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唐僧师徒来自悟空四相分身 象征酒色财气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西游记》的主人公为什么会从孙悟空一人增至五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最近,著名讲座教授汪宏华撰文指出,唐僧师徒赋有人、儒、道、佛四个层面的内涵,来自于悟空应对如来的分身术。原文如下。 第一,在吴承恩看来,人在远古或孩童之时,无善无恶、小善小恶。初始“行走跳跃”的“石猴”就象征了这个和谐自然的人。吃素的唐僧、饮水的白龙马、催花的八戒、贪杯的沙和尚则分别发端于他在花果山时“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的原始习性(果浆酿制即成酒)。

第二,当悟空学儒,尤其是做了“千岁大王”之后,人性就走向善恶双重了。他先是凭借至善的天理——仁义勇智信,找到了水帘洞(参见《孙悟空先后取过儒道佛三种经》汪宏华)。从政后,人欲迅速扩张,不仅在花果山“独自为王,不胜欢乐”,还跑到龙宫去抢夺定海神珍,天上去非礼七仙女,偷喝美酒琼浆,更为甚者,还在如来的手上撒尿。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res/200810/28/10/c889cc5c81086a5e8837008719646b7e.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2007年1月19日,在湖北宜昌市街头一则公益广告上,“唐僧向三个徒弟传经”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这种颇具趣味的宣传方式吸引了很多路人的目光。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唐僧师徒生前的罪过和冒犯的对象也正好与悟空类似。沙僧是因为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盛酒的琉璃盏而受罚,犯“酒”;八戒是因为调戏了月里仙女嫦娥,犯“色”;白龙马是因为烧了龙王殿上的明珠,犯“财”;唐僧是因为不专心听如来讲佛法,犯轻慢之“气”。

悟空的罪过当然还不止上述四项,他“五毒”俱全,首罪在于忤逆玉帝,想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实际上,这一项仍属“气”,唐僧态度上慢师,属外“气”;悟空心底里诳君,属内“气”。 悟空不愧为全才、超人,天理与人欲如此多样,如此矛盾对立,仍然能调和于一身。但这也已是人所能达到的极限,他遭到了佛祖最严厉的惩罚。

进一步追溯,唐僧四人当初之所以能成龙、成仙、成佛,也是像悟空一样是有过善德善行的。白龙马先前就是个很懂义利的人,后来逐渐走到了另一端,见财起心。遭贬重修,罚做了一匹重义的马。八戒先前也曾冲锋陷阵,号称天蓬元帅,后来才因精力过剩,出了生活作风问题。遭贬重修,做了一头勇猛拱土、耙地的猪。沙僧先前很讲朋友信用,常常酒逢知己饮,后来在蟠桃会上失态打破了酒杯。遭贬重修,负责看管唐僧的行李,依旧守信。唐僧当初则因为仁慈而被如来收作“二徒”,即金蝉长老。但人无完人,佛无完佛,他年复一年听腻了如来的功课,脸上显出厌烦之色。结果遭贬,做了一位取经的高僧,重新磨练慈悲容颜。

悟空自从学道,就放弃儒家天理的其它项目,主修了“智”。在他看来,“五常”中“智”最关键,不但能通过存思修得长生,还能运用它衍生的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绝技夺取最高人欲——“万岁”。

可见,在儒教方面,唐僧师徒五人精确对应于酒色财气和仁义勇智信。受篇幅限制,他们道、佛层面的涵义这里暂不详证。且看唐僧、白龙马、八戒、沙僧四者的来历。

从小说表面文字看,唐僧四人是如来、观音急人之所急,主动恩赐给悟空的。但实际并非如此,他们最早是悟空用分身术或者说“金蝉脱壳”变化出来的。也正因为他们是悟空的分身,所以功过如前文所析,与悟空一一对应。那么,孙行者为什么要这样变呢?

其一、为了解救自己,延续生命。起初祖师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三灾利害”。在未来长生的道路上雷灾、火灾、风灾,追魂夺命,防不胜防。当悟空被“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压住后,便想起了师父的提示,将计就计将自己的肉体悄悄分身成眉清目秀、身份高贵、忠贞学佛的取经人。之后拜这位僧人为师,间接成为如来的徒孙,化敌为友。悟空知道天下师父一般黑,不但以貌取人、攀附权贵,还都巴望做师爷。当年自己就是因为甘愿让祖师定姓为“孙”而得宠的。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是唐僧、观音或如来解救了悟空,是悟空自己解救了自己!唐僧“十世好人”的修炼即对应孙悟空五百年的刑期,而且其父陈光蕊在仕途上也像悟空一样,出现过大起大落。接下来,悟空又在自己遇到困难,举步维艰的时候,将“相”进一步细分成了“四相”:下肢变成代步的白龙马;中间部位变成代食色的八戒;臂膀变成代挑担的沙僧;唐僧最后就只需要留一身细皮嫩肉支撑门脸。悟空的“心”这才卸去所有的世俗负担,完全独立出来。

其二、为了增强自己的总实力,抗衡如来。大闹天宫失败,悟空痛定思痛,他发现自己由于长期专攻心智,其它方面都停止了进化,缺点甚至比优点还要多。譬如外貌就仍是一副猴相,当初玉帝常常狗眼看人低,不是把自己看做能避马瘟的猴子,就是看做能看管蟠桃的猴子。再者,自己狼子野心也太过外露,需要披上一些羊皮、马皮和猪皮,掩饰锋芒。于是悟空主动求变。

显然,悟空500年牢狱没有白蹲,长大成熟了许多:一是懂得了外圆内方的为人之道;二是懂得了取长补短的完善之道;三是懂得了团队合作的制胜之道。将来以强强联合的“一心四相”围攻如来,何惧之有?

然而,悟空觉醒得还是太迟,如来早在悟空组建团队之前,就已经与他人协作多时了,他委派弟子须菩提与悟空合演了一场没有悬念的“双蝉脱壳”对手戏。所以,我看到的现象是,观音总是在悟空最需要的时候,将他的“队员”一一送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