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交易好神秘!老太卖房后死了买家竟是她医生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老太卖房后死了买家竟是她医生

  更奇怪的是:卖房的钱不见了,医生拿出老太的收条……

  有人说,这是广州2007年最神秘的一场房产交易。尽管,标的物只是天河广利路一套83平方米的二手房。

  记者奔波数日,结论:真够神秘的。

  整个过程,像部电影。最要命的是,卖房子的老太太在一个月后就死了。更要命的是,买房子的人,是她的主管医生。

  大家会说,切,不就是一个医生买了一个病患的房子嘛。

  可故事卡在了一个细节上:老太太的遗物里没有卖房所得的钱。

  老太死了,房子卖了,钱哪去了,谁看见了?

  于是,争吵开始了。

  谋财害命?诈骗房屋?正常买卖?变相赠与?

  还有那挥之不去的道德评判:连“红包”都不能收的医生,怎么可以低价购买重病号的房子?

  故事也就开始了。

  11月24日晚,黄玲老太死了。

  她死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分院的病床上。今年4月,她因为腰椎骨折及严重贫血入住这家医院做治疗和康复。老人已经80岁了,死亡证上注明,死因是肺部衰竭和严重贫血。

  一切似乎很正常。

  黄玲是个“老革命”,广东新会人。她1939年加入了印支共产党南所中国同志工作委员会,在胡志明的身边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回到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当编辑。1985年她在北京工作到离休,其后要求回广东养老,“娘家单位”就是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

  1999年,黄玲买下了单位在天河区广利路的房改房一套,面积约83平方米。此后,她就一直独居在那里。

  黄玲在广东有亲人。她的儿子谭信民在韶关,但两人关系比较生疏。谭信民才一岁大时,父母就离异了,谭一直跟着父亲生活。除了儿子,和黄玲关系最亲近的,是外甥曾锋。据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工会主席孔妙然介绍,当年黄玲申请回广东养老的理由之一,就是有情同母子的外甥可以照顾她。

  黄玲去世时,没有亲人陪在身边。她的外甥曾锋在夜里赶到时,只看见了冰冷的尸体。

  次日,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龙士有带着工会主席孔妙然、办公室副主任陈满钊赶到了医院,黄玲的主管医生池响峰递过了一份“遗嘱”,说是他记录,黄玲口述的。

  而同时赶到的谭信民,也从池医生那领到了一份“遗嘱”。

  两份没有黄玲签名的医生手写“遗嘱”上,除了丧事从简、希望骨灰撒到香港附近的大海等内容外,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房屋已在10月份卖给池响峰,处理好遗物后把钥匙交给他。

  黄老太死前把自己唯一的房产卖给了主管自己病情的医生!

  怎么卖的?为什么要卖?卖了多少钱?一堆的疑问涌向在场的每一个人,更让人吃惊的还有不少……

  [一位医生买了病患的房子。

  这也许只是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可是,一个个特殊的元素注入后,一切似乎并不简单。

  那场神秘的房产交易是怎么发生的?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对记者说个明白。于是,我们决定,把调查的过程和所得的种种说法公之于众。也许,藏在读者中的你,会是个福尔摩斯。]

    “神秘买房案”卷宗

  卖主:患者,80岁的老太太黄玲(11月24日去世)

  买主:黄玲的医生,28岁的池响峰

  房子:天河区广利路,约83平方米

  价钱:40.2万(据房管局记载)

  疑点1:

  分两次在病房给了40多万现金,没有人证,虽有收据,但钱不见了

  疑点2:

  老太太去世前2天医生找他借钱交契税,老太太告诉同事说还没收到房钱

  疑点3:

  明明10月26日已过户,医生池响峰11月22日还撒谎称尚未交易

  疑点4:

  每次交谈都避开护工,之前交易情况老太单位、儿子、外甥全不知情

  医生买病患的房子,合法吗?合理吗?

  是正常买卖?还是赠予?抑或是诈骗?

