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国内旅游行情逐渐火热,特别是进入暑假旺季,前往旅游热门地云南的游客大增,但随之而来的投诉也不断出现。近日,关于云南低价团导游强制消费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云南官方也随即展开了严格的整治行动。为什么云南游今年来会成为投诉热点,背后到底存在什么原因?上游新闻梳理权威报道,对此进行了调查。
近期云南导游恶劣言行不断出现
近期,不断有云南当地导游的恶劣言行被曝光,多条消息登上了热搜。
今年3月,云南昆明一导游在车上私自卖土特产,游客没有买,导游在大巴车上讲故事的时候暗讽游客是狗,一名河南小姑娘回击了一句,导游冲上来就要动手。当地文旅局随后回应称,执法支队已经介入核实处理。
同是3月,在丽江,由于游客不买东西,一名导游在大巴上威胁侮辱游客:大不了老子不干了,我卖车卖房卖土地,都要和你干到底……
7月8日,云南昆明一游客称,遇到一导游在车上豪横发言:云南之所以有负面曝光,皆因为游客的不诚信,才导致导游绝对的不道德。当事人介绍,因为旅游团的价格不高,所以剩下的钱必须要去购物,并且要去指定的翡翠珠宝店,才算“诚信”。导游希望游客不要拖他业绩,并当场进行登记,称不想去的可以滚下车
。
今年7月12日,有游客发视频称,遭云南导游强制消费,还被质问“你是不是人”“你还来挑衅我”……
7月20日,昆明一辆大巴车上,导游一上车就对游客说:“跟我走是一定要买东西的,放心不会让你倾家荡产的。如果不跟我走的,我现在立马将行李舱打开,你们下车,我没时间等你们了。”在游客们的一致要求下,这名导游被撤换,行程得以继续。
7月27日,一女子在云南旅游,发视频爆料,跟家人参加跟团游,途中遭导游强制购物,并被威胁每个人必须买东西,不买就要被丢到无人区。视频中导游称“今天只要我在你手里赚不到钱,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还是在7月,一位新闻从业者爆料,因为持有记者证被云南旅行社客服建议不要跟团。此后,昆明多个当地旅行社客服工作人员接受咨询时均表示,不接受记者以及律师跟团。
曾有导游靠返点一个月收入五万
在上述多个低价团强制消费的案例中,导游往往是最受抨击的角色。被曝光举报的案例中,有多人被吊销导游证或正在接受调查。为什么重罚之下,不断有导游诱导游客“强制消费”?这不得不先从导游的收入构成来谈起。
丽江客栈协会副会长、丽江新媒体协会会长缪立伟接受媒体采访称,当地很多导游没有工资,五险一金也没有,收入完全靠带团时“业绩”。
目前,导游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带团补助和佣金,对于没有基本工资的兼职导游和自由执业导游来说更甚。某旅行社店员向记者诉苦:“因为本身收费就很低,(导游)必须得从其他渠道把这些钱挣回来,要不然也没法生存。”也就是说,团队游中游客们的购物消费数额,直接影响导游佣金多少,与导游的收入挂钩。
云南当地导游小利(化名)从业已10年。她说,长期以来,由于旅游市场管理不规范,很多导游习惯于推荐消费。“因为诱惑的确很大。”有些靠提成吃饭的同行靠购物店的返点,一个月最多能挣到50000块钱。
她告诉媒体记者:“正规旅行社给导游是有基本工资的,每带一天团还会有补助,像我的话旺季比较累时一天补贴是500元,淡季时一天300元,这些基本就是我的主要工资构成。”一旦政府出台举措严管,他们这种正规旅行社的导游影响不大,但对有些靠提成吃饭的同行来说确实遭受了不小打击。
云南资深导游小马哥认为,目前云南旅游的乱象,根本原因不在导游,违规导游应该处理,但治标不治本,解决旅游行业的问题,在于改变旅游行业内部的薪酬体系。
云南旅行社接外地低价团需先垫资
多名云南旅游从业者都谈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解决旅游行业的畸形利益链。
缪立伟认为,全国旅游市场有一个不合理产业链,云南低价团的产生,云南以外地区的组团社有很大责任。他认为,在这个链条中,真正赚钱的是组团社,外地的组团社把钱赚走了,然后压低价格发给云南的旅行社。比如,游客花5000元报上海的纯玩团来云南旅游,交到云南的旅行社,可能就成了3000元的购物团。外地的低价团还会“转卖人头”,当地收1500元/人,到云南的地接社,可能连500元都不到了。
今年6月5日,有网友在网上发视频曝光,云南一旅游团的女导游让游客购物,并大放厥词怼游客,引发关注。经过查实,昆明文旅局表示,拟对涉事导游人员马某梅作吊销导游证的处理,对委派导游的云南奇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将在进一步调查核实涉嫌违规经营行为有关证据后严格依法处理。媒体深入调查发现,外地组团的是北京兴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该旅行社注册资本金为100万元,但社保人数为零,且过去半年已经被北京市文旅局处罚三次。
