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道:
晚饭前郭么姑告诉我们一个消息:陈小滢、郝玉
瑛、杨衍枝报名从军了。真想不到这三个热烈的孩子
居然这样做,太可爱了,也太可怜了。她们是真正为国
事忧心。单纯的热情冲动使他们有所行动。但她们都只
有十四岁,够不上兵役年龄。当然小滢的事我们家非负
责不可。晚上爹妈劝她:年龄太小,去从军是白牺牲。
她难过极了,肯求妈妈不要阻止她。
为参军的事,陈小滢给远在英国的父亲写信说:
亲爱的爹爹:
这几天你和妈妈都没有来信,你可以想得到我的不安和焦虑的。本月一日,我和(郝)玉瑛、(杨)衍枝都报名参军了,我想你一定很惊骇的。但是,我们为了多种理由终于决定从军,一方面敌人已攻至六寨,昨天听说已到独山,我们的军队步步退却没有一点力量抵抗,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之间。我觉得时至今日,只要有血有肉的人都不能忍受下去,都要与敌人去拼。国家给予我生命培育了我,我要把生命还给国家,将血肉之躯供置在祭坛上,以生命的代价争取国家的生存。虽然,多我一个人不会有多大的效果,但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相信国家亡了,战争失败了,我的学习及事业都会完全废了。何况上前线不一定死,即使是死了也是光荣的。另一方面我们受不了看不惯这些后方官吏的淫糜生活,这无耻及黑暗的社会,若是这样下去,我会疯狂、毁灭,他们那些没有国家观念的人是些什么东西呀!
但是,我痛苦的是想到你们,若是我死了,你们会是多么的悲痛,我不敢设想。虽然我用“忠孝不能两全”来安慰自己,但是它不能安慰我的心,我想到陈家除了我只有堂兄贻春一人,我去了,陈家又少了一个后代。
……
这封信一九四五年一月才寄到英国,陈西滢读后很受感动,他当即将信交给在英国出版的《中华周报》编辑看,编辑们看后也颇为感动,加编者按在报上全文发表。
第三天,凌叔华从重庆回来了。她送给杨静远俄国生产的巧
克力,还告诉她美国人正在积极援助中国抗战,重庆到了一千美
国军官,贵阳到了两万美军。在重庆的渡船上,她还遇到一个开
汽车的美国士兵,从江西给重庆运汽油,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
没有停下来吃过东西。她告诉杨静远,你瞧人家国家的人民是
怎样工作的。
然而,突入贵州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制空权早被美军所控
制,趁此机会,何应钦、汤恩伯在贵阳指挥军队,不到半个月,
相继收复了独山、八寨、南丹等地,重庆告急之势随即解除。陈
小滢在凌叔华和袁昌英多次劝说下,也放弃了从军的打算。
十二月的一天,凌叔华领着陈小滢参加了武大从军出发欢
送仪式,有一首歌,久久地在她的记忆里萦徊着:
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
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打胜仗!杀东洋,
收复失地好还乡……
那场轰轰烈烈的从军运动,陈小滢终因年龄太小没有被批准,而在她少年心灵里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需要补充的是,她们报名参军的三名女同学后来天各一方。郝玉瑛一九四七年就读于湖南长沙湘雅医学院,毕业后于一九五○年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圆了参军梦。杨衍枝的父亲是乐山仁济医院院长,后来她继承父亲的医学事业,在北京从事医务工作,是一位儿科医生。陈小滢到英国后就读于伦敦大学、马德里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先后在香港美联社、BBC、伦敦BBC国际部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北大西语系教授英语,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理事,苏格兰中国友好协会公共关系部主任,一九九六年后来武汉、北京与同学和老师多次相聚。
凌叔华这段时间一直为工作和出国的事所困扰。小滢渐渐长大,西滢出国了,尽管她在乐山和重庆的朋友中不断活动,眼下仍无结果,十一月十四日,她写信给在美国任大使的胡适,请
求他的帮助:
我同小滢一切粗安,她也长到我一样高了,现入
高中一年,脾气却还像孩子。我到四川不觉又三整年
了。去年我发现颈部肿大,曾请医诊查,据云是胛状
腺病,嘉州自古为此病之繁殖,医云人甚多以此病死
的。……今年医生曾诊几次,说药既无效,别无他法,
只有迁地为宜了。我想不论迁到何地,我不能到沦陷区
去。听刘通诚先生说,现在美国很想要国语及粤语之人
材,亦有许多学术机关起始研究中国文学艺术。我如能
去美,不但可以治了病,且亦可以在战时做点事。因为
我结了婚,一向未到社会或政治场面上活动过,所以我
在门口无法找事出去。你在美可以替我找一位置吗?如
能在大学中找一教职更好,否则去教国语,我也乐意
去。……我也托了燕京大学的老师Miss Lin及刘建芳
代为问问。他们说如可请你为我介绍人或证明人好一
些。我想你是很清楚知道我的学历人品,所以我说大约
没有问题,你可以答应的。但他们知道我没有你知道的
多,所以我还希望你为我格外费神看看哪样工作我可以
胜任。如有定议望打一电来,我可以据之请求护照办一
切手续。……总之,我现在希望你能帮忙我一下,通
伯告诉我说:适之是最爱朋友的,他如能为力,一定不
会袖手。所以我同你直说一切,望你快些代我设法,这
里交通日见困难,早一天好一天。至于小滢,我已决
定,可以送去通伯那里上学,由我送去。如不能在英上
学,或是带到舍妹淑浩那里,或在□□□□上学也可
以,通伯在英收入甚微,只够一二人合用,所以我不能
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