    剧情

    房子已交易 房款却不见

  家属发问:医生所说的40.2万元现金去哪了?

  黄玲老太一去世,年轻医生池响峰就站出来,主张拥有房屋的所有权。

  不过,池响峰拒绝透露买房细节。

  黄玲的儿子谭信民拿着护工转交的钥匙,和中新社广东分社领导、亲戚一行10人直奔广利路。多方查点,房子里除了21000元现金,再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

  11月26日,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查询返回的信息,又让大家吃了一惊:房子早在10月26日就过户到了池响峰和他的妻子名下,而在11月19日,黄玲去世前5天,池响峰连户口都迁入了广利路。

  据国土房管局的记载,交易金额是40.2万元。

  这40.2万元在哪?遗物中没有。“遗嘱”里没有交代。

  作为单位领导,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龙士有正式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分院院长钟旭敏进行交涉。也是第一次听说此事的钟旭敏院长很重视,马上向池响峰了解情况。

  在医院领导面前,池响峰坚持认为自己买房是正当的,“只是捡了点便宜”。他对院长说,他已经分两次付现金给黄玲,其中10月8日付10万元,10月22日付30.2万元,两次都是在病房给的,没有其他人在场,但黄玲有写收据给他。

  后来,池响峰也向钟院长出示了两张收据,金额分别为10万元、30万元(注:并非30.2万元)。据池响峰说,收据是黄玲亲笔写的。

  池响峰的说法,让所有人更摸不着头脑了。外甥曾锋的问题如同连珠炮:

  如此大笔的交易,何以会使用现金?

  病房交易为什么不请证人见证?

  怎么可能把如此大笔的现金交给一位80岁的老太太,何况是个病重行动不便的老太太?

  黄玲自收取现金后,除单位陪同回过家中一次外,从未离开过医院,这么多巨款怎么就不翼而飞了?

  中新社广东分社的人也觉得这种说法匪夷所思:一次给30万元现金,别说老太太提不动,就连数对钱数都是个问题———这不是正常交易会选择的方式。

  剧情

    明明已过户 却说还没买

  同事生疑:连15000元税都找老太借,怎么给房钱?

  中新社广东分社的孔妙然、陈满钊,很直接地表达了对池响峰医生的不信任。

  因为就在11月22日,老太太去世的前两天,曾亲口告诉过他们,她没有收到池响峰的房款。而池响峰也在那一天欺骗他们说,房屋还没有交易。

  来听听孔妙然的回忆———

  11月22日上午,她和陈满钊一起开车接黄玲回家拿冬天的衣服。拿好衣服后,黄玲从小手提包里取出一沓钱,让她帮忙数15000元出来。她觉得很奇怪,于是通过纸笔,和几乎失去听力的黄玲有了以下对话:

  “数钱干嘛?”“给池医生,他很穷,买我的房子没钱交税要跟我借。”

  “你的房子卖多少钱?”“原先说20万元,后来评估说应值30万元。”

  “有没有收到他的钱?”“还没有。但我在他拿来的一份文件上签过名。”

  孔妙然觉得蹊跷,当了解到黄玲连房产证、身份证都给了池响峰后,特别叮嘱黄玲,“你的房子不能随便卖,卖掉后你住哪?池医生买你的房子,应该是他付钱给你。如果他连交税的钱都没有,哪有钱付给你?”

  黄玲一听,骂自己净做蠢事,最后决定不借钱给池响峰,并对孔说:“如果池医生问起房子的事情,我就说已交给单位处理好不好?”孔当即答好。

  回到医院后,孔妙然与陈满钊直接找到池响峰,问他黄玲的房屋交易了没有,池说“没有”。两人就告诉池,房屋要暂停交易,今后如果要交易,要先和黄玲亲戚及单位沟通,在场见证,池也回答“好”。

  孔妙然后来很气愤地对记者说,她没有想到池响峰当时欺骗了他们(房子早在10月26日就已经过户了),而且“且不说他到底有没有付款,那个价钱也远低于目前的市场价。”

    剧情

    医生谈买房 不让别人听

  护工直言:没有看到任何人给钱,钱去哪了?