有旅游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旅行社就是典型的低价团组团社,靠低价吸引游客参团,再将游客“卖给”云南的地接社,地接社为了挣钱,就会拼命增加购物点,敦促游客购物消费。
小利坦言,曾经很多外地组团社推出低价团,最离谱的是打出“1元游云南”甚至零团费的旗号揽客,这种情况下云南这边的地接社要是接了这个团,就要先自己垫上每人至少2000元或3000元的地接成本,用于住宿、门票、交通等方面的花销。这个时候,带这种团的导游就有非常大的“动力”强迫或诱导客人消费、购物。
▲警方破获旅游低价团大案。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屏
有旅行社70%的收入是购物返款
我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而事实上,低价团陷阱并不少见。导游或旅行社与商家勾结,先强制、诱导游客消费,再从商家获得大额返点,这是低价团运行的基础,也是被人们诟病最多、政府有关方面打击最严厉的地方。
2018年5月,云南昆明警方对当地一家经营不合理低价团,涉嫌违法犯罪的旅行社进行了查处。从查证信息看,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缪立伟和小利所描述的情况。
记者从被调查的昆明仟悦旅行社的账目中,获得了一名该旅行社导游的收入明细,这张明细表显示,这名导游一年带了49个团,收入高达60余万元。
警方介绍,在低价团的运营模式中,最关键的有四个环节:上游的组团旅行社,负责在游客居住地推广产品,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产品来吸引游客;组团旅行社将这些游客交给旅游目的地的地接旅行社来负责具体的行程;地接旅行社承担游客出行的大部分成本,并在设计游客行程时,安排多个旅游商品购物店;导游引导游客进店消费;地接社(导游)从购物店收取回扣,来弥补自己的成本并获得利润。
此次涉案的昆明仟悦旅行社正是通过这样的模式来获得自己的主要收入。该旅行社工作人员张某承认,该公司70%左右的收入靠进购物店的返款收入,然后有一部分是正常的团款收入,有一部分是游客的自费项目及其他收入。
在一张昆明仟悦旅行社某旅行团的单团核算单上记者看到,一个没有一分钱团款的零元团,竟为旅行社带来了36万余元的利润,全是购物返款。
▲涉案旅行社70%左右的收入,靠游客进店销售的返款收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屏
买珠宝玉石返款比例高达85%
在购物环节,导游会要求游客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如购买各种工艺品、茶叶、珠宝、玉石以及观看有偿的表演节目等等。各个消费门店对导游都有返点,在低价团的操作模式中,不同品类的商品,返款的比例也大不相同。云南资深导游小利坦言,各个商品中,珠宝玉石类返点最高。
警方透露,被调查的昆明仟悦旅行社,曾经组织一个团进了两个珠宝玉石店,一共买了57万多元的东西,购物店返还的是49万多元,返款比例高达85%。
办案民警称,这些购物店的东西,价格虚高。此案中大约买一万块的玉石,涉案购物店就要把八千到九千块钱返给地接社,这说明这块玉石就算打一折或者两折卖,它也能赚钱。
案件调查过程中,民警查获了仟悦旅行社的大量账目与单据,证据显示,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里,昆明仟悦旅行社从各个购物店获取暴利一千余万元。
为云南方面提供旅游的人头,外地旅行社也有利益。警方查实,北京某旅游企业工作人员赵某某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昆明仟悦旅行社组织了大量低团费甚至免团费的游客,而每向仟悦旅行社输送一名游客,他个人就能获得50至200元的人头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仟悦旅行社法人毛某某通过个人账户,向北京组团社赵某某、深圳组团社李某某的个人账户,累计打款130余万元。
此案中,有31人受到律惩处。
▲河南媒体暗访了解到,游客买翡翠返点最高。 图片来源/视频截屏
河南广电记者的暗访也证实,在旅行社和购物店合作的商品中,翡翠是最主要的获利点。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透露,游客购买一万元的翡翠,他们可以拿到68%的返点。云南一家旅行社则称,卖出一件10000元的翡翠,导游加司机加旅行社等环节的总提成,甚至能达到85%,其中导游最高可以拿到20%。
最新举措:不许旅游团带游客进店
