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鼓励戴口罩还推动聚餐 新加坡为何“佛系”抗疫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新加坡并非不重视这次疫情,反而是海外国家中防范最早的。早在今年1月3日,新加坡就已经开始有了防范措施,对来自武汉的游客进行体温检测,是海外首个对新冠病毒做出应对措施的国家。

2月19日,新加坡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来新加坡度假的66岁的中国山西人王先生康复出院。王先生与亲人于1月20日从广州飞到新加坡,这是他第一次出国旅行。

“在酒店待了一天,第二天下午就开始发烧。”王先生在出院后向新加坡《联合早报》讲述了整个患病和治疗过程。

到达新加坡的第三天下午,王先生测量体温发现自己发烧38摄氏度,他决定前往新加坡中央医院。该医院是新加坡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水平均世界领先,且去年曾被美国《新闻周刊》联合数据研究机构Statistia评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入院后不久王先生便被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

“刚开始还想随便找一家诊所,后来我儿子说要去就去最好的。他的决定非常英明。”王先生坦言,“这次来新加坡,是躲过一劫。国内的情况太复杂了,病人太多,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

虽然在医院度过了整个农历新年,但医院的贴心服务让他印象深刻,“大年初一在隔离病房吃了医院送来的饺子,元宵节又送来了汤圆。”王先生称,“新加坡医疗资源比较丰富,长时间的看护对我有好处,对周边人也是负责任的。”

新加坡是目前中国之外,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第三多的国家,截至2月22日12时,新加坡确诊病例总数达到86例,排在日本(745例)、韩国(346例)之后。

不过,新加坡政府不鼓励所有民众戴口罩,总理李显龙还曾带头邀请议员、基层管理者聚餐,在国家传染病中心视察时不戴口罩。

新加坡的防疫模式遭到了不少质疑,尤其在2月7日新加坡卫生部宣布疫情警戒水平从“黄色”升级到“橙色”后,一些新加坡民众也表达了担心:“感觉没做什么防控”,“明明戴口罩才是最好的防范方法,为什么新加坡却认为不需要戴口罩?”

新加坡中央医院

为何不鼓励戴口罩

2月20日,刘新亚终于结束了14天的隔离。由于春节期间前往欧洲旅行,刘新亚2月5日回到新加坡后便接到公司人力部门的通知,要求其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不要出门或者前往公共场所。“隔离期间,公司会照常发工资,一日三餐就在网上点外卖,如果是学生,学校会安排送饭。”

结束隔离后的刘新亚出门发现,地铁和公交上仍旧有80%的人都没有戴口罩,这也是此次新加坡防疫模式中最引发争议之处。新加坡卫生部曾公开建议:只有生病的人需要戴口罩,身体健康的人没必要戴口罩。

为安抚民众的恐慌情绪,2月8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首次就新冠病毒疫情发表讲话,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更像是流感。在个人防护上他也只提到勤洗手和量体温,没有强调戴口罩。

李显龙在视频中沉着地向民众交代新加坡的防疫情况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建议大型活动暂时取消,以免病毒扩散,但是并不会规定民众一定要留在家中,还是可以照常生活。他希望大家用平常心对待,不要因恐慌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李显龙还称,如果把每一个疑似病例都送进医院,医院将会人满为患,所以他鼓励轻微症状的人看家庭医生或者在家休息,而不是去医院,将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

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也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上发文解释不需要所有人戴口罩的原因:“中国生产全球一半的医用口罩,而工人们正赶上回家过年,许多人还因为肺炎疫情爆发无法回去工作,目前全球都缺口罩,不只是新加坡,制作口罩的材料也很短缺。越南和泰国等地都限制了口罩和加工材料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面临的风险最大,建议口罩应首先提供给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公众不需要戴口罩,除非感到身体不适。”

