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八章 初进唐家漕

  回学校后,冯老师在下课时,找了张莲芳和家在陆家庄的陆美英询问关于陆金邦和陆大恩的事迹时,张莲芳说:“陆大恩就是我家隔壁公公的外甥。”冯老师问陆金邦家里还有什么人,陆美英告诉她,陆金邦家里只有一个小弟弟了,父母年纪大了生活都很苦。

  “陆大恩的家里呢?”

  “也不好,因为下午受过重伤,在田里干活站不长,已经不大会干活了。只能坐在坟滩上放放牛。”

  下半月礼拜六下午放学的时候,冯老师就带着赵彤云,由家住唐家漕的张莲芳和陆家庄的陆美英陪她们到陆家庄、唐家漕一带去访问。上个月礼拜六在张莲芳家访问时听莲芳妈妈说到唐家漕和陆家庄一带的情形,她十分记挂那里的党员同志们到底怎么样了,群众生活又如何?她急着想去了解一下,不能再等了。

  上完最末一节课后,冯老师和小赵老师在教室门口等着。当张莲芳和陆美英同学下课后,她对张莲芳、陆美英说:“今天下课后我们回家想顺便再到你们村里去看看。”莲芳和美英说:“好的,那我们就在校门口等您。”

  于是,她和小赵老师来到学校门口操场边上等着。一会儿,见张莲芳、陆美英斜背着书包出来了:“冯老师、赵老师,咱们走吧。”

  冯老师说:“张莲芳家唐家漕我去过了,陆家庄我还没有去过。路远不远?”陆美英说:“你去过张莲芳家了?陆家庄比唐家漕还近呢,从这里过去只要一些些工夫就到了。”冯老师说:“好的,那你们在前面带路。我们跟着你们走。”

  两个老师和两个学生,在路上边说边走,时不时抬头望望田野里波浪起伏的晚稻苗。路过一个大坟滩时,见几个牧童放着牛在唱山歌,冯老师看着鄞西广阔的田野秋景,想着去年这时候,她正带着两个孩子去古窑浦送健民北撤,一晃又一年过去了,一年来只听到一些大概的消息,说是浙东新四军北撤后被改编成了新四军浙江纵队的第三旅,他们正在山东和国军作战。李健民当时有没有顺利地到达山东?如果到了那里,他又在部队中做什么呢?在大碶和四明山时,他一直做些文职工作,现在在北方大部队里有没有上战场?他会打仗吗?打仗肯定有伤亡的,他的安危如何?这些她现在一点都无法知道。而现在自己在鄞西一个小学里,仍以教书为掩护做着在塔峙岙和他在一起时那样的地下工作。当年和他在一起,她一点也不犯愁,自己做个助手,一切有他呢,可现在她在这里却要独当一面,负责着一个乡的支部工作还加上下联络,要是健民仍和自己在一起有多好,可是他已跟大部队去北方了,剩下自己一人,在这里孤军奋战,深感担子的沉重。

  “冯老师、赵老师,这里已经是施倪家了。”张莲芳对两位老师说。冯老师从沉思中抬起头来,不知不觉她们已来到一个靠姚江边上的大村庄旁边,张莲芳说:“这个村庄叫施家,施家旁边那个村庄叫倪家。”冯老师向那个村庄看了一下说:“你们这里村庄真多,当年我在镇海大碶那地方好像没有那么多村庄。”小赵老师问陆美英:“这江对岸是什么地方呀?”陆美英说:“那里就是慈溪了。”

  小赵老师说:“哦,原来慈溪就在这里江对面。这里到慈溪这么近呀?”张莲芳说:“看看很近,要想走过去,得从宁波新江桥绕过去,要走半天路呢。除非从梁山伯庙那里摆渡过去。”她们从施倪家旁边走过转个弯向南走去。一会儿她们走到一个较大的村庄,中间夹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石桥,陆美英告诉她:“这里是高家村,村里人都姓高,桥对面就是我的家了,叫陆家庄。我的堂叔陆金邦和陆大恩都是陆家庄的人。”冯老师听了哦了一声。她听张莲芳妈妈讲过打西门时的悲壮情景,望着河对岸陆家庄呆呆地出了一会儿神。她今天想再到唐家漕去,于是对小赵老师说:“赵老师,要不你跟陆美英先到陆家庄去,我跟着张莲芳到唐家漕去。”小赵老师说:“好的,那我就跟陆美英去了。”于是小赵老师跟着陆美英过桥去了陆家庄,而冯老师则跟着张莲芳继续往唐家漕方向走。

  住在唐家漕的人大部分是姓张的。现在就由张莲芳陪冯老师到唐家漕。冯老师就对张莲芳说:“现在我们先到你家再去看看你妈妈吧。”张莲芳说:“好的。”张莲芳带着冯老师来到自家门口,张莲芳先在门口叫了一声:“阿妈,冯老师来了!”

