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1

  初到南洋大学,她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的梦一直未休。她在给伦纳德的信中说,她一到新加坡,便搬进学校提供的三居室小别墅中,让她吃惊的是,新加坡竟是个“半中国的国家”。

  六月三日,在信中又报告了初到的感受,她发现在这里很难了解到当地的政局,除了分量不重的教学工作和帮助图书馆收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外,她在一座四邻稀疏、但树木茂密的小山坡上,过着一种“隐士生活”。夜晚,她点着蚊香驱赶昆虫,香烟袅袅,伴她进入香港、台湾和日本的梦境之中,这使她获得“一些新鲜思想,我可以把它们用到我的第二本书中”。

  深秋时候,她又给伦纳德去信说,对于那个庞大计划,她的信心突然崩溃了。朱利安“说我的文字有一种俄罗斯风格,有时还有点儿法兰西的味道。他说如果能正确地运用它,就可能写出杰出的作品。我想按照他说的去做,但不太成功。如今每天的生活让人厌烦。我可能是江郎才尽了。”

  不久,山下有四个男孩女孩来找她。这些孩子大都十来岁的样子,衣裤破旧,散漫不洁,脚上也没有穿鞋子,然而他们憨态可掬,天真活沷。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对叔华说:“您是先生,我妈说请您教我们读书。”她说着随手把带来的两条黄瓜和一把小葱放到桌上,又补充说:“这是给您的。”

  叔华感到这些孩子朴素可爱,收下黄瓜小葱,她给了那些孩子铅笔和练习本,并嘱他们每天黄昏来这里读书练字。

  时间如风,一刹那便两年了。南洋大学增加了上千名学生和一百多名教员,房子也增建了几十座,而那些乡下孩子像裕廊山的植物一样长得疯快。有几个月叔华到伦敦休假,回来时三个孩子已穿上了鞋子,衣服也穿得整整齐齐了。那个大一点的女孩到城里工作去了,她回来看叔华时,脸上涂了脂粉,头上烫了发,脚上还穿一双漂亮的高跟皮鞋。

  凌叔华意识到,孩子们真的无可置疑地长大了。

  凌叔华在中文系授课内容是新文学研究(1956年学期,必修课)、新文学导读(1957年上学期,选修)、中国语法研究(必修)和修辞学(1957年下学期,必修)。

  她调查这些学生看过什么书,发现他们读书很少,而且书籍匮乏,偶尔看到有一本新书,大家便抢着去买。但是,她也发现,这里的学子爱好新文艺和具有写作才能的很不少。凌叔华被他们的知识饥荒深深感动,授课时格外给补充新的文艺理论。她常对他们讲,无论科学也好,艺术也好,都有它的术语,也有其基本原则。如果做一个学人,就要认识这一合理的新趋势。写一篇小说,光凭灵感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天才者或有例外,但有几人呢?关于创作,要虚心采访和研究,只凭自己那点意思,写出来的东西多是狭窄肤浅的。她告诉他们,对新文艺有志的人,要充实自己对大众的了解,然后方能下笔,像过去那样“十载寒窗”,面壁自修,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为解决书籍匮乏,她利用去香港看望女儿小滢和度假便利条件,为大学带回数百册新书,不到一周,被学生抢借一空。如《文学研究》、《文学遗产》等新文艺之作,在市上发现了,常会加二三倍的价钱,被捷足者率先搜去。有一次她发现多了一本《文学遗产》,便给了一个学生,那个学生竟高兴得流出眼泪来。

  四年间,她在新加坡和英国之间来回穿梭之余,还访问了亚洲许多地方。

  凌叔华在南大教完第一学期课,一月底到台湾去看望苏雪林。在这期间,她与苏雪林一起参观了台中白沟古物保存所,观赏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运台的收藏品,并游了日月潭。趁此之便,她又去香港度假,与在香港美联社工作的女儿陈小滢团聚。

  凌叔华出于对蒙师辜鸿铭的怀念,去了一次他的故乡马来西亚的槟城。

  渡轮靠岸后,凌叔华看见人群中大地先生和两位南大同学在那里等候。大地先生先是带她见过生病在家的槟城艺术协会会长清泉先生,再乘车到北部旅游胜地丹绒武雅的下榻怡园。

  凌叔华入室安置好行装之后,下楼来享受花园夜色美景。她告诉大地先生,“辜鸿铭先生出生在这里,我来之前想去凭吊他,可是没有人能告诉我。他是我父亲的好友,他在槟城的声望远不如在北京大,如若槟城加上他在北京的名气,这座城市就名符其实的人杰地灵了。”

  大地先生是凌叔华在英国时就认识的朋友,是星、马闻名遐迩的书法家,他说:“凌先生的话确是如此,辜鸿铭先生的事迹和文名在槟岛彰显,定会占尽南亚风光。”

  在槟城,凌叔华游览了极乐寺、泰禅寺、观音亭、圣乔治教堂、诗华寺等处,她想起童年时辜鸿铭先生与她说过的那句话:“槟城风景好得很呢。”今天她到这里,果然印证了辜先生的话不是虚言。

  而槟榔屿给她最奉厚的报答,便是那篇名播海内外的散文:《记我能知道的槟城》。

  一九五九年初,凌叔华利用放年假的机会,踏上了她第三次去日本的旅途。

  前两次去日本,正是日本全盛时期,处处有条不紊,确是一个山川秀丽、国泰衣丰的强国。而这次去日本,则是“战后”造访,其国势大不如前,那蓬莱三岛的风光,也在人们心中消褪了颜色。

  她乘船途经香港直抵日本横滨,然后转道去日本首府东京。

  刚刚放下手里的提具,她便接到张大千先生打来的电话,说刚刚接到巴黎来信,得知今日抵达东京,请即刻到他家共会刚从美国纽约来的画界朋友济远先生。

  他们一见如故,大千在日本朋友杉村建议下,次日到镰仓逛庙看梅去。镰仓位于东京南部的神奈川县,背山面海,是一座著名的历史古城,被日本称为“镰仓时代”。在高德院,他们一行到神社看完大佛,便乘的士到锦屏山瑞泉寺看梅花。

  凌叔华走到禅堂转角的花坛上,有一弯老梅枝干斜伸过来,其姿态宛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大千说:“这棵叫照水梅,它的花朵都是面向水的。”凌叔华则想到,那年徐志摩到孤山,寄回北京两枝梅花和一首诗:

  红梅肥

  绿梅瘦,

  绿梅寄与素(叔华),

  红梅寄与眉(小曼)。

  凌叔华对大千说:志摩永远忘不了人间,所以他的诗句,总是带着人间的温暖。

  大千也说:徐志摩是个多情的诗人,他陪泰戈尔到日本写的那首《沙扬娜拉》,至今读来让人心动。

  结束东京之行,凌叔华告别大千夫妇和济远先生,又南下京都,最后一站是奈良。这些地方,她战前都曾去过,再游只是想重温年轻时的梦境和看看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