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昨天公布优化防疫新10条,形同放弃动态清零后,疫情恐快速飙升,专家预测将有8至9成人口染疫。但中国现有重症病床不到6万张,已面临严峻考验,也难怪当局表示要严防医疗资源挤兑。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天通报,中国大陆地区7日新增COVID-19本土病例(含确诊与无症状)2万1165例;现有确诊4万3266例,其中重症138例,重症占比约千分之3。
外界多认为,中国实施优化防疫新10条,大幅减少核酸检测与解除封控后,本土疫情恐快速飙升。官方专家冯子健6日判断,不论疫情防控政策如何调整,最终中国可能80%至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Omicron病毒株。
据中国网,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坦言,中国每千人口的医疗床位为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床位不到4张。这两项指标距离已开发国家仍有不少差距。
他说,现阶段中方“预防为主”,所以才能够赢得“尽可能少的人感染、尽可能少的人发展成重症、危重症”,并宣称要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
依雷海潮所言换算,中国人口超过14亿,现有重症床位还不到5.6万张;若确诊数突破千万,许多重症患者恐难获得适切治疗。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2020年每10万人的ICU床位数,德国28.2张、美国21.6张、日本13.8张。但中国卫生当局公布的数据换算起来仅有3.6张,量能还不到美国的17%。
据陆媒钛媒体报导,美国2022年1月染疫人数为2014万8614人。在2000万人感染下,尽管有19个州ICU床位剩不到15%,但美国ICU床位依然没有“超负荷”。
香港每10万人口约有7.1张ICU病床,是中国的2倍。但今年2月爆发第5波疫情后,ICU病床被挤爆,许多医院被迫在急诊室外搭帐篷暂时安置重症患者。
尽管中国ICU病床严重不足,面临严苛考验,但上海、广州今年相继爆发大规模疫情后,显示Omicron重症比率极低,不少专家指“挤兑医疗资源”是假议题。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和与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研究分析3月22日到5月3日之间上海4家医院接收的3万3816名COVID-19患者,仅有22人发展为重症,总体重症率为0.065%。
广州市1日率先大幅放松防控措施后,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隔天称,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6.27万例,无症状感染者占9成,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依他所言,广州的重症率更低至0.0025%。
不过,中国官方显然正加快布局避免重症爆量。
优化防疫新10条7日公布后,中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需要加强准备医疗救治资源,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加护病房以及相关救治设备与物资,统筹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正常医疗服务。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病毒的变异、重症和死亡的情况,严防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