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的寒流不止在日本,也在中国
文章来源: 钛媒体APP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再过 50 年就没有日本这个民族了,因为日本民族现在出生率已经太低了!”
788万!这是今年的预测新生儿数据,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941年的出生人数。而那时是什么情况:战火纷飞、全国人口基数只剩4亿、百姓流离失所、瘟疫横行,有病难医、所有人朝不保夕......
在那样艰难的年代,出生率甚至都比现在要高,当然出生率低也意味着,结婚率低,今年520当天的结婚登记数量平均下降了30%,以此推断,2024的新生儿不会高于650万。那么到明年,中国将会正式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生育衰退国。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了呢?也许你可以从下面的这段话中有所感悟!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在关系和体系之间,选择了佛系;在中悲、大悲之间,选择了我佛慈悲;……
这些也许就是当代年轻人目前的生活状态,“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低欲望社会”。
在“低欲望社会”中,社会生育率会持续降低,大多数的人不想再担负生育、养育的责任,年轻人不愿意吃苦和承担风险,买房意愿下降,对于车和奢侈品嗤之以鼻以及对周围的一切都提不起任何兴趣。
而目前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几年前就达到了2.4亿,独居成年人超7000万。几年后,这个数字只多不少,也就意味着以后在大街上遇到五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是单身。
这些现象都让我们联想到了日本的社会发展状态。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的今天,很可能成为中国的明天。今天日本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很可能就是大家下一代的预演。
最先提出“低欲望社会”观念的是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的大前研一,他也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
大前研一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社会就出现了一种消费低迷现象”,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低欲望社会”。
01.
持房率上升,年轻人却无房
日本是个人持房率很高的国家。根据1983年的统计,三十多岁两人以上的家庭,持房率超过了50%,四十多岁的持房率超过了75%,五十多岁的持房率超过了80%,六十岁以后则达到了90%。到2012年,两人以上的家庭持房率达到了81.4%。
与整体持房率不断提高相悖的是,日本年轻人的持房率却有下降趋势。比如从1983年到2008年,30岁到39岁的持房率从53.3%降到了39%,不满30岁的持房率从17.9%下降到了7.5%。究其原因,除了“低欲望”的心理状态以外,还有日本社会整体薪酬多年未上涨、非正规雇佣(临时工、灵活就业等)越来越多等因素。
不拥有住房的做法是适合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因为年轻人随时都有被公司调离现有工作岗位或主动辞职更换工作的可能,一套住房很可能成为累赘。但与此同时,选择“不拥有”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低欲望社会愈加深化。
02.
低生育率的困境
对20世纪的企业来说,成功的关键就是“人、物、钱”。但时至今日,物和钱都已经不是问题,稍微像样一点的项目,都不缺风投跟进,只要有钱,专利使用权等等都可以买到。所以,对身处21世纪的大家来说,事业成功的关键就是“人”。
但问题也正出在人上面,日本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出生率下降、人口日趋减少的问题。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西方国家愿意采取接纳移民等方式来增加本国人口,东方国家却因为更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等原因,一般不愿意接受开放的移民政策。
于是只剩下努力提升人口出生率这一条道路。但是,在低欲望的社会里,想要实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根本“不想承担责任”。他们进公司也不想出人头地,将结婚视为重荷,将买房贷款视为一生被套牢,生孩子更是给自己找麻烦。
面对这样的一人群,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他们提高生育意愿呢?于是,就出现了政府面对人口减少的趋势束手无策的现象。这个问题,目前在我国也已经出现。
03.
人才培养、教育方向
而在人口的竞争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顶尖人才的争夺,二是拥有大量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相对应的,教育也应该在这两个方向上做出努力。
一是“顶尖人才”的培养。日本在教育上不应再量产均质人才,而必须培养能挑战世界的杰出人才。
二是职业劳动力的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向德国和瑞士等国家学习,降低大学录取率(这两个国家的大学录取率都在四成左右),其他学生可以从高中时代直接迈入职业院校。(目前这条政策,我国也正在推行。)
在这本《低欲望社会》提出了“低欲望社会”的社会概念,并提出了对此的思考:身处于“低欲望社会”,国民与企业应该如何从规则制订与全社会互动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也同时要引发大家对于目前中国社会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