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认为,在瓦格纳事件之后,习近平仍然没办法彻底抛弃普京。他在这段关系上投入了太多,而且俄罗斯对中国仍然有用。但他们在西方引起如此多担忧的兄弟情可能已经到顶了。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习近平和普京的兄弟情可能已经见顶》,作者Ryan
Hass认为,在瓦格纳事件之后,习近平押在普京身上的赌注看起来不是那么稳妥了。习近平没办法彻底抛弃普京。他在这段关系上投入了太多,而且俄罗斯对中国仍然有用。但他们在西方引起如此多担忧的兄弟情可能已经到顶了。
作者指出,虽然长期以来都有迹象表明,中国领导层并非完全支持普京的战争,但在冲突之初,中国希望它能将美国的注意力从亚洲带走,而中国一直寻求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力。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相反,自乌战开始以来,美国及其亚洲盟友在中国周围建立了更强大的军事存在,如今在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方面也更加团结。普京一意孤行。
但中国现在意识到,乌克兰的持久战可能进一步威胁俄罗斯这个伙伴国,并损害中国自身的外交政策议程。中国有理由在此前对战争原则的模糊表述上更进一步,利用自己对俄罗斯独特的影响力,敦促实现停战。
作者说,俄罗斯的问题也让习近平在台湾问题上的谋划变得复杂。乌克兰战争表明了两件事:只靠军事力量不能保证打胜仗;而打不了胜仗就可能招致领导层权力受到挑战。面对此等情形,通过愈发好战的举动引发台海战争,对习近平来说下场可能是灾难性的。
欧美人真的分不清中日韩台吗?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王毅有所不知,欧美人没有分不清中日韩台》,作者李濠仲指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青岛会"2023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的种族主义言论引起哗然,但是,他所谓"欧美国家分不清中日韩",若指的是欧美人对亚洲人的容貌辨识力不足,经验上或许如此(亚洲人对西方人不也是),但就欧美人对这三个国家的评价,其中差异化却早各有定见,甚至在近年因中国对台湾的压迫愈显台面化下,欧美人也渐渐进一步厘清了中国人和台湾人的不同。中、日、韩、台并没有如王毅所说,因为肤色、容貌近似,就造成欧美人的混淆。
文章举例说,今年初,盖洛普民调公司曾发布"美国人对中国好感度"最新调查,结果中国人在美国民间的声誉降到1979年(中美建交)的新低,好感度仅剩15%。且自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了38个百分点,有超过八成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有45%的表态是"非常负面",39%是"负面"。同一时间,美国人对台湾的好感度却又创新高,达到77%,是自1996年(第一次台海危机)后,历次追踪数值的最高值。中、台不只人长得像,连语言几乎都一样,但在美国人心中的评价却完全两回事。
此外,根据"YouGov评级"2020年所做"美国人最喜欢哪些国家?"调查,东亚方面,当时美国人对日本持正面观感有58%,对韩国持正面观感有48%,对中国持正面观感只有18%,和对俄罗斯(19%)、北韩(12%)的水准差不多。在这份调查中,不只没有如王毅所说"欧美人分不清中日韩",且真正被视为和中国一挂的,其实是俄罗斯和北韩。
作者说,即很多中国人移民美国,从来不是想靠头发染黄或隆尖鼻子变成美国人,他们寄望的是到了美国之后,可以藉美国的教育资源、法律保障、社会体系,得到一个更有尊严、人性的生活,他们根本不必"变成美国人",就能得到在中国所没有的人权、自由和平等。
中共军队会奇袭攻台吗?
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中共"惩越战争"─未来对台可能的用兵模式》,作者李志尧指出,中共政权素来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历次对外界用兵都牵涉到领土主权问题,如1950年的韩战及1969年的珍宝岛之战分别和美、苏两国正面交锋;1955年初的大陈岛之战,更是紧接在台湾和美国签订军事协防条约(1954年12月)之后;1979年2月的"惩越战争",则是紧接在越南和苏联签订军事同盟条约(1978年底)之后,显示中共对领土主权争议态度非理性且不可预测--不惜冒军事上极大的风险而孤注一掷。
文章说,综观中共对越南的战争性质上分析,毫无疑问这次的"惩越战争",基本上应当属于一种试探性及威慑性的有限战争,我们亦可由这次战争中北京领导高层的决策间,理出其对外用兵的行为模式--警告、试探、布局、攻击与和谈。目前中共对台军事施压是向美国想重返台湾意图提出警告,机舰绕台是试探台湾军方反应欲把台海内海化,显示中共正在为一场局部、有限、非核的战争预作布局。换言之,不管两岸最后会不会打,中共刻正依其惯采的用兵模式积极地经营台海这个战场。
作者认为,中共深知若欲使力量平衡发生决定性的改变,奇袭是主要的选项,大规模之奇袭一向是共军在开战初期的惯用战法,如1950年韩战、1962年中印战争、1979年"惩越战争"都是如此。假使中共决意对台动武,很可能会猝然发动奇袭,以提高武力犯台的成功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