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地铁有多挤?上海北京日客运量破1100万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最近,乘坐地铁的乘客应该都能感受到,熟悉的拥挤感又回来了。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地铁拥挤的吐槽五花八门," 坐 3 号线去买个糖水,回来鞋给挤没了。"" 拎了一袋麻薯上了地铁,下车变成了一张饼。"" 今天早上在地铁车厢里看到地上有一只孤零零的耳机,从此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伤心的人。"

网友吐槽地铁拥挤的帖子 图源:网络截图

这般拥挤并非错觉,数据可以佐证。

近两周,多个重点城市客流均创历史新高。

从数据来看,北京、上海的地铁客流量超千万,可算是第一梯队。

2 月 17 日(周五),上海地铁客流刷新纪录,全网客运量达到 1194.7 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日,据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的官方数据,北京地铁全网客流量达到 1142.14 万人次。

广州和深圳紧随其后,地铁客流同样有新的突破。

据广州地铁官方消息,2 月 17 日,广州地铁客流量再次突破 900 万人次,升至 983.4 万人次,达到 2019 年日均客流水平,而深圳地铁官方消息显示,2 月 17 日深圳地铁总客运量 848.73 万人次,超 2021 年 12 月 31 日的 843.17 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客运量处于高位的还有成都。

据《成都日报》消息,在为期 40 天的 2023 年春运期间,成都地铁全线网共计运输乘客 1.78 亿乘次,日均客运量 445.34 万乘次,较 2022 年同期增长 4.02%。

这些飙升的数字证明:地铁满载重新成为日常生活,城市的全方位复苏,就在眼前。

广州地铁单日客流再上 900 万

" 广州从哪出来这么多人啊。"2 月 16 日早上,何欣(化名)在社交媒体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有这样感受的并非何欣一人。在珠江新城工作的陈誉(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 月 16 日早上她转三号线的时候等了二十多分钟才进到站内,然后又等了 4 趟才上了地铁。" 人太多了,就像《流浪地球》中人们排队进地下城一样。"

早高峰的广州地铁 图源:受访者提供

傍晚 6 点 30 分,到了下班的晚高峰时段,广州地铁站又变得跟早晨一样 " 旺 "。

在广州地铁的 " 流量王 " 体育西路站内,无数的乘客由各个入口涌入,工作人员在车站各处不断巡视,引导着旅客乘坐电梯下到站台乘车。

临近 7 点,三号线站台处挤得水泄不通,番禺广场方向等候的乘客已经排到了对面方向的站台玻璃幕墙前。

据广州地铁集团提供的数据,体育西路站 2 月 10 日客运量为 48.8 万人次,2 月 14 日客流量为 49.8 万人次,相当于运送了一个县城的人口。

事实上,从春节开始,广州地铁的客流量就在逐渐向 2019 年靠拢。

广州地铁数据显示,2023 年春节假期(1 月 21 日至 1 月 27 日)线网总运客量为 2235 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 319.3 万人次。

对比 2022 年春节假期(1 月 31 日至 2 月 6 日)总运客量为 1869.9 万人次,同比增加超 365 万人次。

跟 2019 年同期(总客运量 3038 万人次、日均客运量 434 万人次)相比,广州地铁客流已恢复至疫情前的七成水平。

从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1 月 29 日)开始,广州地铁客流量更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

1 月 29 日,广州地铁全网客流量为 633.8 万人次,到了首个工作周的最后一天(2 月 3 日),客流量增加了 169.4 万人次,达到了 803.2 万人次。

元宵节后首个周五(2 月 10 日),广州地铁的客流量更是创下新高,共运送了 906 万人次,达到 2019 年日均客流水平。

而上一次广州地铁单日客流量超 900 万人次已经是四个月前,2022 年 9 月 30 日,国庆的前一天。

这也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广州地铁单日客流量首次超 900 万人次。其中,线网客运量排名前三分别为三号线(含三北)191 万人次、二号线 115 万人次、五号线 111 万人次。