  黄玲走后,陪伴老太太走过人生最后一程的护工刘桃华说,自己几天都没有睡好觉,也吃不下东西。刘来自湖南,黄玲是她服侍最久的一个病人,两人感情很好。据医院的病友介绍,黄玲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池医生,一个刘护工。

  然而,即使是每天跟着黄玲的刘桃华,也说从来没有见到老太太收过什么大笔的现金。面对记者,她也是一脸疑惑,“没有看到任何人给钱啊。要是给了,钱都去哪了呢?”

  刘桃华也许是最早察觉到房产交易的人。据她回忆,早在七八月份就隐约听到池医生和老太太在商量买卖房子的事情,谈论时,池医生都让她离开病房,但她还是会听到只言片语,“那时候阿婆不想卖,说住不惯医院,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10月份好像又被说服了。”

  就在10月1日,池响峰带着黄玲要外出,刘桃华死活要跟着。

  刘桃华说,那天显然是去看房子,不过来回打车及吃饭的钱,都是黄玲付的。“10月7日,池医生又带着阿婆出门,但不让我跟了”。

  刘桃华是个直爽的人,有时还会开开池响峰玩笑:“池医师,看了房子,觉得好不好啊?”刘桃华还提醒他,“阿婆年纪大了,你如果买房子应该让人家单位知道一下,可以帮阿婆作主啊”。可池响峰回答她:“房子是阿婆买的,阿婆可以作主。”

  在护工刘桃华看来,阿婆之前思维一直都很清楚,但到了10月份以后就不太行了。“她给我钱去买吃的,给了好多,我回来后把找来的钱给她,可阿婆却认为钱不够还要给。”刘桃华觉得,这时候的黄玲对钱的概念已经糊涂了。

  黄玲去世后,亲友与池响峰发生了争执。刘桃华说,池还警告她不要乱讲话。可她告诉他:“来不及了,有些话我早就跟阿婆单位说了,收不回了。”这还包括刘桃华告诉中新社广东分社,在黄玲去世的当天和前一天,池响峰曾亲自给黄进行过两次屁股的肌肉注射。“以前都是输液,从没进行过肌肉注射。”刘桃华强调,她只是说真话而已。

  剧情

    只说想卖房 不谈谁想买

  儿子奇怪:种种蹊跷事的时间点太接近了!

  黄玲和儿子谭信民的关系很特殊。

  11月17日,就是黄玲去世前一个星期,两母子才见了18年来的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

  谭信民说,母亲的个性很怪,虽然她与父亲的婚姻持续时间只有短短几年,但母亲却用了一辈子去怨恨,即使父亲去世20年了,母亲依然不原谅。为此,两母子关系比较僵,母亲总不让他去探望自己,所以都是表哥曾锋和亲戚们在照顾她。

  可池响峰的一个电话,让他决定去探望病重的母亲。

  那是10月5日(也就是池静悄悄买房的前三天),池响峰在电话里告诉他,老太太挺孤独,来看她的人很少,所以他经常陪老太太聊天、散步,两人关系很融洽。就是在这个电话里,池提到说老太太有点想卖掉房子,问谭的态度。“但他从头到尾没有说是自己想买房”。

  因为对母亲的情况不了解,谭没有回答,只问母亲愿不愿意见他。在得到池响峰和中新社广东分社方面肯定的回答后,谭在11月17日来到了母亲的病床前。母亲没有发脾气,一见面就递给儿子纸和笔,儿子才知道母亲已经基本听不到了。

  母子通过纸笔聊家常,黄玲的两个战友也闻讯赶来,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悦,大家还高高兴兴地外出吃了午饭。

  谭信民说记得自己当众问过母亲,要不要买下医院楼上老年公寓的房间长住,因为出院回广利路后她自己买菜做饭不方便。但母亲却表示,这个医院的饭菜太难吃,老是噎着她。谭也就不勉强了。

