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失业比率“东升西降” 华人赴美求职眼高手低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寻找工作的中国年轻人参加北京举行的一个招聘会 (2023年2月16日)

从北京和华盛顿分别传出的最新经济数据凸显了所谓的“东升西降”,尤其是在就业市场: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就业报告,过去三个月美国全国的平均失业率降至3.5%,创下50多年来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的最长纪录。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数据则显示,全国城镇失业率为5.3%,而16至24岁青年的失业率为21.3%,创历史新高。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张丹丹的研究,中国全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实际高达46.5%,高于官方数字的两倍多。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美国,希望能够在这里分到一杯羹,甚至闯出一片新天地。那么,他们都如愿以偿了吗?

机遇与挑战并存,心态决定成败

加州作为美国华人最多的州,华人在就业市场上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对不小的挑战。在洛杉矶华人聚居的蒙特利公园市,诚信职业介绍所老板陈米米(Mimi Chen)表示,她从事职业介绍工作已有14年。她每天都会向前来找工作的人推荐岗位,她强调,美国就业市场环境并未改变,就业者的心态需要改变。

陈米米表示,她现在每天都收到十几个不同工种的招工需求,她还提到最近为农场招募种草(大麻)工人。她说,在美国没有无工可做的情况,每天都有许多工作机会。

“我现在接触到的新进来的大陆人很多好高骛远,又想挣大钱,又不想干活,不懂英文、没有学历,什么都不是,这些人在中国都混不下去,是混混,想来这儿一口吃个胖子或一劳永逸,但美国并不是遍地黄金,美国不能养活你,你想赚钱就要吃苦耐劳,如果抱怨这里挣不到钱,你可以回家,”陈米米说。

陈米米称她现在每天收到10几个工种需要工人,上周刚送了几十个人去农场种草(大麻)。“在美国不会没有工作可做,每天都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像我今天收到的餐馆招工,一个月3000多美金,合2万多人民币,中国大陆的本科大学毕业生都赚不到这么多钱,而走线(偷渡)来美国的大陆人都能赚这么多。我接待过欧洲和英国来的中国客人,他们说在美国赚的钱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消费也不高,很多人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能力问题没赚到钱,我认为他们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用感恩的心在这里生活,才能赚的更多,走的更远,”陈米米告诉美国之音。

陈米米提到,她以前接触的中国客户大多拥有学历和技能,还有一些五六十岁为了孩子来美国的父母,他们大多很务实。而现在来美的中国人中缺乏真正有实力的人才。

“我以前服务的大陆客户都是高技能高知识的人,现在的人都是眼高手低,他们找工作没有思维和方向,我需要根据情况发相应的工作来引导他们接受,因为在哪里工作都不容易,很多大陆没来的人批判这些人(走线)为什么要背叛中国逃往美国,当然是有利益才会来,就像大家都说‘奸商’一样,肯定是为了利益才会去做一些事。他们(走线)也一样,冒这么大风险是因为愿意为这些机会付出代价,”陈米米说。

在洛杉矶华人社区,于海伦(Helen Yu)是一位为华人提供住宿和职业介绍服务的老板。她表示,进入2023年后,来美国的人数和速度明显增加,专门为华人服务的职业介绍所生意大受欢迎。她强调,虽然她已经退休两年,但仍免费帮助前来的人介绍工作。她指出,尽管有些人认为在美国找工作不易,但多数人表示不可能回国。

“我接触的人里80%的人都说不可能回去,只有20%的人抱怨说这边不好找工作,要回去(中国大陆),但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一个人离开美国,除了被遣返的,”于海伦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说。

跨国求生路:中国移民的奋斗与希望

周彤,26岁,来自中国河北省邯郸市,在中国时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持有教师资格证,是一名“编制内”老师。半年前,她的父母帮她申请来到美国,如今在加州橙县一家华人按摩店工作。

周彤的家庭情况颇为特殊,她家有4个兄弟姐妹,在大学时,父母因生活艰难前来美国谋生,留下她们在中国。她的男朋友失业后也决定冒险来美国。

“我们家兄弟姐妹4个,上大学的时候父母就离开我们来了美国,因为家里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孩子。我男朋友此前在河南省的一家矿山机械公司工作,但公司倒闭后失业。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逐渐严峻,特别是生产行业,维持生产线运转已变得异常困难。面对政府的限制,矿山业务政府说关就关,订单减少,机器难以销售。男朋友父母年纪大了都是他哥他姐轮流管,签证也办不下来,于是2个月前他铤而走险,走线来了美国,而我在父母申请之后已经拿到了绿卡,”周彤说。

在美国的前半个月,周彤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语言障碍和陌生的环境使她感到困惑和失落。她曾是一名老师,但在美国语言不通,想要找到与之接轨的工作并不容易。

