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举投资芯片产业,但光靠金钱可能不够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去年9月,芯片巨头英特尔把官员召集到俄亥俄州哥伦布附近的一片土地上,承诺至少在那里投资200亿美元,建两家新半导体工厂。

一个月后,美光科技在纽约州锡拉丘兹附近庆祝了一个新制造基地的选址,这家芯片公司预计到本十年截止时将在那里投资200亿美元,最终的投资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五倍。

去年12月,台湾积体电路制造(简称“台积电”)在凤凰城举办了一场喧闹的聚会,庆祝将投资额增加两倍至400亿美元的计划,在当地建设第二家生产先进芯片的新工厂。

这些承诺是过去18个月美国大幅增加芯片制造计划的一部分,其规模堪比冷战时期在太空竞赛方面的投资。这种投资将影响全球技术领导地位和地缘政治,美国的目标是阻止中国成为芯片领域的先进大国,智能手机和虚拟现实护目镜等创新计算设备的诞生都是靠这些用硅片制造的小东西来推动的。

如今,芯片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早已超出了技术领域——从军用装备到汽车、从厨房用具到玩具等各种东西。

据行业组织半导体行业协会的说法,自2020年春季以来,全美范围内,已有逾35家公司承诺为与芯片相关的制造项目总共投资近2000亿美元。这些钱将投在16个州,包括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和纽约州,用于建设23家新的芯片工厂、扩建九家现有工厂,以及投资为该行业提供设备和材料的公司建设上。

这些投资是拜登政府倡导的产业政策的一个方面,为鼓励国内的芯片生产,政府将提供至少760亿美元的拨款、税收抵免和其他补贴。除了为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提供大量资金外,这些努力构成了可以说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对制造业的最大投资,“二战”后政府曾在建造新船、新管线,以及制造生产铝和橡胶的新工厂上大举投资。

“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的前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安布拉斯特说。该组织是国防部在1987年推动成立的一个芯片联盟,资金来自成员单位,现已不复存在。

拜登总统已将其经济议程的重要部分押在刺激美国芯片生产上,但他这样做的理由超出了经济利益。世界上许多尖端芯片如今都在台湾制造,而中国宣称对台湾拥有主权。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一旦发生冲突,半导体供应链可能会中断,美国将处于技术劣势。

行业高管说,在美国生产芯片的新努力可能会纠正供应链的一些不平衡,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

新的芯片工厂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建成,而且在刚开始生产时可能无法提供业界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公司也可能推迟或取消这些项目,如果白宫没有给予它们足够补贴的话。这方面技能的严重短缺可能会削弱投资,因为复杂的生产过程所需的工程师数量远远超过从美国高校毕业的数量。

美国为生产芯片投入大量资金“不是为了试图或成功实现自给自足”,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国际历史副教授克里斯·米勒说,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有关芯片行业竞争的书。

白宫官员认为,芯片制造投资将大幅减少需要从国外购买的芯片比例,从而提高美国的经济安全。在去年12月的台积电活动上,拜登还强调了这些投资对苹果等科技公司的潜在影响,这些公司依赖台积电来满足其芯片制造需求。拜登说,“这可能会彻底改变行业面貌”,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将更多的供应链带回家”。

从1950年代末开始的数十年时间里,美国公司在芯片生产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亚洲国家提供将芯片制造业转移到本国的激励措施,美国公司在全球芯片产能中占的份额已从1990年的约37%逐渐下降到现在的约12%。

据行业分析师和半导体行业协会的说法,如今,台湾生产的芯片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2%,而最先进芯片已占到全球产量的90%以上。

新投资将改善美国的地位。据半导体行业协会委托波士顿咨询集团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500亿美元的政府投资可能会促使企业花更多的钱,将美国到2030年时生产的芯片在全球生产中的份额提高到14%。

“这将让我们几十年来首次真正参与其中,”该协会主席约翰·诺伊弗说道。他还表示,14%的估计可能是保守的,因为国会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已批准了760亿美元的补贴。

尽管如此,投资的增长不太可能消除美国在最先进芯片方面对台湾的依赖。这种芯片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们在每个硅片上装下的晶体管数量最多,制造这种芯片的能力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标志。

长期以来,英特尔一直在缩小晶体管尺寸的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晶体管越小,芯片上装下的就越多。微型化的步伐通常以纳米来描述,数字越小,表示生产技术越先进。最近几年,台积电已在这方面领先。

但台积电的凤凰城工厂可能不会引进它手中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台积电最初宣布将在凤凰城工厂生产五纳米技术的芯片,后来在去年12月表示,到2024年时,还将在那里生产四纳米技术的芯片,并建设于2026年投产的第二家工厂,用于生产三纳米技术的芯片。台积电没有讨论进一步的发展。

