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大牌风范” 明星耍大牌病例集合(图文)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个案1

  典型:李保田



  李保田脾气不好圈内人皆知,10年前因对陈佩斯、梁天、宋丹丹等喜剧演员公开蔑视而遭到过猛烈还击,之后也有不少与他合作过的名演员发出“再不能与其合作”感慨。老爷子脾气虽古怪,但8家影视公司所列举的耍大牌、违约、扶持亲友、忘恩负义等种种“罪状”,并扣上“戏霸”之帽,这似乎也有些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爷子不认钱、不认名、不认人,只认戏,不像“戏霸”倒有些“戏痴”的味道。

  对于影视公司的“讨伐”,日前出现在《马背上的法庭》看片会上的李保田,既没发怒也没退出荧屏的意思,只说“一切会在法庭上说个明白”。据记者了解,李保田已经答应出演《王保长新篇2》。








 姜文也许是中国电影界最大的异数,他常处于争议的焦点,这与他极端的性格有关。拍摄《理发师》时因创作分歧,他与陈逸飞分道扬镳;筹拍《陈赓大将》,他与导演不欢而散;《天地英雄》片场,他又是何等“英雄”牛气、呼三喝四,当这种脾气慢慢变成一种“霸气”,恐怕周围的人都很难舒服起来。











 王志文的“臭脾气”与其演技恰成正比,从“名片事件”(在“金鹰节”上用女记者的名片包口香糖)到“芬妮事件”(对自己主演的影片《芬妮的微笑》公开表示不满,称该片在莫斯科获奖是莫斯科人瞎了眼睛),再到阆中古城殴打记者,王志文每次“发飙”,都会引发娱乐界的“地动山摇”。





 制片人:大牌喜欢“窝里斗”

  相对导演、演员的谨慎,制片人对名人“耍大牌”毫不避讳。一位资深制片人透露,很多大牌演员脾气很臭,自我意识强,恨不得全组人都围着他一人转,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曾担任过《历史的天空》等剧总制片人的万荣客观分析说,有些明星确实有点“牛”,承受不住成名带来的光环,还喜欢“窝里斗”。提起自己担任监制的《亮剑》,万荣说,在《亮剑》之前,李幼斌根本算不上大牌,“人一红,脸就变,张前作为剧组的主创,对这个剧投注了很多心血,明明是双打,李幼斌怎么能不承认人家也是冠军呢?”至于制片方联合讨伐李保田事件,万荣认为双方都有错。“他们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忘了合作中最重要的是沟通与宽容。”

  导演、演员:没见“耍大牌”恶习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导演和演员中,因碍于情面,他们大多不愿用“耍大牌”来评价上述演员。曾和姜文合作过《秦颂》的周晓文导演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和姜文合作愉快,双方有关于剧本的讨论,但从无争执。“那时的他创作态度十分严谨,至于后来是不是因为名气大了,脾气也大了,我不能妄加猜测。”至于李保田,周晓文坦言其为人随和。苗圃、沈傲君等多位跟王志文、李保田、姜文合作过的演员也都表示合作愉快,并无外界传闻的“耍大牌”恶习。

  分析

  与好莱坞、港台明星比“排场”

  在百度搜索一下,诸如蔡依林、蔡琳、韦唯、丁薇、周迅都有耍大牌的不良记录。一位已离开娱乐圈的经纪人告诉记者,很多内地明星并不是天生脾气爆,而是总爱跟好莱坞、港台明星攀比,觉得自己的实力与名气不成正比,很吃亏,于是为体现自己也是大牌,就学人家出席记者会迟到、签售时草草了事,就连接受采访也满不在乎,动不动就用“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说的”敷衍记者,甚至还摆出一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架势教训人。

  与梁家辉、鲍国安、巍子、秦海璐等众多明星合作过的郑克洪导演分析道,目前演艺圈的确存在“半吊子”名流,他们的素质与名气不成正比。“我认为有些内地演员喜欢把自己当大腕,反而港台演员倒比较谦虚。这也许是因为和港台演员相比,内地演员心理落差大,于是只能惺惺作态,故意摆架子,以证明自己是‘明星’。”









个案2

  典型:宋慧乔、张娜拉

  韩星宋慧乔跟Rain来上海拍摄《浪漫满屋》时,她先是不满意剧组安排下榻的四星级,要一个人搬到五星级去住;导演、工作人员统一吃的便当她也不吃,径自请司机开了保姆车载她去韩国餐厅;












去年,张娜拉在上海也连遇尴尬,从假唱露馅到被中间商指着鼻子骂“耍大牌”,临时加价25万元趁火打劫。










  今年,张瑞希拍摄《庚子风云》时也传出甩大牌事件,不配合采访,擅自离组33天,给制片方造成了损失,也让自己20%的片酬尾款不能如期到账。此外,还有蔡琳、Rain等韩星耍大牌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韩方:中韩拍戏习惯不同

  张娜拉的父亲朱虎声认为,中韩的拍摄环境、社会文化和习惯均不同,才会出现张瑞希、张娜拉等“耍大牌”的消息。“韩国演员拍戏不需要离开自己的家,而在中国却要长期待在剧组,过团体生活,韩国艺人肯定不习惯。还有,沟通上的障碍是我们曾经体验过的事实,这些不仅仅是艺人的问题,中方制作公司和韩国艺人的经纪公司之间也频繁地出现过沟通问题。”

  中方:韩星要学会“入乡随俗”

  一位常与韩星合作的制片人告诉记者,由于文化差异、饮食习惯、沟通不便等原因,再加上有些韩星不能“入乡随俗”,双方产生误会在所难免。“因为有经纪公司撑腰,很多韩星来中国拍戏会提出多方面的要求,比如一天拍戏不超过10小时、要吃韩国料理、危险的戏让替身演等要求。”

  分析

  外国明星难“伺候”

  别说是邻国的明星,欧美明星来华更难伺候。2004年,在《十面埋伏》的全国首映礼上,美国女高音歌唱家凯瑟琳-巴特尔迟到9分钟,而且还有“车子不豪华不上车”、“掌声不热烈不现身”、“室内空间都必须保持22℃”、“饮料要喝美国原产的健怡可口可乐”等上百项个人特殊要求。据说巴特尔在美国演出一般不会主动上台,她要在后台等观众鼓十几次掌、尖叫十几声,她才缓缓上台演唱,表示观众很喜欢她。然而毕竟各地观众的习惯不一样,中国观众即使是自己喜欢的演员登场,也最多鼓一次或两次掌,久不上场观众就会心烦,嘘声四起很正常。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