  听到叫声,阿凤赶快放下正在编织的草凉帽站了起来,望着冯老师高兴地说:“是冯老师啊,快进来坐!快进来坐!”冯老师向阿凤点点头说:“莲芳妈,这晌你好啊?”

  阿凤连忙拉过一把竹椅子,对冯老师说:“冯老师快请坐,快请坐!”自从上个月冯老师来她家访问,她已经把冯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了。所以她看到今天冯老师又到她家里来,感到特别亲切。她起身倒了一杯水给冯老师喝,可是因为冯老师对她们太好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她关心地看看冯老师说:“冯老师,你面色好像不大好,是不是在学校很辛苦?你要当心自己的身体呀。”

  冯老师说:“不辛苦,在学校教书反正都是那样,已经习惯了。”

  阿凤又说:“冯老师,你的衣服、被子要洗的时候尽管叫莲芳带来,我替你洗。”冯老师说:“不用,我自己会洗的。你自己不要日夜打草帽太辛苦了,你也要当心身体。小芳呢?”

  “自己到外面去玩了。”

  “冯老师,真的,你有什么要洗的,叫莲芳拿来好了,我给你洗。”

  她知道莲芳妈妈想要报答自己,她只给了五元钱算什么呢。她都忘掉了,可是莲芳妈好像还记着。冯老师想着自己来这里的任务,就问她:“莲芳妈,你们村的保长张瑞煌是不是也住在这里?”

  阿凤说:“对的,也住在这里,保长家就在宗文小学旁边。”

  “这个保长对老百姓还好吗?”

  “还好的,以前我家男人就在他家做长工,逢年过节总送点吃的给我们。平常有事也总关照我们。国民党第二回要来抓我时,是他及时通知我,叫我事先避开的。他对他们说,那家人不在这里住了。这样我总算没再被抓去。陆大恩后来也是靠他保出来的。”

  “这样说来,这个保长还不坏?”

  “是的,张瑞煌对乡亲们还算好的。”

  冯老师听了点点头,她说:“我想到他家里去一下,他家也有个儿子在梁山伯庙小学读书。我也顺便去访问一下。”

  阿凤点点头说:“是的,他大儿子也在梁山伯庙小学读书。”

  “他家离这里近吗?”

  “近的,就在宗文小学旁边,你叫莲芳陪你去好了。”

  冯老师说:“宗文小学我也想去看看。”

  阿凤就对儿子说:“莲芳,你好好陪老师到宗文小学去。”莲芳“唉”地答应了一声。冯老师对莲芳说:“我们刚刚走过的你们村的宗文小学,现在也放学了吧。听说这位老师姓李,你知道李老师是住在哪里吗?我想顺便去看看李老师。因为我们是中心小学嘛,钟校长说有空也叫我们关心一下村小学。”莲芳说:“好的,我陪老师去。”

  阿凤见老师急着要走,就手提着凉帽送出来。冯老师挥挥手,叫莲芳妈不要送:“你进去吧,我和莲芳到这里的小学看看。”阿凤说:“好的,下次路过这里你一定要来啊!”冯老师说:“好的,我会来的。”

  走出莲芳家,冯老师就叫莲芳带她到宗文小学去。

  莲芳听了点点头,说:“李老师是外地人,他就住在学校里,估计他现在也在学校里的。宗文小学离这里很近,我陪你去好了。”冯老师点点头说:“好的,你陪我去。”莲芳陪着冯老师走出家门,再顺着刚才来时的方向走一段路,来到村中的一处五六间的低平房边上,莲芳对冯老师说:“这里就是宗文小学。隔壁就是瑞煌伯伯家。”冯老师听了点点头说:“李老师不知在不在?”她们见校门开着,就走了进去。

  莲芳带着冯老师来到学校里面,这时学校也放学了,已经没有学生,冯老师见里面是个蛮大的场所。南面是教室,长长狭狭的两间。北面是五间低平房,两棣房子中间是一个很大的明堂。西面还有操场。莲芳现在带着冯老师来到那五间小平房前面东边的一间小平屋,叫一声“李老师!”听得叫声,一个理着平头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教师走了出来。他穿着对襟芝麻布布衫和黑裤子,看来是个朴实的人。他一见莲芳就向莲芳点点头说:“张莲芳,你放学回来了?你在梁山伯庙小学读书还好吗?”

