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位游客在《圆明园流散文物展览》的展厅拍摄12生肖兽首人身像模型。本报记者 杜华举/摄
据国宝工程·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7日在京透露,其纽约特派员6日在纽约见到,“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拍卖预展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拍卖行第6号展厅举行,整个展厅大约40平米,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摆放在展厅左侧最显眼的地方,一进门一眼就看到了,鼠首在左,兔首在右。可以感觉到两个兽首是作为重点展示对象对待的,不仅摆放位置明显,现场发放的画册也在封底上单独列出。观展人员不是很多,但工作人员很多,应该至少有6人,均严阵以待。
对于圆明园鼠首和兔首被拍卖的走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表示将坚决抵制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的拍卖,以维护中国流失文物的主权尊严。除继续对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表示强烈反对外,也不会主动与对方在合作层面上做进一步的探讨。
事实上,一旦明年的拍卖成为现实,拍卖行和潜在的竞拍者不得不面对反对拍卖这两件兽首的舆论压力,不但中国人不可能去竞拍,相信尊重历史、对战争被掠文物有道德良知的人也不会去参拍。
------------------------------------------------------------------
总价达两亿
近日,一则文物拍卖的消息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世界拍卖业巨头佳士得公司于明年2月在巴黎举办的专场拍卖中,两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多年的圆明园12 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将出现在这场拍卖中。
据有关方面预测,这两件拍品的总估价可能高达2亿元人民币。
我们都知道,这两件文物是140多年前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中国文物,今天它们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世界拍卖市场上。那么,这两件文物的拍卖是否合乎相关的国际法律?又是什么促成了如此高昂的拍卖价格?我们该如何面对这场拍卖?那些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何时能够“回家”?
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面临拍卖
10月22日,据“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发布的消息,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将由佳士得拍卖公司于明年2月23日至25日在巴黎举办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中现身,两件拍品估价均为800万至1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总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
此次拍卖的古董和艺术品超过700件,亚洲艺术部分的最大“卖点”就是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品主人伊夫•圣罗兰是闻名世界的时装设计师,皮埃尔•贝杰是其生活和生意伙伴。今年6月,伊夫•圣罗兰病逝,其藏品遗赠给“皮埃尔•贝杰-伊夫•圣罗兰基金会”。皮埃尔•贝杰作为该基金会主席,决定将全部艺术品拍卖,用于建立一个致力于防治艾滋病的新基金会。这次拍卖将由皮埃尔•贝杰的拍卖行与佳士得联合举行。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遗物,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后流落四方。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目前已经回归的有五件: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 ,还有五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铜像目前下落不明。鼠首和兔首极可能是最后公开露面的两件。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负责人也透露,2003年到2004年间,他们曾与当时鼠首和兔首铜像收藏者的代理人有过接洽,对方的报价是每件1000万美元。当年专项基金认为此报价过高,“无异于打劫”,另外由于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当年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据考证,这12座铜像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隔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口中便会喷水,因此又被称为“水力钟”。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掠走了这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国宝流失海外140多年。虽然目前已有5座铜像经各种渠道回到祖国,但圆明园和这12座青铜兽首像,已经成为我们民族那段屈辱历史的代表和中国文物流失的缩影,因此,即将出现在明年法国拍卖会上的这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命运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中国流失文物拍卖引发各方关注
国家文物局的态度是,反对回购。既然是中国的东西,就没有必要用中国的钱买回来。这两件文物都是由于战争原因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根据国际公约,要在道义上进行呼吁和追溯,希望其返还。对于追回方式,首先不希望通过拍卖,其次要尊重收藏家意愿,通过相应的补偿以回赠方式追回,同时也欢迎和鼓励通过捐赠的方式,促成回归
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表示,圆明园一直不主张文物进入拍卖。一是文物拍卖价格虚高,像这次的价格高达2亿元,不是一般机构或个人能承受得起的。另一方面,圆明园的历史文物有着它本身的文化内涵,一旦被当作“挣钱的机器”进入拍卖程序,则文物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将被淡化。“但是文物流失海外多年,一些机构在海外进行拍卖,圆明园管理处也无法阻止,还是希望文物能回归祖国。”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表示,圆明园兽首铜像是历史上中国文物流失的见证,一方面我们尊重拍卖公司的商业规则和收藏市场的运作机制,尤其是此次拍卖将用于公益目的,无可厚非;另一方面,拍卖战争劫掠的文物,于情于理都不能接受。“圆明园” 绝对不能变成一个商标,导致流失文物的拍卖成为普遍认可的商业惯例。该基金将积极与拍卖方沟通,寻求双方都认可的合作方式,力争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件事也引起了中国网民的极大愤怒。在表达愤怒的同时,网友也在表达着自己对回购的看法。 “强烈反对回购!就让它们在外国,让它们在外国的展览的时候提醒着我们:这是中国的耻辱,”“被抢已经够丢人的了,现在还要花大价钱去买回本来就是自己的东西,这更是丢人丢到家了.强烈反对回购! ;”“”“放在人家博物馆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让国人世代记住被侵略和历史 ”;“断头的生肖记载了中国的屈辱史,该警钟长鸣!卧薪尝胆,等待以后雪耻;要用国际法来讨回公道。告诉今天的人们.不要忘记耻(国)辱”。
面对网民的愤怒和中国的抗议,佳士得表示,目前正在与合作的拍卖行进行协商,协商结果预计在近日会有结果。
法国是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仅次于英国。仅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就达3万件以上,有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的青铜器、瓷器等,而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文物达1万多件,其中敦煌书画的唐拓本更是稀世珍宝。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专家给我们深入分析一下流失海外的文物,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一位是中国文物协会的副会长李晓东先生。还有一位是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专项基金的副总干事,牛宪峰先生。
主持人:李会长,关于鼠首和兔首拍卖的问题政府好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就是我不参与。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李晓东: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表态,因为什么呢?这两件文物是被掠夺出去的,我们不能够由国家再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把它竞拍回来,这样和我们所坚持的原则和持有的立场在逻辑上是有矛盾的,所以我认为不应该采取竞拍的方式来追索这批文物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牛先生,你们事先跟拍卖公司,或者是卖方接触过吗?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牛宪峰:首先是信函的方式跟对方有一个接触。当然这里也跟您有透露一个信息,就是在11月的5号到7号,这个专场拍卖会在纽约有一个预展,当然这个预展会不能展出所有的拍品,但是我们希望不会在预展上看到圆明园鼠首铜像和兔首铜像的身影。
主持人:他们有答复了吗?
