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与核酸异常人员同时段做落地检,马上集中隔离”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优化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出台后,各地加大了对于疫情的精准防控力度,尤其是在落地检方面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

不过疾控专家强调,对于二十条措施中没有提到的,仍要严格按照《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执行,不能层层加码。

“时空伴随者”升级“密接”?

11月17日晚上7点左右,张强(化名)突然接到华东某省会疾控中心的电话,被告知自己在11月15日当地机场落地核酸检测时,与一名核酸异常人员在同一时间段进行了“落地检”,现被判为密接人员,需要马上被送往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

按照新的二十条规定,密接人员需要进行“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张强对此表示疑惑:“我没有与阳性感染者发生过任何接触,落地核酸检测的时候我前面没有人,整个机场空空的,而且我全程佩戴口罩,回到上海后也按要求进行了三天三检,现在反而要作为密接被送去隔离。”

第一财经记者向该省疾控部门核实了张强的情况,据介绍,与张强密接的阳性感染者是海南省海口市11月16日落地检的时候检出的,15日从包头到当地机场转机前往海口,在当地机场“中高风险通道”与其同时段进行核酸采样的人员均被判为“密接”。

张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原本进行落地检是为了配合防疫部门的工作,现在反而因为落地检被成为了密接,这让人难以接受。“你吹过他吹过的风,难道也算密接?”他表示气愤。据张强了解,与自己同行的几位同事也都被密接了,目前都被集中隔离管控。

他还提出,自己与阳性感染者即便在同一时段有交集,顶多也只能算成“时空伴随者”,因为自己既没有与阳性感染者近距离接触,而且也全程佩戴了口罩。根据在《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时空伴随者归入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对于时空伴随者采取三天两检、没有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

事实上,对于密接和时空伴随者的判定一直有模糊地带。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11月17日回应称:“密接是密切接触者的简称,一般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判定时,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对于较为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如餐厅、娱乐场所、超市等密闭空间场所),需结合场所监控录像、消费记录、场所类型、环境状况、通风情况、个人防护情况等综合研判,基于研判结果,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

在被问及为何佩戴口罩并且在没有与感染者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张强仍然被判为密接人员时,该省卫健委相关人士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我们的疾控专家根据其与阳性感染者的距离进行判断,认为有传染风险。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太强,还会产生气溶胶传播,佩戴口罩只能降低传染风险,不能完全防住。”

针对旅客如何在机场等其他公共场所进行自我防护,上述人士表示:“奥密克戎是巨大的灾难,现在防控压力实在太大,我们不敢放松。”

为了进一步推动防控关口的前移,严防跨区域疫情的传播扩散,近期,全国各地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港口等地设置核酸采样点,方便旅客进行落地核酸检测。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的说法,“落地检”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

落地检如何降低聚集风险?

“落地检”措施实施以来,各地对于及时发现来自高风险区的风险人员,做到跨区域疫情传播的早发现,避免引起本地关联性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有专业人士呼吁,由于是在人流密集的场所进行,落地检务必要格外小心,避免“伤及无辜”。

“随意扩大密接的标准肯定是与国家最新版防疫政策背道而驰的,一些地方判定的所谓密接,也不符合密接的定义,这对于个人的生活、工作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位临床卫生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密接的判定也需要看接触时间多长,擦肩而过算作密接肯定有防疫加码的成分。”

某地疾控中心方面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次密接取消了,不排除一些地方层层加码,把密接的判定变得更严格了。”

上述人士分析张强的案例称,尽管《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对于密接的判定也有一定的描述,但是现实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字面上的规定不可能覆盖到所有实际中发生的情况,对于密接的判定确实存在主观人为因素。

根据《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密切接触者判定时,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对于较为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如餐厅、娱乐场所、超市等密闭空间场所),需结合场所监控录像、消费记录、场所类型、环境状况、通风情况、个人防护情况等综合研判,基于研判结果,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

对此,上述疾控方面人士表示:“针对具体的情况,应该调用监控录像来判定,但是由于流调人手紧缺,可能无法针对每个人都调取录像,那么比如在落地检的时候,他们采取的判定密接最为方便的方法就是划定一个大致的时间段,比如阳性人员出现的前后一小时,这个时间段里做核酸的人就都变成了密接。”

一位公共卫生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落地检检出的阳性病例仍然比较有限,但是落地检肯定是现在仍然需要进行的,如何避免落地检过程中核酸聚集导致的风险确实应该引起关注。”

针对外来人员实行三天三检后核酸检测为阴性的,上述公共卫生专家认为,再送去集中点进行隔离的意义不大。“关键问题在于政策需要更好地衔接上,尤其是涉及不同执行部门之间的协调,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也有卫生领域法学相关领域专家认为,地方行政操作或者疫情防控“手势”,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国家规范等相抵触。比如,《传染病防治法》、《第九版防控方案》以及优化防控二十条等措施,对于“疫区”、“高风险区”以及相应外出人员的管理、核酸检测规范、隔离等管措施,都有明确规定。

“在防控方案没有更新之前,不能仅因为取消了次密接判定,就无原则地随意降低密接判定标准、扩大密接范围。”一位相关卫生领域法学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而在机场、车站等提供落地检的场所,不采取任何周密设计、也无任何特别提示,让自愿配合检测的人员,无论来自哪里,都经过所谓的中高风险通道去排队检测,也会加大其暴露的风险,这本身也是防控中一大漏洞。”

上述专家还指出,如果“守法公民”被“误伤”的例子屡有发生,则会严重打击公民自愿配合落地检等措施的积极性,产生次生危机。

查看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