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硅谷创业这一年:横向流动机会减少,AI取代人工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编者按: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坚守和努力也值得铭记,普通人的勇气和智慧更值得倾听。腾讯财经跨年策划,寻找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倾听他们口述这一年的故事。本期内容,聚焦3位在硅谷创业的人士,在市场冷清之时,他们的故事有何不同?

作为全球科技创业的“热土”,硅谷汇集了也许是这个星球上头脑最聪明的一群人,一个个千奇百怪的想法,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硅谷的“造富神话”不断涌现,但过程中的艰辛却鲜被提及。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一切都起了变化,融资不再变得唾手可得,意志不坚定的创业者开始心生动摇,硅谷创业“寒冬”在2022年悄然而至。但在这一群创业者中,也有人在“寒冬”里选择了坚持,腾讯财经采访了几位在硅谷创业的华人,讲述他们在创业寒冬下的故事,尽管对于“坚持下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完美的答案,但勤勉、踏实、乐观和勇于承担却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共同标签。

硅谷创业者之一:Tom Sun

“第一次裁掉员工,让我心里不好受,但是市场冷清时会淘汰意志不坚定的创业者”

讲述人简介:孙少峰(Thomas Sun)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电力工程专业。曾就职于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与高频交易机构Jump Trading,负责高频交易算法的代码研发。在进入电动车2B充电领域、创立AmpUp之前,还曾作为广告算法工程师就职于雅虎(Yahoo)与推特(Twitter)。祖籍河南洛阳,12岁随家人移民美国,现居硅谷。

刚创业时意气风发,一路经历挑战,发现坚持真不容易

创业的这段时期内,我可能经历了过去10年都没有经历过的事,包括产品、商业模式转型,合伙人纠纷、投资人撤资等,一路走下来,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来总结的话,那就是“坚持”。

2017年底的时候,我从推特辞职开始创业。最初的想法是做充电桩的Airbnb模式,就是解决路上跑的电动车越来越多,充电桩不够用的“痛点”,我们的项目得到了硅谷最著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的认可,2019年被录取进去,成为了YC的portfolio公司,当时意气风发,觉得创业的路算是走对了。

但很快我发现,最初的想法有点行不通,让自己的电动车去别人家里去充电的想法,现在看来还是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因为电动车充电时间长的天然限制,电动车充电绝大多数的场景,依然还是集中在家里或办公楼等相对车辆停放时间较长的场所,随时随地充电的随机性并没有那么强。

所以在转型新的业务模式方向之前,我们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花YC给的钱,因为正在经历转型,怕YC把我们踢出去,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也就是说,项目本身是对于YC的挑选标准来说是其次的,YC更看重的是创始人本身,创业过程当中项目的转型(pivot)其实在YC经手过的项目中很常见。

创业之前,我只是一名工程师,决策有老板做,项目有产品经理想。我当时觉得不满足,很怕自己在大厂不明不白就混了一辈子。在大厂的升迁体系里,除了核心能力要过硬,还需要好项目、好老板,你才会有发展各种能力的机会。我觉得只有很少人有那种运气。

我可能是一个喜欢接受挑战、不服输的人,在12岁刚移民到美国时,一个白人小孩挑衅把东西扔到我的桌上来了,我就打了回去。我没想到,我使劲儿推了他一下,他就倒在地上了。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但是如果需要还击的话,我也不会犹豫。

但后来发生的另一件事让我意识到,只有这种心气是不够的。高中的时候,一次一个黑人同学在班门口挑衅,推了几个同学。推到我这的时候,我照旧打了回去。但那个黑人同学身体比我健壮得多,他抓着我的两个手腕,我竟然没有力气挣脱开。这件事当时给我上了一课,身体的健壮很重要,实力和心气要能够匹配。

第一次裁员,心里很不好受,觉得是否背叛了曾经是“打工人”的自己

在创业过程中,也是挑战和能力不断升级的过程,为了要干成一件事,创始人会快速发展出各种能力,比MBA快太多。我把销售、运营、客服……都干过。这个经验让我理解为什么创始人会有很强的自信,因为没有什么大的门槛是过不去的。创业过程中持续在升级打怪,持续能去做那些挑战你上限的事情。

比如人事上的事,第一次裁手底下的员工,让我心里很不好受,因为自己也曾经是一名“打工人”,可能当时很有“代入感”,但经历多了,我也把这件事情想开了:让不合适的人在不合适的岗位上,本身对于双方都不是好事,因此还不如用最有效率的办法,让公司和个人的价值都能在短时间里最有效率地最大化。

