那些专业的书画艺术家,都不肯花费时间去研磨,而是用商店采买、工厂化大批量生产的墨汁来写和画。工厂生产的墨汁也有墨香,但那是人造香精,与植物香味有着根本的区别。至于加入珍珠和麝香的墨,现今想必还有的,毕竟这是传统文化,而且这类精巧完美的制墨技术,完全可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时候,精品墨的制作,恐怕比宋应星的记载还要考究。据记载,唐代玄宗用墨,“以芙蓉花汁调香粉作御墨,曰龙泉剂”。南唐时期为了满足宫廷用墨,设置有专门的墨务官,由于墨务官制墨有功,还被南唐皇帝李煜赐姓李。那时的宫廷墨,不仅加入珍珠,还有龙脑、白檀、鱼胶,都是稀有贵重的物资。

  墨的贵重,墨的馨香以及制墨的讲究,导致了人们对墨的收藏爱好,不少文人雅士都养成此癖。宋代苏东坡喜爱藏墨,他收藏的墨达到四箱之多。还有人自诩自己收藏的墨,“百年可比黄金”!

  四

  前面讲了,墨的馨香气息,与物质成分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用墨书写出来的锦绣文章和水墨点染的丹青图画,积淀了深厚的人文蕴涵与美学观念。不过,墨的清香要转换为文化的沉香,还需通过一个使用的过程。以笔濡墨,来书写,来描摹,来挥洒,来倾泼,专门的语言,有两个字:用墨。

  用墨之法,主要在笔。笔墨笔墨,笔法与墨法,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协调配合,相得益彰,诚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失其一也。

  书写时的用墨,已有浓淡枯湿之分,全凭个人喜好和运用的习惯,各有所长,各有千秋,不可一概论之。不过,如此说并非意味着书法用墨不必讲究,其中奥妙,可以决定一件存世作品视觉上的成败。内容固然是永恒的、第一的,但形式之美,也是必须要讲求的——尤其人们抛却笔墨的内容,单独欣赏它们的艺术价值的时候。

  清代有一位书法家兼书学理论家包世臣,一度在江西新喻(今新余市)任知县,被人弹劾丢了官位,后来给一些高官重臣充当幕僚,在南昌也逗留了不短的时间。他虽然没有考上进士,好不容易做了个七品小官又没能保住乌纱,心里是否有一股怨气,我们不得而知。但知道他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和名气非常了不得,人称他是“全才”幕僚。声名卓著的林则徐,当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路过南昌时曾召见他,询问禁烟之计,后来由广东调浙江,又在南昌与他见面,商讨抵御英军的方策。包世臣,写有一本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的著作,叫《艺舟双楫》,其中说,“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之一大关键矣”。所谓墨法,就是用墨之法。

  墨法的运用尽管是书写的一大关键,但如何用墨,并无绝对的法则,只是依照各个人的不同禀赋、习惯、天性……而各呈其妍,各显神通。

  浓墨是最主要的一种用墨法。所谓“墨色浓黑,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能入纸,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喜用浓墨者,有书法大家颜真卿、苏轼等。清代的刘墉也喜欢用浓墨,后人称之“浓墨宰相”。颜真卿和苏轼的书法,的确浑厚凝重,下笔有千钧之力,笔画健实粗硕,毫无纤弱之气。但是宋徽宗、董其昌等人却愿意用淡墨,清代的王文治学习董其昌的笔墨,疏秀淡雅,人称“淡墨探花”。

  浓淡是墨法的一类,还有枯笔和湿笔,其实也是用墨的方法不同。湿笔是墨中掺水略多,以致书写时容易渲染,这种墨法谓之“涨墨”;枯笔则因墨汁因太浓或墨量不足,过涩过干,导致线条欲断还连,形成牵丝、飞白等状态(也有在枯笔中又区分出渴笔的,形态其实相近)。

