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变上市公司 华西村人人发 人均存款上百万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全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村子,能跟江苏江阴的华西村般,在社会主义体制内用资本主义逻辑让户户村民住别墅、开轿车,人均存款上百万元人民币,活脱是小说美丽新世界翻版。华西村自八○年代起即是集体所有制典型,目前则成为新农村的代表样版,而这一切均源自一位老书记的社会主义理想。  进入华西村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面积达四百平方米(约一百多坪)的欧式别墅,庭院内草木扶疏,车库停放著通用别克轿车,村子内数幢型似佛塔的建筑拔地而起,这是村内代表性建筑、数公里外即可望见的“金塔”,主要作为旅游、商场、办公等用途,江泽民还曾登塔参观题词“华西金塔”。

 华西村面积仅一平方公里不到,村民近二千人、三百多户,由现年八十岁、村民口中的“老书记”吴仁宝所创。吴仁宝是个很特别的人,对社会主义理想坚持得有点“背骨”,六○年代出任华西村书记,七○年代高升县委书记,卸任后决定重回华西村担任书记,带领村民们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吴仁宝的“背骨”在于总是逆潮流而行,当全中国都实施“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时,华西村坚持实施大队统一核算。七○年代末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吴仁宝坚持不分田。哪怕是八○年代开始创办乡镇企业,华西村依旧坚持“集体制”不变,赚钱全村一起分。

 华西集团是华西村的经济骨干,在吴仁宝颇具远见的投资眼光下,当年队办的小五金厂现已成为含括铝、钢、铜型材、纺织、化工与旅游的大型集团,并于一九九九年在深圳成功上市,“华西集团”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村名作为企业名称的上市公司。

 集团赚钱让吴仁宝得以打造他“想像”的社会主义社会,村内三百多户免费配置欧式别墅、私家轿车,村民在集团内工作并参与分红,在村办超市购物从帐户扣款,村内有三条仿古长廊环绕全村,下雨时让村民外出不淋雨。十二生肖亭、桃园三结义大型雕塑以及廊楣的忠孝节义彩绘,均反映出吴仁宝的社会主义中国理想观。

 村外不远处的山头上,一幢天安门塔楼矗立顶峰,两侧还有长城城墙,山脚下则有凯旋门、捷克别墅等仿欧美著名建筑物,这是华西村九○年代开始建设的旅游区,充满社会主义的国际性色彩。过山隧道边是当地素人画家的西游记雕塑作品,山北设置特种农业展示区,数颗百公斤重的大南瓜,好似回到生产大跃进时光。村内还有自己的烟厂、警察局、工商局等村级政府不可能存在的单位。

 只是,欧式别墅群外是一幢幢大型钢材场,还有并进华西村、尚未改建的老旧民房,村内绿化成效佳但村外尘土飞扬。华西村内是现代社会,而村外是传统农业社会。华西村是社会主义农村与资本主义商业逻辑的历史巧遇,充满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验复合体,令人分不清是“新农村”,还是华西集团的“员工村”。

当村自治与村经济相遇,会碰出何种火花?是政治决定经济、抑或反之?华西村即是华西集团,政企不仅不分家,还是生命共同体,堪称中国一党专政下地方政治的有趣个案,或许是未来中国地方经济发达村落的政商家族化缩影。

 华西村富裕经济是老书记吴仁宝所创,村民过著社会主义分配制生活,人人有工作、户户有房有车,医疗与教育等高昂费用村子会负担,村民年工资至少十万人民币、人均存款上百万,全中国实在找不出这么幸福的地方了。

 在中国,村级政治采取自治型态,负责行政的村主任由村民选举,村支部书记则是党员选举。每至村选举来到,想也知道谁会当选,就算老书记不愿再选,村民还是会拱吴家子弟出面。毕竟,华西村的幸福是依靠是吴家打造的,当村领导用村资源创造村财富并回馈给村民,在选举时算“变相买票”吗?

 自二○○一年起,周边数个村落陆续并入华西村,面积由一平方公里扩大为卅平方公里,变成跟县一样大的“天下第一村”。将华西村升格为县之议已久,但面临村领导与村民反对,因为升格为县后,县长、县委书记由“上头”派,华西村与华西集团的“利益关系”将被打破,最后只好妥协采并村方式解决。

 这正是华西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吊诡之处,村民依靠老书记动用村集体资产创业,不仅成功还发展为上市公司,企业利润转回村内并回馈给村民,但企业集团与村政治却出现中共中央介意的“家族化”现象。问题是,华西村内无人反对此事,何况社会主义理想国,不就是中国建国理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