相比之下,台积电在台湾的工厂已在2022年底开始生产三纳米技术的芯片。国际商业战略的首席执行官汉德尔·琼斯说,到2025年时,台湾的工厂可能会开始向苹果供应两纳米技术的芯片。

台积电和苹果拒绝置评。

尚不清楚其他芯片生产商是否会将更先进的尖端技术带到他们的新基地。三星电子计划在得克萨斯州投资170亿美元建一家新工厂,但尚未透露其生产技术。英特尔正在制造约七 纳米技术的芯片,尽管英特尔表示其美国工厂将在2024年之前开始生产三纳米技术的芯片,并在不久之后生产更先进的产品。

投资热潮也将降低(但不会消除)美国在其他类型芯片上对亚洲的依赖。美国国内工厂生产的存储芯片只占全球产量的约4%,这些芯片是在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其他消费者设备中存储数据所必需的,美光的投资计划最终可能会提高国产存储芯片的份额。

但在各种各样更老、更简单的芯片上仍可能存在缺口,过去两年中这类芯片的供应短缺如此严重,以至于美国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关闭工厂,生产半成品。虽然台积电是某些此类芯片的主要生产商,但它正在将新投资的重点放在利润更高的先进芯片生产上。

“我们仍然有一种依赖性,新投资对这种依赖没有任何形式的影响,”Synaptic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赫尔斯顿说,Synaptics是一家硅谷芯片设计公司,严重依赖台积电在台湾的老工厂。

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芯片制造投资热潮有望在供应这些芯片的工厂和公司中创造4万个新职位。这将在美国半导体行业增加约27.7万个职位。

但要填补这么多技术职位并不容易。芯片工厂通常需要技术人员来运行工厂的机器,还需要电气和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家。 据最近对高管的调查,人才短缺是该行业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芯片与科学法案》中包括用于劳动力发展的资金。负责监督该法案基金拨款的商务部也明确表示,想获得拨款的机构应拿出培训和教育员工的计划。

英特尔针对这个问题计划投资一亿美元,以促进大学、社区学院和其他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研究。普渡大学新建了一个半导体实验室,设定了每年培养1000名工程师的目标,并吸引了芯片制造商SkyWater Technology在其印第安纳校区附近建设一个造价18亿美元的制造工厂。

然而,培训员工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芯片生产公司与其他急需工人的行业存在人员竞争。

“我们将不得不建设一个半导体经济,在人们有很多其他选择的时候吸引他们,”成立实验室时任普渡大学校长的米奇·丹尼尔斯在去年9月的一次活动中说。

由于培训工作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见效,行业高管希望政府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外国工人更容易获得在美国工作的签证,或在获得学位后留在美国。华盛顿的官员意识到,鼓励更多移民的说法可能会在政治上引火烧身。

但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去年11月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讲话中直言不讳。

