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10月17日报道 “居民区的这两个地堡不是炮台,应该是德军的防御堡垒。”昨日,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树枫在市民于先生带领下,在云溪路居民区勘察日前发现的“炮台”。张树枫最后确认,这两个从没被发现的军事工程不是炮台,而是一百多年前德军建的陆军防御堡垒,属于我市五大堡垒群二号堡垒的一部分。
发现神秘铁门
“这个堡垒是我采集草药时发现的。”家住镇江路的于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有研究草药的爱好,喜欢在野草丛生的地方查看有什么中草药。
本月初,于先生从云溪路经过时,偶然看到路边居民小区中有两棵20多米高的无刺槐。由于无刺槐是德占时期从德国引种的,我市现存很少,并且这两棵高大的无刺槐约有上百年历史,于先生就走进小区勘察。走到小区北端时,于先生发现无刺槐下露出一个圆形铁门。“这个铁门怎么和青岛山炮台上的铁门一模一样?”于先生随即在周边转了一圈,发现这里有四个铁门,很像是个军事工程。
“我发现了德军炮台。”于先生第二天就把爱好研究文史的朋友滕先生找来,查看这个“炮台”。两人询问小区中的居民,可没有人知道这个“炮台”的来历。滕先生认为,这肯定是德占时期的一个军事工程,但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很难确定。
为确定这个“炮台”是不是个新发现,滕先生拨通了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树枫的电话。对我市德建军事工事颇有研究的张树枫当即决定,和他们一起到现场勘察。
虽然建在地下
地堡并不潮湿
昨天上午,张树枫在于先生的带领下,来到这个小区。记者随同张树枫找到小区居委会,居委会王主任告诉大家,这个小区在1982年前还是军事重地,门口有解放军站岗,之后才成了居民区。大家只知道地下设施是军用的,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的。由于一直空着,现在租给别人当临时仓库用。
王主任打开地堡铁门。记者进入地堡看到,里面空间很大,地上堆满了电动玩具等物品。房顶呈拱形,约有6个普通房间大小。混凝土墙体足有1米厚,墙面上方有许多方形通风口,通风口上都有三四厘米厚的铁门。张树枫大体测量了一下,地堡分南北两块,总长44米,占地超过一千平方米,4个德制铁门和6个窗口都保存完好。4个铁门厚度也在3.5厘米左右。虽然地堡在地下,但里面并不潮湿,而且也没有异味。
专家现场认定
是德军军械库
张树枫介绍说,这处堡垒没有任何记录,是个新发现。从作用上来看,应该是用于储存军械的军械库,而不是炮台。
“这是二号地堡群的一部分。”张树枫告诉记者,去年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在录制《青岛要塞》时,他曾介绍过青岛的德国堡垒。1897年德国人占领青岛后,就把青岛作为一个军事要塞来建设,建设格局采用了当时被西方人称为堡垒式要塞筑城体系的方式。即把被保卫对象放在中心,在外边一定距离内构筑一个环形的包围圈,主要的构成是炮台、碉堡。德军除建有大小8处永久炮台外,还建有5处堡垒群,云溪路地堡就属于2号堡垒群,主要用于囤积弹药和驻军防守。
据悉,这些堡垒群现在都闲置着,有的还因房地产开发被拆除。张树枫说,这些堡垒群应保护起来,既可以对青岛历史做深入梳理,还能开发成旅游资源。
新闻链接
步兵堡垒德军占领青岛期间,南起小湛山,北抵海泊河口建起了五处步兵堡垒群:小湛山堡垒、小湛山北堡垒、中央堡垒、台东镇堡垒和海岸堡垒。大约6公里长的步兵防御线,因建设时非常保密,至今也没能全部勘测出来,许多埋在地下,至今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