  谭信民再次接到池响峰电话,是在母亲去世后的凌晨,大概2时许。这个电话让他跌入了云里雾里———池响峰说,自己已经买了老太太的房子,手续都办好了。他手上有三封遗嘱,一封是给谭信民的,有母亲的亲笔签名。池响峰还说,老太太的房子里有现金,都分开包好,给谁的都写着名字,也有一包是给谭信民的。

  但买房用了多少钱,房子有多少现金,池医生都没有透露,只是反复问谭对他买房的态度。谭指出:“不是太恰当”。

  谭信民告诉记者,自己也一把年纪了,没想过多要母亲的什么遗产。可是,从母亲卖房,中新社广东分社发现有问题,再到母亲死亡,每个时间点都太接近了,而且池给他的电话显然有所隐瞒和欺骗,“我总觉得内有乾坤,总不能让老人家死得不明不白”。

    探讨

    访多名医生 均说不妥当

  人人都说:不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

  一个医生的购房行动如此引人瞩目,关键在于他买了自己病患的房子。

  这场房屋交易是否合法,还需要漫长的法律程序去评判,包括笔迹鉴定,包括双方的证据大战。无论是黄玲的亲朋,还是池响峰,都声称已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

  池响峰一再强调,没有哪条法律禁止医生买病患的房子。另外,池响峰对自己“主管医生”的名头似乎有点在意,专门强调,在“购房的10月份”,他外出培训一个月,由其他医生负责黄玲的治疗,当时的主管医生不是他。

  但是,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觉得利用医生的职务便利购房不妥当。

  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龙士有在黄玲去世的第二天,就向池响峰表示,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关系,池不应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更何况是对已经病重的老人。

  记者采访广州市多名医生,他们都觉得这买卖不可思议。“避之惟恐不及!”一位医生很明确:这违背了职业道德,利用这种关系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房屋,比收红包更严重,“相差的价钱不就是个大红包吗?”因为在卫生部颁布的“八项行业纪律”里,其中一条就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不准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

  不过,有医护人员认为,如果病人是以遗嘱的方式赠予房屋,就像“英国老太把遗产留给中餐馆夫妇”一样,在病人正常死亡后,由得到法律许可的医生继承。“这不属于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收受好处”,情有可原。“但道德高尚的人也不会收,因为医患关系始终比较特殊”。

  这出“医患神秘买房记”还会演绎出什么样的版本?我们将继续关注。

   画像

    老人爱心多 脾气有点怪

  无论真相如何,大概都会和黄玲老太的性格有关系。

  我们多方了解,尝试给老太太画个像。

  老太太脾气很怪。这是她儿子、亲戚、战友包括单位一致的印象。她的儿子谭信民总是感慨,如果她放下当年对父亲的怨恨,她一定能过得更好更快乐。她的战友刘莲就住在白云分院的老人公寓里,常常下楼探望老朋友,她说黄玲“恨一个人就恨得什么恶毒的话都敢说,喜欢一个人就什么都相信他”,容易钻牛角尖,经常和人闹别扭,对人好时又特别好。

  老太太喜欢生活自理,护工说在医院很多事情老太太都抢着自己做。

  老太太对钱财看得很淡。她总是抢着请客,别人送东西给她,她也要抢着还钱。

  老太太还是个很有爱心的人。离休后,她主动向分社提出继续发挥余热,于是又在分社的安排下到资料室从事资料整理多年。去年,台风“碧利斯”席卷华南,广东损失严重。黄玲甚至不顾自身行动不便,亲自来到分社捐助点,捐出人民币2000元,这比她一个月的离休收入还要多。

    猜想

    亲朋同声说 老太被骗了!

  他们找出多个疑点,认为医生说了假话

  “老太太肯定是被骗了。”黄玲的亲朋异口同声。

  就在黄玲去世后两天,儿子和外甥都到景泰街派出所报了案。但到目前为止,警方并没有立案。

  这会是一场诈骗吗?

