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难把握? 性教育课堂何以成“集体秀场”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千龙网记者兆丰7月27日报道]一边是学校和家长的谨慎观望,一边却是学生的不以为然,如今在部分学校中开展的性教育让学生和家长都不买帐,落得个双方不讨好的“下场”。甚至有人说,如今很多学校组织的性教育已经剑走偏锋,或者成了风光的摆设,变成了“集体秀场”。

  不久前,有报道说,一家长中午回家,发现放假的儿子跟同学在家偷看“黄碟”,让她很不理解的是,儿子在学校明明是有性教育课的。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犯罪中有30%是性犯罪。虽然责任不完全在于性教育课堂,但很多学生都认为性教育不够深刻,与学生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家长说“别过火” 学生喊“不解渴”

  “太小瞧我们了,那些课根本不过瘾,几年前就知道的知识,小儿科。”在采访中,一位中学生的言论让人惊讶。这位初二的同学描述说,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却并不很“感冒”,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火爆景象,很多学生甚至对教材根本不屑一顾。

  据了解,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性知识严重“贫血”,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远远超出了父母和老师的想象。目前中小学生的性知识掌握程度中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有人认为,这种两极分化,不是我们的孩子心理或生理失常,而是某些谈性色变的家长、老师以及专家们集体性心理失常。许多学生都认为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老师都是讲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真正到了要害处,就让我们对着课本自习”。

  有消息说,60%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可以接受,1%到2%的中学生曾有过性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在编写教材时将原本不打算涉及的知识加了进去。比如,如何预防非意愿怀孕、避孕知识,尤其是补救措施。

  “如今的学生可不能小看了”,北京市一位儿童教育研究专家这样告诉记者,有一份调查显示,我国男孩女孩性成熟时间一般在12岁至13岁左右,比10年前提早了1岁至2岁。

  据了解,如今全国各地都陆续在开展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但却都面临着共同的困惑:讲深了不行,怕学生模仿,讲浅了,学生却根本不喜欢听。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基础,老师和家长认为“口难开”的话题,在很多学生的眼里却成了老土的意识,有的老师表示,一些初一学生具备了一般家长认为孩子在初三以后才会懂的青春期健康知识,所以现有的培训内容显得有些落后,说明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难有标准教材,使很多学校的性教育也陷入尴尬的境地。

  据北京市海淀区参与编写教材的钟老师说,一开始有的东西他们还不敢写进去,以为学生对性的了解还不是很多。但通过大范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他们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不正确,学生们知道的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让他们也感到很惊讶。还有一部分也是后来决定加进去的,同样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性美学。因为我们编写的规格要高,要把知识提升起来,就一定要把这部分加入进来。

  “三大软肋”制约性教育

  不久前,河南某地做的一项关于开展性教育的调查显示:该市接受过青春期教育的青少年达30.5万人,几乎占全市青少年总数的100%。“表面看学校都开展了,实际上存在着流于形式、蒙混过关的现象,一些教师还不能以科学的观念对待这项教育,甚至羞于开口。”教育部门负责人承认,“有的老师可能就不讲,只让学生自己看;有的老师觉得不好意思说出口,而且这部分内容又基本上不考试。”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很普遍:性教育开展了,但教育效果却难以考察。

  “很多学生依然不是通过性教育课获取性知识。”一位教师告诉记者。据一项调查显示,63.42%的青少年从三级片或成人网站获取性知识,25.88%来自书籍,只有0.93%的孩子可以从老师和家长处得到正面回答。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春期教育的课程大部分还淹没在自然课或生物课里,章节少、内容较笼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对性讳莫如深,许多家长与孩子在这方面从不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孩子们获得性知识的正常渠道。他们必然会从别的渠道,甚至从不太正当的渠道中去获取性知识,这不但不安全,反而十分危险内容有限等问题制约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网络、黄色录像和黄色flash、漫画、与同学交流“荤笑话”等获取性知识,更有甚者,“在实践中学习”,即在校外同居。

  在采访中,大多数学生对学校推行的正规性教育持排斥态度,“学校也组织过一些讲座,还看过一些教学片,但是我们都不感兴趣。说真的,这些片子里的内容我在10岁时就知道了,看了没什么用处。”一位高三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不久前,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单位组织一项调查,谈对黄色书刊、黄色影碟和黄色网站等的看法,结果是:认为限定阅读或观看范围不一定有害的占 60.80%;适当阅读可以增加“免疫力”的占46.20%;对出版黄色书刊的出版商要严厉打击的占18.64%;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要禁止的占17.86%;造成色情泛滥,影响社会安定的占13.26%;屡禁不止,干脆听之任之的占3.62%。

