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唐代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从中国西北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联结非洲、欧洲的古代陆路交通线,由于中国古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要商品,因此这条贸易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就已经存在,但由于张骞的“凿空”之功,丝绸之路从此更为畅通,东西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强,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就有三条道路,据《隋书裴矩传》记载,这三条路为:一、北道,从今哈密穿越天山北达巴里坤,然后由此向西经吉木萨尔、乌鲁木齐、通过伊犁盆地,从锡尔河附近前往东罗马帝国。二、中道:沿天山南侧经哈密、吐鲁番盆地、焉耆、库车、喀什,然后越过帕米尔经贯尔干纳、索格底亚那(即撒马尔罕、布哈拉等)进入伊朗的波斯帝国。三、南道:沿罗布泊沙漠南边西行到达于阗,然后从哈尔喝里克、塔什库尔干,翻越帕米尔,通达瓦罕溪谷到达阿姆河河畔,再由此通往印度北部。

  唐代的丝绸之路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实行“关中本位政策”的唐政府一直致力于西北地区的开发。唐朝初期,西域虽大都在西突厥控制之下,但西域各国国王都曾派人或亲自到长安,表示归附,因此唐初很快恢复了丝路交通。武德年间,高昌国进献的“拂菻狗”,引起了唐朝对拂菻的兴趣。贞观四年(630年),伊吉城主归附于唐,唐在这里设置伊州,控制了西域北道。这时,在西域地区拥有较强政权的高昌为了垄断丝绸贸易,高昌曲文泰封闭了西域南部进入中原的道路,商贾都要经过高昌,并需交纳商税,贞观六年(632年)大碛路恢复开通后,高昌王与西突厥联合,阻拦、抢掠西域其他地区商贾使者,阻止他们进入中原,同时还发兵攻打伊吾、焉耆,掠夺其他域镇。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政府派侯君集带兵平定了高昌,在高昌设西州,置西州刺史,西州的户口计帐等申报,完全和中原地区相同。不久,又在这里设安西都护府,屯驻军队,镇守整个西域地区。在平定高昌的同一年,驻守于可汗浮图域(今吉木萨尔以北)的西突厥叶护归唐,唐政府在这里设庭州,置庭州刺史,唐又将伊州、西州、庭州划入陇右道,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丝绸之路随着唐政府对丝路的开发,唐与中亚诸国的联系不断增强。贞观十四年(640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大批犹太商人涌入中国,丝路上的通使及商业往来活跃起来。贞观十五年(641年),摩伽陀国(即摩揭陀国,俭于印度恒河以南的一个大国)的使者,商人来到长安。在他们返回时,唐太宗派云骑尉梁怀璥随同前往,受到摩揭陀国的热烈欢迎。贞观十七年(643年),拂菻(叙利亚或拜占庭)王波多力派遣使节进献赤玻璃、绿金精等物,唐太宗回赐了大量的绫绮等丝织品。至于其它国家的商人往来,更是数不胜数。

  贞观十九年(645年),44岁的玄奘结束了他的春秋寒暑十七年、历经艰难曲折的数万里跋涉,将西行所得经像送入长安弘福寺。玄奘沿途经历了130多个城邦,由玄奘口述,门徒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翔实地记载了玄奘西行的经历、见闻,成为一部闻名世界的历史地理名著,也成为一部丝绸之路上中西交流的历史见证。玄奘珲将印度的因明学传入中国,推动了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并启迪了日本法相宗的传承。继玄奘之后,咸亨四年(673年)义净又赴印度求法取经。玄奘、义净的不懈努力,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兴盛。

  中国僧人西行求法的同时,中亚僧人也不断前往中国,将本国的宗教在中国弘扬。延载元年(694年)波斯国人拂多延(古波斯语“知教义者”)持《二宗经》来到中国,摩尼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天宝三年(744年),大秦国僧佶和不远万里,东来中土,促进了已在中土流传的景教向最盛时期的发展。佛教、祅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的传播,正是依赖了丝绸之路,这些宗教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些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丝绸之路,成为联系东西文化交流的纽带。

  天宝十年(751年),中国与阿拉伯发生了怛罗斯之战,阿拉伯抓获一些中国的造纸和丝绸工人,中国的造纸术开始传至西方,同时,中国的植物品种、漆器、冶铁、水利灌溉技术、火药等也随着传入西方,再加上商人的频繁往来,丝路上的商品交流非常活跃,丝绸之路成为举世闻名的商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