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政策追不上通膨 供需变化太快 官方民间都错判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最近几周,美国拜登政府和联邦准备理事会的高层官员公开承认,他们处理通货膨胀问题时犯了错误。背后原因是他们对经济作了错误解读。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导,拜登总统的顾问和联准会官员们担心,COVID-19疫情和相关限制措施,会带来类似2007-09年金融危机的后果:需求疲软、成长缓慢、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和通货膨胀过低。

因此他们把上次那套剧本用来处理新的危机。联准会重新采行它认为行之有效且大体上温和的低利率政策,并承诺不会过早撤回这一措施。民选官员们认为,他们之前过于依赖联准会,这次决定加大支出力度,从川普总统开始,到拜登总统推出1.9兆美元刺激计划为止。

此外,许多民主党人认为他们控制白宫和国会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将华盛顿的优先事项从共和党人支持的减税政策,转向广泛的新社会计划。

但实际结果是,疫情经济完全不同。虽然金融危机削弱了企业和消费者需求,但疫情削弱了供应,导致原物料、货柜船、劳力、电脑芯片和更多东西持续短缺。

失业率下降和通货膨胀反弹的速度,比政策制定者预期的快,但他们仍坚持老剧本。这导致供需失调恶化,通货膨胀升高,5月分通膨年增8.6%,为40年来最高。

2007-09年金融危机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总支出,在未经通货膨胀调整下,多年来一直维持低于危机前的趋势。相较之下,在2022年第一季,在联邦刺激计划大浪推动下,它比疫情前的趋势高5%,或按全年计算,约1兆美元。

2013年至2017年担任奥巴马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佛曼(Jason Furman)表示,最近的所作所为是在对付错误危机。他说:“我们打的是上一场战争。”

自2017年到去年年底担任联准会副主席、负责金融监管工作的共和党人奎尔兹(Randal Quarles)上个月说:“这是一个鲜少前例的复杂情况,人们会犯错。”

民间预测机构和非党派国会分析机构同样未能预测到通货膨胀上升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加上运气不好,新的COVID变异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中国为COVID进行封城,令情况变得更糟。而高通货膨胀不单单是美国政策错误的结果:摩根大通(J.P. Morgan)预测,德国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为7.2%,英国8.8%,加拿大6.1%,美国则为6.8%。

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和其他白宫官员辩称,刺激措施还是值得的,它有助于将失业率迅速降至4%以下,避免先前10年的长期高失业率。

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狄斯(Brian Deese)表示:“我们的经济复苏比世界各地都快,劳动力市场恢复在历史上属强劲且公正,人类痛苦指数也呈历史性下降。”

官员们承认,通货膨胀不太可能迅速下降。如今他们正争相纠正先前误判,这一过程带来新的衰退风险。

一年前,联准会官员用他们喜欢的丈量标准预测,认为到今年年底,通货膨胀率将降至2.1%。现在他们预测为两倍,且在2025年之前不太可能回落至2%的目标。他们已将短期利率提高0.75个百分点,官员们可能在本周的会议上,考虑将利率再调高0.75个百分点,加快数十年来的最迅速升息脚步。

官员们希望实现“软着陆”,也就是在不出现衰退情况下抑制通货膨胀让经济放缓。他们也承认这项任务非常困难,且后悔没有早点开始。

联准会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上个月接受访问时表示:“你如果事后回过头看,是的,早点升息可能会更好。”

叶伦女士6月1日上了头条新闻,她承认自己和其他拜登政府官员一年前,错误向公众保证高通货膨胀将只是暂时的。

在华盛顿,政策制定者鲜少承认错误,此举招致批评者猛烈抨击。通货膨胀担忧阻碍拜登的立法优先事项,并削弱其支持率。民意调查显示,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而民主党人可能会在今秋的期中选举面临惨败。