  有专家认为,当前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有三大软肋,首先是现代传媒高度发达,信息传播迅速,来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对青少年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都在增强。传播媒介对“性信息”日趋开放,电视的性行为镜头、书刊上性行为的描写,特别是难以控制的网络、光碟上性行为的介绍,成为十一二岁孩子了解性知识的主要渠道。相比网络等现代传媒,科学系统的教育还很薄弱,也不够及时,一些学校的领导层,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上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其次是性教育对象存在局限性。目前,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往往主要面对青春期的学生以及大学生,没有开展伴随儿童成长的相关系列教育。在上海,全市300多万外来人口中,青少年比例达26%,他们中大多数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也正是被忽略掉的教育群体。

  三是我国目前进行的性教育内容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引发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需求。教育内容偏重性生理,而缺乏性心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

  “正因为如此,学校的性教育甚至只是成了一种冠冕堂皇的课程而已,华而不实。”这位专家这样说,性教育明显地滞后:一是陈旧的性教育观,制约了性教育的全面开展;二是性教育渠道的封闭,影响了性教育效果的科学性;三是性教育脱离实际,妨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四是性教育师资的短缺,影响了性教育的质量。

  性教育为何成了“集体秀场”?

  “老师让我们自己看,偶尔讲一讲也是含含糊糊,好像还不好意思看我们,眼睛老是盯着窗外讲。”一位在某中学读高一的女学生这样说。

  据有关调查显示,广州市有47.7%的初中生对当前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表示不满意,认为“当前学校性教育很不够”。某重点中学的校长坦承,13门功课已经把课程表排得满满的,性教育课这种与升学、考试无关的课根本没办法挤进去。此外,有关部门法律法规表述含糊,教师很难把握教学尺度,课程设置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邱鸿钟教授长期在电台节目里担任嘉宾主持,他在接听咨询电话时就曾碰到过女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担心接吻会导致怀孕的个案,这说明性教育仍然存在很大的空白。“上课只能‘秀’一下。”王老师是某高中学校的性教育课堂的老师,他说,有了教材,似乎可以理直气壮地讲了,但对教材的把握也面临着更多的烦恼。其实部分学生知道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也深刻得多。对教师而言,性教育课不象普通的课程,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

  “老师们自己还没有性脱敏。”陈老师对记者说,“由于老师们出生时所处的年代,他们当时的性教育几乎就是零,而且本身这门课就是一门非常不好教的课,它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很广,难度应该说是很大的。”

  有专家指出,目前,大众对性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很多人把目光盯在“性”而非“教育”上。其实,性健康教育内涵很广泛,不仅包括生理、生殖解剖知识,还包括性心理发育、性伦理道德、性法律知识、性病防治知识等等。人格教育则是贯穿整个性教育始终的载体。

  另有老师说,对性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学校和家庭要做的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加强价值观、道德观上的引导。天朗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医生邵羽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少年在学校没有得到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好奇心就会促使孩子从一些黄色书刊、黄色光盘和黄色网站等不良方面寻找性知识。

  “度”难把握 性教育课该反思什么?

  “过了”会被认为是诱导犯罪,传递黄色信息,但“轻了”又往往讲不明白。深了不行,浅了没用,性教育路在何方?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王大凯教授认为,青春期性教育目标也应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目标,青春期教育强调时间的适时、内容的适量,教法的适度。

  当前,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是:一是讲什么;二是什么时间讲;三是怎么讲;四是谁来讲。

  陈老师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在医务室工作,现在她学会了一些具体的办法,比如让男女生在纸上画生殖器,一方面使他们对生殖器有了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性脱敏。还有让学生们做异性交往的表演,这样的形式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直观。

  性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接种疫苗”工程,首先教育者应当明确性教育指的是什么,它不仅仅是性生理、性心理及预防性病、防止少女怀孕等基本知识,还包括性别意识、男女平等、两性交往及爱情、婚姻等更丰富的内容,而这些方面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很少被提及。

  据了解,上海等地开始从三个方面加强青少年性教育: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立体的教育模式。二是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适时、适度地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三是扩大教育的覆盖面,特别是强化对外来青少年的相关教育,各社区对外来青少年要实行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时,积极探索幼儿期、儿童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让这项教育伴随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