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雕? 王沪宁领衔 中南海任命现新态势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东海之争”专题页面
伴随着中国地方两会的陆续召开,2015年新一波的人事调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日前有香港媒体报道称,中国政坛目前呈现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学者从政”或将成为干部轮岗的新常态。

“一箭双雕”考量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反腐风暴令大批官员落马,官场换新血。在这一轮调动里,多名大学校长及知名学者走出书斋,踏上当官仕途。舆论对此的分析是此举折射高层用人新思路,有推动管治团队专业化、并加码防贪反腐的“一箭双雕”考量。

舆论所关注的这种“学者从政”新常态并非空穴来风,从 目前的人事调动来说,“学而优则仕”的学者从政现象的确极为明显。1月28日,中央组织部宣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任环保部党组书记,接替年届65岁的周生 贤。一般相信陈将在下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或全国人大会议完成法律程序,正式接掌环保部部长职务。中央组织部同日宣布,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出任 科技部副部长。而在早前,外交部旗下研究机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曲星,确定出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北京工业大学前校长郭广生,确定出任北京市委副秘书 长,属正局级干部。媒体报道中称,中共中央办公厅2014年11月《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从高校及科研院 所等单位里,培养和选拔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推动学者从政显然已成为中央人事任命的新常态。


 
陈吉宁任环保部部长被认为是新一轮“学者从政”的开始

事实上,早在陈吉宁、侯建国之前,现任的国家部委领导 中,就有不少是高校校长“出身”。比如,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履职前曾是同济大学校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曾任北京外 国语大学校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曹建明曾是原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院长;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曾是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除了校长,高校党委书记调任国家部委担任领导职务的也不少。去年8月,同济大学原党委书记周祖翼调中央组织部工作,任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副部长级)兼干部二局局长。目前,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曾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媒体盛赞“学而优则仕”

据港媒《文汇报》报道,2014年年底,一条关于著名 海归学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挂职“副局级”的消息曾引发一阵围观。根据北京当地媒体的报道,包括中科院院士赵进东、孟安明、施一公,知名学 者张颐武等在内,共有8名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赴北京市政府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挂职,任副局级领导职务,挂职锻炼为期一年。其中。施一公挂职的岗位是北京 市卫计委副主任,而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挂职的岗位则是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据悉,这是北京启动的第二批高层次党外人士到京挂职,此前的2011至 2012年,包括李稻葵、王光谦、程京等专家学者,都曾参加挂职。而根据主管部门统计,在北京高校系统中,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占全部高级知识分子总数的 44%。

有学者认为,“学者从政”现象的背后,也反映出中共干 部年轻化的特征。“60后”高官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都赶上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年代,受过更正规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学而优则仕”,从大学生毕业 “分配工作”开始,逐渐步入政坛。与之前的领导人相比,他们的教育背景更加多元化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背景明显增多,不再是清一色的理工科技术官僚。起步 的职业也多样化,包括大企业的老总和行业专家出身,并经历了党、政多个岗位的历练,更具专业化、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学者从政”代表王沪宁更多走向一线

不仅如此,近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学者从政”的典型代 表,现任政治局委员王沪宁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2015年2月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当然最令舆论意外的是王沪宁也进入了“一带 一路”领导小组。将王沪宁成为“规划的设计者”,或许只是因为这个位置更为适合他。但是王沪宁并非传统意义上解决实际问题的官员,也并非一个“工程设计 师”,而更像一个理论家。

他曾经辅佐过江、胡两代领导人的学者型官员,一直保持 着低调的作风。他不仅直接参与、起草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论述,更是继邓力群之后第二位理论界人士担任书记处书记职务高官的案例。在十八 大之后,只要习近平出访,他与栗战书必定陪同左右“护驾”。因此一般认为王沪宁更擅长“动脑子”,在理论和政策上进行不断创新。不过此前外界就普遍认为王 沪宁已经担任了深改组办公室主任,成为深改组办公室主任和“一路一带”小组成员,意味着这位“三朝元老”、“红墙第一智囊”将更多的参加一线工作

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主任杨雪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干部伍队必须调整自身、提升知识水平应付新需求;没有一个高素质的官员团队,代表无法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 学院教授刘昕则在采访中表示,政府决策的专业化水平要求愈来愈高,决策班子应具有更高的专业背景。此外也有港媒转载政治观察家观点认为,学者从政侧面投射 出现有组织体系漏洞百出,包括行政官员互相勾结,成为腐败温床;由官场人脉较弱的学者当官,正是要防范拉帮结派,避免山头主义出现,有防贪反腐的功效。

我是一元党 发表评论于
执政党任命政府官员和内阁成员,不很正常么?
三木匠 发表评论于
“学者从政”---习老大就是“博士”啊---臭名昭著的博士!
实话100 发表评论于
记住,这些人别看现在风光,可能都是下一届用来开刀祭旗的牺牲品。
yygwlt 发表评论于
不是总吵吵着习要收拾江派吗。王沪宁可是江派中的头一号,是辅助三朝元老的师爷。
他既是习近平的文胆,又是中央改革办主任,还是中国的国家安全顾问,也就是中国的基辛格。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中国反天有望。
国人甲 发表评论于
王沪宁? 这帮文痞毁坏中国行! 文人治国都没戏。 文痞治国更没戏
nanxun_ 发表评论于
这些人一看就是没下半身的宦官样!
hugh.williams 发表评论于
薄熙来一看就是奸臣样
casualvisitor 发表评论于
土共的官,除了薄熙來有點男子漢的样子,其餘都是光溜溜的臉上沒毛,皆因身上女性荷尔蒙太多.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看来楼下两位都有官瘾,可惜没伯乐识”英才“啊!
bill369 发表评论于
三代领导人(江,胡。习)是前台木偶,王则是木偶的幕后杂耍人,一边说台词,一边操作动作,仅此而已。
zfyg 发表评论于
10年后,这批人依旧不得善终
何必呢
一半西窗 发表评论于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