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争下的华裔科学家:在家被捕,永远的外国人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今年初夏的一天,52岁的胡安明在妻子与辩护律师的陪同下,步出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法庭。

胡安明是田纳西大学的一名前教授,他被控为获得美国政府研究经费而隐瞒其在中国的职务。他是因这一控罪而出庭受审的首名科学家,这让案件备受关注。

今年6月,陪审团未能就胡是否有罪达成一致意见,案件流审。检方可能再次起诉,也可能随时撤诉。

庭审结束的那天,胡安明返回家中,但他并未获真正自由。他处在居家监禁状态已超过两年了,除了去看医生以外,他只在每周日被允许短暂外出、到其辩护律师家中参加烧烤聚会。

近日的一场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胡安明对BBC表示,他会继续为其清白而战。

“如果我重获自由,我会继续争取回我的工作,我希望重返我的研究,”他说。

胡安明是纳米技术领域的科学家,拥有两个博士学位,曾在田纳西大学担任副教授。去年2月被起诉后,他丢掉了这份工作。胡在中国出生长大,目前是加拿大公民。

检方指,胡安明未上报他在北京工业大学的夏季兼职活动,有意欺骗了向他拨款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他被控六项电信诈骗与虚假陈述罪名,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他并未被控经济间谍或转移技术等罪名。

胡安明一方则称,在田纳西大学的校规下,此类短期兼职并不构成利益冲突,他也从未就此欺瞒校方与国家航空航天局。胡从北京工业大学获得的报酬每年少于2000美元。

FBI办案手法引争议

胡案审理的过程中,美国执法机关调查的部分细节公诸于众,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办案手法随即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根据当地媒体《诺克斯维尔前哨报》(Knoxville News Sentinel)的报道,负责胡案的探员接到线报称胡安明参与了中国的“千人计划”, 一项引进海外人才的项目,美国认为这项计划对其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FBI探员在2018年3月使用“谷歌翻译”阅读了一则关于胡安明的中文新闻稿,随后就开启了针对他涉及经济间谍罪的调查。一个月后,探员上门拜访胡安明,胡否认曾参与过“千人计划”。探员得知胡即将前往中国参与一场学术会议时,要求他参会后向FBI汇报。

胡安明在法庭作证说,探员当时要求他返美后上报接触过的人与对方提出的请求,探员还说是想要“保护”胡。

胡安明的辩护律师菲尔·罗莫纳克(Phil Lomonaco)则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这听起来像是他们想让他前往中国、收集主持会议的那所大学的情报。”

胡拒绝前往中国参会,FBI随即监视他与其儿子近两年,但没有找到他涉嫌犯下经济间谍或其他严重刑事罪名的证据。

FBI探员一度制作了一份演示文稿(PowerPoint),引导田纳西大学相信胡安明与中国军方有联系。而关于庭审的报道指,探员作证时承认,关于胡为中国间谍的指控不实,他没有实据证明胡与解放军有联系。

其中一名陪审员温蒂·钱德勒(Wendy Chandler )在案件流审后接受美国媒体《拦截》(The Intercept)采访,她形容“这是最荒谬的案子”。

她对FBI的评价并不高:“如果这是在保护美国的人,我们有麻烦了。”钱德勒称,她在了解案情后认为,FBI的调查并非出于追求正义,而是被定罪的野心驱使。

“我只看到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差错,田纳西大学(对胡安明)缺乏支持,以及FBI方面无情的野心。”

FBI并未就胡案置评。

中国行动计划:打击经济间谍与种族污名化之争

胡安明的辩护律师罗莫纳克表示,此前田纳西大学对胡到访中国等外国讲学与寻求合作一直抱鼓励态度。但随着“中国行动计划” (China Initiative)剑指中国渗透,胡就成了目标。

2018年11月,时任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Jeff Sessions)宣布成立“中国行动计划”,由司法部国家安全司主管,目标是打击中国的经济间谍活动。司法部指,80%的联邦经济间谍诉讼案件涉嫌为中国政府牟利,在贸易机密盗窃案件当中,60%与中国有关。

