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带头“炒数据” 分析:民众隐私安全堪忧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科技和工商业界将数据喻为“21世纪的石油”。在“大数据”概念受追捧的潮流下,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将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海量数据像股票一样在市场上交易。许多分析人士质疑,“炒数据”不仅难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助力,还会埋下更多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隐患。

11月15日,中国深圳数据交易所成立,启动线上数据交易。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深圳作为电子信息和数据产业基地,拥有腾讯、华为、平安、中兴等企业,“集聚了海量数据,形成了完整的数据产业链”。

奥弗比:中国数据交易让人“毛骨悚然”

网络评论家布拉德·奥弗比(Brad Overbey)是一名数据隐私倡导者,他在视频网站YouTube以Drif0r的网名经营一个订阅人数超过148万的频道。在得知中国政府开始推行数据交易市场后,奥弗比制作了一部推特视频短片。在这部短片中,他说,中国的做法让他感到“毛骨悚然”(creepy)。

“通过阅读资料后我发现,数据可以像商品或股票一样被购买和交易,这让人感到奇妙的同时也很恐怖。”奥弗比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通过视频连线对美国之音说。

个人数据是市场营销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数字经济革命中更是人工智能(AI)训练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国深圳数据交易所启动线上数据交易,让许多科技观察人士在感到好奇的同时,也感到担忧。

奥弗比认为,数据的商品化是数字时代演变的产物。他说:“中国将数据视为一种全新的、未开发的资源。对数据的控制和产生更多数据的能力在现代经济中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即将从工业经济过渡到数据经济。因此,能够在公开市场上交易,就像其他所有交易一样,这是自然的演变,这并不奇怪,但我个人并不喜欢。”

“任何公司、任何个人、政府或实体都可以到一个开放的交易所,购买数量惊人的个人数据,而这些人全然不知道他们怎么出让了这些数据。天知道这些数据被用来做什么。”

政府与私企抢占交易主导权

大数据在企业和科技平台之间来回流动的做法由来已久。荷兰莱登大学现代中国研究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学网络政策中心“数字中国”(DigiChina)项目共同创办人罗吉尔·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向美国之音介绍说,许多私营公司都通过整合第三方供应商的数据,建立了数据交换平台,提供基于数据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亚马逊的AWS数据交换系统(AWS Data Exchange)。

政府出面主动加入对大数据的调动,以图刺激经济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中国也非首例。例如,加拿大政府主办的开放数据交换中心(ODX)就汇集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私营部门的多种信息。

但以政府之手牵头,主办数据的多方有偿交易,中国的做法全球罕见。中国最早的数据交易所2015年成立于贵州;此后,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省市先后设立本地的大数据交易所。

利用“大数据”刺激经济,中国政府对此深信不疑。2020年,中国国务院将数据定为一种“生产要素”,认为对于经济繁荣的重要性而言,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传统要素同等重要。

将大数据打包交易,传统上是在私营市场中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1年12月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说,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的年数据采购金额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共青团下属的《中国青年报》说,点对点的交易模式“虽能满足企业定向采购数据的需求,但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市场需要更高效、更完善的大数据交易所。”

但专家认为,中国政府插手数据交易、主办大型交易平台,可能是认为数据交易的经济价值不应由私营企业说了算。

“如果成功,这些交易所可能会抵消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平台巨头的主导地位;同时,北京试图通过利用数字领域提供的生产力潜力来振兴实体经济,提供更低成本和更低门槛的数据相关服务。”莱登大学的克里默斯说。

属权不明 个人信息能否“脱敏”无保障

不过,数据毕竟不同于传统商品和资产。世界经济论坛的学者今年1月在一份分析文章中指出,数据是一种“无限可复制”的资产,数据交易所作为数据交易的渠道,如何保证交易中的数据的真实性、跟踪交易过程中数据是否遭到破坏和篡改,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股市的挑战。

许多分析认为,数据权属界定不清、安全保护不足等问题,是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所存在的首要问题。在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专家看来,这个问题十分严重。

网络评论家奥弗比说:“最有价值的数据将是人们的个人数据:地址、营销数据、喜好、收入水平等。我对科技公司收集这些数据有很大的质疑,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在知情下同意这些数据的收集。那些条款和条件有数千页,你只会说同意。没有人知道有多少数据被收集。”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援引深圳数据交易所董事长李红光的话说,无序杂乱的数据要成为生产要素,必须经过“治理加工,通过数据的治理、脱敏以及打标签”。

这位官员所说的数据“脱敏”,指的是对数据中敏感信息进行保护,确保数据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无法追踪到原始数据点指向的敏感信息,例如个人信息。但批评人士认为,中国已将公民隐私权抛在脑后,中国的数据交易所无法保障数据的个人隐私。

加拿大全球隐私与安全设计中心(Global Privacy & Security by Design Centre)执行总监安·卡沃基安(Ann Cavoukian)质疑,这些数据在“上市”之前,根本没有征得个人的同意。

“这种交易和传输的数据过程中不会有任何隐私和安全。人们将无法控制他们的个人可识别数据。”卡沃基安对美国之音说:“我可以确信的一点是,对于这些(数据交易)中心可能涉及的个人可识别数据,中国不会去征得相关个人的同意。”

数字经济增效差强人意

虽然大数据交易中心近年来在贵州、上海、浙江、北京等省市遍地开花,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中国青年报》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30多个大数据交易所或交易机构,但绝大多数交易机构已停止运营或转变经营方向,进行纯数据交易的机构数量有限。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14年成立之初,曾定下在未来3年至5年日交易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但2019年的数据显示,该交易所的累计交易额仅突破4亿元。

科律(Cooley)律师事务所今年1月在一份针对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分析报告说,市场参与者设计、上市和交易数据产品的规则或标准并不明确,中国目前的官方指导意见仍然没有解决数据所有权的核心问题,也没有制定或公布究竟如何为数据交易定价。

报告还指出,政府指挥数据交易,实际发挥作用的证据有限。报告认为,私人企业甚至可能会对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所望而却步,中国众多的数据交易所是否会成为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还是会因政府入局而惨败,有待观察。

不要把同事当朋友 发表评论于
姚远,静安警察,警号027977。江苏南通人。身份证号320602198109132013。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15号2307室。
abraham007 发表评论于
把私人数据窃为国有
--在我看来,所谓个人最重要的数据都是国有的,因为那些信息国家都知道,比如出生年月日(你出生时得报告政府把),婚姻状况(你得去政府登记结婚吧), 子女状况,房产(不动产登记),疾病(你得用医保),什么时候出过国,去的哪一国,所以根本用不着窃。其实在美国也一样,在政府面前有个狗屁隐私。至于说政府把这些信息泄露出去,或者卖给别人,那我只能说你想多了,呵呵
seewhatisee 发表评论于
全世界都應該響應中國人的號召,起來推翻中共的暴政。
voiceofme 发表评论于
中共炒私人数据如果是真的话,那就是另一次土改,把私人土地收为国有,把私人数据窃为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