  莲芳点点头说:“蛮好的。”并指着冯老师对他介绍说:“这位就是梁山伯庙中心小学来的冯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她路过这里想来看看我们宗文小学。”

  李老师忙向冯老师点点头说:“欢迎欢迎!冯老师你难得过来,快快请进,请进。”冯老师就走了进去,看里面搭着一张单人床,床上挂着一顶蓝色的花夏布蚊帐,原来这里是李老师的卧室。屋里面除了一张床,还有一张小桌子和两把单背椅。他让冯老师他们坐在椅子上,自己就坐到床去了。

  李老师看了莲芳一下,望着冯老师说:“莲芳在你那里读书还好吗?”前年莲芳才从李老师这里读出去。冯老师点点头说:“莲芳在我们年级里是顶好的学生,他现在还是四年级的级长呢,这都是你李老师教导有方啊。”

  “哪里哪里,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李老师望着莲芳感到自豪地说。

  “李老师,你这里现在有几个班级,几位老师?”

  李老师说:“就是一年级和两年级两个班级,老师就只我一个。”

  “这倒是简单的。你一个人上课很辛苦吧。”

  李老师说:“还好,一个人苦一点但比较自由。”冯老师听了点点头。

  聊了一会儿,只听外面有个声音叫:“李老师在家吗?”走进一个人来。冯老师抬头一看,是个高个子瘦身材、穿着对襟布衫的中年人,李老师站起来叫:“瑞煌先生,你来啦。”他告诉冯老师说:“这就是我们校董张瑞煌先生。”

  莲芳叫了一声:“瑞煌伯伯,你来啦。”原来他爸爸以前就在张瑞煌家做长工的。张瑞煌曾经关照过莲芳家。对这个保长兼老板,莲芳感到他还算是个好人。现在他把冯老师带到学校里,看张瑞煌来了,就说:“瑞煌伯,这位是梁山伯庙中心小学来的冯老师。”张瑞煌忙说:“欢迎,欢迎!”冯老师向他点了一下头说:“张先生好!”

  张瑞煌望着冯老师说:“冯老师好!冯老师好!我大儿子也在你们学校读书,不知他在学校里表现怎么样?”原来他的大儿子张正德在梁山伯庙小学读五年级。冯老师说:“他在高年级。我听高年级王老师说,他是他们班里优秀学生,算术特别好,常常考100分。”她来时已经从王老师处打听过张保长儿子张正德的表现和成绩。张瑞煌听了点点头,感到很欣慰,看小小的房间一下子来了三四个人怪挤的,就说:“梁山伯庙中心小学的老师难得来的,冯老师,到我家去坐一会儿吧。这里李老师光棍一个,地方太小,茶也没有,还是到我家去坐一会儿吧。”莲芳见保长邀请冯老师到他家去坐。他就告别冯老师回家了。

  冯老师本来来唐家漕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来了解一下这个保长的,不想来到宗文小学就碰到了他,感到很高兴。在来西乡之前,她就听陈爱中说过,后塘乡除钟士康乡长外,在唐家漕还有一个叫张瑞煌的,也是钟士康的朋友,是后塘乡第二保保长,也是一个开明士绅。他在村里种着二三十亩田,城里开着好几家店,有轧米厂、南货店等两三家商行,虽然是个老板,但对人热情,乐于助人,当年钟士康领着农民反对肥料官方垄断,叫农民自己开肥料公司,钟士康就叫张瑞煌做肥料公司的总经理,后来还被国民党抓去坐了好几个月牢。陈爱中讲他也是保护三五支队的一个好保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为三五支队募粮募钱,做了很多事情,他有时也曾宿在他家。据说当年古林区的朱区长来西乡就常在他家住宿。冯老师来这里正想找他呢,现在见他对自己这么热情,还邀请她到他家去坐,她就欣然同意了,站起身来说:“那就打扰张保长了。”

  李老师看校董邀请冯老师回家去坐,他说:“我就不去了,等下要弄饭呢。晚上还没有下饭,我还得去外面买点菜。”张瑞煌就说:“好的,李老师,你有事就去忙吧,我请冯老师到我家去坐一会儿。”

  其实张瑞煌的家就在学校对面,只隔两间屋面的路,走几步就到了。那也是一幢三开间的平房。他带着冯老师来到自己家门前,推门进去,见一个慈祥的白发老太太,穿着黑色香云纱衫,从客厅里站起来,说声:“瑞煌,你来啦。”当看到冯老师跟进来时,她好奇地看着冯老师,张瑞煌告诉老太太说:“阿妈,这位是正德在读书学校的老师,”那老太太堆下笑脸来说:“哦,是正德学校的老师,老师好,老师您快请坐!”冯老师见是张瑞煌的老母亲,这位老太太大方又热情,也忙向她点了点头。