彼采荇兮 发表评论于
不通膨,百姓不吃苦,美国产品价格怎么能有竞争力?这不就是穿裆(川党)要的美国伟大么?拜登干的和川普没有什么不同,发钱,拨款,和中国斗,嘴炮,但至少没说Chinese Virus. 呵呵。谁说没开采页岩油(不增加,因为增加不了了?)?知道开采页岩油要用什么?水和沙,加州什么时候开始缺水的? 没关系,嘴炮这么厉害,会舔,应该可以喝到“跑到”页岩里的水。当然,用的水也不多,就一个小目标。
手叁口18 发表评论于 2022-06-14 19:34:10不得不承认川普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那就是加大页岩油产量。如果美国政府延续这一政策,根本不至于今天如此被动,大幅增产石油,即使不大笔军援乌克兰,普京也会很快崩溃。因为超低的油价让俄罗斯拿不出足够军费支撑这场战争。事实上,比今天装模作样的制裁效果要好得多。同样的,廉价的石油可以有效的抑制国内的通胀。
历史又一村 发表评论于
美国政府从上到下,官僚主义,制度僵化。慕气沉沉。帝国发展巳经到头。以后一路下滑。可悲!。
vincentsjtu 发表评论于
100年前的大萧条又要来了吗?
手叁口18 发表评论于
不得不承认川普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那就是加大页岩油产量。如果美国政府延续这一政策,根本不至于今天如此被动,大幅增产石油,即使不大笔军援乌克兰,普京也会很快崩溃。因为超低的油价让俄罗斯拿不出足够军费支撑这场战争。事实上,比今天装模作样的制裁效果要好得多。同样的,廉价的石油可以有效的抑制国内的通胀。
文学怪客 发表评论于
滥发货币不是主因,滥发的大部分被富人拿走了,这次是供应侧出了问题
kelvin219 发表评论于
滥发没问题,只要美国能收割全世界,现在问题是美元大量收不回来
tintin9999 发表评论于
主要原因还是美国自己去年发行了过多的钞票。再加上对俄乌战争的严重判断失误,造成政府对通膨的失控。现在,世界上也就只有中国可以就美国了。两个冤家又会怎么交易讲和就有好戏看了。既然北约会喊乌克兰去牺牲领土换和平,台湾夹在中美之间怎么会不紧张?
阿迹 发表评论于
大体上,这篇文章说的是不错的。通货膨胀其实就是“过多的货币最求了过少的商品”。有时候问题出在货币面,但是这一次问题出在商品面。联储往系统里注入“海量”货币的行为已经超过十年了,但北美的通胀只是从去年才开始升高。因为从去年开始,防疫措施导致北美的物流链出现了从货物运输、到港口卸货、到卡车运输、到超市出售全链条的阻滞。所有货物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从而引起了价格上涨。到今年年初,本以为随着北美对疫情的管控逐步放松,经济会走回正轨。没想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大幅推高了能源价格;而上海封城又使得商品短缺的情况持续。这几件事叠加的后果把通胀送上了天。研究最近通胀指数的分项构成,能源涨价还是大头。其实,如果拜登政府能采取像川普政府的政策支持美国本土能源的开采,这个问题似也不难解决。但是油价便宜了,谁去买电动车呢?去碳、清洁能源,这都是民主党的命根子。所以,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某些人不能解决。年底就中期选举了,两年后又是总统选举。美国人民的好日子,要靠美国人民自己拿选票争取。
咔炸飞 发表评论于
没错,在这次轰轰烈烈的量化宽松,大规模印钱背后,财阀和金融大佬是最大赢家,稳稳的把财富收入囊中,所有闲钱和老百姓的大部分收入开销最终必将回流他们手中。美国这个政策的决策交给这些人真是死路一条。
咲媱 发表评论于
其实通胀最大的原因是环保政策导致美国不发放石油开采的执照,而美国经济疫情后的复苏远远强过预计导致供给不足。
这是油价上涨的最大原因。而油价上涨是带动其它货物上涨的间接原因。

货币的超发其实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黄金的美元价格没有变化,还略有下降。
按金本位来说,美元的黄金含量并没有减少。

其实就是供求关系决定的。经济复苏加上过度刺激,导致求远大于供。生产不足。其实只要加大生产,放开石油开采,鼓励投资,就可以解决问题。
WDCreader 发表评论于
此文胡扯!联邦政府的滥发现金,美联储的海量量化宽松及长期零利率,是这次通胀的主要罪魁祸首。
LengXiao 发表评论于
可悲的是两任美联储主席都从经济学家沦为政客。Powell为了能连任违心配合了新政府的财政政策,继续不负责任地推行量化宽松。而Yelled从了政做了财长后难得说实话了。
云一片 发表评论于
印钱的后遗症终于来了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美联储最不可饶恕的失误就是不顾奇高的通货膨胀已经造成严重后果,还在追求完全就业,因此迟迟不肯加息。
但在严重疫情的情况下完全就业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就业形势才可能根本好转。当务之急是抑制住通货膨胀,等待疫情得到控制。现在任凭通货膨胀加剧,疫情好转后更难控制。
美联储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时机。(19/12/2021)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美联储对通胀形势做了非常不专业的判断,做了非常不专业的决定,让百姓继续忍受通胀的折磨。历史会给予公正的评断。(18/12/2021)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让通货膨胀率升到控制目标2%的好几倍,这是美联储的耻辱。(16/12/2021)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现在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经济尚未恢复,通胀已经高企。为保经济恢复,美联储改变了一贯立场,不顾民众损失,任由通胀肆虐,反而欺骗百姓说通胀是“暂时的”。
如果让拜登的天量预算案通过,美国的通货膨胀就绝不会是暂时的。(14/07/2021)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广大的老百姓,他们收入的增加赶不上物价上涨。实际上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搜刮老百姓的钱财。
本来西方国家对通货膨胀是有共识的,美联储也是旗帜鲜明的,可是最近却开始暧昧,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拜登的政策真是祸国殃民!(09/05/2021)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另外,美国通胀指数创40年新高,美联储“功不可没”。(11/06/2022)
rdsman 发表评论于
现在美国政府从高阶官员到普通雇员都太低能,哪一天也学一下天朝,起码搞一个难度不怎么高的公考,淘汰掉一大批混吃等死不干好事的蛀虫。
rdsman 发表评论于
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和其他白宫官员辩称,刺激措施还是值得的,它有助于将失业率迅速降至4%以下,避免先前10年的长期高失业率。
--------------------------
这些官员能不能给个数据,“先前10年的长期高失业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