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工细火烹调中国滋味——导演李安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慢工细火烹调中国滋味

——导演李安





英雄造时世,时世造英雄,如今奥斯卡都似乎非他莫属的局面,实在是李安多年来慢工细火不焦不燥的必然结局。一招太极推手,十年磨练,今日终成正果,李安的“中国功夫”不可谓不深。

祖籍江西的李安,生于台湾屏东潮州,祖上作过国民党时期的县长。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甚有古风、教子极为严格,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逢年过节在家里还要行跪拜礼。李安就是在这样有浓厚中国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浸染,父权家庭的中国典型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甚至是原始素材。

尽管李安受到这样的教育,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他还是无可就药地爱上了电影和表演。1973年,他作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考取了台湾国立艺专戏剧电影系,离开了生长的家乡,到台北进修。在这个传统家庭里,从事演艺事业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李安的父亲甚至在许久以后还愤愤不已。在国立艺专里,李安对演戏越来越有兴趣,还曾经获得台湾话剧比赛大专组最佳男演员奖。





1978年,李安在国防部服役后赴美留学,就读于依利诺大学戏剧系导演组,当时的李安已经摄制过两部八毫米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和《陈勤的一天》。在戏剧系里,李安接受了西方正规的戏剧教育,由于他在台湾艺专的经验,只用了两年就拿到了艺术学士学位。最初的这些戏剧经验,对李安日后的电影作品的戏剧倾向有着重要影响。出于对电影的向往,李安又来到以电影学院著名的纽约大学,继续学习电影制作。

纽约大学电影系和纽约电影学派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电影观念深深影响了李安的学习和创作,伍迪·爱伦的犹太知识分子电影或多或少地使李安得到熏陶,对李安日后作品的中国民族风格和幽默感的融入大有裨益。进入纽约大学后,李安拍摄了16毫米电影作品《追打》The Runner 1980、《我爱中国菜》I love Chinese Food 1981、《最棒艺术家》Best The Artist 1981等。李安于1982年拍摄的《荫凉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并于第二年参加了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获得金穗奖最佳短故事片奖。1984年完成毕业作品《分界线》Fine Line,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并获电影硕士学位。





毕业以后,李安留在美国试图开拓自己的电影事业。但一个华人想在美国电影界混出名堂,谈何容易,李安开始了自己长达6年的等待。最初有一家经纪人公司看中了这个出色的年轻华人,答应做他的经理人,但李安一直也没有适合美国人的剧本,经理人也只是空谈。6年的等待,而且是漫无边际的等待,李安真的熬过来了。6年中,李安只是在家中写剧本,偶尔亲戚朋友帮衬一点外快,主要的就是靠身为药物研究员的妻子在外工作,养家糊口。多年的女主外男主内的生活不仅让李安练就了一手做菜的“绝活”,而且也磨练了李安的性情。看李安的作品,不紧不慢,平淡之中透着张力,恐怕也是这段生活的体验吧。

进入90年代,李安开始得展拳脚。90年,为了台湾新闻局徵选剧本的高额奖金,李安编写了《推手》的剧本,结果真的得到台湾1990年的政府优秀剧作奖,奖金四十万元(另一份李安和冯光远合写的《喜宴》剧本也同时得奖)。之后很快由台湾中央电影公司投资、纽约库德玛西恩公司制片开拍了这部电影,使得《推手》成为李安导演生涯的第一部长片,而此时他已经三十七岁了。

《推手》的构思和细节处理,几乎就来自李安闲居美国的生活状况,恐怕也只有李安这样既受过传统中国文化教育,又在美国有过长期生活的人才能写得出如此感同身受的作品来。其中诸如那个什么也写不出的美国女作家之类的很多细节,都带着李安自己生活的影子,6年的忍耐和中年男人的细心在这部带着温情的电影中显露出李安特有的温文尔雅的气质。郎雄饰演的老拳师成了李安作品中的第一个“父亲”形象,影片也成了后来被称为“父亲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所有人都在一直赞赏这个突然杀出的中年导演。影片获得当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





