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红装爱武装 中国26岁美女大学生成维和特警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湖北大学一名貌似弱不经风的女生,有着英语专业八级的功底,毕业时没有选择当白领,却走进了严谨而单调的军营;从害怕拿枪到成为“女神枪手”,成为中国第五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一员;赴海地维和8个月,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并被公安部授予个人二等功一次。    襄樊女大学生成为海地维和特警

  一周前,张伟结束在海地的维和任务,回到国内。26日,张伟将应母校之邀,回到湖北大学,为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联系采访张伟,很难。因为刚刚回到国内,她既要按规定做体检,又要在广东边防系统做巡回报告。为了回母校湖大,她还放弃了这两天单位安排的香港之行。听说是家乡的记者,张伟显得很兴奋,也很谦虚:“是家乡养育了我,母校培育了我,如果家乡或者母校需要我做什么,我义不容辞。”25日中午,记者挤出张伟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电话里聊起她的成长经历,她的海地之行……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overseas/2007-12/27/xin_202120427095889055451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图为:张伟在海地执行任务﹙图片由张伟提供﹚


  高三临时“理”转“文”

  张伟是襄樊樊城区人,今年26岁,家中排行老二,还有个姐姐,妈妈曾经当过英语老师。

  “妈妈怀着我的时候,还在给学生上英语课呢。”张伟说,很多人说她英语有天赋,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从小英语就不错,可能和妈妈那时的胎教有关吧。”

  在襄樊四中读高中时,张伟选择了理科。“但我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学不好物理化学。”

  张伟尽管对物理、化学题采取了题海战术,可老是考不好。这与她的英语成绩优异形成鲜明对比。

  张伟在理科班呆了两年多,高三开学快两个月时,大家已结束了所有的课程学习,转入高考复习阶段,张伟出人意料地转到了文科班。

  很少有人对临时换班过来的张伟,抱有信心。转班不到一个月,赶上一次学校的摸底考试,半路出家的张伟又给了大家一个惊喜:全班近70名学生中,她排在第11名。

  1999年,张伟参加高考,被湖北大学录取,专业是她心仪已久的外语。



  不爱红装爱武装


  1.63米的个头,苗条的身材,干练的短发,举手投足无不彰显自信、率真本色,张伟注定是校园里打眼的那种漂亮女生。班长胡晓燕是张伟的室友,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她告诉记者:“张伟是那种校园里放眼望去,准能一眼找到的人。”

  大三时,张伟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还代表湖大参加湖北省首届口译大赛获得二等奖。

  张伟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一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并加入了校艺术团的舞蹈组,曾多次参加各类文艺演出。

  胡晓燕说,“我们都以为她是个很合适进外企的人,但快毕业的时候,她报名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边防武警,不可思议啊,一个那么时尚的女孩,穿上了军装。”

  张伟承认,自己也确实想过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一家外企,当白领丽人,但家里姐姐是军人,姐夫也是边防战士,自己对部队有天然的好感,刚好毕业那年,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到武汉招兵,自己便成为当年湖大惟一走进军营的毕业生。



  从红发女到神枪手


  部队,对张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环境,“第一次拿起枪时我都有些害怕。”刚刚走进军营的张伟,有点找不着北。

  刚入伍,新兵被安排在广州市花都区集训,集训是非常枯燥和艰苦的。张伟生性活泼好动,平时在学校通常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现在要一身橄榄绿,每天队列、军姿,遇到起风下雨,还要在泥水中摸爬滚打。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她有点怀念大学生活了。

  张伟还记得集训那阵的糗事:染了一头红头发,科长拿条令条例教育未果后,天天被扣分,成了科长心中的钉子户,最后不得不染黑……

  短暂的阵痛后,张伟慢慢成长起来。在花都集训结束时,她以5发子弹保持在45环以上的手枪射击成绩,被称为女神枪手。

  没过多久,姐夫成为中国第四批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一员,“防暴队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姐夫也希望她有机会去海地维和。

  去年,广东边防总队单独组建第五批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消息传来,张伟立即报名,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她在选拔考核中,以体能两项满分,英语、射击均为优秀的优异成绩,从2万多人中脱颖而出,入选防暴队,成为125名精英中的一份子。

  警花零失误,潘基文称赞

  张伟是今年4月12日,和战友一起飞赴海地的。

  初到海地,张伟带着兴奋踏上那片饱受战争蹂躏的土地。满是荒草的机场边,站着荷枪实弹的维和战士,大家寒暄不到两分钟,就被带到一辆防弹的中巴车上,穿好防弹衣,戴好钢盔,枪口一致对外,处于警戒状况。初来乍到的兴奋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感觉。

  张伟担任的是防暴队办公室值勤官,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协助办公室主任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以及领导的命令、指示在部队中的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也相当于一个指挥中心。

  尽管不用像战斗队员那样经常深入战地,经受枪林弹雨的洗礼,但张伟的工作并不轻松。防暴办下达的每一项勤务命令,警务报告部门的《每日情况报告》,联合情报中心的《一周安全形势分析》,以及各种邀请、资料、函件,都是由值勤官在第一时间翻译,传达至相关人员和部门。在这些英文资料中,有许多张伟不熟悉的人名、地名,而任何一个翻译上的错误,都可能给整个队伍的行动带来危险。

  张伟反复归纳整理各类报告,利用互联网学习当地的文化民俗,提高业务水平。在8个月的时间里,她值勤期间所经手的上百个邮件、函件中,未出现一起失误,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



  以武会友,海地吹起中国风


  除了维和任务,张伟还和战友当起了文化使者。

  武术在海地人心中,有崇高的地位。于是,防暴队在当地一所小学,免费开办了一个武术训练班,当地22所小学的100多名学生,争着报名学。张伟特地为这些孩子设计了中式练武服,背后还有很大的一个“武”字。

  武术教练就是防暴队队员,他们用中文喊口号,教孩子们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在维和结束前的授勋仪式上,这些海地的学生,穿着张伟设计的服装,喊着中文口令,表演了武术,受到各界赞扬。张伟说:“那一刻,真的觉得作为中国人很骄傲。”

  防暴队队员还在当地的大学里,举办了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讲座,将一些中国特色的小礼物,如中国结、小纸扇、小丝巾,在联欢时赠送给其他国家的维和干警。

  这些友善的举动获得了海地人民的认同。张伟说:“我们走在街上,很多人一看我们是中国维和部队,都对我们竖起大拇指。”

  后记:采访快结束时,谈起自己8个月的维和经历,张伟说,这段经历,自己将受用一生。感触最深的,是发自肺腑对国家的热爱。“另外,我体会现在和平环境真的很难得,青年人应该好好珍惜,这也是我这次回到母校,迫切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张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