“刚开始心理落差挺大的,害怕外出,因为美国人普遍开车,而我不会开车,感觉自己成了异类。走在路上感觉所有人都在看我,跟看怪物一样,心理很落寞。找工作也是到处碰壁,经过考量都不合适,只能是先以经济为基础,挣钱生活。我看到过最合适的一个工作是纽约的蒙台梭利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天工作8个小时,每小时15美金,不包食宿,算下来一个月工资刚够付房租,所以就没去,”周彤告诉美国之音。

周彤认为,美国是一个没有滤镜的国家,环境较好,她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她发现,美国的教育方式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老师只需专注于教学,而不需兼顾其他任务。她认为,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学习,而美国更强调素质教育,鼓励孩子融入大自然。虽然周彤的男朋友不希望她工作,但她坚持认为两人共同工作效率更高,能够更快地积攒财富。她们的未来计划包括购车、购房,还有将男朋友的父母接到美国。

张帆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今年35岁,在2023年5月,她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持旅游签证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国内的时候我在东海县开了一个服装店,做服装生意,疫情开始后商店开始走下坡路,后来倒闭了。我老公在房地产公司有固定的工作,本来还能指望他,但疫情中也面临倒闭,即使我们夫妻俩都在努力挣钱,也难以应对家里的各项开销,如房贷、车贷以及两个孩子的学费,”张帆说。

失业后,张帆面临着没有文凭的困境,而自尊心却成了她寻求工作的障碍。她坦言,每当遭遇拒绝,她都感到无法承受,这使她在小城市几乎找不到工作机会。因为满大街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自己的处境更加不容乐观。

“我在这边(美国)没有工作经验,语言不通,不知道应该从事何种职业。而且,我有一个13岁的大孩子和一个6岁的小孩,放学时间早,按时上班非常困难。因此,我在东洛杉矶大学(ELAC)报名秋季学期的语言课程,虽然没有学分,但我希望先从学好英语开始,”张帆告诉美国之音。

徐女士的故乡是中国北京市房山区,在2022年初,她带着来自中国移动房山门店的后台数据分析经验来到了美国。她的决定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她的丈夫是佛教徒,而他们因为在宣传佛教方面受到北京市政府的压迫而决定远离故土。

在中国,徐女士和丈夫都在国有企业工作,享受着舒适的工作环境。然而,丈夫因政治原因被捕后失去了工作,为了保护下一代的未来,他们决定带着家人前来美国。在新的国度,他们面临着巨大的语言障碍。虽然年岁已高,英语水平有限,他们付出了很大努力,可是在刚开始的一年里,徐女士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中国国企里面工作都管饭,单位有食堂,工作环境很舒服,在这边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语言,我们年龄大了,上学时也没好好学英语,加上这么多年没用过,先生在外面跑车,房东看我有学历,帮我找了一份会计助理的活,但华人老板普遍给的工资太低,用人又狠,经常加班不给加班费,还克扣小费,想着干几年积累点经验再去别的会计事务所工作,好在做办公室比去仓库轻松多了,至少不会风吹雨打,”徐女士说。

吕宜轩原籍山东省青岛市,在2011年36岁时独自一人来到美国。当初,她认为在美国找工作很容易,无论是否懂英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初来乍到时,由于没有社会安全号,吕宜轩只能从事给现金的工作。在一个华人家庭照顾一个四个半月大的小女孩,在美国当月嫂薪水很高,后来掌握英语之后她在华人区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助理。

“周围和我一样的妈妈很多,有些妈妈带着孩子都能找到工作维持生计,中国国内工作环境很‘卷’,因为认识到自己在国内的生存状况,我知道我不可能回去,在这里适应新环境并不困难,”吕宜轩说。

在中国时,吕宜轩曾在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上班。然而,她性格单纯,不善于人际关系,不会阿谀奉承,因此在这样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难以立足。她回忆起2011年,她的大儿子当时10岁,小儿子4岁半,大儿子即将进入中学,而后还要准备考大学。考入清华大学需要高达700多分的分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我不想每天纠结于破人破事,不知道领导的意图如何,工作环境太过复杂。来到美国后,我的工作变得简单得多,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复杂的事务。我只需专心做我的工作,过我的生活,没有人盯着你探究个人隐私,也没有北京朝阳区那种群众压力。这正是中美政治体制和文化差异所在,这种差异是中国永远无法学来的,” 吕宜轩深有感触地说道。

8月份的美国劳工部就业报告显示,工人平均每小时收入同比增长了4.4%,就业年龄美国人的比例达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自拜登总统上任以来,美国已新增了1340万个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长苏维思表示,美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经济带来的成果,重获信心,无论是在各类商店还是美发、美甲等场所。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华人新移民都表示,他们深有同感。

查看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