中国行动计划实行两年半以来,美国政府发起数十宗诉讼,其中已有多名被告被判有罪。

商业窃密与经济间谍行为是这一项目打击的重中之重。今年4月,可口可乐公司一名美国华裔化学工程师游晓蓉(Xiaorong You,音译)被判串谋盗窃商业秘密、经济间谍和电信诈骗的罪名成立。检方指,她从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合作方处获益数百万美元。去年6月,三名台湾籍工程师被判入狱及罚款,罪名是窃取美国芯片制造商的商业机密、输送给中国国有科技企业福建晋华公司。

中美科技之争愈演愈烈,华盛顿近年重锤打击潜伏在象牙塔内的经济间谍或隐瞒中国联系者,科研实验室与大学研究员被看作是潜在的 “非传统情报收集者”。司法部认为,因其传统的开放性与频繁的国际交流,学界成为中方容易渗透突破的软肋。

但随着更多华裔教授与科学家被司法部控告,关于中国行动计划是否存在族裔偏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声。

多个亚裔美国民权机构忧虑,中国行动计划针对华裔背景人士的调查将导致“歧视与污名化” 。胡安明的案情公开后,三名美国联邦众议员去信司法部总监察长,要求调查关于FBI探员行为不当的“惊人”指控。

根据法律期刊《卡多佐法律评论》(Cardozo Law Review)发表的研究,从1997年到2008年因《经济间谍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而被美国政府起诉的人当中,17%为华裔;从2009年至2020年,华裔被告的占比增加到52%。

这项研究发现,约五分之一的华裔或亚裔被告从未被认定犯下间谍罪或其他严重刑事罪名。

这篇论文写道:“这些被告未因间谍罪被定罪,当然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犯下间谍罪。然而,这些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可能显示,司法部起诉无辜亚裔被告的频率远比其他族裔高。”

中国政府指责,美方的中国行动计划是“政治操弄”,体现“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死灰复燃。

美国高层官员则否认执法过程中存在种族偏见与歧视。

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在去年7月的一场公开研讨会上说,FBI每10小时就开启一个跟中国有关的反间谍案件。

“这并非关于中国人,也绝对不是针对华裔美国人……但我说来自中国的威胁,我指的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

美方官员批评,中国政府发起针对海外华人的”猎狐行动“,为达到不法目的而骚扰与威胁在美国的华人。

司法部主管国家安全的副助理部长西基(Adam Hickey)未就胡安明的案子置评,但他对美国媒体Axios表示,司法部发起的诉讼的”并不是关于抓住做坏事的中国人“,而是为了”保护所有人“免被中方剥削利用。

“千人计划”:从如火如荼到销声匿迹

在同一场演讲中,克里斯托弗·雷多次提到中国政府的“千人计划”。

该计划的全称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由中共中央委员会及多个政府机关在2008年12月实施,目标是引进在海外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前沿科学的高层次人才。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希望海外人才回流或移居到中国,壮大本土科技,建设“科技强国”,但此前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选择留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其在过去60年来一直是全球高科技人才向往的“麦加”。

不过,“千人计划”推出之际,正是中国“海归”热潮逐渐兴起之时。中国经济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优越的生活与科研条件不再是仅在西方才能享有的特权。中国近年招揽华人专家的引进项目层出不穷,宣传中常常出现“回国发展”、“报效祖国”等用语,以祖籍国的纽带感召海外华人回流。

根据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 “中国人才计划追踪”项目统计,中国国家级别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有43个,而地方级的计划超过200个。

这些项目为海外人才提供丰厚回报。去年初,前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利伯(Charles Lieber)被控向美国政府隐瞒他参与“千人计划”。起诉书称,根据利伯与“千人计划”的协议,武汉理工大学向他提供超过150万美元经费,还同意每月向他支付5万美元,以及每年约16万美元的生活费。利伯否认所有指控,案件目前仍在审理当中。

