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子摔角这么假,为啥还有这么多人爱看?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早起来,好几个平时只聊游戏的群莫名弹出了 99+ 新消息,从下往上翻的时候,发现居然全都是在讲 " 职业摔角 "。奇怪了,什么时候我的那些沙雕群友们突然产生了对体育赛事的浓厚兴趣。

等我拉到消息的最上方看到图片,我一点都不奇怪了。

01.

照片中身着黑色比赛服的女子,集美丽和帅气于一身,恰似绽放在擂台中的一朵冷艳玫瑰。一反我们认知中都是猛男肉搏的摔角。当她在用凶残的摔角技巧将对方夹到动弹不得之时,脸上露出的却是一种夹杂了怜悯和惆怅的复杂神情,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

我一开始自然是不信的,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这并不是某些影视作品中的镜头,而是真实存在的女子职业摔角比赛。

照片中的女子名叫赤井沙希,是东京 joshi 女子职业摔角比赛的选手。她原本是作为模特和演员出道,却因为同样曾是摔角选手的父亲影响,而转职为一名职业摔角手。有眼尖的群友已经看出来了,赤井沙希作为一名演员,曾经在《Fate/ Grand Order》舞台剧中羽蛇神。

顺便一提,这位小姐姐同样作为脸模出现在了《如龙 6》这部游戏里。

当然,在我们感叹沙希小姐姐的美貌的时候,也有部分网友显然脱离了 " 低级趣味 ",在那条微博的评论下就有人说:

也有人对这一幕产生了大大的疑问:

更有人开始用质疑来捍卫 " 体育精神 "。

喜欢将内卷挂在嘴边的人理所当然感叹到连摔角都开始内卷。再到后来所谓的女拳博主也 " 随迟但到 "。一时之间,这条微博的评论区成了不输擂台上激烈程度的 PVP 战场。

所以,为什么日本女子摔角这么假,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喜欢看呢?

02.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看?

因为确实好看。

曾经我们提及摔角,浮现在眼前的大概是某个渗透到各种表情包中早已刻进 DNA 里的笑容:

又或者是 " 森之妖精 " 的 " 王的哲学 "。

——啊不好意思这段掐掉。

能有美丽的女性出现在赛场上,确实让人感到惊艳。

这里说的好看,当然不仅仅只是指选手的养眼,也因为摔角本身就是是体育与娱乐的结合,宛如欣赏一场在你面前上演的动作大片。

至于刚刚评论里 " 激情输出 " 的某位大姐,其实恰恰搞错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她练的是 " 摔跤 ",而沙希小姐参加的项目是 " 摔角 "。

仅仅一字之差,两者却有着天差地别。这种所谓的 " 比赛 " 其实大致进程都有编排剧本。与其说是比赛,倒更像是一场舞台剧。

当然,并不是说一切都按剧本走就会让整个比赛变得没有看头,就像我们知道少年漫画的主角最终都会战胜大魔王一样,在既定的结局之前,怎样的演出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则是选手们要为之努力的。

所以,也确实是因为他们在打 " 假赛 ",才能让摔角拥有和其他竞技格斗项目相比独特的魅力。

很多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华丽招式,在现实中根本看不到的技巧,都能通过两个 " 演员 " 的配合呈现在现场观众面前。像是华丽的背摔、漂亮的回旋踢,以及龟派气功(这个真没有)。一来这些招式 " 前摇过大 "" 硬直太长 ",在实战中完全没有实用性。其次这些招式杀伤力太大,如果有人挨上一招必杀技,将迎来全村一起去吃席的场面,出于安全考虑,也证明了它们不可能出现。

但摔角就不一样,正因为 " 事先排练 " 让选手们有了对危险的预判,进而在倒地之前提前用正确的姿势化解了大部分冲击。你可以说 " 摔角 " 不是运动,不是体育,但你却不能说它侮辱了体育。因为职业摔角是一种模仿体育竞技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表演艺术。

在精彩演出的背后,选手们付出了常人所想象不到的辛苦。摔角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危险运动。无论在比赛中遭遇什么不测,都要忍着伤痛坚持下来。无论擂台上的她们是抱着对格斗的热爱也好,还是对名誉的追求也好,敢于站上擂台表演的选手们,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存在。

03.