正是因为经历过各种团队和人事上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决策团队在人事上非常果断。如果人不合适,就让他离开,让团队保留的是最优秀最合适的人。所以马斯克最近在推特的大规模裁员我可以理解,其他大厂的裁员也只是让规模回到了一年前的水平。

疫情让人员节省了很多通勤时间,但是线下办公才会让彼此有更紧密的关系

现在我们终于在商业模式上梳理清楚,专注做充电桩的软件管理,就是向充电桩管理方提供管理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的技术和商业合伙人都非常强。在过去12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在美国将行业领先的充电物理基础设施扩张了20倍,这个速度在市场上是前所未有的。AmpUp的充电桩部署到了数百家客户,包括很多知名公司的办公园区和酒店。

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覆盖电动车主90%的充电时间,因为我们的客户覆盖车主各种日常生活的触点,城市基础设施、办公园区、酒店、餐馆等等。

从我个人的创业经历来说,并没有感觉到疫情所带来大的影响,可能是我们的业务模式主要是TO B有关。相反,疫情反而让人员节省了很多通勤时间,因为我对团队完成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有足够的信心,居家办公也只需要把工作及时完成对我来说就没问题。

AmpUp目前的办公模式是线上下混合办公。疫情唯一让我感觉在创业方面不友好的一点,是我还是很怀念在线下可以一起工作时,有些闲聊时间的时候,因为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就是在这些闲聊中发生的,不是在正式的决策会议上。

就目前的疫情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并不打算恢复全线下办公。对小团队来说,招到能力强、有自驱力的人,线上办公也可以很有效率,不需要每天到办公室呆多少个小时。我们在全球的团队,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办公室。但是我们会有线下见面的时间,包括每年两次让全球的同事飞到一起。这样也会让同事之间有更加立体的认识,知道大家在工作之外是怎么样的人,彼此有更紧密的关系。

硅谷创业者之二:Tim Li

“远程办公开始成为趋势,AI和外包在替代高收入的硅谷人工”

讲述人简介:Tim Li,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2014年创办北美最有影响力的亚裔职业互助社区,2015年成为硅谷猎头,2018年创办人力资源服务公司HireIO,服务覆盖北美猎头、灵活用工、劳务派遣以及名义雇佣等企业服务。

硅谷的人才,也开始减少了横向流动的机会

由于2022年是美国宣布疫情结束的一年,但是大部分人依然居家办公,远程模式。我们公司HireIO因为是从事人力资源服务, 跟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打交道比较多,可谓是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这一年尤其是跟中美关系,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调整有很多相关性。

2022年我全家第一次得了一遍新冠,对自己的生活感悟更深了,康复之后继续计划好的纽约之行,到随后的英伦之行,感觉美国,欧洲,和其他主要地区大家都在比谁更不烂。东欧局势持续恶化,整个欧洲都过的不好,感觉是顺应了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人才回流的国家战略,资本和人才都在往更不烂的较大国家跑。

因为我身处硅谷腹地,接触最多的是欧洲,亚洲国家的科技和人才流动。在硅谷本地,上半年就陆陆续续有资本和公司开始很谨慎保守的执行他们的商业计划,下半年就开始看到硅谷一线科技公司开始大手笔的裁员和冻结招聘。人才从一线科技公司开始失去减少横向流动的机会。

由于美国政府持续发钱,供应链问题,导致整体的通胀很严重,我们的个人,家庭,以及企业消费的各种商品和食物价格已经是年初的一倍了。

一边是水深火热的日子,另外一边很多科技公司朋友们依然是拿着高薪过着work life balance的幸福日子。于是我在朋友圈看到的和出行看到的世界出现了戏剧性的反差:硅谷朋友圈都是晒满世界旅游,祥和幸福生活的朋友,但是硅谷高速路边却看到越来越多的流浪汉帐篷和到处扔的垃圾。

远程办公的条件逐渐成熟,硅谷高薪人工加速被AI和外包取代

美国社会在各个层面的撕裂,在硅谷主要体现在巨大的收入差距上,很多美国人会因为生活成本比之前高一点点就被迫进入流浪汉的帐篷里住,而我们接触的科技公司的人才平均都是35万美金以上的总包,如果两口子都是互联网从业者,基本上是50-100万美金的家庭收入人群。本质上,很多硅谷的其他工种,其实遇到了更多的挑战来自于科技在疫情期间的快速适应从而加速了工作被AI和外包所取代。