由于近期云南导游多次威胁游客、强制购物的新闻密集出现,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这也引起了云南省文旅部门的关注。
据顶端新闻报道,云南省目前正在掀起一场“低价游”整治风暴。多位云南旅游业资深人士称,云南省近日开会要求,严禁旅行社、导游在行程中安排团队购物。7月29日,一位云南州市文旅局长告诉记者,关于取缔“低价游”、整顿购物店,该市正在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做,但未透露更多信息。
作为旅游大省,云南时常传出与旅游相关的负面新闻。业内人士认为,低价游是这一情况的根源,也是畸形的市场现状。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云南省7月20日之后陆续部署,关停不合理的低价团、整治购物店,并在各州市开展执法巡查。“云南一直在整治,但这次确实力度很大。”多位在云南景区经营街铺的人士向媒体记者证实,当地近期确实有不少购物店被停业整顿,这些购物点多存在跟旅行社合作,引导游客进店消费,并给旅行社返点的情况。7月30日,云南省市监局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12315的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没有接到通知说关闭所有购物店,不过最近云南省在整治低价旅游购物团,相关店铺可能会受影响。
云南省文旅局综合执法监督局工作人员透露,当地已经不允许旅游团带游客进店购物。“凡是有购物的旅游团,我们都停掉了。”多家开设有云南旅游线路的旅行社对媒体表示,7月20日以来旅行社已接到通知,停止执行云南“低价团”产品。“通知说要整顿百日,什么时候复团还不知道。”
7月25日,云南省长王予波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称,要坚持“游购分离”,坚决整治不合理低价、强迫购物等市场乱象。深挖根源症结,拿出有用管用的应对之计和治本之策。从根子上规范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执业行为等。
严打低价游受到业内人士欢迎
作为旅游大省,云南旅游目的地众多,几乎每一个目的地都各有特色,而且云南有大量的民族特色产品,有良好的购物条件。长期以来,云南旅游多次因为“低价团”“黑导游”“强制购物”等引发公众关注。实际上,该省一直在对这些旅游乱象整治。早在2017年,云南就曾禁止“不合理低价游”,规定违规者将上黑名单。实际上,就在当年3月27日,云南省已经发布了《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该措施规定,取消旅游定点购物,严禁变相安排和诱导购物,并严惩针对旅游者的欺诈销售,也就是所谓的“游”、“购”分离。2018年,针对“不合理低价游”问题,时任云南省长阮成发曾做出多个批示,云南也出台了治理措施。
云南资深导游小利称,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整治,目前云南的旅游环境已经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不少有不良行为的购物店因此关了门。
针对前段时间发生的“记者律师不能报团”的情况,7月20日晚,云南省旅行社协会发布了《给关注和厚爱云南旅游朋友们的一封公开信》,信中提到“随时欢迎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朋友时刻参与对云南旅游的监督”。
对这次云南文旅部门展开关于低价团的整治,不少旅行社经理表示认可。有人指出,长期以来,小型旅行社用“低价团”模式来劣币驱除良币,大型正规旅行社不得不在价格上做出让步,这不利于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有旅行社经理认为,长期靠低于收客成本的模式做旅游生意不可持续,这次整治也是在倒逼旅游行业转型,用优化游客体验而非打低价的方式赢得消费者认可,有利于云南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云南省旅游形象。
缪立伟更是明确指出,低价团这种不合理的产品就不应该存在。“如果低价游愈演愈烈,它就变成诈骗了。”对于云南旅游的未来发展,他认为应该优化旅游产品,加强正面宣传。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全面恢复,自由行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逐渐增大,低价团的生存空间将被不断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