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当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消息一出
国内日料店
有的暂停营业、有的紧急改名
有的则第一时间公告:
食材不是来自日本的
国内商家光速“切割”日本水产品
据新闻晨报,临近中午,记者走进静安区湟普汇,有多家日料店在准备营业。
在二楼的平成屋,菜单上有刺生拼盘、烤三文鱼、三文鱼饭团、鳗鱼饭等都含有三文鱼、牡丹虾、青花鱼等海鲜,不过,店员表示,食材都不是来自日本,“我们的三文鱼一直都是来自挪威,之前只有部分饮料是日本进口的,现在已经下架,不再销售。”
在一楼的武藏家,门口菜单上有三文鱼等海鲜产品,不过,店员表示,“现在店里没有三文鱼卖了。”
对面的丰盛里同样有多家日料店。一楼的鳗满服务台一侧,张贴着一张大大的告示,写着“好鳗鱼·中国产”,并介绍,店里的鳗鱼来自福建专业养殖场。“一直以来,我们的鳗鱼都是来自福建的鳗鱼养殖场,不是日本。”店员介绍。记者追问,“为何店铺海报写着名古屋百年传统烤鳗?”这名店员介绍,这只是说鳗鱼饭的做法来自名古屋,选用的食材是中国的。
另一家以鳗鱼饭为特色的店铺也在服务台贴了醒目的告示,鳗鱼来自福建,而非日本。
这名店员还补充说,其实在日本吃到的鳗鱼极有可能也是来自中国,“日本鳗鱼市场所用80%均产自中国,主要是福建和广东养殖。”
随后,记者又前往丰盛里高端日料店山風·月見izakaya,吃了个闭门羹。一查大众点评,这家人均640多元的日料店晚上6点才开始营业。
在点评网站的醒目位置,商家于8月25日也就是海关总署相关规定出台第二天即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说,早在几年前,门店就开始尝试布局国内供应商,用全世界其他的海产品替代日本产品,并且已经做到可以完全替代。门店响应海关总署公告,并向消费者承诺,所有食材无任何日本产地。
一家平价日料店店员告诉记者,目前的情况下,对人均一两千元、以新鲜生鱼为核心食材的中高端日料店的影响比较大。
山風·月見izakaya的公告
据法治日报,8月25日,公告发布次日,记者来到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人均消费1500元左右的怀石料理店看到,前来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
“我们知道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事情,现在日料店的食材应该还没什么问题,再不抓紧吃以后就吃不到了。”一位正在用餐的顾客说。
“政策和监管很严格,不允许进就是全都不能进了,现在店里进口日本的水产品只剩下蓝鳍金枪鱼,未来可能进口其他国家的替代,但口感可能不如日本进口的好。”该日料店老板说,其实之前进口日本的水产品就不多,因为进口周期太长、费用太高。
在北京另一家人均消费600多元的日料店,店员介绍说,一个月前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10县(都)食品的政策出来后,店内就开始逐渐替换日本水产品,公告当天就不再使用日本水产品了。
而在天津一家人均消费200多元的日料店,店员告诉记者,店里的水产品从没用过日本产的。“这几天也有客人咨询过类似问题,我们作了解答,目前来看生意没受什么影响。”
从店家的阐述来看,这些日料店对日本食材的依赖程度均不高,原本进口日本的食材也可以找到其他国家的新供应商,一些老板早就有所准备。
热衷日料的天津市静海区居民刘先生最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日料店从之前不承认原材料非日产,到现在争先恐后声明自家食材非日产,急于和日本进口撇清关系。
“在天津,有家寿司店员工使用广告纸遮住店内装饰语,原先的‘日本匠心技术’变成‘匠心技术’。我常去的一家料理店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即日起停用所有日本原料,并将主要原材料产地进行公示:牛肉来自澳大利亚,鸡肉来自山东,鳗鱼来自福建……而8月21日去吃饭时店员还保证他们的食材都是日本原装进口。”刘先生说。
与此同时,据潮新闻,杭州多家日料店发布了公告。其中,鮨浅草君日式料理在公众号上还公布了店内主要的食材来源。根据海关进口报关单和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显示,其三文鱼产自挪威,北极贝产自加拿大,甜虾产自俄罗斯,鳗鱼产自福建,金枪鱼和青花鱼均产自山东。
而在发出公告后不久,该公众号从原先的鮨浅草君日式料理改名为鮨浅草君洋风料理。
网友质疑:
这么快就换了食材,以前都是虚假宣传?