  老太太的儿子和外甥揪着各种疑点不放———

  和一个80岁的病重老太太作交易,没有任何证人,护工、同房的病人全不知晓,“这是做贼心虚。”

  40.2万元交易全部用现金,还在病房交易,完全不符合常理。

  池响峰对黄玲的亲人、单位都频频地说了假话,更为可疑。

  黄玲亲口告诉过单位同事,没有收过钱,还表示要单位作主。

  黄玲一直在中央级新闻单位工作,对外面社会不了解,对商业交易更是陌生,年纪大耳朵不好,医生完全有可能利用她的信任做手脚,骗取签名甚至伪造签名。

  外甥曾锋表示,自己是富裕之家,也不在乎那么一套房屋,“阿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没有什么积蓄,买房时的5万多元还是我掏的,家具都是我买的,钱不多。可阿婆辛苦了一辈子,不能这样白白被人骗呀”!

  猜想

    医生坚持称 交易没问题!

  他还说,要收回“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池响峰则坚持,“这是正常的、合法的、手续完备的买卖”。

  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分院的医生办公室,我们见到这位不到28岁的年轻医生。他很斯文,戴副眼镜,办公桌上摊着一本厚厚的《内科学》,看得出很勤奋用功。

  对于记者的到来,池响峰显得有点激动,声音不自觉地上扬。他说如果大家觉得有问题可以报警,他做事问心无愧。

  记者:现金交易似乎不合常理呀,老人怎么提,怎么数呢?

  池:老人写了收据的。你说我让你没有收钱写个20万元的收据给我,你敢不敢?

  记者:医生买自己病人的房子合适吗?

  池: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说不可以买卖啊,父子兄弟都可以,医生和病人怎么不可以?

  池响峰不愿意多谈,一再强调都是老人家自愿的,签有正式买卖合同,手续完备,其他人有意见就法庭上见。一说起黄玲的亲戚,池响锋意见很大,说他们还打了他,他保留追诉的权利。

  池还说,他准备要收回房子了。“那是我的房子”。

    猜想

    两人假买卖 其实是赠予?

  到底实情如何?医院院长说自己也想知道

  黄玲住院期间,池响峰对她很好。

  护工刘桃华说,她常跟老太太开玩笑,“池医生都成你儿子了!”钟旭敏院长也透露,池响峰自去年底来到这家医院后,表现不错,对病人都很好,有口皆碑,去年在医院的春节晚会上,一个耳聋痊愈的病人还专门回来表演节目感谢池医生。

  记者见到院长钟旭敏的时候,他也正苦恼。钟旭敏和池响峰谈过几次,也提醒他医生这个职业对这样的买卖应该回避。但池响峰坚持买卖的正当性,还把买卖合同及黄玲委托中介交易的委托书都拿给院长看。

  院长说,他甚至告诉池医生,针灸推拿行业收入不错,“钱财不是大问题”。可池坚持说是老人家自愿的,买卖办得神秘也是老人家要求的,说老人家很反感亲戚,说亲戚只盯着她的房产,要池医生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单位。

  面对已经完成的民事交易,钟院长说自己也很无奈。“在法律上好像找不到什么问题,只能说这个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准不够高,是我没有教育好”。

  钟院长说,他也很想知道真相,因为从常理推测,如此这般在病房给高额现金几乎不可能。但他希望记者不要光听一面之词。

  于是,又有人猜测,会不会是黄玲老太自己导演了这场“假买卖”?

  黄玲曾经对多人表示,有人觊觎她的房子。老人80岁了,她喜欢池医生,会不会最终决定把房子无偿赠与这个陪伴自己最后人生路的医生呢?一老一少担心到时有人有意见,就配合着导演了这出“假买卖”,实际并没有付钱?

  在采访中,不少人提到池响峰手上可能还藏有一份遗嘱,那里会有答案。但池响峰予以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