  另外,墨法和笔法的结合,会产生出无穷的变化,导致书写效果的千姿百态,使书法艺术呈现万紫千红的美感。

  绘画的用墨,与书法的用墨有相通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

  其实,中国画也常有使用颜料的。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有朱红和青色,故人们把绘画艺术又称作“丹青”。但毕竟国画的底蕴是书画同源,尽管五彩可以并用,但却是重墨轻色,以墨为基本色作画,成为历朝绘画的主流。这种单纯以墨色作画的,有个单独的名称,叫“水墨画”。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及齐白石等等,绘画均以水墨为主,他们留下的作品中,基本不用粉彩颜料。以墨色作画,如何展现丰富的客观物象?古代画家早已替我们总结出丰富的经验,一是用笔,二是用墨。用墨用得恰到好处,可以起到“如兼五彩”的作用。所谓“墨即是色”,“墨分五彩”,即是说,通过墨的浓淡枯湿和层次变化,展现水墨色度差异,使得墨色看去如同彩绘一般丰富多彩。

  “墨分五彩”的内涵,有多种说法,如焦、浓、重、淡、清,或浓、淡、干、湿、黑,还有说成墨、淡墨、浓墨、极淡墨和焦墨(可称之为枯笔、渴笔、□墨),或焦墨(原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通过墨色变化和水墨晕染,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国画重视意境和气韵生动这样一个根本性要求。

  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用墨法则,仅以现当代画家为例,无论是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或李苦禅等,他们的用墨方式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其作品的审美效果都是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神韵超迈、意境悠远、趣味生动这样一个宗旨的——这其中缘由,除了大师巨匠的杰出才华而外,笔法墨韵,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

  走笔至此,我想对墨的身份地位再做进一步的解读。

  要论颜色的缘起,中国红无论如何比不过墨色,谓予不信,请看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阴阳鱼。

  阴阳鱼,包含着阴阳(黑白)及其消长(粗细)等基本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思想:阴阳对立统一。天为阳,地为阴;乾为阳,坤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暑为阳,寒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世间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均有阴阳,阴阳的概念和理论,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所有方面,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不测之谓神”。中国最早的典籍,无不把阴阳的对立统一作为论述的基础。阴阳的理论,以图形解之,便是神奇的阴阳鱼。

  阴阳鱼太极图,乃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其中以一条曲线隔开,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白色,一个部分为墨色。黑白分明,代表了先人的宇宙观和哲学观,其图形一目了然,明白直观,流传至今,依然无可取代,故而它被称为“中华第一图”。有人以为它只是道家的专属,其实不然,在孔庙大成殿的梁柱上,就绘有阴阳鱼的图案,中医和武术的传授,也每每以阴阳鱼作为教案。韩国文化受儒教思想浸染很深,韩国的国旗上也缀有阴阳鱼的造型。

  阴阳鱼太极图,它的思想渊源与中华文明的形成是同步的。陕西出土的6500年前的双耳彩陶壶上,就有类似的古太极图,它比孔子生活的年代早了4000多年。

  这里不能也不须对阴阳鱼太极图的源起和发展做完整的叙述,笔者想说明的只是,黑与白,这两种颜色,是中国文明的基本底色,它笼括了全部的物质和精神内涵。除了阴阳鱼图形,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之一《老子》,即用黑与白论述其核心思想和辩证法精神。

  太极图成交互抱合的阴阳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围绕一个圆心回转不息。这是一种虚实相随、有无相生、相反相成的运动图式。而《老子》一书中对这一概念反复阐释,有时直接就用“黑”与“白”来表述。如“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国古代艺术,对于哲学观念的体现,可以说做到了充分而自觉。在书法当中,就有“计白以当黑”、“分间布白”的说法,所谓“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体度之变化由此而分”。现代著名书法家,有“草圣”之誉的林散之说自己“取所藏古今名碑佳帖,细心潜玩,都于黑处沉着,白处虚灵,黑白错综,以成其美”。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在评点古代绘画艺术时说:“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领会……”

  如此说来,黑色,也即墨色,成为中国哲学阴阳对立统一观念中的不可缺少的“半球”,也成为中国美学实践中运用最为广泛深厚的手段。

  笔者曾经参观江西吉州窑旧址。这座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古代窑址,出土过许多样式的瓷器,其中一款黑釉瓷,夺人眼目,被藏家视为至宝。如现藏于英国博物馆的木叶天目盏,就被列为英国国宝。尽管黑瓷后来被白瓷取代,但黑瓷的魅力却依然在历史的天幕下熠熠生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