李显龙短片

新加坡卫生部也指出,相比戴口罩,防范病毒的更有效方法是勤洗手、避免用手摸脸。即便面对无症状的感染者,人们更容易通过接触受到污染的物体表面受到感染,而不是通过对方咳嗽或打喷嚏被传染。新加坡卫生部在2月14日还进一步指出,不建议身体健康的人戴口罩,与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冠疫情爆发时的防范指导是一致的。

在新加坡生活的华人凯西对记者抱怨称,身边很多人都不戴口罩,自己日常戴着口罩显得特别奇怪,“确诊的数字天天涨,光告诉大家洗手有什么用啊。”

不过刘新亚认为,新加坡在戴口罩的问题上与国内的习惯不同,新加坡政府历来不鼓励人们戴口罩,如果你伤风感冒或不舒服可以戴口罩,如果没有任何不舒服,政府建议把口罩留给有需要的人。“现在新加坡的药店unity是有卖口罩的。不过限时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能不能买到就不知道了。”

除了新加坡,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家也都更强调勤洗手以及避免用手触摸脸部,比戴口罩更能有效防范。

新加坡传染病专家梁浩楠解释称:“就算戴上口罩,我们也可能无意间用手触碰眼睛、鼻子或嘴巴,因此勤洗手有助于保护脸部免受感染。”

梁浩楠在SARS时期曾因治疗病人遭遇感染。在他看来,新加坡国家小,且与世界各地接触频繁,是非常不堪一击的:“我相信病毒会逐步弱化,就好像普通感冒,这将会是这次病毒的最终结果。新加坡别无选择,只有更透明和警惕地抗疫。因为新加坡在经济、食品、生命链上都是依靠其他国家。”

恐慌期已过,理性购物

2月9日一大早,马来西亚网友发现有许多新加坡民众驾车前往马来西亚新山市的大型超市抢购生活用品。有网友在新山永旺武吉英达超市拍到的画面显示,超市刚刚开门,戴着口罩的人们就开始一箱箱地从货柜上搬运生活必需品。

此前的2月7日,新加坡将疫情警报级别升级成“橙色”。预警的消息一出,新加坡当地的很多超市出现了抢购生活用品的场面,货架都被搬空,卫生纸、消毒水也都抢购一空。

新加坡早前出现抢购潮

“预警升级后一度出现了恐慌,大家开始疯狂地囤积物资,包括卫生纸、方便面、大米、面粉这类必需品。”刘新亚说,不过,政府立刻出面向公众解释,让民众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政府物资储备充足。恐慌混乱的局面只持续了一两天。

新加坡贸易部长陈振声也在抢购发生后出面稳定公众情绪,称国家多年来采取“多管齐下”政策,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新加坡的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仍有足够的库存,民众不必过于焦虑。并强调新加坡食品供应链完整,进口并没有中断。

很多市民首选的新加坡职总平价超市(FairPrice)也推出限购措施——每位顾客最多购买50新币的蔬菜、4袋纸、2袋米等,并呼吁大家保持冷静,无需囤货。

新加坡超市曾一度被抢空

“现在大家都已经理性购物了,我近两天去超市都没有抢购现象,各类货物都很充足。”刘新亚称,“如果在公共交通这类密闭空间里,还是会考虑戴口罩,但紧张情绪已经好多了。新加坡的整个公共卫生做得很细致,物业会在电梯里放消毒液或洗手液,你在按完电梯后可以把手进行消毒。”

新加坡的超市

新加坡是否真的“心大”

元宵节前夕,新加坡原计划举行的“万民善信庆元宵”晚会遭到上万名网友联名请愿抗议。该活动是新加坡多年的传统,每年有上万人参加。而疫情可能蔓延的形势下,很多人认为不应继续举办如此高度聚集的大型活动。

主办方坚持如期举办,只是依照新加坡卫生部的防范标准,对参加活动的人进行体温测量,不让发烧的人入场,并准备大量消毒液,安排救护车在外围等候。最终,参与人数与往年的万人相比减少过半。