中国高调吸引海外人才的同时,美国视“千人计划”等项目为中方试图盗取美方技术的“特洛伊木马”。

克里斯托弗·雷称,通过这些人才引进项目,中国让科学家把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研发的技术偷偷输送到中国,力求在中美科技竞争中占得上风。“这意味着,美国的纳税人实际上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埋单。”

舆论更戏称,“千人计划”专家名单已成为美国执法机关的抓捕名单,如今美国工作求学的科研人员大多尽量避免在简历上提及曾参与该计划的经历。

在引起美国警惕后,中国官方曾大张旗鼓宣传的“千人计划”在去年底骤然在中国互联网上销声匿迹。如今,在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该关键词,无法得到任何结果。

“中国人才计划追踪”的研究员艾威斯坦(Emily Weinstein)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千人计划”等词组突然被抹去,“显示中国对美国的严查感到担忧”,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实际上,“千人计划”与多个类似项目被并入了“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换汤不换药。

反诉美国政府

在这场高科技人才争夺战中,与中国机构有学术往来的美国华裔科学家,往往首当其冲成为美国执法机关怀疑的对象。

时隔6年后,对宾夕法尼亚州天普大学物理系教授郗小星来说,2015年5月的那天清晨依然历历在目。现年63岁的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媒体采访中回忆当天清晨的情景。

那时,郗小星还在费城郊外家中熟睡,门铃声急促响起。他起身应门,没料到门外等候的却是十多名荷枪实弹的FBI探员。

他们持枪冲进家中,在妻女面前,郗小星被戴上手铐、当场逮捕,涉嫌罪名是向中国输送美国企业的先进超导技术。

然而不久后,美国司法部撤销了对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FBI探员和检察官误解了涉案的一项技术,郗与中方科研人员交换的信息并无涉及商业机密。

犹如一场噩梦惊醒之后,郗小星的生活回到了正轨。他的教职恢复了,科学研究重启,他与家人如今还住在FBI探员当初按响门铃的那处住宅。

但6年前的那天清晨,还是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的人生。

郗小星研究项目的规模比以往小了,为申请经费撰写计划书时,他像走钢索一样小心翼翼。

“坦白说,现在每当我写项目计划书和做研究的时候,我都很害怕,很担忧,” 郗小星对BBC说,担心申报一旦并非尽善尽美,日后就会被当作定罪的理由。

郗小星没有排除与外籍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可能性,但他坦承,暂时不会再与中国的机构与个人合作。郗小星在1989年赴美,现为美国籍。

“在如今的环境中,我认为美国政府的态度很鲜明。他们不希望科学家与中国合作。我为何要去冒这样的风险呢?”

而且,许多科学家表示,美国官方与大学从鼓励国际合作,到严查对华联系,风向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180度转变。

郗小星将华裔美国科学家如今面临的指控,与二战后日裔美国人被送往拘留营比较,形容局势几乎如同“重回麦卡锡年代”。

但他不打算让错案风波就此过去。他在2017年起诉美国政府和FBI探员,控告探员伪造证据、对案情作虚假陈述。今年4月,法官驳回了郗小星一方的大多数指控,裁定他的宪法权利没有受到侵犯。但他表明,会继续上诉。

“(起诉)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政府做错了事,他们需要对此负责。”郗小星说,“我们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们把我当成了目标。”

他形容,被诬告的过程“极其伤痛与不公”,他不希望同样的错误被加诸在其他科学家身上。

损害国家安全,还是行为不当?