高难度的格斗招式和选手间的默契配合,固然是摔角好看的基础,但作为一个表演艺术本身,更加让观众沉浸在其中的,更是因为它所拥有的剧情。

现代女子摔角起源于上世纪的美国,1980 年,一档叫做《GLOW》的电视节目风靡了整个美国。作为一档近似于真人秀的娱乐节目,节目组给每一位参赛者都立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 " 人设 "。

为了让 " 比赛 " 更加有看头,节目组使用了一个相对俗套的设定,他们将参赛选手划分成了 " 正派 " 和 " 反派 " 两大对立的阵营。

当然,以我们现在的目光来看,这样简单粗暴的分类确实是刻板印象的集合体。比如坏女孩们大多外表浓妆艳抹,就差把自己是坏人写在脸上。而夺冠军的 Ursula Hayden,她的人设则相当亲切,是一个 " 农民的女儿 ",她清新甜美又接地气。作为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比赛中的她从不会脱下粉色格子衬衫。

这样的剧情虽然很俗套,但俗套也意味着经典,正义打败邪恶的戏码,时至今日也是很多影视作品永恒的主题。虽然不知道那些姑娘们的人设其中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但是很多选手的印象早就已经深入美国民众的内心。先用 " 刻板印象 " 立人设,再用 " 摔角 " 这个题材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柔弱女性的形象。从节目其中展现出来的选手个人魅力,更是激励着当时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女性,努力追求自己所热衷的事业。

《GLOW》开创了女子摔角的先河,让现代摔角也深受其影响,虽然相比美式摔角注重剧情,日式摔角更像是日本人崇尚武士道一样,会更注重 " 武德 " 和 " 真实感 "。而为了凸显正面人物的形象,摔角也总会有几位选手是作为阴狠邪恶的反派登场。他们在比赛中总是会做出诸如 " 不讲武德 " 的偷袭、甚至背叛自己的同伴、以及买通裁判员等作弊手段等 " 计谋 "。为的就是更调动观众的情绪,毕竟当初她们的手段会有多 " 卑劣 ",被主角们打败后观众获得的畅快感就有多强烈。

顺带一提,即便是宛若一朵冷艳的玫瑰,成功火出圈的沙希小姐姐,在这场比赛的 " 剧情设定 " 中同样也是以反派定位登场,但是最后她和女仆抱头痛哭的场景依旧让不少人为之动容,或许这就是摔角这个表演艺术带来的魅力吧。

它的表现形式或许十分暴力,但是它想表现的并不只是 " 野蛮 " 而已。

正因为摔角用一种近乎夸张的形式呈现出了巨大的苦难,我们在被这种暴力震慑住,才能在理解到这不过是场演出之后,进一步对暴力和和平这个永恒的话题做出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就好像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在制作《合金装备》这款游戏的时候,极力刻画被主角杀死的小兵死亡时候是多么痛苦的,才能真切地通过画面和手柄震动传递给玩家死亡的这件事的分量,通过 " 揭露战争的残酷 " 来 " 反战 "。而不像国内 " 为了过审 " 的游戏那样,被人打死了还和你挥手道别那样。

或许是因为女子职业摔角被赋予了这样耐人寻味的内核,才因此衍生出各式各样作品,也有越来越多的曾经不是摔角选手的人加入了这一行列,赋予了它新时代的表现形式,让摔角变得更具魅力。

比如向来习惯把一切二次元化的日本人,理所当然出了一部《想要成为世界最强》的动画。友情提醒:如果想要观赏这部动画,务必带好耳机。否则会造成你本人不可逆转的社会性死亡。

比如知名声优清水爱(代表作品有《舞 -HiME》美袋命、《惊爆草莓》凉水玉青),也转行做了一名职业摔角选手。

甚至是日本国民偶像组合 AKB48,也曾举办过以摔角为主题的公演。看着平日里在舞台上唱唱跳跳追逐梦想的女孩们化身成为擂台上的选手,我想粉丝们的内心也在夹杂着心疼和敬佩的复杂心境中剧烈波动吧。

传统的女子摔角,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虽然这迎合时代口味的 " 进化 " 或多或少也显得有些迫不得已了,太过硬核太过残酷的职业摔角,可能已经和当代年轻人的喜好有些脱节了。所以有些日本职业摔角选手开始组成了偶像团体,开始在比赛的开场和中场唱歌跳舞,这颇有种《LOVELIVE》一般 " 为了拯救摔角协会,少女们站出来成为了偶像 " 的感觉。

04.