很多网友都为新加坡捏了一把汗,“新加坡不重视的话风险很大,后悔都来不及”;“看看武汉的百步亭”。

不过,新加坡并非不重视这次疫情,反而是海外国家中防范最早的。早在今年1月3日,新加坡就已经开始有了防范措施,对来自武汉的游客进行体温检测,是海外首个对新冠病毒做出应对措施的国家。

Facebook上新加坡民众叫停“万民善信庆元宵”晚会

1月23日,武汉封城之日,新加坡也出现第一例病例。不过在此之前,作为全球旅行热门地点和交通枢纽,新加坡已经把体温检测扩大到所有中国航班。新加坡卫生部门1月22日就宣布了非常严格的排查措施,将对所有搭乘中国航班入境的乘客进行排查,除了在最近两周去过中国并被检测出有肺炎的患者,两周内去过中国任何一家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也都将被隔离。

此后,新加坡也一直是随着情况变化而调整策略。随着国内确诊人数上升,2月2日,新加坡开始禁止所有(不论国籍)过去14天曾到访中国大陆的旅客入境及过境,还暂停签发各种工作许可给中国访客。新加坡也成为朝鲜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对中国实行“封关”的国家。具有中国旅行史的新加坡居民及长期签证持有者则被要求在抵达新加坡后进行为期14天的强制自我隔离。

2月7日,在出现三起源头不明的病毒病例后,新加坡又将疫情警报级别从第二级“黄色”上调至第三级“橙色”(最严重级别为“红色”)。“橙色”级别代表“疫情严重且容易传播,但在新加坡尚未广泛传播,目前正在得到控制”,允许政府采取隔离、体温检测、限制医院访客等“中等”社会干扰措施,2003年SARS疫情和2009年H1N1流感也曾升级到“橙色”级别。

从2月18日开始,新加坡要求居家隔离期间不得外出,违者将依据《传染病法令》被起诉。

曾旅居新加坡的学者分析,新加坡是技术专家治国政体的典范,特点是在决策中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因素最小化,强调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主导地位。

2月12日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世卫组织卫生应急方案执行主任迈克·瑞安称赞了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措施。“新加坡不光排查新冠肺炎病例,同时也在排查流感和其他呼吸系统病例,我认为对这种病毒的系统性应对是种很好的典范。

新加坡防疫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复杂的接触者追踪机制,去寻找每一个曾经与确诊患者接触的人,让他们接受隔离或监测。新加坡具备发达的公共卫生系统,尤其是流行病监测和追踪密切接触者体系十分完备,可以主动把病人和疑似病例追查出来,加以隔离、治疗。疫情爆发后,新加坡动用了警察部队、武装部队、卫生部、人力部等部门,通过电话、实地调查等措施做好追踪工作。

新加坡贸易部长陈振声强调新加坡食品供应链完整,进口并没有中断。

2月14日,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新加坡具备“接近完美的黄金水平”监测能力。如果所有国家都具有与新加坡相同的能力,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输入型病例的监测,将会超过现在水平的2.8倍。

此外,新加坡的医疗资源和设施均处于世界领先。新加坡黄庭芳医院的护士告诉《凤凰周刊》记者:“新加坡医院内都是按照程序来,有时候你会觉得麻烦,但遇到疫情时你会发现医护人员受到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新加坡医院里呼吸道传播疾病、接触传播疾病都会明确分类,这类疾病问诊都设有专门的小房间,医护人员在里面做防护就可以,医院感染防控做的很好。”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在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认为,新加坡和日本的医疗资源,尤其在分级诊断这些方面的基础设施和中国是不可比的。中国整个分级诊疗的运行还在进一步改进中,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患者基本都集中在大医院就诊,在病例数比较多的情况下,会加大传播,所以需要非常慎重,不能简单学习日本和新加坡的做法。即使达到一定条件解除“封城”了,也需要考虑到中国的医院系统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

查看评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