牛宪峰:现在还没有答复,但是我想如果在拍卖预展上不会出现圆明园鼠首和兔首的话,就表明对方对于我们的态度是尊重和认可的,而且他作出了一个比较友好的反应。
主持人:李会长,国家文物局的态度是肯定不会去参与这个拍卖,但不参与不等于咱不要吧?我们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跟对方进行接洽吗?
李晓东:我们不参与这种竞拍的方式来追索文物,不等于我们不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追索因战争或其他原因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两个不同的问题。
主持人:您说的其他方式包括什么?
李晓东:包括比如说我们和海外文物收藏站,还有文物持有人,或者是拍卖公司进行充分的沟通,然后采取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追索这些文物。这些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采取一种补偿的方式,或者是采取捐赠的方式,或者是捐赠而我们给予奖励的方式等等。
对于明年鼠首和兔首的拍卖价格,有关方面估价可能高达两亿元人民币。最近几年从牛首到马首,圆明园兽首的价格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是路走高。从2000年保利购买牛首时的价格是774.5港币,到2007年何洪森先生购买马首的时候,就花费了 6910万港币。那么明年即将出现巴黎拍卖会上的鼠首和兔首的价格真的会像预测的那样达到两亿元人民币吗?这两件圆明园文物的真正的价值是多少?
主持人:李会长,如果您要估价的话,在市场上,现在这个鼠首和兔首值那么多钱吗?
李晓东:现在这两件文物的价格已经被炒作得很高了,而它真正的价格到底应该是多少,这个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一些评估。我认为这两件文物,首先就像刚才牛先生所讲的,把它炒得虚高。因为我们要考虑这两件文物,并不是完整的一件文物,它是在不可移动的文物里面,仅仅是一个零件,或者是一个构件,所以它传递的信息,和一件完整的文物所传递的文物是完整的真实的,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价值。
如何追索海外流失文物
在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目前已经回归的有五件,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
2000年4月底和6月初,佳士得和苏富比作香港的春节拍卖会,牛首、猴首和虎首现身。当时这两家拍卖公司拍卖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最终中国保利公司毅然参拍,以774.5万港币拍得牛首。881.5万港币竞得猴首,而虎首1544.475万港币成交。2007年9月初,苏富比发表消息称,将与八国联军圆明园遗物之名拍卖马首铜像。消息传出各界哗然。中华抢救海外流失文物基金率先发表生命,坚决反对公开拍卖马首铜像,并提出以公益形式实现马首回归。关键时刻,港澳爱国企业家,国宝工程顾问何鸿森博士于9月20 号在拍卖会举行之前,以6910万港币竞得马首铜像并提出捐赠国家。唯一没有拍卖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归的,只有猪首铜像,不过也与何鸿森有关。而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的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给该专项基金。2003年9月,何鸿森对该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讲猪首铜像收回。这次拍卖两件拍卖估价均为800至1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价高达2亿人民币。业内人士认为有些离谱。
主持人:牛先生,关于流失海外文物有一个具体界定吗?
牛宪峰:有的,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因为战争掠夺或者其他的因为盗劫等非法的不道德的手段而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主持人:所以就像圆明园的文物,像是敦煌的文物,都是属于这个范畴。
牛宪峰:对,而且圆明园、敦煌都是非常典型,最典型的就是圆明园了。
主持人:李会长,我们的目标是不是所有的流失海外文物,都要去追回来?
