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你是间谍吗?这句玩笑话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你是间谍吗?这句玩笑话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3-07-03 08:07: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反间谍法》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南德意志报》就欧盟峰会声明评论说,欧盟特别是德国原本可以在面对中国时更自信。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记者从深圳发回的报道写道:"不久前又发生了一次。我请一位中国邻居吃饭,之前有几次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她看上去很开放,也在加拿大和伦敦留学过,在深圳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我们在Mika选的一家意大利餐馆,讲述了我们各自的生活,然后她问我说:'你是间谍吗?'"

作者写道:"要是过去,我可能会被披萨饼噎住。但现在我认识中国人的时候,几乎可以预见到会被问这个问题。自从2021年来到中国为《新苏黎世报》报道技术为主的内容以来,我已经听过太多次这个问题了。"

文章写道:"在习近平的中国,最晚从7月1日开始,即便是这样一句玩笑话也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因为严厉得多的反间谍法生效了。…正如在中国常见的情况那样,法条既宽泛又模糊。…如果外国记者与中国信息来源见面,是否也属于法条范围之内呢?"

文章写道:"无论如何,有关部门有了巨大的施压空间。当然,他们不需要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为所欲为。然而,即便是独裁者也往往会寻找合法化的外衣。"

文章引述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中心(Merics)的分析,认为这是针对外国记者、学者和咨询顾问发出的信号。

文章写道,在习近平治下,国家安全成为一种执念。而人民群众要成为国家安全的保障之一。"在深圳地铁,大喇叭里每隔几站就呼吁大家警惕。许多公共场所都悬挂着相关的海报。"

文章写道:"为外国驻华通讯员负责翻译和调查的当地雇员早就受到更大的压力。如今,社会气氛可能会更不舒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候,他每次都问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他才发现,他们是认真的。

文章写道,中共一份泄露的"九号文件"中提到七条错误思潮,除了宣扬西方宪政民主之外,还有一条是宣扬西方新闻观。

"对党来说,中国媒体不单是喉舌,还是眼目。也就是说,通过内部渠道反映政治和经济现状,尽管有审查,但至少党的官员要信息灵通。"

"中国媒体的外国办公室也为党通过内部渠道提供信息。新华社甚至长期为党国在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发挥代表处的作用,比如在此前殖民地时期的香港,英国当时拒绝接受在那里设立正式的代表处。"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中国人只知道在中国新闻是怎么运作的,那他大概自然而然的会认为,记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以某种方式服务于本国政府,无论是作为信息员还是间谍。"

文章写道:"未来数月或可看出,更严厉的反间谍法对外国通讯员在中国的报道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去风险责任由经济界承担

《南德意志报》题为"敢于更自信"的评论写道:"欧盟国家与政府首脑周五的峰会声明中尽管首次提到'去风险'作为关键词,针对'对中国单方面的战略依赖'达成一致,但政治领导人的计划听上去既无紧迫感也无具体内容。德国总理肖尔茨(社民党)强调,去风险的主要责任是在企业,企业还有'几年时间'落实。具体是哪些领域,以及未来供应链、投资流的中国比重要降低多少,布鲁塞尔都没有作出规定。"

评论认为:"如果政策如此模糊,而去风险的责任又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界自身承担,那对北京来说很容易。毕竟大多数欧盟企业总裁在中国所看到的风险要低于欧盟政界的看法。"

查看评论(11)

24小时热点排行

纽约时报:特朗普从南非身上得偿所愿 却害了美国
中国留学生:我在哈佛正好好上学 特朗普禁令来了
25年性侵299人 受害者最小仅1岁 法恋童癖医生认罪
中国留学生诉美国政府案 加州法官发布全美初始禁令
澳央行副行长:中国不想人民币贬值 那会便宜美国人

