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周一(7月24日)召开会议,研判中国经济形势和对策。 (美联社资料图片)
这两周中国政府提振经济的措施层出不穷。就在上周,中央政府先是在周三(7月19日)连出十一道文件,称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紧接着在周四,国务院又公布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三十一条”。本周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更是亲自主持,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根据中国官媒新华社的消息,周一的这次会议主要认为,中国经济依然是长期向好,目前处于曲折式恢复的过程中。但同时也指出,中国经济现在主要是内需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多,外部环境复杂。
政策“翻烧饼”
会议虽然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但也指出了目前经济主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向。
目前身在美国西岸的资深财经评论人士、前凤凰网“十大最有影响力名博”之一的蔡慎坤似乎对会议本身就期望不高,“最重要的问题是过去这几年以来,人们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你这个政策又不断地翻烧饼,谁也不知道你下一步在干什么,政策上没有连续性。”
2020年以来,以蚂蚁金服上市计划在最后一刻被叫停为标志,中国政府先后对民营企业进行了几次重大的管控行动;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复苏乏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政府的官员们来了个180°大转弯,多次提出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并出台了不少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
2023年7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上,蚂蚁集团的标志。(路透社资料图片)
身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民营企业家胡力任所处的中国民企企业家圈层情况也相似,他告诉记者,“没有一个人对中国经济还有信心,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政治没有信心。”
实际就在周一的政治局会议前,上周五(7月21日),习近平还主持了另一次经济会议,当时是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在那次会议上也强调了,要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但他同时又说,要强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言下之意,习近平并不认为过去主导中国经济政策的政治方向有任何问题。
但蔡慎坤认为,现在大家期望的正是改变这种政治方向,因为企业家们主要就是觉得在政治上不安全,“直到今天,大家并没有看到他有在政治上纠错的勇气;你不在政治上纠错,光在经济领域小打小闹,根本解决不了经济面临的严峻问题。”他指出,核心的问题是产权制度,“要明确如何保护现有的私有财产,以及保护民间的投资热情。”
内需不足
周一政治局会议把内需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内容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国内需求不足”。
胡力任认为,这种提法反映出目前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就是他对外贸已经没有信心了,他也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外贸已经完蛋了。”
据7月中旬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算,中国今年6月出口同比减少12.4%,进口下降6.8%,是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这实际是延续了5月份的巨大跌幅。而如果把时间拉长,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但这个增长率是疫情爆发以来最低的数据。
胡力任之前在国内经营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他的客户多数是沿海地区与外贸衔接的大型制造业企业,目前这些企业都面临着困境,“就是海外的大公司,比如三星,这些企业给这种大公司做OEM(代工生产),现在这些上游企业跑掉了,这些企业也就完蛋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胡力任认为,内需不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老百姓缺钱,老百姓的经济被房地产业所绑架,实际也不敢消费,“前几十年的房地产业把今后几十年的房地产业红利都已经消耗掉了。”
“房住不炒”没了?
对周一政治局会议上发布的消息,有网友还敏锐地发现,中共高层领导近年以来第一次在谈及房地产业的时候,不再提“房住不炒”的政策,而是强调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处于危机当中,外界似乎已经有了共识。有民营企业家评论说,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民营企业家还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法新社资料图片)
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业近几年一直在下滑。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恒大上周公布的业绩显示,该公司两年净亏损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高达2.4万亿,全网震惊。
中国房地产业处于危机当中,外界似乎已经有了共识。蔡慎坤分析说,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业口径的微妙变化可能预示着政策上的转变,“很有可能取消过去多年的房产限购政策,我估计除了一线城市保持限购政策外,其他多数城市估计都会取消限购。”他补充说,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取消入户限制,这实际就是在抢人头。
与此同时,会议上再次提到要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周五(7月2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要吸引民间投资,引起广泛关注。有不少舆论认为,这一波城中村改造主要就是为了吸引投资,刺激低迷的房地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城中村改造在近十年前的2014年,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时期,就曾经推动过一次。但近十年后,再次推动“城中村”改造,能否成为提振经济的利器,外界有不少质疑。蔡慎坤就认为,这种做法对经济的提振效应不会很大,“(项目)投资太大,而且没有企业能真正完成艰巨的投资任务,除非中央这次有特殊的倾斜政策,允许他们通过大规模发债,然后把钱投向这些城中村的改造项目。”
胡力任则指出,目前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城中村已经所剩不多,除了一些旧区改造还有可为,对整体经济也不会有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