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已着手打击中国的经济间谍活动,早期的诉讼罪名多围绕窃取商业机密,例如郗小星的案件。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动"中国行动计划",其后发起的诉讼较多针对学者未能完整申报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关联。

“但大家都知道,这是行为不当,并不涉及国家安全,” 郗小星说。

针对学者、科学家的案件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间谍罪名,被告涉嫌向中国输送美国商业机密、技术或情报。在美国司法部网站上,与中国相关案件的84则新闻稿中,约有29则涉及这类犯罪。

二是郗小星案一类的冤假错案,检方最终撤诉;第三类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虚假申报案件,被告瞒报、漏报在中国获得的研究经费和讲课收入。第三类案件虽不如间谍罪重,但若电信诈欺、虚假陈述等罪名成立,被告不仅身败名裂,还可能遭遇数十年的牢狱之灾。

美国塞顿霍尔大学法学教授陆梅吉(Margaret K. Lewis)近期在美国媒体SupChina上撰文分析,围绕"中国行动计划"主要有两大争议:是否存在对国家安全的过度强调,以及对种族偏见缺乏重视。

她指出,"中国行动计划"下的指控更多立足于被告跟中国机构的未申报关联,而非经济间谍活动。在许多案件中,美国的知识产权并没有流失,但被告与外国政府与机构的联系,被上升为国家安全上的担忧。

今年初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有传司法部正考虑设置一项赦免计划,让学者自愿上报以前遗漏的外国资助记录,一律过往不究。《华尔街日报》今年年初的报道指,司法部已拟定计划草案,并在内部研讨多月。

但陆梅吉认为,单单凭这一赦免计划,不足以鼓励外籍科学家与研究员继续在美国开展研究。

郗小星对这一政策的可能成效也并不感到乐观。

“根本的问题是人们存在一个假定,这些来自中国的科学家、教授和学生,还有其他跟中国合作的人,他们是间谍、为中国服务的非传统(情报)收集者。这个假定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他认为,如果这个假定没有改变,无论是瞒报合作、出差报销还是签证申请的问题,当局总会找到当事人的把柄。

美国新任司法部长加兰德(Merrick Garland)日前对彭博社表示,司法部会应对中国间谍活动,同时尊重在美华人的权利。

但目前没有明确迹象表明,"中国行动计划"将在拜登时期划上句号。

“永远的外国人”

在今年1月特朗普政府执政的最后一周,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教授陈刚被捕,引发学界大规模抗议。

检方指,他涉嫌隐瞒与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联系,并从中获取1900万美元研究经费,数额之大让人瞠目结舌。检察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年56岁、归化美国国籍已20年的陈刚依然“对中国忠诚”。

上述指控引发学界的愤愤不平,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与过百名教授分别发表声援陈刚的公开信,阐明检方指控的项目是两校之间广为人知的合作,而非陈刚的个人项目,他并未从中获利。陈刚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5年,筹募经费正是他工作的主要内容。

陈刚不承认控罪,并已获得保释。校方目前为陈刚支付律师费,这在类似案件中十分罕见。他的律师认为,陈刚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尾声被逮捕,并非巧合。

被视为 “永远的外国人”是许多亚裔美国人共同的痛苦经历,而在排外主义和反共思潮的共同作用下,美国政府对华裔科学家的疑虑已存在超过半个世纪。

1955年,火箭技术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政府遣返回中国。在当时麦卡锡时代反共产主义的氛围下,他被视作间谍,曾被居家软禁五年。

时隔数十年,美中关系近期急遽恶化,许多中国出身的科学家担心,他们会面临钱学森那一代经历的怀疑与审视。

“寒蝉效应”

中国科学家王年爽没有与FBI探员打过交道,但对他来说,这种担忧从未消散。

今年34岁的王年爽7年前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随后赴美从事冠状病毒疫苗相关研究。在SARS与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两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几乎销声匿迹之后,这一度是相对冷门的研究领域。

“当时没有想到,(新一波冠状病毒的)疫情会来地这么早、达到这么高的烈度,” 王年爽对BBC说。

谁都没有料到,他与团队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开发的一项技术后来被应用在莫德纳(Moderna)、辉瑞(Pfizer)、强生(Johnson & Johnson)等西方主流新冠疫苗上,帮助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