这一年,远程办公的应用和基础设施已经高度成熟,从全球发薪,视频会议,远程协作,互联网安全,和通信系统等等各种工具层出不穷,“在哪儿办公“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做什么事儿”。各种人工智能工具的成熟和海外用工的普及,直接挑战了传统的用工模式,重点已经不是本地找”谁来做“。

2022年由于美国官宣疫情结束,我有幸作为创业者和投资人代表HireIO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科技活动,峰会,自己也举办过一些活动。感触最深的就是,大部分创业团队都在使用自动化工具+海外员工以对冲日渐升高的美国用工成本压力。其实包括我们自己也在菲律宾,印度和国内有将近百人的团队支持海外业务。

就我的观察而言,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未来主要需求趋势应该是:高端人才,本地化人才和基础生活服务人才。只要是你能想到的能够通过远程办公和AI自动化取代的岗位,未来5年内必然发生变化。当然,这背后除了科技发展,经济问题之外,还有大国博弈的成分在。

2022年还有一个大的背景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于我们这样的具备中美二元特色的服务型公司来说,肯定是首当其冲,业务变化可谓是惊险刺激,在我的行业视角体现在中国公司针对两边政策的聪明调整,变化,和适应。很幸运,我们也经历了快速调整,适应并且发现机遇的过程。

我从2015年开始帮助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前后经历了四股浪潮,从一开始的游戏出海,到巅峰时期科技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人才引入形式出海(比如说华为,阿里), 到2021年中开始的大批量的品牌,商务出海,前前后后服务了超过300多家企业,从初创公司到绝大多数你能叫得上名字的一线科技公司,高端制造业等企业我们都合作过,我们公司HireIO是在企业出海美国最前线的见证人。

除了全球经济不好,政策性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我们中国企业家是高度适应环境,以及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的。从2021年中开始,到现在2022年底,越来越多的以商务出海为主导的公司找我们合作取经。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部分公司都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或者正在积极探索规避新的合规问题的路上。我相信最终选择出海,全球化的中国企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在世界商业舞台上博弈。

硅谷创业者之三:Chris Li

“包容并允许失败,个人还可以宣布破产,硅谷让创业者可以丢掉包袱放手干”

讲述人简介:Chris Li是硅谷创业公司OAK Networks (Stripe for Web3)的创始人。在创立OAK之前,他是微软的高级通信协议工程师,也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在过去的4年间,他和团队在以太坊和波卡上构建智能合约产品。在2019年,开发的区块链游戏应用,连续10个月排名日交易量前十。OAK Networks在2021年获硅谷顶级风投Greylock的投资。

硅谷对创业宽容、允许失败的文化,或许是我创业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我从2010年来到美国读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微软的硅谷分部做后端架构,2016年辞职正式在美国创业,工作十年有余,2022年是我辞职创业的第6个年头,时间过得很快,没想到自己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回过头来看,没有哪一年是轻松容易的,对我来说,硅谷这里对创业宽容、允许失败的文化,或许是能让我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最关键的因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美国,信用卡刷爆了还不上,是可以宣布个人破产的。破产之后银行不会再帮你开卡,借钱给你,你无法过度消费,基本上什么大件都买不了了,所以一般人是不会选择走破产这一步的。但是当实在无路可走,选择破产也不是一条不归路,因为美国人给破产加上了一个期限,七年;也就是七年之后,之前的个人信用记录重置归零,又是一条好汉。至于为什么是七年,据说这是来自圣经的典据。

在美国做公司也一样,文化和环境允许创始人take risks,在失败(破产)这方面,对公司的约束跟个人相比,甚至尺度更宽松,惩罚力度更轻。公司没做成,破产了之后可以立即东山再起,为下一个idea继续融资,又是一帮好汉。作为一个人生前20年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草根阶级,这种欠债可以不还的观念对我一开始来说是难以置信的,并且在现实中也很罕见,比如在硅谷之外的很多地方,股权和债权之间往往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界限,公司做失败了,创始人就要担负巨额的债务,就要转型上抖音,带货还债。

但是这在硅谷,在美国都可以。在一个奈飞上关于Donald Trump的纪录片里,Trump在90年代初疯狂扩张,花重金在亚特兰大打造了当时最壕的赌场Taj Mahal,结果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只能宣布破产,破产之后借不到更多的钱,没办法只能苟了一段时间,所以那个关于Trump的纪录片里,90年代后期几乎没有什么内容,从92年直接跳到2002年他开始在电视节目上走秀,再到后来的美国总统大选。实际上,据公开消息报道,Trump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一共宣告破产了四次,按照每十年一次算,也只需要四十年,所以在美国,像Trump这样能折腾一辈子的人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文化决定了政策,政策决定了立法。从创始人到投资人到公开市场,大环境对这种创业失败的宽容,极大的减轻了企业人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承受风险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决策模型,激活了创新潜力,所以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很多高精尖技术还是出自美国,出自于硅谷。当然,其他很多条件对于创新来说也不可或缺,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文化和环境的成型,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孕育,所以硅谷这种地基深厚的优势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轻松超越的。

允许失败的文化,也造成了很多破坏性的事件,比如FTX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文化和相应的政策,对于投资人很不友好,起初我也有这样的困惑,如果动不动就失败破产,那投资人不是亏的底掉?