这篇文章还没发出来,我就能预感到接下来的评论区会有怎样的血雨腥风,被锤这样的比赛 " 物化女性 "" 充满了男凝 " 的评论肯定会有不少。

当有 " 女拳 " 奋力挥拳,砸向警察、消防员等行业的时候,那些人争辩着明明这些行业里也有女性,为什么要忽视她们的努力,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是柔弱的印象,她们也能在各行各业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当赤井沙希成为摔角界的新星被人关注,让大家意识到原来印象中这个只有 " 肌肉猛男 " 才能驾驭的表演同样也有充满力量而帅气的女性。他们又要站出来说:这是把女性职业色情化,是贬低女性的另一种方式。

女性摔角本来没有错,更不用说很多人本身就是发自真心热爱这项运动。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选择自己喜欢职业的权利。

正如赤井沙希再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即使自己过去身兼数职,但现在自己的主业就是摔角选手。她最大的梦想就是继承父亲的职业,让更多人喜欢上摔角。多年来,她也做了许多努力来尝试推广日本女子摔角。甚至不惜对战男子摔角选手,她冒着比平时更大的风险只是想让女子摔角赢得更多的关注,也为了向父亲证明,男人做得到,自己同样也做得到。

你以为摔角是在物化女性,却不知当年擂台上英姿飒爽的女性激励了多少当时的少女。选手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告诉少女们自己其实不比男孩子差,从而成为了她们心中的偶像和追逐的目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很多女孩被擂台上的选手感动从而打算走上摔角手的道路,当时全日本摔角联盟每年都会举办 " 选秀 " 大会,每年都会吸引上千名少女前来报名。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部分的俱乐部在设计女性比赛服的时候,有刻意彰显女性身材中性感一面的意图,以此来吸引眼球。这也确实是它在长期发展的时候遗留下的问题,抨击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要是撇开整个业界的困境不谈,只是把焦点放在攻击某个具体的选手之上,说她们卖弄姿色,说她们这么做全是为了取悦观众。这也未免显得有些太咄咄逼人了。

女性摔角本来没有错,错的是把它当成是色情影片的代餐的人。而这些人说白了不光是看个摔角,看个电视广告,甚至听到某一句歌词,都会觉得是莫大的性暗示。事到如今我都不想再重复鲁迅先生 " 看见短袖子 " 的名言了,只能说淫者见淫,你不理解这项运动的价值,就把它污名化成肮脏的勾当,是不是太过狭隘了呢。

只可惜,不单单在国内女子摔角不被理解,哪怕是在发源地的日本,日本女子摔角选手也并未完全得到社会理解和尊重。

去年五月,一名叫做木村花的女职业摔角手就因为网友的偏见和谩骂,最终选择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事情的导火索是她参加录制了一个名为《双层公寓》的综艺节目。在录制过程中,有位嘉宾把木村的比赛服扔进洗衣机,因此造成了她极为珍视的比赛服严重缩水的后果。她因此气愤地痛骂对方,这件事被网友们借题发挥成了他们放大自己偏见的绝佳素材," 果然是摔角手,只能靠暴力与鲁莽解决问题 "。

毕竟他们并不知道正如上文所说,摔角手的 " 战衣 " 是一名选手的象征,何况它造价昂贵(通常在数十万日元以上)。只是在网络上泄愤的网友们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他们并不想知道衣服有多贵,意义有多重要,他们只是想抓住一个女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去围剿而已。在社交平台上甚至有很多恶毒的评论诅咒她去死。

就这样,在擂台上被打得头破血流也依然站起来奋战到最后一刻的摔角选手,被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击溃,和自己的爱猫匆匆告别后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退一万步说,你当然可以对着女子摔角业界重拳出击,说主办方刻意让女生穿着暴露的衣服吸引眼球,说摔角宣扬暴力应该被取缔,这些都是你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但是至少别把这一现象聚焦到到某个具体的选手身上,先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的动机,然后对着无辜的当事人进行无差别的网络暴力。女子摔角也是一份职业,请尊重所有为之奋斗的人。

即便承受着整个社会的巨大偏见,即便自己为了梦想追逐也会被污名化成取悦男性,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女子摔角选手真心地热爱着这项表演艺术。我们不光该看到她们在舞台上展现风采的一面,也应当认识到这份工作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来自世人的压力,然后去尊重每一个逐梦路上的少女。

你可以不理解,但至少,不要再用自己狭隘的内心去贬低她们的梦想了。

查看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