商家光速“切割”,引来网友质疑:这么快就完成了原材料产地更换,莫非以前都是虚假宣传?还有网友提出疑问:没有日本水产品的料理店还能称之为“日料店”吗?为何公告出来前,很少有商家对食材来源进行公示?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旭说,虽然海关总署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但我国法律并未对原有日料店店名作禁止经营的相关规定,日料店还可以继续使用原有店名经营或宣传。
“食品安全法规定,倡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这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定,即日料店可自主选择对食材公示或告知消费者。换言之,即使不公示也不构成误导和欺骗消费者。根据消保法,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信息,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等有关情况。如果消费者因担心质量问题或者食品安全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日料店提供食品原料产地来源时,日料店有义务进行告知。”陈旭说。
有超过20年海关实务工作经验的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冯晓鹏说,海关公告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影响的不仅仅是日料店,还有销售水产品的经营者(如生鲜市场等)。目前,日料店公示食材来源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为降低舆论负面影响、争取消费者信任的危机公关行为,系自愿,并非强制要求,不主动公示并非违法违规。如果后续有关部门对食材来源信息公示出台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则经营者需依行政监管要求及时调整。
“需注意的是,如果日料店确有8月24日之前进口的原产于日本的水产品,我们理解这部分水产品属于公告发布之前进口的产品,在市场监管部门未要求召回的情况下,仍可正常使用,但建议在消费者询问或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时提供报关单证及检验检疫证明等文件,以确保食品安全。”冯晓鹏说。
如果真涉及虚假宣传
现在还能追溯处罚吗?
公告发布后,如果还有日料店宣传自己使用的是日本原产食材,或者私下使用日本水产品,可能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冯晓鹏说,自海关发出暂停进口相关产品的公告后,在新的调整公告未出台之前,日料店等经营者若继续进口原产于日本的水产品,则可能涉嫌走私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面临海关行政处罚甚至是走私犯罪的刑事责任;若公告发布后进口的原产于日本的水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企业可能违反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可能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以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刑事责任。
采访中,多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自己先前吃的日料店一直宣传的都是“日本进口”,公告出来后才知道他们的“真面目”,针对这些虚假宣传的店铺,监管和处罚能否追溯?
陈旭说,如果日料店之前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虚假宣传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则根据相应罪名法定刑的轻重和刑法追诉时效期限的相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理。符合追溯条件的司法机关应当追溯。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在公告发布前已经向日料店付了定金,但对于还要不要吃日料心存疑虑,那么这笔定金能要求退回吗?
陈旭认为,依照民法典的公平原则,消费者和商家因国家政策调整而合意解除合同的,造成的损失由双方合理分担。如果商家提供的产品有证据证明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仅仅因为担心而要求解除合同,造成商家实际损失的,出于公平原则考虑,不应全额拿回定金。
业内人士:
挪威、智利、澳大利亚三文鱼占据国内市场
一名水产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不仅仅是日料店,国内三文鱼几乎都不是来自日本,而主要来自挪威、智利、澳大利亚、英国、法罗群岛、冰岛、新西兰等地,“日本有三文鱼养殖,但是相比全球其他产区,量非常小,基本都只供应其本国市场。”
日前,中国·第六届三文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业内人士介绍,全球有近500个全球水产养殖联盟运营(BAP)认证的三文鱼养殖场,包括大西洋鲑、银鲑和帝王鲑。2022年全球三文鱼产量共约290万吨,其中挪威产区占比约52%,其次是智利产区,占比25%,此后分别是英国占比7%、加拿大占比5%、法罗群岛占比4%。
从中国市场来看,挪威是中国市场冰鲜三文鱼进口量最大的产区,占比48%,其次分别是智利24%、澳大利亚15%、英国6%、法罗群岛6%和冰岛1%。过去四年,挪威一直在冰鲜三文鱼的供应上占据中国市场领先地位。
智利是全球银鲑最大的产区,而新西兰则主要养殖帝王鲑。新西兰帝王鲑出口到全球37个国家,其中中国是排名前三的帝王鲑出口市场之一。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三文鱼之外,餐饮店的牡丹虾和象拔蚌不少来自加拿大,面包蟹不少来自英国的爱尔兰,“海鲜的来源很广泛,还有不少其实是国内大连等地养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