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荧屏要扫“皇” 作家炮轰“帝王崇拜”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据说有一个笑话:李莲英问:“老佛爷还好吗?”回答是:“她永远活在电视导演的心中。”这个笑话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帝王戏”泛滥之一斑。随手拈来,有《秦始皇》、《大汉天子》、《汉武大帝》、《武则天》、《唐明皇》、《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慈禧西行》、《大明宫词》、《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等不胜枚举。剧作家魏明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拍御马”,即拍皇帝的“马”。

  这些“帝王戏”有的标榜自己是“正剧”,有的打正旗号说自己就是“戏说”。看电视连续剧,是中国大多数普通百姓主要的娱乐方式,而这些“帝王戏”充斥荧屏,甚至在一些电视台一播再播,久而久之,也引起史学家、观众的不满。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作家王蒙和剧作家魏明伦即联手炮轰这种“帝王崇拜”。王蒙在大会发言中指出,目前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小品与帝王戏,内容多半比较粗糙,质量有待于大大提高。魏明伦对王蒙的发言大表赞同。他说,“帝王崇拜”意识会严重误导大众,非常不利于民主法制社会的建设。扫“皇”不是扫除历史影视剧,而是扫除封建观念,不是说不能反映历史,不能拍摄“清宫戏”,而是不要搞崇拜戏。

  被称为“巴蜀鬼才”的魏明伦,曾创作《巴山秀才》、《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等历史名剧。一九八五年,他创作的《潘金莲》在海内外引起争议。一九八七年,他被《半月谈》列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

  魏明伦说,中国人一直有一种臣民、子民心态,一辈子总做“清官梦”、“明君梦”,缺乏国民、公民意识,缺乏民主法制意识。如《康熙王朝》的主题歌唱道“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是用打工仔的语言,在祈望封建皇帝“万寿无疆”。《还珠格格》中小燕子进宫认亲一段,处处透着一股“攀龙附凤”的味道。他认为,写帝王不应等同于赞美帝制,现在影视中的帝王戏多是在表现皇帝如何爱民,如何夙夜忧叹、日理万机,尤其是要表现他们的帝王权谋与智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几乎不加思考的帝王崇拜。

  其实,相比起“帝王戏”,许多观众更喜欢看像《空镜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种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因为它们更贴近生活。广电总局近日就公布了今年电视剧管理新政策,推出九项扶持现实剧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审批中,要进一步严格历史剧、古装剧的审批,适当放宽现实题材的审批,加大现实题材的立项比例。另外还包括对播出效果好的现实题材剧目,对播出机构和制作机构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把播出现实剧的情况,作为对各级电视台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