  冯老师在客厅里坐下后,向屋里四周看看,见上横头摆着搁几大座,两把单背椅,下面还有几个小凳子。张瑞煌让冯老师在上横头的右边单背椅上坐下后,张瑞煌的夫人送出来两杯茶后,老太太也欢喜地在一旁听着,问她孙子在梁山伯庙中心学校读书可好。冯老师说:“好的好的,他是我们学校高年级的优秀生,算术特别好,常考100分。”老太太听说她孙子这么好,高兴地张着雪白的牙齿笑了。她的牙齿还很好。聊了一会儿学校的情形后,老太太就进自己的房里去了。

  冯老师乘此机会问张瑞煌:“钟校长说,我们中心小学也要关心一下各村的小学,我回家到城里去,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你们宗文小学。我听钟校长说,这个宗文小学就是你办的,你是宗文小学的校董。你对乡里、保里的事情都很支持。今天我来你们村看看同学家长,没有想到正好碰到你,看到你很高兴。”张瑞煌说:“其实校董也不是我,宗文小学的房子是我们村一个上海人的,他家全家都到上海去了,我看他房子空着,就对他说:‘你房子空着也就空着让村里在你的房子里办个学校吧。’他就同意了。我不过代管一下而已。你听钟乡长说的吧?其实保里的事情就是他把我拉进去的,我种三十多亩田,还开着几家店,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我实在是不想管众人的事。可是钟乡长硬要我兼管一下,还叫我当肥料公司经理,我是真正回不掉呀。原来的肥料公司是国民党官办的,当时他们包给当官的,为了多赚钱,肥料里掺着很多水,把清水当肥料卖给我们农民,庄稼一点也不长。我们农民有意见,钟士康发动农民挑着肥桶担进城上街游行,我们农民要求自己办肥料公司。国民党看农民意见这么大,只好被迫答应让我们自己来办肥料公司,结果大家就叫我来当这个肥料公司总经理。我当了这个总经理,国民党政府就把我和钟士康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后来把钟士康抓进去,把我也抓进牢里去,说我是共产党,关了我好几个月,后来家里托人才把我和钟士康保出来。”冯老师听了赞许地笑笑,又说:“还听说你在抗日时为三五支队也做过许多事情?”

  “嗳,那也是没法推掉的差事。三五支队带领区警卫队来我们这里打日本鬼子,我这个保长筹点粮食还不应该?”冯老师听了不时地点头,心里想有什么样的乡长就有什么样的保长,我来鄞西真没有白来,这里的乡保长比我在上阳和塔峙岙遇到的乡保长还要好。说到钟士康办后塘乡中小学和其他公益事业时,张瑞煌说:“钟士康这个人老百姓叫他‘大糊’(疯子),许多事情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所以我跟着他也‘倒霉’。”冯老师说:你不是也为老百姓办了这许多好事嘛,敢做这样事情的人不是大糊,是仁人志士,是爱国人士呀,我们的社会如果更多一些这样的‘大糊’就好了。

  张瑞煌听到冯老师这样说他和钟士康,感到很欣慰,默默地望了她好一会儿。他感到这位老师说话的口气怎么和当年朱一松、陈爱中一样,听人说梁山伯庙小学的老师从来就有许多共产党,莫非这位女老师也是共产党?接着,冯老师把话头一转,说到当年日本鬼子不肯投降打西门的事。“我听说去年打西门时,你们村的自卫队全部上阵了?”

  “是啊,那时我是自卫队中队长,我们保里一些后生真是好样的,陆金邦、陆大恩都是我们保里的后生呀。陆金邦后来在打西门时牺牲了,陆大恩为去夺被鬼子挂在电线杆上陆金邦的遗体,被打了一枪也受了伤。不想后来国民党来清乡,说他是三五支队队员是共产党,还叫他坐老虎凳,关了他好几天,我去保他,把我也抓去拷问起来,我再三说他只是老百姓才让他出来,国民党做事真是不像话!唉——冯老师,不说这些了,不说一肚气,说说两肚气。”冯老师听了同情地点点头。

  冯老师见时间不早了,她想着一次不能和他讲太多,但通过这些谈话,她基本上了解了张瑞煌的为人,她打算下个礼拜天再来找他,进一步了解一下三五支队北撤后国民党来这里清乡时的情形和这里党支部的情况。

  这样茶过二巡之后,她起身走了,说时间不早了,以后有事再来拜访张保长。走在路上,她感到今天来唐家漕收获很大,就愉快地向西城桥方向走去。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