2 月 14 日,广州地铁客流量再次突破 900 万,达到 902.39 万人次。

那天晚上 6 点我在珠江新城站换乘,排队进站的人已经从地铁内一路排队到了商场。" 沈媛(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深圳地铁同样人气 " 爆棚 "。

" 我是早上 8 点半会坐到岗厦北换乘到 11 号线,那里经常人满为患,我早上带的鸡蛋都被挤碎了。之前 11 号线的商务车厢是要收费的,为了缓解人流,最近在早高峰都免费开放了。" 在深圳工作的吕北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深圳 11 号线拥挤的车厢 图源:受访者提供

据深圳地铁数据,过去两周(2 月 3 日 -2 月 17 日),深圳地铁客流有 10 天超过了 700 万人次,其中,2 月 10 日、14 日和 17 日则超过了 800 万人次。

2 月 17 日深圳地铁总客运量 848.73 万人次,超 2021 年 12 月 31 日的 843.17 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深圳地铁的最高单日客流量几乎与瑞士整个国家的人口等同。

哪些城市的地铁最繁忙

地铁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不仅反映了城市每日人口流动的情况,还能够从侧面反映城市经济的活跃程度。

数据显示,2023 年 2 月 17 日(周五)的地铁客流量排名中,共有 10 个城市超过 200 万人次。其中,上海以 1194.7 万地铁客流量位居榜首,超过北京的 1142.14 万人次。

广州和深圳紧随其后,位列第三、第四,客流量分别为 983.4 万人次和 848.73 万人次,均创下了历史新高。成都以 675.8 万人次位列第五,打破了 2 月 10 日 645.53 万人次的历史纪录,创兔年新高。

不仅在这个周五,从过去两周的数据来看,这五座城市的表现仍然亮眼。

根据 MetroDB.org 数据,近两周(2 月 4 日 -2 月 17 日),上海日平均客流量为 963.67 万人次,位列全国第一,微微高于 2021 年日均客流量 977.96 万人次。其中,有五天的客流量超过 1100 万人次。

近两周日平均客流量第二位到第五位为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分别为 924.11 万人次、813.08 万人次、718.205 万人次和 570.47 万人次。

这意味着,在上海、北京、广州这几个城市每天都上演着将几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人口,传送至各个方位。

" 我这几天也一直在和家人讨论深圳地铁人变多的原因,我觉得一部分是因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后,很多人都开始更愿意走出家门了,还有就是年后很多人都过来找工作了。" 吕北郎说。

各地的招聘市场确实火热。

猎聘大数据显示,春节后开工第二周市场招聘需求持续复苏,较第一周环比增长 17.03%。从节后第二周新发职位最多的城市分布 TOP20 来看,上海、北京、深圳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 12.70%、9.98%、9.70%。广州、杭州则分别以 6.16%、5.91% 的占比位居第四、第五。

此外,地铁正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以广州为例,目前实现 11 个行政区 " 区区通地铁 "。这些地铁线网串联起了广州的各个角落,并且与广东东站、广东南站、白云机场等多个重要交通枢纽相连。

上海地铁则是跨城通勤者的常用交通工具,数据显示,2022 年,从苏州、嘉兴、南通、无锡等市流入上海的联通手机用户达到 14841 人,折算到实际总人数,估计可达 7 万余人。

地铁客流数据是微观经济复苏的写照。一线城市地铁客流不断突破历史纪录的背后,是各行各业招聘热度的快速回升,更是国内城市不断释放经济与活力恢复的信号。

" 其实,我觉得广州地铁目前的客流量还没恢复到 2019 年的水平,只不过因为前几年人少,所以显得最近地铁里的人越来越多,不过从地铁一天比一天拥挤来看,确实有点要回到过去的那个感觉了。" 陈誉感叹道。

pacificzone 发表评论于
人口危机?各种配置捉襟见肘,需求自然资源索取无度,这般无知愚昧贪婪还要不要给其它物种留点活路!
七戒 发表评论于
甭担心,只要乘客不随身携带武汉蝙蝠,再挤也不至于挤出个Covid-23来!
jinzhengping 发表评论于
知道后遗症吗 脑子变慢了 97%的中共国民啊 更听话的人口红利
jinzhengping 发表评论于
人生最好的年华挤在车厢里啊
gameon 发表评论于
楼下听赵传歌的不年轻的猫,无需天天酸不拉鸡。

