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你是间谍吗?这句玩笑话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你是间谍吗?这句玩笑话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3-07-03 08:07: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反间谍法》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南德意志报》就欧盟峰会声明评论说,欧盟特别是德国原本可以在面对中国时更自信。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记者从深圳发回的报道写道:"不久前又发生了一次。我请一位中国邻居吃饭,之前有几次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她看上去很开放,也在加拿大和伦敦留学过,在深圳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我们在Mika选的一家意大利餐馆,讲述了我们各自的生活,然后她问我说:'你是间谍吗?'"

作者写道:"要是过去,我可能会被披萨饼噎住。但现在我认识中国人的时候,几乎可以预见到会被问这个问题。自从2021年来到中国为《新苏黎世报》报道技术为主的内容以来,我已经听过太多次这个问题了。"

文章写道:"在习近平的中国,最晚从7月1日开始,即便是这样一句玩笑话也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因为严厉得多的反间谍法生效了。…正如在中国常见的情况那样,法条既宽泛又模糊。…如果外国记者与中国信息来源见面,是否也属于法条范围之内呢?"

文章写道:"无论如何,有关部门有了巨大的施压空间。当然,他们不需要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为所欲为。然而,即便是独裁者也往往会寻找合法化的外衣。"

文章引述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中心(Merics)的分析,认为这是针对外国记者、学者和咨询顾问发出的信号。

文章写道,在习近平治下,国家安全成为一种执念。而人民群众要成为国家安全的保障之一。"在深圳地铁,大喇叭里每隔几站就呼吁大家警惕。许多公共场所都悬挂着相关的海报。"

文章写道:"为外国驻华通讯员负责翻译和调查的当地雇员早就受到更大的压力。如今,社会气氛可能会更不舒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候,他每次都问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他才发现,他们是认真的。

文章写道,中共一份泄露的"九号文件"中提到七条错误思潮,除了宣扬西方宪政民主之外,还有一条是宣扬西方新闻观。

"对党来说,中国媒体不单是喉舌,还是眼目。也就是说,通过内部渠道反映政治和经济现状,尽管有审查,但至少党的官员要信息灵通。"

"中国媒体的外国办公室也为党通过内部渠道提供信息。新华社甚至长期为党国在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发挥代表处的作用,比如在此前殖民地时期的香港,英国当时拒绝接受在那里设立正式的代表处。"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中国人只知道在中国新闻是怎么运作的,那他大概自然而然的会认为,记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以某种方式服务于本国政府,无论是作为信息员还是间谍。"

文章写道:"未来数月或可看出,更严厉的反间谍法对外国通讯员在中国的报道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去风险责任由经济界承担

《南德意志报》题为"敢于更自信"的评论写道:"欧盟国家与政府首脑周五的峰会声明中尽管首次提到'去风险'作为关键词,针对'对中国单方面的战略依赖'达成一致,但政治领导人的计划听上去既无紧迫感也无具体内容。德国总理肖尔茨(社民党)强调,去风险的主要责任是在企业,企业还有'几年时间'落实。具体是哪些领域,以及未来供应链、投资流的中国比重要降低多少,布鲁塞尔都没有作出规定。"

评论认为:"如果政策如此模糊,而去风险的责任又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界自身承担,那对北京来说很容易。毕竟大多数欧盟企业总裁在中国所看到的风险要低于欧盟政界的看法。"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首创集团66岁男董事长被判死缓 权色交易 爱男星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马斯克“美国党”明年参选 共和党:他会成没国家的人
数千人涌入割韭菜,北京的这座山被“薅秃了”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他高调捐款20亿后“消失”,如今早已换了副面孔!
石家庄男子受审三十年,本月7号将第7次开庭
对普丁很失望!川普挺乌克兰「需要爱国者飞弹」
那个县城文科女,踩中张雪峰所有雷区后
美国得州洪灾死亡人数升至51人 其中包括15名儿童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你是间谍吗?这句玩笑话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德国之声 2023-07-03 08:07:10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反间谍法》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南德意志报》就欧盟峰会声明评论说,欧盟特别是德国原本可以在面对中国时更自信。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记者从深圳发回的报道写道:"不久前又发生了一次。我请一位中国邻居吃饭,之前有几次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她看上去很开放,也在加拿大和伦敦留学过,在深圳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我们在Mika选的一家意大利餐馆,讲述了我们各自的生活,然后她问我说:'你是间谍吗?'"

作者写道:"要是过去,我可能会被披萨饼噎住。但现在我认识中国人的时候,几乎可以预见到会被问这个问题。自从2021年来到中国为《新苏黎世报》报道技术为主的内容以来,我已经听过太多次这个问题了。"

文章写道:"在习近平的中国,最晚从7月1日开始,即便是这样一句玩笑话也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因为严厉得多的反间谍法生效了。…正如在中国常见的情况那样,法条既宽泛又模糊。…如果外国记者与中国信息来源见面,是否也属于法条范围之内呢?"

文章写道:"无论如何,有关部门有了巨大的施压空间。当然,他们不需要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为所欲为。然而,即便是独裁者也往往会寻找合法化的外衣。"

文章引述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中心(Merics)的分析,认为这是针对外国记者、学者和咨询顾问发出的信号。

文章写道,在习近平治下,国家安全成为一种执念。而人民群众要成为国家安全的保障之一。"在深圳地铁,大喇叭里每隔几站就呼吁大家警惕。许多公共场所都悬挂着相关的海报。"

文章写道:"为外国驻华通讯员负责翻译和调查的当地雇员早就受到更大的压力。如今,社会气氛可能会更不舒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候,他每次都问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他才发现,他们是认真的。

文章写道,中共一份泄露的"九号文件"中提到七条错误思潮,除了宣扬西方宪政民主之外,还有一条是宣扬西方新闻观。

"对党来说,中国媒体不单是喉舌,还是眼目。也就是说,通过内部渠道反映政治和经济现状,尽管有审查,但至少党的官员要信息灵通。"

"中国媒体的外国办公室也为党通过内部渠道提供信息。新华社甚至长期为党国在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发挥代表处的作用,比如在此前殖民地时期的香港,英国当时拒绝接受在那里设立正式的代表处。"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中国人只知道在中国新闻是怎么运作的,那他大概自然而然的会认为,记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以某种方式服务于本国政府,无论是作为信息员还是间谍。"

文章写道:"未来数月或可看出,更严厉的反间谍法对外国通讯员在中国的报道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去风险责任由经济界承担

《南德意志报》题为"敢于更自信"的评论写道:"欧盟国家与政府首脑周五的峰会声明中尽管首次提到'去风险'作为关键词,针对'对中国单方面的战略依赖'达成一致,但政治领导人的计划听上去既无紧迫感也无具体内容。德国总理肖尔茨(社民党)强调,去风险的主要责任是在企业,企业还有'几年时间'落实。具体是哪些领域,以及未来供应链、投资流的中国比重要降低多少,布鲁塞尔都没有作出规定。"

评论认为:"如果政策如此模糊,而去风险的责任又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界自身承担,那对北京来说很容易。毕竟大多数欧盟企业总裁在中国所看到的风险要低于欧盟政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