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的这组照片让网友吵翻 到底是“废片”还是“大片”?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摄影这件事上,张秉政应该不只是业余爱好,更接近于专业人士。

近日,安徽淮北市摄影家协会顾问张秉政的一组摄影作品在网上引发舆论关注。

在这组名为《运河魅影》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张秉政拍摄了一些运河水乡风貌。只不过,网友最关注的就是这组照片普遍“高糊”。“抽象派”,“像我妈出去玩时随手一拍”……各种调侃、质疑层出不穷。

这些照片作为摄影作品,在今年6月入选了“运河中国”影像大展,而淮北市摄影家协会在7月9日微信公众号上公布该消息后,引来广大网友的质疑。

面对质疑,当事人张秉政在7月10日晚回应,表示入展的这几幅作品是今年在运河边拍摄的,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欢迎各位网友评说,这是健康的社会声音”。

01 当事人涉猎摄影已多年

以上六张照片,就是当事人张秉政饱受质疑的入选摄影展作品。

网上目前对于张秉政的《运河魅影》已经有各种吐槽和质疑。那么专业人士到底怎么看这组照片呢?《新民周刊》为此采访了两位专业摄影师。

其中一位表示,就这些照片看,并没有广大网友说的那么不堪。“首先这些作品肯定是相机拍的;其次,如果是晚上手持相机,确实很容易拍成高糊,但是在白天想用相机拍出这样的效果,从技术上看,也不是随便就能拍出来的。”该摄影师认为,张的作品并非获得了什么重量级奖项,只是入围了一个摄影展。“摄影展有近百件作品,也许策展人是为了展览的多样性而选择了这组照片。”

另一位摄影师告诉《新民周刊》,网友的质疑有一定道理。“再怎么运河魅影,也不可能拍个花都是糊的。”这位摄影师从技术层面提出了他的猜测:可能这位老师之前拍摄时调慢了快门速度,然后忘记调回正常,无意中拍下了这几张照片,事后觉得还不错,就投稿参展了。

淮北摄影家协会推送文章显示,张秉政是淮北师范大学原学报主编兼校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文化学者。中国高教摄影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淮北市摄影家协会顾问。

文章特别提到,张秉政的摄影作品及理论文章获2006年、2008年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金像奖,安徽第十七届摄影金奖,2012年再获中国摄影教育最高奖“红烛奖”。

张秉政出生于1947年,今年已经76岁。

另外有资料介绍,张秉政从事新闻学教学研究之余还喜爱摄影,近年来在《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摄影世界》《人民画报》等报刊上发表摄影作品数百幅,数幅作品在全国性影赛上获奖。2001年开始从事摄影教学,发表摄影学术论文数篇。

从这些迹象看,在摄影这件事上,张秉政应该不只是业余爱好,更接近于专业人士。

《新民周刊》找到了一些当事人此前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与本次“高糊”照片相比,看起来显得更“正常”一点。

至于这次拍摄《运河魅影》,张秉政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想要用这种方法表现运河流动、朦胧和模糊的美。

02 “高糊”作品入选,没有收到投诉

此次张秉政入选的“运河中国”影像大展,由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杭州市委宣传部、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等单位主办,大运河摄影发展联盟、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暂名)筹建办等单位筹办。

从主办方等单位来看,该摄影展的规格算是比较高的。在如此正规的摄影展上,出现在普通人看来是“高糊”“虚焦”的摄影作品,引发争议也就不奇怪了。

此次摄影大展其他作品

已有公开资料显示,该影像大展于今年1月开始征集,3月31日截稿,面向广大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投稿数量不限,拍摄器材不限,单幅或组照不限。作品必须反映大运河沿线的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区的自然生态、人文变化和文物保护等相关内容,不排除用艺术手段进行创作的作品。

据主办方之一中国摄影出版社介绍,“运河中国”影像大展及文献征集共收到有效来稿11896件(其中静态影像11955件)。4月14日,在杭州运河辰和博物院有限公司举办了评选活动,经评委会研究,产生了100件拟入选作品。主办方根据中国摄协的相关规定,于今年5月4日至5月8日进行了公示。

此前,中国摄影家协会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公示期的时候没有收到关于(张秉政)这六幅作品的投诉。到目前为止,没有接到投诉邮件。关于作品的评选,我们是由5位评委共同评选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摄影大展另一幅获奖摄影作品的作者今日(7月11日)在社交平台个人主页发声明称,申请放弃自己的获奖资格。

有摄影师放弃“运河中国”摄影大展获奖资格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

这位摄影师表示:“面对《运河魅影》这组技艺高超的摄影作品,我自知自己艺术成就不足,不配与之共同获奖,所以宣布取消我的获奖资格,退还奖金,销毁证书,以表有愧自己这些年对于摄影艺术与审美的理解!”

张秉政的《运河魅影》,究竟是“高糊废片”还是“艺术大片”?面对越来越多的舆论质疑,有网友认为主办方应该作出详细的官方回应。只有这样,才能打消公众的疑虑。

就在7月1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另一位工作人员公开回应称:“这是经评委投票评选出来的。艺术的东西,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不理解作品,很正常。”工作人员强调:“慢慢理解吧,这都是个人创作的自由。”

这组照片,你怎么看呢?

前后左右 发表评论于
艺术,应该允许多样性
OldPortland 发表评论于
Belongs to the evil forces of the industry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眼晕
X723 发表评论于
退休教授得了老年性怕森金氏症,拍照片時一直在手抖?這是在愚弄觀眾!
东西风 发表评论于
美游子2000 发表评论于 2023-07-11 07:40:51 老教授大概眼神不好,这类模糊图像对视力正常的人来说是种torture。不过真有本事如莫奈一样,老年眼神不好,照样画出风靡世界的模糊池塘。
=====================

莫奈当年也被人骂得很惨,“印象派”作为贬义词是用来讽刺这帮画家的,后来人家悻然接受这个名字成就了西方美术史的一大门派。
老教授应该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拍法,国外已经有人这么拍了,主要是靠移动相机来表现出一种动感,不容易掌握的。个人很喜欢那张船和粉红色花的照片。
seator 发表评论于
看着都不咋地啊
jiujiujiujiu 发表评论于
艺术是个筐,啥都可以装。所以是洗钱和行贿人士最爱
pellegrino 发表评论于
这组照片没有问题,现在拍照,不拍糊容易

最后哪个蹭热度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敢公开,真是彻底失败者
北美游子2000 发表评论于
老教授大概眼神不好,这类模糊图像对视力正常的人来说是种torture。不过真有本事如莫奈一样,老年眼神不好,照样画出风靡世界的模糊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