中国地铁再挤,也没像日本地铁雇壮汉大队,把上班族往死里推。
gameon 发表评论于
人员走动活跃,经济复苏的征兆。

好事。
何西2017 发表评论于
中国加油
cgh 发表评论于
经济再次起飞的预兆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说明疫情仅仅在中国流行了两个月。
对比其他国家流行至少两年的局面。。。清零这种事只有做得到做不到的概念,不存在该不该做的概念。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中国这上下班太拥挤,生活太不容易,有本事的还是润出国吧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去年太恐怖了,十几亿人跟疯了一样地。一个国家摊上个白脖儿领导太可怕了。

感谢白纸运动的参与者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快速過疫。和美國走得不同的道路。難說那個更好
nyfan 发表评论于
还好,下面的俩安全无恙LOL
denisjliu 发表评论于
韭菜生长时期
bluetag 发表评论于
民工都出来找工了而已,不然要饿死吗
cwang28 发表评论于
这是正常生活 比鬼城般的寂静无声强
Lucki32 发表评论于
真可怜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经济恢复增长速度很快。疫情应该是过去了。
barryv 发表评论于
天下苦秦久矣
pennsylvanian 发表评论于
国内的地狱人生。。。这还是正常生活。
闲看江湖 发表评论于
忙有忙的好,闲有闲的妙!不酸就好!热脸莫蹭冷屁股。平头百姓平安过生活就是最大的福分了。
邮政编码279 发表评论于
中华文化最根本的特色就是矫情,不肯面对事实,所以文学城最能汇聚骚货装叉精。动不动就什么推背图可知未来啥的。
过去三年是什么个情况都没人敢说清楚, 几十年前的文革,64是个什么实情更不能说清楚,历史是怎么个真龙和村妇交配生出皇上这种真龙天子,我们元朝征服欧洲就更不用说了,还推背图可知未来世界, 草!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 这次要感谢白纸革命的理性抗争 ——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配什么样的政府!! 要是依着习近平和中国政府那帮蠢货,把经济搞垮了,最终依旧还照样经历新冠洪峰彻底淹没,后果更严重十倍 —— 群体抵抗力会更低,各类病毒细菌更大爆发,而且洪峰过后连个工作收入都没有!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中国大陆六周度过别人两年的高峰。实在是运气了。还是民众的呼声推动下。但这种不靠谱的政府千万不能要了,否则下次还是撞大运,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次要感谢白纸革命的理性抗争 ——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配什么样的政府。要是依着习近平和中国政府那帮蠢货,把经济搞垮了,最终依旧还照样经济新冠洪峰彻底淹没,后果更严重十倍 —— 抵抗地会更低,洪峰过后连个工作收入都没有!



邮政编码279 发表评论于
当日欧美每天公布感染死亡数字,大陆人就觉得欧美尸横遍野了,前段时间大陆公布一些八九十岁便宜占尽又有基础病的名人死了,文学城又干嚎得像那些过了古稀之年的如夭折一般。最好笑的是有个广东的博主说了她家乡的一些真实情况,便惹来一堆正义文学人士排队围攻,说她是伍毛。
事实是我在广东的情况一直不严重,开始是自作式的封锁,开放后迅速全民感染,但老亲朋中就没听说谁死了,而在欧洲认识的左邻右里亲朋好友家人中超过100岁的好多个,现在还活得好好有说有笑的。
size0 发表评论于
说明不愁工作,好现象!预祝中国2023GDP破5%
Capitaltwo 发表评论于
全体免疫,思想路线正确,全面恢复生产,今年力争GDP增长12%。
liu12345 发表评论于
哪里呀?这专家们正忧虑三胎五台呢。
Maori 发表评论于
人口正增長
一一二二 发表评论于
这么快全体免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