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90平米以下户型正在消失
文章来源: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杭州刚需购房者的门槛,越来越高了?
据克而瑞浙江区域数据,3月杭州新增供应商品房8217套,其中90方以下小户型只有844套,占总供应量的10%。而180平方米以上大平层,新推出了1182套,占比14%,比小户型还要多。
“现在开发商都喜欢推大平层,其实大部分购房者财力有限,更需要小户型。相关部门能不能在土地出让时,对户型大小做出限制,比如配套小、中、大,三种户型之类的。”橙友江先生呼吁。
更让刚需购房者懊恼的是,本来就不多的小户型供应,目前主要集中在临安区、富阳区、钱塘区的大江东、萧山区的衙前镇。
也就是说,除了一些远郊板块,杭州核心区和近郊已经鲜少见到90方以下的新房了。
杭州新房市场还有多少小户型?
杭州90方以内的新房有多稀缺?
据我们统计,目前,整个杭州拥有90方以下户型的楼盘不到20个。
“现在主城区基本没有刚需板块了,户型面积都是越做越大,总价越来越高。”江先生说,原本一直以低总价吸引刚需的临平区,现在新房总价也要300万元以上了。上月公示的临平星桥天都城沁源公寓附近宅地,总户数约608套,户均面积120方,总价门槛超过了300万元。
的确,今年的杭州楼市,在优质地段,大户型的改善楼盘明显增加,不少楼盘起步户型就超过了160方。89方三房两厅两卫的户型,已经成了不少刚需眼中的“白月光”。
在上月杭州商品住宅摇号中签率最低TOP10项目中,闻堰、闲林、乔司等板块的刚需楼盘,均价2.3-3万/方,中签率20%上下,都较为热门。
但这些刚需盘也没有90方以下户型——面积最小的有97方,在乔司板块的滨江蝶翠迎宾府;其他刚需盘里,110方、130方的户型更为常见;改善楼盘的户型则几乎都是170方起,最大的400多方/套。
近日,有未来科技城宅地发布规划公示,5幢高层一共192户,起步户型176方,配上3.6万/方的均价,购买门槛就要630万元。
在云城板块内,即将开盘的枫秀云庭,最小户型也规划到121方。
临平新城这样传统刚需板块的全面大户型化,更是让购房者叫苦不迭。今年2月21日,杭州出让临平新城两宗宅地,一宗140方起步,一宗170方起步。而在良渚、星桥、金沙湖这样的板块,90方左右小户型几乎绝迹,起步户型至少105方、110方。
艮北等4万多元/方的板块,户型门槛也在不断提升。比如今年出让的中天艮北项目,起步户型预计139方。
申花、钱江新城二期等改善板块,馥香园户型175方起步,潮映彼岸轩规划了208、258方两种大户型,江澜映象府最小户型147方。
萧山、余杭、钱塘区,以及主城区的丁桥、双浦、三墩北等板块,情况也都差不多。例如三墩北如澜邸,主力户型是170方。
为什么开发商喜欢推大户型?
如今杭州的新房大部分是限价房源,均价固定,总建筑面积固定,因此不管设计成大户型,还是不同面积段的户型混搭,卖房子的总收入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面积小一点、总价低一点的楼盘,相对更抢手。
但开发商为什么喜欢设计大户型呢?
为了节省成本。
从开发商角度看:
1、小户型需要建更多地下室、卫生间和厨房;大户型可减少建安成本和精装修成本,少则千万,多则数亿。
2、建大户型工期更短,对开发商来说,效率就是金钱。
3、减少车位销售压力。
“现在开发商的利润都在车位里,不少楼盘都在为卖车位发愁。如果是小户型为主的楼盘,通常车位会剩下很多。相较之下,大户型本身的购入门槛就高,居住的人群对车位需求也更高,开发商利润就有保障。”一位杭州头部房企的营销负责人坦言。
能否出政策增加小户型?
“杭州曾经出过70、90政策(即套型建筑面积90方以下的商品房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总面积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现在没有了相应政策,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在土地出让阶段,就楼盘户型做相应规定?不能由着开发商都选择大户型,应该小、中、大配套,比如每种户型占出让地块总户数不得低于25%之类,做出限制。不然,想买小户型的年轻人只能去买二手房。”江先生认为。
当年70、90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势头,于2006年6月1日开始施行,2014年7月终止,初步缓解了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如今大户型占领杭州新房市场,其实也是市场选择的体现,因为大户型虽然多,总体卖得并不差,说明符合市场需求。”一位资深研究杭州房产市场的专家表示,“现在不少家庭都有两孩、三孩,大户型未来还会更受欢迎。尤其是在摇号难度高的热门板块,大户型更保值。”
以上个月克而瑞浙江区域数据为例,杭州新建商品住宅3月份共成交10583套。其中最热销的是90-120方户型,成交了4785套,在市场上占据45%,近半壁江山。90方以下小户型则成交了869套,仅占全部房源的8%。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对于江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予以综合研究,作为日后政策调整和完善工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