但是随着和投资人接触多了,我也开始慢慢理解了风险投资的逻辑,风投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靠的是踩准项目赚大钱,在美国踩准了可能颠覆性也大,投资回报上限比较高。另外投资机构也有金主爸爸,如果大环境是如此,大家的期望值都差不多,那金主爸爸在给钱的时候应该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投资失败的时候大家最多也只是吞一吞苦水。

当然包容允许失败的文化,也酿成了很多破坏性很大的事件,这是这种文化比较负面的一方面,最近的FTX暴雷事件也确实证明了过于宽松和宽容的创业环境容易造成极大的伤害。正所谓,回报上限高,损失下限也不低。

FTX宣告破产,虽然不知道之后事件会如何发酵,SEC会不会处理,但是目前创始人还在疯狂的PR给自己洗白,感觉反正我的美国前辈们也是利用手段整出过各种幺蛾子,一副“不好意思我就是不小心开杠杆失败了”的样子。即使SEC追查审判,最终的结果可能也只是判几年,或者直接在家苟几年,等等风波就过去了,倘若真是如此,这开杠杆的风险也是低的离谱。这事要是发生在国内,恐怕创始人得是抛下一句“下周回国”,就脚下抹油走人了。

硅谷的圈子文化: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圈子,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外我想说的是,“圈子”文化,从我创业的个人经历来看,我愿意把“圈子”作为第二重要的因素,每个地域,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圈子,在硅谷的创业圈,相信最出名的就是Paypal Mafia了。之所以有这个名号,是因为Paypal早期的团队成员们在公司成功后纷纷选择各立门户继续创业,继而又发展出了Tesla,LinkedIn,Palantir,Youtube等伟大的公司。接着,这些公司又继续笼络人才,派生出了自己的嫡系,比如我自己的创业公司就是Greylock的被投企业,是LinkedIn创始人Reid Hoffman旗下圈子里的一员。

那至于圈子所带来的资源,之前我也从公开渠道读到过很多,但大多是雾里看花, 很难去量化其中的价值,直到去年自己的公司成功拿到Greylock的投资,我才有了切身体会。总体来说,Greylock的投资合伙人认知都比较高,并且积极帮忙,有问必答,但是这些平时的帮助跟他们每年一度的重头戏,被投企业创始人聚会相比都不值一提。

我2022年有幸第一次参加这个创始人聚会,真是大开眼界,会议上大咖云集。Stripe创始人,Coinbase COO, Databrick CEO, Uber CEO等创业圈的明星悉数到场,每人都花了近两个小时来闭门分享经验。因为台下的听众的是清一色自己圈子里的创始人,讲座的内容针对性极强,一些关起来门的话,在公开渠道是闻所未闻。讲座之后还有小组讨论,8人一组,跟大佬们面对面,可以畅谈各种话题。我印象最深的是跟Databrick CEO Ali的交谈,我问了他一个公司人事管理上的问题,他不假思索的提起一段5年前自己公司的相似经历,三言两语点破,那感觉真是鹈鹕灌顶!不愧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一场对我来说的陷入僵局的小仗,被他一方锦囊妙计就给轻松化解。要知道,这种锦囊可是价值连城,远胜过很多投资人的美元,美元并不稀有,而且美元并不能直接解决公司的问题,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故事,纵有千军万马,可能也抵不过诸葛亮的一支锦囊。在这个创始人聚会上,传授锦囊的机会Greylock给了,剩下的就是考验各个创始人的记忆力了,受用的经验能带回家多少。

另外的一点观察,Greylock帮里面也不无靠着关系进来的,但是比例很小,就好像美国的名校招生,赞助商和虔诚老校友的孩子们进来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大部分考生还是得靠实力,总体上公平性很高。总之,创业圈的Mafia,跟大学兄弟会,名校校友会,高尔夫球会等如出一辙,都是西方文化里Club的不同形式,混进去之后,投资人,合作伙伴都是相互介绍,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感情这句中国老话在硅谷也同样适用。

查看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