然而,新冠病毒疫苗技术受到重视,也意味着王年爽作为身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将面对更多审视。

“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间谍疑云笼罩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在王年爽此前工作的德州也不例外。多名供职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华人教授因涉嫌隐瞒与中国学术机构的关系而遭FBI调查,他们有的被革职或要求辞职,有的因隐瞒参与中国人才计划而被起诉。

去年新冠疫情肆虐美国之时,中美关系亦跌至近年来的最低点。美国在7月下令关闭中国驻休斯顿领事馆,称其为中国政府的间谍中心。同月,华盛顿指控北京教唆黑客盗窃美国新冠疫苗技术。

在离休斯顿三小时车程的奥斯汀,王年爽与同事们马上就感受到了相关影响。学校发来邮件称,FBI探员将联系学校研究人员、调查中国政府从美国盗窃冠状病毒疫苗研究的情况。不久后,探员就上门调查王的中国籍同事。

在那期间,王年爽形容中国籍科学家间的气氛“人人自危”,他收到了来自同行接二连三的警告。

“他们提醒我,疫苗技术十分敏感,我最好提前找个律师,” 王年爽回忆道。在政治情势最危急之时,他与妻子甚至一度考虑过离开美国。两人等待美国绿卡已三年有余。

在特朗普政府执政的最后一年,美国政府严厉打击中国技术偷盗行为,在美中国籍科学家间的“寒蝉效应”也攀至顶峰。根据美国官方的公开数据,在2020年下半年,超过2000名的中国籍研究员离开美国,其中约一半是被美方撤销了签证。

夹在中美之间的非议

近期,王年爽转至一家纽约的制药企业从事研发工作。FBI至今从未登门拜访,但随着他与其研究被媒体广泛报道,他在受到各方褒奖之余,也在两国遭到非议。

在美国网络论坛上,有人指责王是中国政府政治宣传的棋子,并把他对疫苗的贡献当作中国“制造了新冠病毒”的证据。备受争议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则称王在吹嘘自己,为“毅然回国”铺路另一方面,在新浪微博上,也有中国网民谴责他为美国政府“卖命”。

王年爽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在高中时期亲历SARS疫情,攻读博士时适逢MERS肆虐,两场疫情让他萌生研究冠状病毒的想法。

对当时的他来说,博士毕业后选择前往科研资源最为丰富、科研人才最为集中的美国,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对于新一代的中国科研人员来说,天平也许正在慢慢倾斜。

拜登政府上台后,对中国学生与科研人士的签证限制并未停歇。中国官方媒体今年5月报道指,超过500名中国留学生近期申请美国签证被拒,其中大多数人学习理工科。他们遭到拒签是基于一项特朗普时期签署的行政令,禁止某些中国理工类学校毕业生入境美国。BBC尝试联系多名受影响的中国学生,其均以保护个人信息为由拒绝受访。

“美国对中国科学家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但近年来显著降低。” 王年爽说。

王年爽参与研发的疫苗技术并无限制外国使用,但需先获得授权。中国还没有采用这项技术。 他坦言对中美争拗下的疫苗技术政治化感到遗憾。中国的灭活疫苗与西方主流的mRNA疫苗相比各有优劣,但一般认为,后者的疫苗保护力更强。

“我是非常希望中国的疫苗能用上(我的技术),我感觉也有政治因素,考虑完全不用美国技术,这对国际之间的交流破坏性非常大。”

今年4月,王年爽接种了辉瑞疫苗,他在推特和微博上都发了推文。在接种当时的照片里,戴着N95口罩的他在眉眼里露出欣喜之情。

在新冠疫情泛政治化的今日,疫苗被视为大国外交的筹码、国力竞争的武器,从研发、生产、批准到分配,都可能掀起一场场地缘政治的风波。

但在王年爽的眼中,它始终是拯救生命的良药。

“生命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是中国的生命还是美国的生命,有什么不一样吗?科学应当是服务全人类的。”

查看评论(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