《推手》的成功,使台湾中影公司对李安更加有信心,决定投拍题材比较敏感的《喜宴》,仍旧由库德玛西恩公司再度合作制片。这部关于同性恋的影片的基本素材来自李安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李安并没有本着猎奇的态度拍摄这样一个当时还很敏感的题材,而是强调一个家庭——一个“正常”的家庭面对这个问题的多向度反应。在这里,同性恋固然是一个特殊的题材领域,但李安成功地把它拉回到普通生活之中,放到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位中加以考验,得出最为现实也最有人情味的试验结果。父亲形象又一次出现在这部影片之中,作为家庭最权威的代表,成了李安影片的一个标志。影片上映后获得更为盛大的成功,不仅获得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而且还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第十六届亚洲人、美洲人国际电影节最佳编辑奖,李安也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导演。

1994年,李安执导了《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把中国烹调艺术带入家庭和情感的戏剧之中,不仅增加了可视性,而且展现了东方文化迷人的魅力。李安表现中国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观念冲突的一系列影片,在这个特殊的形式中达到顶峰,李安也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父亲三部曲”或者说“家庭三部曲”。影片获得了第七届台北电影奖优秀作品奖,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名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





在这最初的一系列作品中,李安利用自身经历上的优势,在家庭伦理题材的领域里突出表现了这个变更时代社会基本单位——家庭中的新旧冲突、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所引起的社会文化和家庭伦理观念上的变化。李安的作品,总是带着中国传统文化温文尔雅的气质,虽然中庸却很现实,其表现手法也同样质朴自然,继承了台湾电影生活味道浓厚的传统。而得益于西方电影和文化的,则是强调(或者说抓住)人物对白在自然中别有风趣的幽默品格。二者的融合,形成既富东方格调,又有强烈电影感的风格。至此,李安电影的“中国文化品格”初步形成。

似乎又是出于中国文化中对“3”的喜爱,李安在接下来的5年中又拍摄了三部纯美国题材的影片:《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和《与魔鬼共骑》。

应该说,第一个把英美电影作品导演权交给一个台湾人的制片人,是个勇士。李安的勇士就是林德塞·道拉。在看过《喜宴》和《饮食男女》之后,道拉把剧本交给了李安的经纪人,不久之后李安开始了他征服英美影坛的新“三部曲”。





根据著名作家奥斯汀的著名小说《理智与情感》改编的同名电影,是李安的又一个开始。这是个爱情+继承权的典型欧美电影,改编者爱玛·汤普森也是英国著名才女,对于李安来说,这部影片的成功与否是个关键。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人类的家庭也是类似的,李安对中国家庭的描写经验使得影片更为细腻,完全符合女作家特有的笔触,而他对西方文化的熟悉也使影片没有在任何地方露出破绽。影片再一次大获成功,不仅获得柏林电影界金熊奖,而且还在奥斯卡竞争中获得七项提名。

1997年,李安完成了一部检视美国70年代家庭伦理崩溃时期的作品《冰风暴》。这是他首次尝试沈重的主题,以苦乐参半又不失风趣的眼光,检视七十年代小镇家庭的衰败颓落。这部片的结构严谨,气氛凝重,从小小几个家庭折射出强烈的历史感,可以说是李安描写家庭的极致之作。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也是世界的美国,李安就是以一个世界人的眼光考察那一个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社会时期,李安一直致力描绘的家庭就是从那里走向崩溃的、父权就是从那里走向衰落的。在那里,李安寻找着《推手》、《饮食男女》等中国影片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





1999年,李安再一次抱着磨练和尝试的态度,拍摄了一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影片《与魔鬼共骑》。这种题材在美国导演也是很困难的,作为一个华人导演能够执导这样的影片,暂且不论成绩如何,至少已经说明李安获得了美国,乃至世界影坛的认同。

2000年,是李安风光无限的一年,一部《卧虎藏龙》红遍香港台湾、红遍大江南北,甚至一路杀入欧洲影坛,并在很难打入的美国市场也赢得一亿多美元的票房,是华语电影绝对空前的骄人成绩。

这部还未开拍就已轰动的影片,从开始拍摄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影迷就都期望着早日看到影片问世,对“文戏”导演出身的李安也充满了期待。对李氏文艺武侠片的期待,一是希望加强情节、剧本、人物的处理,拍好文戏部分;再就是期待李安开辟出武侠电影的一个新境界,把握好武戏的分寸。最后的结果虽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也足够大部分人欣喜、兴奋了。在前几年武侠电影盛行的时候,大部分影片仍旧是老式的武侠“故事”模式,但经李安之手,这部影片几乎可以称之为真正“允文允武”的文艺武侠电影。李安在这个“文学性”的武侠故事里,体现的是对武侠世界里“人”的关注。

2006年因电影《断背山》获第63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