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手握多少存款,才能心里不慌?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手握多少存款,才能心里不慌?这个问题一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原因很简单: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每个人所处的地理位置、面临的现实生活境况、对于物质的欲望大小等因素存在客观上的差异,因而各自心目中能 " 让自己不慌 " 的存款金额自然不尽相同。有些人手握十万二十万存款,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而另有些人即便拥有五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存款,都会觉得心里不够踏实。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是否有一个可以进行量化的标准呢?我们不妨来做个讨论。

1

先来明确一下,如何界定 " 心里不慌 "。

在翻阅了很多人对于 " 心里不慌 " 的理解之后,有一个答案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 " 不上班就能有钱花 " ——这其实指的是被动收入可以覆盖日常的生活开销,已经可以算作是一种财务自由的状态了。

什么是被动收入呢?简单来说,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比如房产租金、专利收入、版权费、广告费等,都是被动收入的范畴。需要指出的是,利息也属于被动收入,而且是门槛较低、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接触到的一种被动收入形式,而利息与存款是直接相关联的。

至此问题就变成了:如果想让利息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那么需要有多少存款才能做到?

这笔账其实并不难算,只需知道人们的日常开销水平和银行存款利率,就可以倒推存款数量——不过,这里暂时不包括房贷、车贷等大额支出,仅考虑日常开销的范畴。

由于每个人的消费水平差别较大,为了严谨起见,我们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人群来分别做个测算,先从全国和城乡的维度来进行考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100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0307 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5916 元。虽然这里的平均值无法精准刻画每一个人的真实境况差异,但仍可以大体反映全国以及城乡居民的生活开销状况。

利率方面,自存款利率调整之后,如今仅有少数中小银行还可以给出 4.5% 的 5 年期定存利率;而从中国货币网官网查到的,不少中小银行的 5 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也只有 4.05%,很多中小银行给出的存款利率都在 4% 以下。

为了方便计算,不妨折中考虑,以 4.05% 的 5 年期大额存单为例来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全国居民人均所需存款为:24100÷4.05%≈595062 元;

城镇居民人均所需存款为:30307÷4.05%≈748321 元;

农村居民人均所需存款为:15916÷4.05%≈392988 元。

由于很多大额存单都是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一个普通人若在今年将 59.5 万元的资金存入银行,5 年之后便基本可以依靠利息过上不愁吃喝的生活,可以认为这 59.5 万元就是让他能心里 " 不慌 " 的存款金额,而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想要实现这样的情况,需要达到的存款金额分别为 74.8 万元和 39.3 万元。

进一步地,我们再从区域的维度进行考察。

参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21 年各省市人均消费支出金额,且仍以 4.05% 的 5 年期大额存单为例来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各省市人均所需存款金额。

可以看到的是,人均年消费支出最多的上海和北京,想要依靠利息来覆盖日常开销,那么分别要拥有的存款金额为 120.7 万元和 107.8 万元;人均年消费支出最低的西藏,则需要存款 37.9 万元;其余省市的居民人均所需存款金额大多分布在 40~60 万元的区间内。

各位看官不妨对号入座,看看是否拥有了能让自己 " 心里不慌 " 的存款。

2

客观地讲,上述计算的存款结果,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有些过于 " 苛刻 " 了。

从现实层面来看,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项开销之外,很多人都还需要面对房贷、车贷等大额刚性支出,更何况还有医疗、育儿、养老等方面的压力,以及各种无法预料的 " 黑天鹅 " 和 " 灰犀牛 " 事件,想要达成人均 40~60 万元的存款数量,着实不太容易。

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境内住户存款余额为 103.3 万亿元,结合人口总数来计算,我国 2021 年人均存款仅有 7.3 万元左右。即便是人均存款最多的北京、上海和杭州,分别也只有 22.27 万元、17.13 万元和 12.96 万元,显然与 40~60 万元的水平相去甚远。所以,上述测算结果更适合作为普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更多一些奔头。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结论也暗示出一个事实:普通人想要生活得更好一些,靠存款必然是不够的。

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在利率调整、货币超发、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只依靠存款显然无法跑赢通货膨胀,更难以保证财富的保值增值。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存在银行里的钱,虽然拿到了利息,但却并没有获得购买力的同步提升,手里的钱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而长此以往,财富的缩水将会不可避免。

《海峡导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厦门一女子于 1973 年存入银行 1200 元,历经 44 年后取出 2684.04 元,得到了 1484.04 元的利息。虽然报道的初衷是想说,市民 44 年的存款到今天仍能够顺利取出来,但是网友的关注点似乎都在另一个层面上:44 年前的 1200 元能买什么?44 年后的 2684.04 元又能买什么?

有人做过统计:上世纪 70 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普通职工工资每月 20 多元钱,当时好一点的大米每斤大概卖 1 角 3 分钱,猪肉每斤卖 7 角钱,家里若是有 12 口人,一天只需要 1 元钱左右的伙食费。换句话说,1200 元钱,在当年绝对是一笔巨款,甚至 " 可以盖两栋楼房 ",但是今天拿到手的 2684.04 元钱,别说买一平米了,可能下馆子吃几顿就花得差不多了。

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战胜通货膨胀,打赢这场 " 财富保卫战 ",成为了很多人无比关心的话题。

在我看来,普通家庭要想 " 对抗 " 通货膨胀,首先必须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手段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并且要学会如何与风险相处。有句话说得好,"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否则一旦篮子打破了,所有的鸡蛋都将无法幸免于难。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同样应秉持这一原则,不该把所有的收入都存进银行,而是要尽量做到多元化配置,以分散风险。

那么,要如何配置财富呢?著名的 "4321 法则 " 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

"4321 法则 " 是说把家庭资产分配成 4 份,包括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和保本升值的钱,比例分别为 10%、20%、30%、40%:

要花的钱是指日常开销,为家庭未来 3~6 个月的开支做准备;

保命的钱是为突发意外准备的应急资金,用于购买重疾险与意外险;

生钱的钱是为家庭创造额外收益的部分,这部分盈亏不会对家庭造成致命的打击,可以投资于股市、基金、房产等领域;

保本升值的钱则主要用于养老的保障与孩子教育的投入,需要确保安全和稳健,可以投资于信托、债券等风险较小的领域。

这一法则是由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通过对全球 10 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进行调研后,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并总结出来的方法,上图也被公认为是最为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一法则的意义更多是在于提供一种家庭资产配置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不同,使用时势必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应当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适当地调整各部分的比例,当然前提是要每个部分都有所兼顾,如此方能跑赢通胀,继而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是,既然通货膨胀让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那么唯有矢志不渝地提升自己才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案,而这也算得上是最好的一种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任何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都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业务水平和各方面能力,如此方能保持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优势,进而可以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只要收入能持续提高,我们自然就更有底气去应对各种生活上的问题,无论是日常开销还是房贷车贷。

另外,有余力的人还可以考虑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尝试一些新的领域。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罕见,当下有很多年轻人都不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倾向于去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以此来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发展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 " 斜杠青年 ",现已成为年轻群体的一种流行风尚和生活态度。

某种意义上讲,加入到 " 斜杠 " 行列同样是拓展更多收入来源、增加财富积累的一种方法,如果拿一份收入还不足以让自己过得更好,那么两份三份肯定会有大幅度改善。虽然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得身兼数职,但若是时间和精力允许,多去尝试总归没有坏处。

倘若能做到以上的一点或两点,那么恭喜,通货膨胀、心里不慌甚至财务自由,对你来说都将不再是大问题。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