24小时讨论排行

得州拟立法禁止中国公民买房 华人聚州长家门口抗议
特朗普:若不在美制造iPhone 须缴纳至少25%关税
通过数据分析,网友们发现全国地铁公司负债已超4万亿
台湾国防部长:相信美国对中国犯台企图仍具威慑
特朗普与哈佛大学激战正酣,世界多地开始"抢人"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iPhone将涨破3500?分析师示警"美国制造"代价超惊人
哈佛外籍生禁令"扫到比利时公主",王室回应了
今年最窒息新闻:一位脑死亡女性被要求必须分娩
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楼盘被控贪污造假 10人被拘捕
哈佛医学院盗卖捐赠尸体案 停尸房经理等8人认罪
兴奋剂"自由"?特朗普儿子投资,美将举办"鼓励嗑药"运动会
美国的股市,日本的债市,中国的楼市
史无前例的“校园餐”反腐,来了
买卖股票时机"恰到好处",美政界多人涉嫌内幕交易
特朗普支持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你是间谍吗?这句玩笑话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德国之声 2023-07-03 08:07:10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反间谍法》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南德意志报》就欧盟峰会声明评论说,欧盟特别是德国原本可以在面对中国时更自信。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记者从深圳发回的报道写道:"不久前又发生了一次。我请一位中国邻居吃饭,之前有几次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她看上去很开放,也在加拿大和伦敦留学过,在深圳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我们在Mika选的一家意大利餐馆,讲述了我们各自的生活,然后她问我说:'你是间谍吗?'"

作者写道:"要是过去,我可能会被披萨饼噎住。但现在我认识中国人的时候,几乎可以预见到会被问这个问题。自从2021年来到中国为《新苏黎世报》报道技术为主的内容以来,我已经听过太多次这个问题了。"

文章写道:"在习近平的中国,最晚从7月1日开始,即便是这样一句玩笑话也可能很快变成一场噩梦。"

"因为严厉得多的反间谍法生效了。…正如在中国常见的情况那样,法条既宽泛又模糊。…如果外国记者与中国信息来源见面,是否也属于法条范围之内呢?"

文章写道:"无论如何,有关部门有了巨大的施压空间。当然,他们不需要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为所欲为。然而,即便是独裁者也往往会寻找合法化的外衣。"

文章引述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中心(Merics)的分析,认为这是针对外国记者、学者和咨询顾问发出的信号。

文章写道,在习近平治下,国家安全成为一种执念。而人民群众要成为国家安全的保障之一。"在深圳地铁,大喇叭里每隔几站就呼吁大家警惕。许多公共场所都悬挂着相关的海报。"

文章写道:"为外国驻华通讯员负责翻译和调查的当地雇员早就受到更大的压力。如今,社会气氛可能会更不舒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候,他每次都问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他才发现,他们是认真的。

文章写道,中共一份泄露的"九号文件"中提到七条错误思潮,除了宣扬西方宪政民主之外,还有一条是宣扬西方新闻观。

"对党来说,中国媒体不单是喉舌,还是眼目。也就是说,通过内部渠道反映政治和经济现状,尽管有审查,但至少党的官员要信息灵通。"

"中国媒体的外国办公室也为党通过内部渠道提供信息。新华社甚至长期为党国在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发挥代表处的作用,比如在此前殖民地时期的香港,英国当时拒绝接受在那里设立正式的代表处。"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中国人只知道在中国新闻是怎么运作的,那他大概自然而然的会认为,记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以某种方式服务于本国政府,无论是作为信息员还是间谍。"

文章写道:"未来数月或可看出,更严厉的反间谍法对外国通讯员在中国的报道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去风险责任由经济界承担

《南德意志报》题为"敢于更自信"的评论写道:"欧盟国家与政府首脑周五的峰会声明中尽管首次提到'去风险'作为关键词,针对'对中国单方面的战略依赖'达成一致,但政治领导人的计划听上去既无紧迫感也无具体内容。德国总理肖尔茨(社民党)强调,去风险的主要责任是在企业,企业还有'几年时间'落实。具体是哪些领域,以及未来供应链、投资流的中国比重要降低多少,布鲁塞尔都没有作出规定。"

评论认为:"如果政策如此模糊,而去风险的责任又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界自身承担,那对北京来说很容易。毕竟大多数欧盟企业总裁在中国所看到的风险要低于欧盟政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