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是一个“美国可能失去的优势”,她说。“我们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SeSeYiYi 发表评论于
美国不放开技术移民,很难支撑起制造业回流和硬件创新科技开发需求。
MuYuXin 发表评论于
美国只是不想在国安等关键领域受控于人 在其他应用上无意也无法控制市场力量
exds 发表评论于
把产业链移回米国,按张仲谋的说法,至少贵50%,所以 通胀 是永远降不下来的哈 ~~
半岛人 发表评论于
美国可以自己生产芯片,但生产成本会大大提高,周期加长,最终造成公司无法更快地更新换代。
就比如苹果自己生产iPhone的话,一个手机可能要2千多美元。这势必造成销量大大减少,无法在市场上竞争。
若芯片只是为了用在军工产品上,价钱无所谓。但军工产品的销售数量一定很有限。
放弃全球化但自己又没有制造业的能力,最终美国芯片业的一点点没落是不可避免的。
DIY新手 发表评论于
霉国大撒比有啥不好的 但想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 资本的蛋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会被捏碎的
关键技术还是全球化最平衡
duty 发表评论于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典型的一哄而上的大跃进。且不说从建厂到投产还需数年时间,即使投产了价格能与竞争非美国产芯片竞争吗?卖给谁?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光靠钱肯定是不够的。要是够,中国砸进去了万亿元早就该听到个响了,事实上它啥也没得到不得不停止撒币。美国是半导体技术的全球领头羊,过去把制造转移出去是为了降低成本。现在全球化已经成为过去式,美国投资把制造重新补齐,还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美国政府应该宣布:对苹果、惠普和戴尔在国外生产并返销美国的手机和电脑即日起征税,每件一千美元。
人们马上会看到,如同现在台积电向美国如火如荼地运送设备、物资、人员一样,苹果、惠普和戴尔马上会加入这股洪流,美国人很快就能用上本土生产的手机和电脑,而且这些大公司带给美国的就业和税收远远超过台积电和其他芯片企业。真正的确保供应链的安全!
更妙的是:美国政府一分钱都不用掏。
还可以推而广之,对所有美国企业在国外生产并返销美国的产品征税,迫使这些美国企业迁回美国。
这样做,美国的国家和老百姓会大大受益,但这些大公司的股东就要少赚一点钱。拜登政府绝不会做这样的决定,他要这样做,就成了川普了。会被华尔街骂死。
拜登只是华尔街一个打工的,只能做一些对大资本家无关痛痒的事,撒钱赚吆喝,更不要谈什么经济规律了,就是一个作秀。
远方的湖 发表评论于
拜登政府决定向芯片行业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资金,以确保该领域供应链的安全,对这个决定,说的好听一点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两个字:“抽风”。
芯片,即使是全球最顶尖的芯片,只不过是最终产品中的组件。而最终产品,包括苹果的手机,惠普和戴尔的计算机,都是在国外制造,大部分是在中国制造。一旦中美冲突爆发,中国可以扣留美国在华的所有企业。届时中国可能得不到高端的芯片,但美国能得到苹果的手机,惠普和戴尔的电脑吗?又如何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呢?
举一个例子,下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垄断了全球最优质的钢铁,但所有的坦克、飞机和军舰都在敌对国家生产,美国能得到想要的坦克、飞机和军舰吗?所以说拜登的决定只能用“抽风”两个字来形容。
华德纳 发表评论于
没有党的领导,花多少钱也没有用。
tina0 发表评论于
光靠钱对哪个国家都不够,中国政府加码投资也一样不行。但美国掌握着高阶芯片制造里面的不少技术,而中国一样没有。美国是一个开放包容崇尚自由的国家,能够吸引世界各地人才,而中国则不行。各种因素综合考虑,中国撒钱失败的概率要大的多。
马甲飘飘 发表评论于
这几天有件事很好笑。台湾送熊三飞弹部件到欧洲莱卡公司去修,结果欧洲转到青岛,修完从山东直接寄到台湾,湾湾哭笑不得。原来青岛有家海康斯克公司,收购了很多外国公司,技术早已转移到中国。
novtim2 发表评论于
芯片业未来的制造可能被INTEL重新改写,INTEL非常善于把产品大众化, 如果把芯片制造大众化到几个人的小公司也可以设计并通过INTEL制造芯片而且不需要天价的前期费用,那么美国重新回到科技制高点指日可待,到时候INTEL也会大放异彩。现在你在餐馆吃顿饭花的钱都比得上INTEL的一个CPU了,即使这样INTEL还是有不错的利润,可见其生产效率。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半导体技术本来就是美国一手搞起来的。过去多年把制造外包。现在收回而已。其实,如果不是中国威胁台湾,让台积电生产很合适。现在美国必须保证自己的供应安全并掐死中国。
viBravo5 发表评论于
即使是东亚国家的芯片行业也普遍使用英语,因为东亚几国的语言都表达不了芯片行业千万个专业术语, 这些芯片专业术语都是美国创造的。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摩托罗拉MOS17全员在美国从穿衣穿鞋开始学起造芯片,那是97年吧?台积电制程超过Intel也就是5年左右。要认清自己是谁。
wisfan 发表评论于
就它紐約時報聰明。誰不知道光靠金錢是不夠的。英特爾的教訓足夠證明這一點。有這些資金上的支持,美國的精英們一定會帶領世界更上一層樓。記住奧倫 巴菲特在2021年致股東信上說的,永遠不要賭美國輸。
aaoc 发表评论于
芯片过剩就更要全力打压中国芯片业了。否则中国政府来个不计成本大倾销搞垮欧美芯片业,然后获得垄断地位后猛卡欧美脖子
exception1 发表评论于
懒人,ppt专家,工会,文革运动家,碰瓷工伤者,还有大量律师,已经准备好了
size0 发表评论于
台湾人,大陆人,韩国人,日本人,经过培训都能很好地造半导体。但是美国人,难说!吸收点儿移民,没准儿成。本土美国人,肯定不灵啊!
晶体管发射极 发表评论于
美国大举投芯片产业,光靠金钱可能不够,那在中国够吗?中国投了那么多钱,芯片业起来了吗?中东石油国家巨富,他们够吗?这个说法,我们和“我们人类如果不吃饭,可能是不行的”差不多,不要把常识当卖点
晶体管发射极 发表评论于
网上贴文要言语简洁,含义深刻,大家都忙,没有时间在废话上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