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风波:那个父亲为什么突然犯了众怒?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仅仅几天前,你跟朋友提马yuan,即便对方是知识分子,他第一时间多半会以为你说的那位为汉语词典贡献了“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等成语的东汉伏波将军,输入法就更是这样了。

然而几天内,这个词的语义在中文互联网上就变了,马原,这位其实已经有点过气了的先锋派作家,突然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一时间谈他的人比读他书的人多出了好几个数量级,而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人物》一篇看似很平常的文章《城堡里的马原》。

其实以新闻专业的眼光去看,《城堡里的马原》这篇报道的出圈简直匪夷所思。因为它写的是一个纯文学圈的人物,用的写作手法,更是已经随着纸媒没落已久的人物特写题材,文章读了三分之一,你都未必能get到作者想说的爆点在哪里。这么一篇文章居然能在互联网上大杀特杀,大约就相当于生物学界有人告诉你寒武纪制霸海洋的古生物奇虾突然重现世间,并且还大杀特杀,把鲸鱼、鲨鱼都灭了那个感觉。

但这个奇迹还真就发生了,因为《城》一文通过它看似文学化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作家马原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形象——作为自己修建的“城堡”领主,马原在他的家人面前是个“孤独的专制暴君”,他对妻儿固执己见,强行要求她们按照自己理解的“舒适”的方式去生活:小他二十几岁的妻子早早随他过上了离群索居的隐士生活,还包揽了这个孤独城堡里的所有家务。而他的小儿子马格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堡”里,父亲不让他上学,不给他按正规医疗治疗心脏病,以至于他早早就猝死了。

如果《城堡》一文中所描述的这些情节是真实的话,那么作家马原的形象,四舍五入一下,大约相当于一个最典型的渣男。对不起老婆也对不起孩子。

而这个形象的致命之处在于它能让所有受众都共情到深恶痛绝——

如果你是个女人,那你一定害怕遇上这样一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丈夫。

如果你是个男人,那你多半也会极端厌恶这样一个家庭暴君式的父亲。

而中国人又是信奉家丑不可外扬的,很少有人真的能决然到直接对着自己的丈夫和父亲开撕,所以《城》中描写的那个马原,不管真实与否,都成了大家心中最完美的发泄对丈夫和父亲阴影的靶子。大家都有冲动去转发评论这篇文章,然后在评论中情不自禁的吐槽一句“这渣男真xxxx”。

愤怒来源于恐惧,当我们这样吐槽马原的时候,我们所惧怕的是在自己父亲或丈夫的身上看到这样的影子。

于是马原就这么作为一个所有人对自己梦魇中可恶丈夫或父亲的代用品成功破圈了。

写了一辈子小说的他估计做梦也没想到,他这辈子塑造的最广为人知、“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居然是他自己——虽然肯定不是以他想要的那个方式。

我对中国当代文学非常不感冒,所以马原以及他同期的余华、格非等人的文字,我甚少读。所以这里无心替他做辨析,讨论《城堡》一文中那个过于成功撒旦型父亲、丈夫的形象,与马原本原差距有多少。但我觉得有一个的现象很有意思,那就是这场“马原风波”让很多公众,好像刚刚认识到一件寻常事:一个文章写得好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好人,恰恰相反,他可能很自私。

是的,我有一个判断,写出来估计会得罪所有码字的同行——我觉得以世俗眼光来看,作家这个行当里的自私者浓度,不仅不低于,而且八成高于普通人。甚至可以说自私就是写作必备的天赋和工伤。

这种判断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当一个作者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他必须进入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满足的“心流”当中,唯有进入这种心流,他才能够自信的表达出他的所思所想。一个容易被他人的意见和思想所干扰,甚至在表达时也过分顾虑他人感受的人,是注定难以写出好文章的。因为他会在这个本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怯场”。

所以一个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很有可能同时是一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而一个过度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有时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个自私的人。诗文这样更偏文学化的创作就更是如此。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这诗很美吧?但写这诗的人名叫杨广,把隋朝搞亡的那个隋炀帝,你看杨广这个人一生就是那种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我的大业很大,你们忍一下”的那种风格。

不仅中国如此,国外其实也一样,以前看《浮士德》,觉得作者怎么把这么一个PUA少女的渣男写进天堂里去呢,可是后来读了歌德传才发现,原来作者歌德居然就是这么一个以自我感情为中心的人。《歌德情史》看了让人觉得生气,但你真的看过歌德的人生,你会发现《歌德情史》是极度美化了他的形象,真实历史上的歌德一生恋爱有史可查的就有十数次之多,且多数场合下的行为,绝对堪称渣男中的战斗机。

所以好作家未必是好人,甚至以常人眼光去看,好作家可能是混蛋的概率远远大于常人。我想这个判断是大体无错的。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很多人似乎刚刚觉察到这一点。

