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捉妖记"和"煎饼侠" 为何中国人爱萝卜?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捉妖记》井柏然抚摸怀孕的肚子。


Mtime时光网8月5日报道 暑期档大热电影《捉妖记》与《煎饼侠》票房还在攀升,《捉妖记》票房已超18亿,而大鹏电影处女作《煎饼侠》票房也过了10亿大关。两部电影高开高走的票房,不仅成为中国影市的热门话题,也引起了外媒的关注。


BBC:中国人为何喜爱萝卜怪宝宝?

《捉妖记》是披武侠外衣的无厘头喜剧

《捉妖记》中胡巴的“萌”、《煎饼侠》中大鹏的“搞笑”受到中国本土观众的广泛喜爱,而这些在外媒看来似乎有些困惑。英国时间7月25日,《捉妖记》票房超过《人再囧途之泰囧》成为华语电影新科冠军,英国媒体BBCnews发表评论,文章标题则是:“中国人为何迷上这个萝卜怪宝宝?”(Why China has fallen in love with a baby radish monster)。BBC将《捉妖记》的成功归结于四点,首先,将影片的定位归于“超现实闹剧”。

《捉妖记》讲述了倒霉村民天荫“被怀孕”生下胡巴,从此他成为各路捉妖师和妖界的目标。这听起来让人很困惑,《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曾评价影片是“迷茫和混乱的奇幻冒险”。BBC认为,“超现实闹剧”是中国喜剧的典型代表,最典型的例子是19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电影。

BBC认为,“功夫打斗”是影片包装的外壳。布景制作精心、打斗场面频出的《捉妖记》发生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奇幻故事,这让《捉妖记》看起来给人一种“武侠”的感觉。而“武侠”又是在中国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都颇受欢迎的一个经典流派。故事中的反转在于,男主角天荫并不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他反而需要捉妖女天师小岚保护。


BBC报道称,《捉妖记》票房之所以能这么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对外片的限制”政策,每年只能有34部分账片在中国上映,以保护中国本土电影的票房,而外片在中国的上映时间也通常会推迟,以便中国本土得到最好的市场,这种限制在夏天尤为明显。

最后,BBC认为,《捉妖记》的富有争议性的结尾是引起热议的话题。(前方剧透)天荫与胡巴历经冒险之后,终于踏上新的旅途,观众们都想要一个快乐大团圆的结局,但影片结尾,胡巴却被天荫抛弃了。微博上网友说最后一幕胡巴被遗弃了实在令人心痛,这条微博被转发了9000多次,还有多为网友用“流泪”的表情跟帖。

好莱坞报道者:虽然不怎么搞笑,但仍破纪录

喜剧《煎饼侠》自7月17日在中国上映以来,也得到了外媒的关注。《煎饼侠》自7月24日起,也在美国上映,据“好莱坞报道者”消息,影片在14块银幕上放出,截止美国时间7月29日收获40万美金(约248万人民币)票房。这个数字与中国本土的票房火热形成了鲜明对比。《好莱坞报道者》专门撰写影评,外媒的角度与中国本土观众也有许多不同。

影评的第一句话是“电影《煎饼侠》虽然不怎么搞笑,但仍然在中国取得了破纪录的好成绩。(While only sporadically funny, the film has nevertheless attracted record audiences in China)”,紧接着客观列举了在中国“拉黑”海外影片的暑期,《煎饼侠》的种种票房纪录。


《好莱坞报道者》点评影片:

“《煎饼侠》的主角大鹏是一个身材、相貌平平,戴运动眼镜穿着潮流的电视明星,他很有爱心但有时候也会做些愚蠢的决定。一天晚上他许诺送女朋友一颗钻戒之后就去酒吧消遣,酒醉后与一个女孩热吻还参与斗殴,哦对了,他买的钻戒还被狗吃了。”

“从此,大鹏的演艺生涯走下坡路,他在黑帮老大的逼迫下不得不开拍一部电影。大鹏和他剧组中亢奋有野心的伙伴们在一场葬礼中情感泛滥卖力表演的这场戏令人印象深刻。煎饼侠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没有特技钢索的情况下他不会飞;黄色的超级英雄服装,在某些地方做的凸起造型也很难看;而他的必杀技,就是准确瞄准,朝敌人扔生鸡蛋。

《好莱坞报道者》介绍自导自演《煎饼侠》的大鹏:

“他原本是网络公司的一名员工,曾在一个类似‘周六夜现场’的节目中出演而走红。他曾制作过一个网络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在2012年被美国脱口秀主持人柯南·奥布莱恩指责抄袭,因为其片头与‘柯南秀’的如出一辙,大鹏因此上了美国新闻头条。”


《好莱坞报道者》结语:

“不像中国的《西游记》那样,煎饼侠并不是什么超级大英雄(与此同时,以《西游记》的故事为背景的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正在上映,与《煎饼侠》竞争),这部电影给人一种情景喜剧的感觉,而大鹏自创的‘煎饼侠’IP也未能打动海外观众——大鹏等人漫画式的滑稽表现只是惹人微微一笑,而当大鹏和他的伙伴们正要在逆境中建立起动人情感时,花哨的画面设计和配乐却跑出来让人分神。此外,影片最后尚格·云顿的出现也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