李晓东:是从道德上讲,应该追回来。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不可能所有的文物都追回来,从实际出发,我认为这个应该区别对待的。
牛宪峰:因为海外藏中国文物,和流失文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我们在历史上通过贸易,通过外交,通过一些非常友好的方式而输出到国外的一些中国的古董和艺术品,因为这些确实构成了海外藏中国文物的很大的一块。但是这些文物我们是没有必要抢救它,让它实现 回归的。因为这样文物在过去,在现在,在将来都是非常好的来传播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历史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主持人:这两个兽首,我们值不值得花费将近两亿的代价去把它弄回来。
李晓东:我认为是这样的,首先它是被掠夺出去的,我们应该追索回来。但同时我们不同意采取拍卖的形式,采取商业炒作的这种方式下,把它竞拍回来,我想这个是一个层次的。我们也不急于一定要拿两亿的钱去把它买回来,因为有一些东西总得有一个过程。但是即使一时追索不回来,我们一直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我们对非法盗窃、盗掘和掠夺出去的文物,我们一直是有追索的权利的。我想这个事情应该从从这么一个战争的高度去看待这些事情。
主持人:牛先生,目前我们流失海外的文物,我们把它追索回来的方式有哪些。
牛宪峰:实现文物回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回购,回赠,还有讨还。
主持人:哪种方式现在占的比例最高。
牛宪峰:可能买回来的比例是最高的。
主持人:但问题买回来的话,不会造成恶性的循环,你越是去买国际市场上中国流失的文物,可能就意味着有更多文物用走私的方式挪出去不是吗?
牛宪峰:对于一件文物价格的判断,每一个收藏者都会有一个标准,如果一件文物价格不高是没有人去买的。这是从市场角度来考虑,另外一个就是会不会导致更多的文物流失出去。从源头上来讲,文物部门会有相应的措施。另外对于流失出去的文物,像国家文物局,等相关的政府部门,他会通过法律的、通过外交的手段,根据国际公约的一些基本的准则,基本的规定来追索这些文物。
各国对海外流失文物的态度
世界文明古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努力一直不曾中断。不久前,埃及宣布从美国追回一件有着 4500年历史的珍贵文物鸭型器皿。美国耶鲁大学在秘鲁反复的交涉下,同意将一批珍贵的印加文物归还给秘鲁。雅典欣慰城博物馆特意预流下第三层,以待竞买希腊文物回归。然而文明古国追讨竞买流失文物却遭遇重重障碍。2002年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护卢浮宫博物馆等18家欧盟博物馆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公开反对返回流失文物。理由主要有,文物都通过购买或受赠获得,并已成为博物馆乃至所在国财产的一部分,文物原属国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保护文物,文物属于全人类文化和精神遗产,应为全人类享有。
主持人:140多年来,中国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恐怕很难准确统计,根据我们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00多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的文物竟千万件,而且全都是精品,接下来我们继续联线两位嘉宾。我们尝试过跟一些,比如说像大英博物馆,跟法国的卢浮宫去要回曾经被掠夺走的文物,我们试图这样做过吗?
牛宪峰: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曾经非常明确的向海外的很多博物馆提出了要追索中国流失文物的要求。我们也发表了我们公开信,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提出了,这些中国因为战争掠夺,或者非法途径流失海外的中国的文物其所有权是中国的。但是它作为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艺术成果我们是可以共享的,但是这种主权,是不能够来共有的。
主持人:你们那封信发出去之后是什么结果,人家怎么回复的?
牛宪峰:回复都非常的不一样,现在大英博物馆他一直都坚持说我们馆藏的中国文物是不可能归还的。但是像是美国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说法就比较婉转,他们说,如果我们把我们馆藏的中国文物归还给中国的话,那么我们这个博物馆岂不是很大一部分就缺失了。
主持人:李会长,为什么这些博物馆都不还,而且还可以行得通。
李晓东:说到流失海外的文物,怎么样的追索,采取什么的形式,或者在什么时候提出,这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不仅考虑这些文物本身问题,也要考虑到我们国家外交的方方面面这些问题,比如讲,现在这两件文物的收藏者,并不是当年掠夺者,他也可能经过了若干个收藏者的转让,最后它是现在收藏者。那么我们怎么能够简单地说把他们等同起来呢?所以我们对复杂问题,会采取简单的办法这些复杂问题也需要一步一步地来理清楚。
主持人:如果我们想把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追索回来的话,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建议?
牛宪峰:希望更多人能够关心我们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它的回归,因为我们工作当中曾经认识非常多的收藏家,收藏爱好者,他们每年都会去国外的拍卖会,去国外的拍卖市场,去搜寻去购买一些国外的艺术品。中国的流失文物而言,只要能够回到国内,就已经完成了我们的心愿。
李晓东:我们既要关心流失海外的文物,同时我们也应该很好的来从实际出发,以实际行动来保护好我们现在的文物,使得我们现在的文物被盗窃盗掘和非法出口,这样的话,使我们在保护我们国家文物遗产的过程当中,能够尽一份力量,做一份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接受采访。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我们文化传承的载体,特别是那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更是与颠宕起伏的国家历史与命运紧密相连,与我们的民族情感紧密相连。身处异乡的它们,何时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