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是一座非常开放的城市,东西方文化完美交融,另有一种别致的美。金碧辉煌的赌场,随处可见的优雅葡式建筑、悠久传统的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勾兑出了澳门的独特韵味。
然而直到自己亲自来过、看过、深入了解过,才知道原来澳门远比我想象的还要丰富。
大概是印证了那一句,真正认识一个地方,不是浅显的打卡热门的景点、也不是跟风品尝地道小吃,而是沉下心,去挖掘它的历史文脉。听一听拂过城市的风,传颂着什么样的故事。
这一次去澳门,发现了它的另一个特质——全中国教堂最多的城市。
400多年前,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风平浪静的港湾特性,澳门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传教士们也纷至沓来。当葡萄牙人抵达澳门后,西方传教士将这里作为进入中国传播的首个据点,也因此澳门被称作“圣名之城”。
这里拥有极高密度的教堂。在陆地面积仅为32.8平方公里的澳门,共有17座教堂,也就是说不到2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教堂,而且建筑形式大多以欧陆巴洛克为主。很多色彩艳丽的教堂,隐藏在老旧的小巷里,不经意就给人带来惊喜。
之前参观过澳门不少的教堂,最有名的当属玫瑰圣母堂、主教山小堂之类,但其实圣母诞辰主教座堂才最具威严象征。
圣母诞辰主教座堂通称主教座堂,俗称大堂,是天主教澳门教区的主教座堂。
所谓主教座堂,是指天主教会里,教区正权主教所在的教堂。一个教区只有一位正权主教,也就是说一个教区最多只有一座主教座堂,建筑大多比教区的其他普通教堂更加宏美壮观。
澳门这座主教座堂,位置在大堂前地,建立于1576年以前,其建筑本身就是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从这里走路到大三巴牌坊等周边景点,只需要5分钟左右,非常值得一看。
最早,教堂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而且总面积很小,一直到了1623年才修建成为澳门的主教座堂。那时,这里是历任澳门总督上任必到地,象征神圣的权力。
之后200多年历史动荡、风雨侵蚀,主教座堂变得残败不堪。1845年,信众曾捐款对教堂内外进行过一次大型维修;现如今富丽堂皇的建筑建于1937年,距今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近400年历史里,主教座堂见证了澳门的沧桑变化,也成为东西文化交融的重要代表。
走近主教座堂,这是一座外表呈灰色的三合土建筑。一眼看过去,外观很有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在大气沉稳、宏伟典雅,不自觉叫人心生敬畏。
教堂前地是一个小广场,地面铺设黑白两色的葡式碎石。广场内有一座小型喷泉,很多人喜欢坐在小广场上,听听喷泉落下来的声音,好像这也带着某种宗教意味。
教堂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正中是教堂主体;另一部分则是侧边的钟楼。可别小看这钟楼,大钟是英国制造,为了纪念葡萄牙国王登基。如今澳门有重要的弥撒、大礼、婚礼等,钟楼里就会响起钟声提醒民众。
可以多花点时间逛逛教堂主体,太漂亮了。一进入其间,就能感受到庄严圣洁的气氛,里面存有不少天主教遗物。
入口处先是一面木制葡萄牙屏风,两侧素洁的墙壁上装饰简洁。绕过屏风,教堂主体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
大堂外表呈米白色,大气沉稳、宏伟典雅。内部墙壁却是五彩缤纷的马卡龙色,两侧墙上的高窗都镶嵌着富有宗教艺术气息的彩绘玻璃。
教堂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来设计,立面对称,墙面用壁柱划分。
殿内主祭坛十分简约,只有彩色玻璃作为背景。这是因为祭坛下埋葬着16、17世纪初代主教和圣徒的遗骨,彰显了教堂悠久和崇高的地位。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侧墙上的高窗,窗户上镶嵌着富有宗教艺术气息的彩绘玻璃。一面面看过来,宗教果然和艺术难舍难分、相辅相成。
还有慈悲耶稣、圣若瑟和天主之母等的塑像,都很精美。
如果不说是在澳门,这教堂真的会给人一种身处南欧的既视感,处处典雅又带有浪漫情调。
悲天悯人的塑像,仿佛替人类承受了无数的苦难。
有个细节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角落里有一尊“中华圣母”,大概是在提醒,这里是中华大地吧。中华圣母抱着身着汉服的耶稣,倒有点像是送子观音。
其实这是天主教对耶稣之母玛利亚的称号,以纪念她在1900年庚子拳乱乱杀基督徒时,在河北省东闾县向天主喜爱子女们的一次显现。
东西方的文化交融,这也是象征。
逛教堂的时候,不时有前来祈祷的信众。可见澳门人很好地继承了葡萄牙人对天主教的虔诚,即使不是礼拜,他们也会时常前来。
千百年来,人类靠着理性、感性和实践去认知与探索世界。理性诞生了科学;感性滋养了宗教;实践孕育了文明。但我想,即便是无神论者,在这些宗教建筑面前,大概也是能寻到一丝心底的触动吧。
旅游攻略
地址: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前地1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7:30-20:00
交通:乘坐2、5、6、7、16路至【南湾大马路/时代】下车,再沿大堂斜巷往北走100米左右即可到达