马原“火”了以后,我看到有些作者拿他跟顾城相比较,自称“长不大的孩子”的顾城,当年为了追求自己的妻子谢烨,不惜在人家家门口拜棺材,以死逼迫对方嫁给自己。可是真等对方嫁给自己之后,却家庭暴力并公然婚内出轨、最后自杀前还要拉上自己的妻子做垫背,硬生生用斧头砍死了妻子,留下一个小儿子,抛弃在异国他乡。

如果抛开顾城的诗人身份不论,顾城这个渣男的程度,简直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城堡》里描写的马原即便是真实的,跟顾城一比都简直算是个阳光暖男。

但让今天的我们回望感到奇怪的是,当年顾城杀妻并自杀之后,社会对他的声讨和愤怒似乎反而没有今天对马原那么汹涌,人们依然吟诵他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奉之为名句。顾城的父亲甚至还一直写诗。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起恶性案件如果发生在今天,受众会怎么看。我猜顾城的所有诗作、甚至整个朦胧诗派都会受到牵累,人们一提起顾城、一提起他的朦胧诗,想到的会不是那个诗人,而是那个极品渣男、杀人犯。

但这一切没有发生在当年的顾城身上,而是发生在今天的马原身上,这不奇怪么?

我觉得,这些年来,公众对于一个作家道德标准的要求,其实是不断提高的。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写哲学散文的周国平和写文化散文的余秋雨。这两个人在我小时候,那还是国内几乎最受追捧的散文大家,新书一出版就一定会摆在各大书店的前台,卖到手软那种。但自九十年代末期以后,这两个人的公众形象,都在发生了缓慢却不可逆的变化,他们对待妻儿的态度问题和一些公开表态,屡屡遭受了大众的嘲笑。以至于现如今,很多人可能都不愿意再承认自己年轻时候常看余秋雨、周国平了——虽然这其实是我们童年否认不了的事实。

这不让人感到奇怪么?余秋雨和周国平,还是那个余秋雨和周国平,他们的文章、他们的私生活,其实一直摆在那里,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公众对他们的评价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

于是我们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

我觉得,这事儿应该归因于互联网,是互联网导致的“写作权”的扁平化,让“作家”这个曾经似乎很神圣的职业,逐渐走下了神坛。

在90年代顾城自杀、余秋雨、周国平走红的那个时代,写作还是一件很高大上、很“艰难”的职业,一个人必须青灯古卷的写文,投稿被编辑看中,排版印刷成书籍、报刊,再被读者看到才能够成为作家。

那个时候,作家是一种高居云端的存在,既然是特殊的人,人们当然就更愿意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他们。

但互联网时代以后,一切都变了,作家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特殊职业,而成了一种很稀松平常的工作,你推开电脑、码上几个字,点击发布,如果有了阅读量,你就是个作家。甚至打开手机摄像头,即兴说上一段,如果活了,你也是x音网红。在这个人人都是读者,人人也都可能因为爆款一夜成为“作家”的年代。这个职业还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没有了。作家这个职业褪去了它的光环。

于是人们就会愿意用一种普通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作家、诗人们。而当退去光环后,人们会发现,原来作家里,也有马原这样的怪人。

是的,我觉得这才是《城堡》这篇文章之所以轰动最大的原因所在——它所描写的人物,不再是“作家马原”,而是一个碰巧以写小说成名的普通人马原,而去除了“作家”这层滤镜光环之后,很多过去可以解释为“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的行为,现在变得不可饶恕了。

这让我想起了尼尔·波兹曼写的那本《童年的消失》,在这本书中,波兹曼谈到传媒变革对大众的影响,他认为传播途径从书籍报刊向广播电视的转变,让文字构建的成年人的“隐秘世界”对儿童不再神秘了。传媒变革取消了童年与成年的边界,让人类的童年消失了。导致了社会的幼稚和肤浅。

同理,我们似乎可以说,如今的传媒变革——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向互联网的转变,也取消了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边界,让“作家”这个曾经闪闪发光的身份,消失了。

那么这场变革,会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如同波兹曼认为“童年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童年幼稚与肤浅的消失,反而导致了“童年病”(或者用我们更熟悉的词:巨婴病)的泛化一样。我们也不能认为,作家这个特殊身份的消失,也一定不意味着作家容易犯的那种“作家自私症”的消失,反而会造成它的泛化——互联网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作家,打开手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逻辑里言说,或者如同《城堡》这篇文章所说的,成为自己城堡里的孤独而专断的领主。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可能已经在发生了,翻翻你的朋友圈,你会发现有很多人越来越沉浸在自己的言说当中,无论多么奇异的逻辑都有人信奉,自得其乐,且毫不自知。

所以我们痛骂、嘲笑、讽刺马原,但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程度的马原,信息革命,让曾经作家更易患的“自私症”泛化了。

《城堡里的马原》,我觉得它并不只是一篇描写一个丈夫和父亲的文字,它更像一个时代的寓言——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活在自己的城堡里,愿我们不要成为那个城堡里、只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